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将存储引擎限定在innodb
如果将不同的表分到多个库多个机器上,那一定是能提升性能的,毕竟你花钱买机器了,总的可用CPU和内存高了。这种情况不必考虑。
如果所有分表都在同库同机器上,每个表的查询都共用CPU和内存,性能是怎么提升的?
例如这条查询 select * from user_feeds where uid = ? ,且uid字段上有二级索引,查询步骤为: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看出,查询的主要成本为: 确定索引扫描范围的IO次数(最大为4)、遍历扫描范围内索引数据的CPU占用(与扫描范围内记录数成正比)、回表IO次数(与扫描范围内记录数成正比,且受聚簇索引B+树层数影响) 。所以查询的成本主要取决于uid=X对应的记录数量和索引B+树的层数。
来看一下分表后的查询成本:
可见分表后主要的差别在于确定索引扫描范围的IO次数和回表IO次数,即分表后B+树的层数变化,变化范围为0到3。对于不需要回表的查询,差别在于用到的索引B+树层数变化导致的确定扫描范围的IO次数变化;对于需要回表的查询,除了确定扫描范围的IO次数变化,还有回表IO次数变化(回表IO次数变化=记录数X聚簇索引B+树层数变化)。
以上是有二级索引的情况,如果没有索引,需要全表扫描时,扫描整个聚簇索引的成本: 加载数据页到内存的IO次数(聚簇索引的页面数)、扫描记录的CPU占用(整个聚簇索引的记录数量) 。分表以后所有表总的记录数量不变,页面数量也可以认为不变。所以全表扫描的查询性能分表与不分表也不会有什么差别。
垂直分表,表记录数不会改变,每条记录数据占用空间会变小,从而导致单表聚簇索引每个数据页可以存储的记录变多,聚簇索引的数据页数量变少,原来uid=X的记录可能分布在N个数据页上,分表后uid=X的记录分布在的数据页数量<=N。也就是减少回表IO的次数。
但是,这种情况只限于合理的垂直分表,也就是select的列可以落在同一张表中。
索引列:uid、created_at
单条记录大小 uid4字节、created_at4字节、主键post_id8字节,页号6字节 共22字节
单页可以存放的记录数 16kb(16384)/22 = 744,去除掉一些其他信息(header、槽信息),再去除一些碎片(删除造成的、没填满造成的),姑且认为每页存放500条记录
如果总的记录条数为5000w,那么需要的叶子节点数量为 5000w/500 = 10w,B+树需要两层(500X500 = 25w)
索引叶子节点占用空间大小为 10wX16kb = 1.6GB
索引目录节点占用空间大小为 500X16kb = 8M
单条记录大小 24
单页可以存放的记录数 682
与理论估算相近
索引空间大小19.38GB,生产环境二级索引数量16个,平均每个索引空间大小约1.1GB,比理论估算还小一些。
问题
我们有一个 SQL,用于找到没有主键 / 唯一键的表,但是在 MySQL 5.7 上运行特别慢,怎么办?
实验
我们搭建一个 MySQL 5.7 的环境,此处省略搭建步骤。
写个简单的脚本,制造一批带主键和不带主键的表:
执行一下脚本:
现在执行以下 SQL 看看效果:
...
执行了 16.80s,感觉是非常慢了。
现在用一下 DBA 三板斧,看看执行计划:
感觉有点惨,由于 information_schema.columns 是元数据表,没有必要的统计信息。
那我们来 show warnings 看看 MySQL 改写后的 SQL:
我们格式化一下 SQL:
可以看到 MySQL 将
select from A where A.x not in (select x from B) //非关联子查询
转换成了
select from A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1 from B where B.x = a.x) //关联子查询
如果我们自己是 MySQL,在执行非关联子查询时,可以使用很简单的策略:
select from A where A.x not in (select x from B where ...) //非关联子查询:1. 扫描 B 表中的所有记录,找到满足条件的记录,存放在临时表 C 中,建好索引2. 扫描 A 表中的记录,与临时表 C 中的记录进行比对,直接在索引里比对,
而关联子查询就需要循环迭代:
select from A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1 from B where B.x = a.x and ...) //关联子查询扫描 A 表的每一条记录 rA: 扫描 B 表,找到其中的第一条满足 rA 条件的记录。
显然,关联子查询的扫描成本会高于非关联子查询。
我们希望 MySQL 能先"缓存"子查询的结果(缓存这一步叫物化,MATERIALIZATION),但MySQL 认为不缓存更快,我们就需要给予 MySQL 一定指导。
...
可以看到执行时间变成了 0.67s。
整理
我们诊断的关键点如下:
\1. 对于 information_schema 中的元数据表,执行计划不能提供有效信息。
\2. 通过查看 MySQL 改写后的 SQL,我们猜测了优化器发生了误判。
\3. 我们增加了 hint,指导 MySQL 正确进行优化判断。
但目前我们的实验仅限于猜测,猜中了万事大吉,猜不中就无法做出好的诊断。
我们在上面分别进行了分表和不分表的性能测试,只有一个表,和把这个表拆为32个的情况,两种情况都为innoDB,表内有text字段。padding数据为2亿,做了25个进程的每个进程20W的 *** 作。我们发现如果仅有select,update的时候,分表的情况比不分表的情况快10%,insert的情况就差太远了:分表比不分表慢20%多。可以确定的是,select,update后的where子句有索引,都为单条的查询和更新,insert也只是插入一条。如果查看机器负载,发现不分表,CPU12%~20%和磁盘busy不是100%。分表后磁盘busy100%,而CPU15%~25%。我觉得很郁闷,不是一般来说,分表应该效率更高吗?还是说innoDB已经优化的很好了?我的猜想是:innoDB是行级锁的,所以select,update,insert不会锁住其他的进程,所以效率提升不大。如果你业务上只对单一record *** 作, 你也没有必要分表了。但是,这肯定不是实际情况, 实际情况是你有很多批量的update, 很多select。 可能有很多select会和update,insert争抢table锁。把这些情况都考虑进去, 加一些查询。 相信分表的优势立马就有了。 明白了,我的实际情况是根本没有证锁的情况,看来没必要了……问题补充:<div class="quote_title">polymorph 写道</div><div class="quote_div">这种压力测试如果脱离开具体的业务意义就不大了。 <br /><br />就比如一个查询,可能一下查询出1万条记录。这种查询很正常,也很普遍。但是,当系统真正上线以后,有可能出现一下子插入1万条记录的情况吗?所以查询出1万条的查询,速度的提高对系统的性能是很有帮助的,而插入1万条记录速度的降低未必会很大的影响系统的性能。 <br /><br />再比如数据仓库中的高耦合度,要是论插入的速度,那简直惨目人睹。但是这相当于将时间的消耗平坦到每一次的插入里面了。当你要查询时,会非常快的查询出结果。 <br /><br />像你现在这个数据量级的话,说句实话,还用MYSQL真是一种冒险。排除这个,将表分开是正确的。当系统真正运行起来,插入时资源消耗的增加不会对系统增加多大压力,但是会极大的降低查询时对系统的压力,而这部分压力,才是属于能让系统DOWN掉的那部分。 <br /><br />系统资源就是这样,用20%的资源做80%的事情,用剩下的80%的资源做20%的事情。插入就是那80%的事情里面的。就让那20%的消耗增加为25%吧,你会发现那80%的消耗可能一下子就减了一半。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