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激烈的攻城战——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之战

史上最激烈的攻城战——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之战,第1张

君士坦丁堡战役是发生在公元1453年,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的攻城战,此战是当时比较典型的一次要塞攻防战。也是世界历史上一次令人震撼的战役。

15世纪初,衰落的拜占庭帝国领土,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若干城市,以及被土耳其军队切断了联系的伯罗奔尼撒地区,君士坦丁堡实际上已是一座孤城。1453年初,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亲率步兵7万多,骑兵2万多,战舰320艘,从海陆两面包围并企图占领君士坦丁堡,彻底灭亡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一个海岬上,整个城市呈三角形,北面是金角湾(亦称哈利奇湾),南面是马尔马拉海,沿海地区筑有防御工事,金角湾入口处 [1] 有铁链封锁,南北两面易守难攻。西面是陆地,筑有两层城墙。城外是一条深100英尺的壕沟。城内驻军仅9000人左右,海上有一支由20多艘大帆船组成的舰队。

4月6日,土耳其军队从西面发动对君士坦丁堡的强攻,他们用火炮、攻城锤和投石器猛烈破击城墙,并填平壕沟,架设云梯,还在城墙下挖掘坑道。君士坦丁堡军民在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帕莱奥洛古斯率领下顽强抵抗,粉碎了土军从西面的进攻。拜占庭帝国的海上援军也冲破了土耳其军在海峡上的封锁。

穆罕默德二世改变进攻谋略,他买通热那亚商人,假道热那亚人所控制的加拉太地区,潜入金角湾内,以便水陆夹击。他调动军队5万,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之间铺设一条长约1.5公里的圆木滑行道。 然后在一夜间将80艘轻便帆船拖上海峡岸边,用人、畜和滑车拉过山头,再从斜波上滑进金角湾。又在金角湾最窄处架设浮桥,在桥上配置了火炮。

5月29日,土军从海陆两面对君士坦丁堡发起总攻,一面在金角湾用火炮破坏防御工事和轰击防守船只在西面,穆罕默德二世指挥数万军队从多处突入城堡。君士坦丁堡守军浴血奋战,誓死保卫城堡,但终因寡不敌众,d尽粮绝,城堡最后被攻陷。延续了上千年的拜占庭帝国至此灭亡。此战是当时比较典型的一次要塞攻防战。

穆罕默德首先计划进攻狄奥多西城墙,那是一连串错综复杂的城墙及壕沟,保护君士坦丁堡唯一没有被水面包围的西面部份。他的军队在1453年4月2日复活节的星期一在城外扎营。多个星期以来,穆罕默德以巨型大炮攻击城墙,但仍未能轰出缺口。由于巨型大炮装填d药极需时间,拜占庭守军能够在每次炮轰后修补大部份的破坏。与此同时,穆罕默德的舰队被拜占庭人放置的横江铁索阻拦,无法进入金角湾。

为了绕过铁索,穆罕默德在金角湾北岸的加拉达建造了一条陆上船槽,以涂上油脂的圆木建成,船只被拖过船槽,进入金角湾。这样便能阻止热那亚的船只运送补给品,亦打击了拜占庭守军的士气,但是城墙仍有待攻破。土耳其军曾向城墙发动多次正面攻击,但被击退损失惨重。土军其挖掘隧道,试图穿过城墙,很多挖掘者是塞尔维亚人,由Zaganos Pasha指挥。

拜占庭人的工程师Johannes Grant 挖了一些隧道对付土军,让守军进入隧道把敌人消灭。另外一些土军隧道被灌水。最终拜占庭人捉了一位土军重要工程师,他在酷刑之下供出所有土军隧道的位置,那些隧道随即被破坏。拜占庭婉拒了穆罕默德开出的撤围条件,那是要拜占庭缴付一笔天文数字的赔款,即使穆罕默德本人也知道对方根本不可能做到。穆罕默德随即计划强攻城墙以消耗守军实力。

5月22日晚上出现月蚀,对守军来说是不祥之兆。

5月29日早上土军再次进攻,第一波攻势由训练及装备皆不足的辅助部队执行,失败是意料中事,只不过是用他们去削弱守军力量。第二波攻势主要由安那托利亚人执行,集中攻击西北部的贝拉克奈城墙其中一段,先前的炮火已经对它造成部份破坏。

