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6日,几名农民在黑龙江省汽车农机大市场挑选农机。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用更绿色高效的生产,提供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同时让生产经营者获取更稳定的收益,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
从种植结构调整到生产、经营方式创新,新华社记者日前到各地田间地头采访,记录了这个春天农业变革的新气象。
黑龙江延寿:东北大米减产量增品质市场更欢迎
随着气温升高,4月中旬的东北黑土地已松软适度。51岁的张静国已备好秧苗和肥料,再过几天就要下地开工。
他是哈尔滨市延寿县六团镇东安村的种粮大户,有近200亩水田。多年来,张静国一直种水稻。今年他打算尝试一种叫“916稻花香”的新品种。
2017年3月17日,在黑龙江垦区龙门农场第一管理区,一台大马力机车在进行化雪散墒作业。新华社发(陆文祥 摄)
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产区。由于口感好,香味浓,东北大米一直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而张静国的眼光更长远些,他想要通过更新品种,走一条不重产量重效益的路子。
“这是晚熟品种,亩产800斤,虽然比早熟品种减产200斤,但是稻米口感好,一斤的市场价格要高出5毛钱。”张静国说,只有打好市场牌,才能算好增收账。
减少低端供给,拓展中高端供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粮食作物要稳定水稻、小麦生产,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和强筋弱筋小麦。张静国正是按照这一政策的导向做出了新的选择。
安徽黟县:茶产业拓展价值链
春茶翠旗展。4月正是这里的新茶季。美溪乡庙林村村民汪冬琴正在茶园忙碌。她家有8亩茶园,其中4亩多产茶,另外的3亩多地今年栽上了新茶苗,是品质更高的茶树品种。
“以前各家各户的茶叶都是大路货,卖给小贩,价格低还不好卖。”汪冬琴说,自从加入合作社后,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施肥,统一绿色防控,统一销售,茶叶产量比原来提高了一成、单价提高了二成,也不愁销路了。
汪冬琴所在的合作社有500多农户,种了3000多亩有机茶。合作社理事长李明智说,该社的主打品种已通过有机茶认证,合作社成立的农业公司负责茶叶加工、销售、品牌运营,注册了商标品牌,还与大学合作研发出秋茶品种。
2017年3月16日,摄影爱好者在安徽黟县宏村风景区一处油菜花田拍照。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从采茶到赏茶,是这个合作社近几年拓展茶产业价值链的一个新尝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体验式消费正是这家合作社的一大新主业。李明智说,他们开发采茶等农事体验活动,加上餐饮、住宿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去年参与农事体验活动的就达2万人次。
除了茶产业,在黟县,粮油、蔬菜等产业也正在和旅游融合发展。去年全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总收入达59亿元,接待游客700多万人次。
云南晋宁:红土地上绿意更浓
4月中旬,云南晋宁县的黄瓜、番茄等蔬菜已成熟。采摘、装筐一气呵成,农民陈贵忠的心情如近日天气一样“火热”。
“现在的菜价不错!”陈贵忠说,这得益于他参加了合作社,有蔬菜收购的保底价,也不用担心销路问题。
陈贵忠参加的合作社是晋宁县一家欢专业合作社,以蔬菜种植为主。合作社与云南春天国际农业集团签订了协议,按照公司标准生产。这家公司有15万亩合作生产基地和2万亩自有基地,年产蔬菜超过40万吨。
云南晋宁县种植户陈贵忠正在给青瓜吊藤。新华社记者 杨静 摄
公司提供质量标准和销售渠道,由合作社组织规范化生产,打造一条提升蔬菜品质的生产链。一家欢专业合作社社长晋松琼说,过去依靠大水大肥种菜,合作社成立后推广绿色种植模式,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
“合作社培训后才意识到过量用化肥的危害。”陈贵忠说,以前自己种菜时不好掌握用量,为了增加产量往往化肥施得太多、菜叶经常“烧糊”,长此以往还导致土壤板结。
现在他增施有机肥,虽然每亩成本增加了几百元,但是施一次可以种两茬,实际成本并没有增加多少,而品质却大为改善,卖价也因此高了许多。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如今,各地像晋宁这样的蔬菜种植区,很多都在进行一场绿色新变革。
广东廉江:人工成本上涨,种粮大户犯难
眼下,湛江市廉江市营仔镇基围头村的早稻已苗青秆壮,生机盎然。
68岁的村民孙素曾获全国种粮大户称号。他1996年开始承包土地种粮,从当年的20亩增加到2003年的200多亩、2006年的350亩,此后又逐渐减少,今年减到320亩。
为啥不种那么多了?他说,年纪大了,而雇人的成本越来越高。老孙算了笔账:一亩水稻的种子、化肥、农药、人力等成本是850元到900元,收获约750斤稻谷,早稻每斤卖1.35元、晚稻1.38元,一亩挣150元到200元。一年种两季,300亩地一年大约挣五六万元。
老孙说,人力越来越难请,所以今年他选择直接播种的方式种水稻——这种方式一人一天可以播种五六亩,如果是人工插秧,一个人每天只能种8分田。
到了收获季节,他要请20多个人、晒谷子时又要请七八个人,一个人一天100元还不容易雇到,尤其6月种晚稻时,雇人的价格即使给120元一天,还要看人家给不给面子。
请到的大多是哪些人?老孙说,多数是60岁以上的妇女,要是上了70岁的,他也不敢雇,怕身体出问题。而孙素和村民的土地流转合同还有一年到期了。之后,他说要看身体情况再决定要不要继续种下去。
