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图要求:把数值相等的各点用圆滑的曲线连起来。
二、等值线判读中应注意的问题:
1.延伸方向:等值线数值的递增或递减方向,如等温线向北递减,则表示位于北半球;等压线向外递减,表示高压。
2.等值线的间距:如等高线密,表示山坡陡;等压线密,表示风力大;等温线密,则表示温差大。
3.等值线的极值:如等高线中山峰的高度,等压线中的高压、低压中心。
4.等值线的最弯曲处:如等高线的最弯曲处,向高处弯的是山谷,可能有小河发育,向低处弯的是山脊,是分水线;高压向外最弯曲的部位是高压脊,低压向外最弯曲的部位是低压槽。
对于等值线图上数值高低的判读可用垂线法或切线法:
⑴垂线法(以等高线为例)
垂线法是指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两侧作等值线的垂线,方向是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为低值区(等高线上为山谷);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为高值区(等高线上为山脊)。如右图。
⑵切线法(以等温线为例)
切线法是指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该切线与其他等值线的交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高值区。如右图。
5.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两条等值线之间出现小范围闭合等值线,闭合区域的数值按“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的规律判读。
以一组相等数值的连线表示制图对象数量、特征的地图。简称等值线图。如年平均气温图、年降水量图。它是专题地图的重要图型,最先用于描述地形。常见的有表现地势起伏和地貌结构的等高线图与等深线图;表现气温、水温、地温变化的等温线图;表现大气降水量变化的等降水量线图;表现地磁、地震变化的等磁偏线图 、 等磁力线图 、等震线图。另外,还有等压线、等风速线、等日照线、等云量线、等湿度线、等密度线、等透明度线、等盐分含量线、等时线等图。通常等值线所代表的数值为整数。等值线地图的编制,通常是在地理底图上标出制图对象的相对点位(测站)的数值,然后把数值相等的点联成圆滑曲线,勾画出制图对象的空间结构特征。等值线地图还常辅以分层设色,以提高地图的直观效果。如气温等值线图以红色表现温暖、灰紫色表现寒冷,突出冷暖地区的对比及其间的渐变关系,更形象地表现气温的区域变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