该段城墙在11世纪时建造,较其它城墙脆弱得多,1204年十字军就是从该段城墙攻入城内。土军虽然曾经取得突破,但很快便被守军击退。第三波攻势由穆罕默德的精锐新军执行,守军最初还能坚持一阵子,但後来负责防守其中一段城墙的热那亚将领Giovanni Giustiniani在作战中受了重伤,离开了城墙,令守军开始出现恐慌。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土军发现贝拉克奈城墙的科克波塔门并没有锁上(土军没有使用贿赂或其它诡计,只是守军大意,尤其是炮轰遗下的瓦砾把那城门闭塞了),便从那儿冲入城内。君士坦丁十一世带领守军进行最后的保卫战,脱下紫色皇袍,一马当先冲入土军阵中,与其部下在巷战中战死。

穆罕默德曾答应他的军队可以按照古代军事习俗,在破城后抢掠三日。他也曾恐吓君士坦丁十一世,如果抵抗,城中平民将不能幸免。

土耳其人在初次炸开城墙及攻占陆地城墙的塔楼时,确实屠杀了很多平民,不过很快便恢复秩序。

在初步攻势后,奥斯曼军沿城中主要街道以扇形散开,经过一些大广场,到达圣使徒教堂,穆罕默德特意保存此地,让他的新任大主教可以在那里管理基督徒。穆罕默德派了一支先遣部队保护当地的重要建筑物,例如圣使徒教堂,因为他不想接收一个完全被毁的城市。

奥斯曼军在奥古斯顿广场会合,前面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当时教堂内聚集大批平民,他们把青铜大门闩上,希望在这最后时刻能有神的保护。

破门后,士兵按照在奴隶市场可以卖得的价格把人群分隔,少数老人及一些婴孩被当场杀害。士兵们为了争夺富有的元老院议员、美貌少年或少女而打斗起来。

传说当时有两位神父在弥撒中向人群讲话,土耳其人进入时,神父便走进教堂的墙中消失。

按照传说,那两位神父会在基督徒夺回君士坦丁堡之日再次出现。虽然穆罕默德二世跟随当时各方军队的习惯,准许部下在城中 *** 和抢掠,但他看到城中重要建筑遭到破坏后改变主意,在24小时后便制止那些作为。不幸地,城中已有大批居民遭受 *** 、洗劫或沦为奴隶。

城破之时估计约有5万人在城内居住,当穆罕默德下令停止抢掠时,大约有一半居民仍然自由。能有那么多的居民避过奴役厄运,有赖于当时君士坦丁堡的地形。

与很久以前的全盛时期相比,君士坦丁堡在经历过鼠疫,特别是两个世纪前的第四次十字军之役所致的灾难后,多年来人口已经大减。

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是由四世纪时建成的狄奥多西城墙包围著的一系列建有围墙的村庄,村庄之间被大片田野所分隔。当奥斯曼军攻破城防后,这些小镇有很多显要居民向穆罕默德的将领表示归顺。

按照伊斯兰传统,这属於自愿归顺,所以这些村庄,特别是靠著陆地城墙的那些,其居民及教堂获准免受奥斯曼军侵扰,更有穆罕默德的精锐「新军」保护他们。

在穆罕默德停止掠城后,这些居民曾经出钱赎回一些沦为奴隶的居民,他们也在多种族的奥斯曼伊斯坦堡组成一个被奥斯曼人称为米利特的自治社区。

在局势平静后,穆罕默德以列队仪式进城,期间当地居民向他献花以示恭贺。

君士坦丁堡在第四次十字军之役被攻陷后便开始残破失修,穆罕默德对该城的最初印象亦是如此。

在穆罕默德眼中,他是罗马皇帝的继承者,自封Kayzer-i Rum,意思是罗马凯撒,不过他也被昵称征服者。

君士坦丁堡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新首都,圣索非亚大教堂被改为清真寺。希腊东正教会仍然完好,Gennadius Scholarius获任命为君士坦丁堡大主教。普遍意见认为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令很多希腊人从该城逃到西欧,并把希腊—罗马传统的知识及文书带到当地,从而推动了文艺复兴。

这种说法在某程度上是对的,不过很早以前希腊学者已开始流入西方,尤其是意大利北部城邦早在十一及十二世纪时已欢迎学者。

佛罗伦斯首相Coluccio Salutati 在1396年开始这种文化交流,邀请一位拜占庭学者到佛罗伦斯大学讲学。

意大利人对拉丁文古典及熟谙希腊语的向往,为文艺复兴增添动力。

那些留在君士坦丁堡的希腊人大多数居于法纳尔及加拉达区,他们被称为法纳尔人,当中出了很多能干的顾问为奥斯曼苏丹效力,不过很多希腊人视他们为叛徒。

君士坦丁的兄弟汤马斯及德米特里在摩里亚(伯罗奔尼撒)的米斯特拉斯要塞管治当地,但他们之间却常有冲突,亦知道穆罕默德终有一日会入侵他们的土地,米斯特拉斯终於在1460年失守。

