HTML5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是怎样的?

HTML5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是怎样的?,第1张

HTML5开发就业市场前景怎么样?随着HTML5技术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行业巨头也正不断向HTML5示好,在未来几年,HTML5将会以更多的形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开始关注HTML5开发行业,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为什么HTML5开发前景怎么样为何如此受欢迎。

1、基于HTML5强大的兼容性,因为HTML5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数据与应用接入开放接口,使外部应用可以直接与浏览器内部的数据直接相连,例如视频影音可直接与microphones及摄像头相联,就因为这种强大的兼容性,使得在当下开发界是如此的火,同样也是因为这强大的兼容性,使得手机应用软件,app更适合,也更方便。所以更适合手机app软件开发,正好补充了手机小巧的不足。

2、HTML5 开发支持的手机系统有android、ios。

3、HTML5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强化了web页的表现性,追加了本地数据库,可以用作离线应用的开发,离线应用就是把需要的资源先缓存到本地,下次再查看时无需联网。

4、HTML5 开发,能提供更快、更简便的服务,代码可高度重用,服务发布方便。

5、动画、游戏动态效果,地理定位等很多app应用正在崛起,而HTML5技术的强大优势就是这种让我们惊叹的效果。而未来采用HTML5开发app的,将会大量减少代码量,应用软件也会得到更高的用户体验,更好的视觉效果。

HTML5市场发展前景很好,而这门高薪行业门槛也很低,很适合零基础想进入HTML5行业的同学学习,想学,就现在开始,抓住好时机,虽然现在招聘的企业很多,岗位空间也很大,但是学习的人也很多,企业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只有掌握扎实的技术才能更胜一筹,才可以得到企业的青睐。

现在的HTML5就像当年崭露头角时的Ajax,有人在做,但不知道叫它什么。最近,苹果在HTML5上大做文章,而著名的Web设计师Eric Meyer则提出了Web Stacks的概念。Alex Kessinger是Yahoo的一名前端工程师,本文是他对HTML5应用现状与前景的思考。

开源模式带来转变

O’Reilly创始人,TimO’Reilly,一位开源的支持者,曾在《Open Source Paradigm Shift》中如是说:

"IBM对个人电脑设计的商品化使利润从硬件转移到软件这一层面,而开源将带来新的财富"

价值在不同的层面转移,HTML5将成为新的层面,商品的价值在下降,现时的浏览器已经成为商品,但这并没有问题,只要它们都遵守标准。人们说,我们可以将 *** 作系统置入浏览器中,但这行不通,如果我们可以从过去的经历中学到些什么,那就是,不能简单照抄过去的模式,好比广播到电视的变迁,你不能简单地在一个播音员面前放台摄像机完事,将 *** 作系统置入浏览器未必比HTML5离线应用本身更有价值。

发布渠道的重要

诸如苹果应用商店,Android应用商店一类的渠道将成为主导,另外,一些新的,象Valve游戏渠道,Netflix电影渠道一类的东西将会出现,在”云“时代,这些发布渠道将像桌面时代的 *** 作系统一样用来对用户进行组织和归类。

我们是如何到达现在这个阶段的?

有两个关键的因素。

感谢Web标准

尽管浏览器市场并不统一,但至少他们都运行HTML,JavaScript和CSS。当我们希望通过Web推出一些东西的时候,我们知道,无论如何,用户都能看到,然而你能想象人们都自己定义Web时的情景吗,假如有人不使用HTTP协议,或者不使用HTML,那才是世界的末日。W3C一类的组织让各个浏览器厂家都保持同一个方向。

还好,我们并没有很多渲染引擎

浏览器并不好做,数十亿的网页,参差不齐的代码,这些东西让独立开发者没有机会单独设计浏览器,因此,有能力设计浏览器的始终是那么一小撮厂商,事实上,时至今日,我们只有四种主要的浏览器渲染引擎,Trident(IE),Gecko(Mozilla,Firefox),WebKit(Chrome,Safari),以及Presto(Opera),而众多浏览器都是建立在这些渲染引擎之上的。这意味着,不管在什么样的设备上,我们不用太担心它使用什么样的浏览器,不管什么设备,只要它有一个浏览器,就有一个可以运行HTML5的环境。

标准何日面世?