雇人难的情况在当地是个普遍现象。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5%,农业机械在许多地方已成为春耕主角。但在这里,仍处于人工向机械化转变之中。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机具的补贴力度。
(1)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调整农业结构就是要针对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可能影响,分析光、温、水资源重新分配和农业气象灾害的新格局,改进作物、品种布局,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和低温等抗逆品种,采用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技术措施及预防可能加重的农业病虫害。在改革种植制度时要深刻了解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而开展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
(2)发展生物技术,选育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家畜新品种。要加强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生物技术、抗御逆境、设施农业和精确农业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和研究,力求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以强化人类适应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影响的能力。为此,必须建立及强化农技推广体系,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选育优良品种是最根本的适应性对策之一。21世纪农业发展主流将是先进的生物技术与常规农业技术的融合,通过体细胞无性繁殖变异技术、体细胞胚胎形成技术、原生质融合技术、DNA重组技术等,快速有效地培育出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
(3)调整管理措施。调整管理措施包括有效利用水资源、控制水土流失、增加灌溉和施肥、防治病虫害、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等以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
(4)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应变能力和抗灾减灾水平。加强节水农业和科学灌溉的研究、推广及应用,研制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新工艺,开发自动化、智能化农业生产技术,强化综合防治自然灾害的工程设施建设,对提高农业产量、增强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防御灾害能力具有长远意义。
(杨晓光)
首先,农业气象业务在气象部门应主要以地方气象事业为主来进行管理,纯依靠气象部门对农业气象的投入是不够
的。近十年来,广东省农业气象中心主要是依靠中国气象局
投资建设的省级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系统开展业务和服务工作
的。国内有些省如四川、陕西、黑龙江等省已经把省级农业
气象工作列入地方编制,在财政上每年予以支持,业务上由
地方和气象局双重领导,经费上由地方投入为主。是否值得
广东借鉴呢?
其次,农业气象作为一门边缘学科,研究工作需要其它
部门的配合,才能更有成效。一是农业气象人员在关键天气
出现时,提醒天气预报人员在预报中针对农业生产应该注意
的问题,二是农业气象人员要根据天气预报结论,提供农业
生产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生产措施建议给农业部门参考。
第三,日常的天气预报如何能更好地结合农业生产实际,
天气预报结论如何才能更好地反映农田的天气条件?现有的
各县气象站大多处于县城附近或之中,观测到的温度往往偏
高,即使是已经建立的珠江三角洲中尺度天气监测系统,其
大部分自动气象观测站也都建立在各镇政府附近,其观测资
料与农田的实际情况也有一定的差距。像冬季低温冷害具有
很强的局部性,有时即使是预测对了气象站可能出现的温度,
但农田的情况怎么样呢?如1999年12月下旬出现的低温冷害,
广州观测站观测到的极端最低温度为0℃,而实际上在广州郊
区的一些地方出现-3℃~-4℃,西南部观测到的温度都在
0℃以上,实际上在山区一些地方均在0℃左右或以下。搞好
农业气象工作,增加在农田之中的观测站,使得预报更切合
实际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加强农业气象试验研究工作。随着“三高”
农业气象的发展,引种的作物种类和品种越来越多,这些新
品种与气象条件关系如何?主要受哪些气象条件影响?都是
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基础。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重视,及
时开展有关的试验研究工作,气象部门有两个专门的农
业气象试验站,有条件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工作,主要是试验
经费的落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