在君士坦丁堡陷落的很久以前,德米特里曾与汤马斯、君士坦丁及其他兄弟约翰和狄奥多尔争夺帝位。

在奥斯曼人入侵摩里亚时,汤马斯逃到罗马,德米特里则认为自己还可以当一位傀儡君主,可是他估错了,被囚禁在当地直至去世。

在罗马,汤马斯获教宗及其他西欧统治者视为流亡的拜占庭皇帝,并得到他们提供一些金钱资助,到1503年才终止。

1461年穆罕默德征服了自主的拜占庭国家特拉布宗。

学者认为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结束及文艺复兴时代开始的重要事件,因为它代表了欧洲旧有宗教秩序的结束,及大炮和火药的广泛使用。

616年,夏尔·巴尔兹又率领波斯军侵入埃及,攻陷了亚历山大里亚城,到619年征服了整个埃及。同时,另一支波斯军队出征小亚细亚,直抵博斯普鲁斯海峡,再次威胁到君士坦丁堡的安全。波斯大军兵锋所至,本都沿海经安基拉到罗得岛的许多城市望风而降。庞培等罗马帝国将军在几百年间夺占的土地,在短短的几年中就全部被库斯鲁二世夺走。到这时,埃及、阿拉伯、巴比伦、叙利亚及小亚细亚的美索不达米亚、亚美尼亚、美地亚等地,都先后臣服于波斯,波斯的版图扩大到了极点,萨珊波斯的势力达到了空前绝后的极盛时期。617年,波斯军又一次攻占卡尔西顿城,库斯鲁二世与阿瓦尔人、斯拉夫人等蛮族订立同盟,共同进攻君士坦丁堡。

这时,拜占廷帝国的形势非常紧张,君士坦丁堡被围困,粮道断绝,军费匮乏,士气低落,人心浮动,加上疾疫流行,城内混乱不堪。希拉克略无计可施,打算放弃君士坦丁堡,迁都迦太基城。在主教塞尔基乌斯的竭力劝阻下,希拉克略打消了迁都的念头,决心坚持战斗到底。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帝国内部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得到了缓和,他们都团结在希拉克略周围,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希拉克略在他们的支持下,在国内施行了三项重要改革:首先,把北非的总督制移植到拜占廷东方各省,建立军区制(亦称宅姆制),把地方军、政大权集于军事长官一身,健全了军事组织;其次,充分利用帝国内乱时充入国库的被镇压贵族的财产,把土地分给军人,建立军役和封建义务合一的军事屯田制,加强军队的经济基础;第三,利用宗教的精神和物质力量,大批动用教产,以“圣战”号召全国军民同仇敌忾,与“异教徒”波斯人决一死战。

为了争取时间,希拉克略向波斯提出休战。波斯严辞拒绝,同时发兵进攻君士坦丁堡,逼迫希拉克略投降。620年,夏尔·巴尔兹率军从埃及赶到卡尔西顿,参加对君士坦丁堡的攻击。得到增援的波斯军乘船强渡博斯普鲁斯海峡,试图从海上进攻君士坦丁堡。在拜占廷舰队的拦击下,波斯军伤亡士兵4000余人,进攻受阻。见此情景,库斯鲁二世向希拉克略提出休战条件:拜占廷每年向波斯交付金银2000塔兰特,绢衣1000件,马1000匹,美女1000人。迫于当时的形势,希拉克略答应了这些苛刻的条件,但以时间仓促为由,要求延缓纳贡的期限。双方达成了休战协定。利用这一短暂的时机,希拉克略大力加强陆海军军备。621年,又以黄金20万磅的代价与阿瓦尔人议和,消除了后顾之忧。

一切准备就绪后,公元622元,希拉克略将太子留在君士坦丁堡,把后事托付给主教和元老院,抱着必死的决心,亲自率领拜占廷军踏上了进攻波斯的征途。希拉克略指挥拜占廷军避开正面的敌人,乘军舰出其不意地在小亚细亚南端奇里乞亚的伊索斯港登陆。这里曾是马其顿亚历山大大败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古战场。驻扎在卡尔西顿城的波斯军听到拜占廷军在自己身后的伊索斯登陆,十分惊慌,为保住自己的补给钱,马上分出一支部队火速赶往伊索斯。希拉克略率军迎击,双方在卡帕多西亚相遇。战斗中,在希拉克略的激励下,拜占廷军奋勇拼杀,人人争先,大败波斯军,乘胜收复小亚细亚东部。初战告捷,拜占廷军士气大振。623年,希拉克略又率军舰在小亚细亚北部的特拉帕作斯港登陆,在击退敌人的进攻后,占领科尔奇斯。在这里,拜占廷军得到许多来自高加索山区的蛮族雇佣军的补充。不久,拜占廷军又夺取了亚美尼亚,攻入美地亚,占领塔里斯城。为避免过早地与波斯军进行决战,希拉克略下令停止进攻,原地休整。624—625年,拜占廷军基本上平定了小亚细亚西部。