关于HTML5成为标准的时间,IanHixie的说法最受认可:

“根据估计,HTML5直到2022年才会形成W3C推荐标准”

然而,虽然标准的形成尚待时日,但浏览器厂商已经在实现各种HTML5功能。

功能探测vs浏览器探测

如果你是开发者,你可以使用那些高级功能,但需要进行功能探测并提供渐进式设计。坊间有大量的功能探测库,如Modernizer,另外,Mark Pilgrim有一个清单,它可以让你探测任何功能。

离线API

离线API是一切HTML5应用的基础,不单单是离线数据的事,对开发者来说,拥有本地存储(local Storage)自然很好,但如何让程序完全离线运行?Application Cache是答案。如果不能离线保存源文件和数据,我们就无法实现离线的HTML5应用。

我们目前有几种离线存储机制,简单的如localStorage和SQL存储引擎,已经有一些浏览器在支持了,而最新的明星是IndexedDatabase,它得到了所有主流浏览器支持。这些离线保存应用和数据的能力,是HTML5的基础,目前,Webkit,Firefox已经可以实现,而IE9也即将实现。即时IE9的支持还需要等待,想一下,最需要离线应用的场合是哪里,自然是智能手机和上网本,智能手机多数都是用Webkit。

W3C Web应用工作组:HTML5应用的下一步

W3CWebApps标准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包括API及HTML5 Web程序细则。

HTML5应用的打包部署HTML5 apps–QuirksBlog博客文章中说,"对于本地/离线HTML5应用,W3C Widget packaging and configuration是首选机制,并将成为事实标准,很多厂商已经开始对之进行实现。W3C Widgets支持任意平台的Vodafone S60和Samsung手机,Opera桌面与移动浏览器,Bolt浏览器以及Windows Mobile6.5。BlackBerry也支持,不过需要特殊的Java包。"这些都是标准,本质上讲,如果你有一个HTML5应用,它就会包含HTML,CSS,以及JS,这些标准只不过偶是帮助开发者将他们的程序打包发行,如果你熟悉PEAR,它们是很相似的概念。你可能需要一些元数据,告诉系统你的程序是如何打包在一起的,在支持这些标准的平台上,你就可以保证你的用户可以顺利运行这些程序。

其它

HTML5还有更多API可以帮助开发者创建应用,这些API可以让你的程序访问诸如本地文件,摄像头,SOCKET通信服务,以及硬件动画加速等。这些API仅仅是开端,这样的API后期会越来越多。

HTML5程序可以应用在哪里?

当然是浏览器,如果一个设备拥有一个浏览器或渲染引擎,而且这个引擎是现代引擎,它就可以运行HTML5程序。HTML5程序会应用在以下几种场合。

桌面

如果你拥有一个符合Web标准的浏览器,就可以运行HTML5应用。桌面仍然很重要。

指定站点浏览器

诸如Gmail一类的站点可以看做一个应用,使用专门的浏览器运行,这样的浏览器没有地址栏,是专门用来运行指定站点应用的,甚至可以制作一个安装包来分发。以下资源值得一看,Prism,Fluid/Fluidium以及NativeHost。

移动领域

这是HTML5最热门的运行场所。iPhone可以和很多程序集成,将你的程序显示在它的今日桌面(这里有一个教程),Android也支持需要的HTML5API,但集成不够好。未来几年,支持HTML5的移动浏览器将如雨后春笋,将你的应用向HTML5迁移是很明智的,因为HTML5将很好地运行在这些设备上。

跨界领域

已经有公司即将发布电视平台,GoogleTV以及AppleTV,Google表示,他们的TV平台将支持HTML5,我们不知道苹果的TV平台将支持什么,鉴于他们最近对HTML5的一系列炒作,很有可能也支持。另外一些电视盒厂商,如Boxee业已开始支持HTML5,如果你想为Boxee开发应用,与其专门为它开发,不如直接使用HTML5。

跨界领域拥有大量的平台,那些可以连接电脑的电视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我们已经可以在电视上全屏观看YouTube,而备受欢迎的Wii则内置了Opera。所有这些,都将借助HTML,CSS与JavaScript。

HTML5应用商店

Eric Meyer讲到了HTML5应用程序问题,他将HTML5应用成为Web Stack Apps,HTML5要获得更多关注,可以建立HTML5应用商店。Chrome正在这样做,而Palm已经有了一个这样的东西。

应用商店是很好的东西,开发者可以直接得到报酬,而无需像现在这样靠广告维持,同时,用户也将有一个地方去为他们的设备寻找程序。

HTML5市场前景

HTML5在快速成长,值得所有人密切关注,最近的一两年,会有很多公司进入这个领域,我们或许会在Chrome应用商店看到一些重量级厂商,我们也有希望在Google TV和Apple TV领域看到一些应用商店的出现。HTML5会像传统的Flash,Flex,Silverlight,Objective-C那样,形成自己的生态系统。HTML5将比Flash,Flex,Silverlight以及Objective-C更容易出现在任何设备。

对于年轻一代开发者,HTML5应当是他们首选技能,HTML5会形成很大的市场,很有很多公司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63092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0
下一篇 2023-03-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