战场上的失利和军队的大量减员,使波斯军面临着许多困难。为了补充兵员的严重不足,库斯鲁二世大量募集新兵,并打破惯例将广大下层贫苦人民强制编入军队。626年,库斯鲁二世为了发动新的进攻,制定了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按计划,波斯军兵分两路:一支由5万人组成,出兵亚美尼亚,牵制希拉克略率领的拜占廷军;另一支由夏尔·巴尔兹将军指挥,从南方经小亚在卡尔西顿城与阿瓦尔人会合,力争在短时期内攻下君士坦丁堡。

在得知波斯军的动向后,希拉克略调整了自己的战略部署。他将拜占廷军分为三部分:一支横渡黑海,援救君士坦丁堡;一支由其弟德奥多尔斯率领在亚美尼亚与波斯军队周旋;第三支主力由希拉克略亲自指挥,作为机动部队,静观战局发展再决定出击方向。

626年8月,8万阿瓦尔人大军向君士坦丁堡发起进攻,在激战十天后,被拜占廷军击退,失利的阿瓦尔人欲乘船渡过海峡与波斯军会合,但遭到拜占廷舰队的猛烈攻击,在拜占廷军海陆夹攻下,阿瓦尔人解围引兵北遁,从此一蹶不振。

在亚美尼亚,德奥多尔斯大败波斯军,再次攻入美地亚。希拉克略抓住有利时机,派一支精锐部队经美地亚、阿西利亚直捣波斯首都泰西封。他自己指挥主力出科尔奇斯,沿底格里斯河南下,两支军队互相策应。

面对拜占廷军的大规模进攻,库斯鲁二世被迫与拜占廷军决战。他把所有留在国内的士兵集中起来,拚凑了一支军队,以将军拉扎特斯为统帅,进行决战的准备。他对即将出征的拉扎特斯说:“胜利与殉国,希卿任选其一。”同时,他又派信使火速赶往卡尔西顿,召大将夏尔·巴尔兹率军回国参加决战。信使在途中被拜占廷军俘获,使波斯军失去了后援。

公元627年12月12日,两支大军在古城尼尼微附近相遇,激烈的战斗开始了。战斗自拂晓至中午仍未见胜负。激战中,希拉克略身先士卒,带领拜占廷军发起最后攻击。拜占廷士兵勇猛拼杀,战场上人喊马嘶,声震如雷。波斯军损失惨重,将军拉扎特斯阵亡。傍晚,波斯军稳住阵脚,开始主动后撤。不久,波斯军重新发起进攻。希拉克略见波斯军来势汹汹,避而不战,率军乘夜色从小路昼夜兼程,直扑波斯陪都达斯塔噶德城,库斯鲁二世见势不妙,一面下令拆掉护城河上的木桥,一面再派信使召回夏尔·巴尔兹,但由于拜占廷军进军神速,一切都无济于事了,无奈,他只好弃城逃走。希拉克略进入该城后,将离宫内的财宝、积蓄抢劫一空,放火焚烧了宫殿。尔后,继续率军向泰西封挺进。由于天寒雪大等不利条件,加上得到夏尔·巴尔兹大军将至的消息,希拉克略下令将军队撤回美地亚。

战场上的接连失利,使库斯鲁二世恼羞成怒。他不顾国库空虚、兵力不足等客观条件,拒绝了希拉克略的媾和要求,誓与拜占廷帝国血战到底。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628年,一部分波斯贵族联合将军夏尔·巴尔兹举行政变,将库斯鲁二世逮捕入狱(后在狱中忧愤死去),拥立其子西罗斯为波斯国王,即科巴德二世,公元631年,科巴德二世与拜占廷议和。条约规定:波斯立即古城大马士革归还历代侵占的拜占廷领土;无条件释放拜占廷俘虏;归还抢自耶路撒冷的“圣十字架”;归还一切抢劫的拜占廷财物,并偿还相当数额的军费。

波斯惨败以后,国势日颓,再也无力向拜占廷发动战争;到公元651年,萨珊波斯也就被阿拉伯帝国灭亡了,但是,这一地区并不宁静。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便又开始了阿拉伯与拜占廷之间的战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70155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31
下一篇 2023-03-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