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MySQL官方文档时,发现了分区表,因此基于官方文档总结一下。
MySQL逻辑上为一个表,物理上存储在多个文件中,这是 MySQL 支持的功能(5.1 开始), 8.0 版本只 InnoDB 和 NDB 支持分区表。
优点:
缺点:
根据分区表键值的范围把数据存储到表的不同分区中,适用于以时间或日期作为分区类型,方便数据清理。
小提示:
1.当插入数据分区不存在时会报错:Table has no partition for value xxx
2.Range类型分区字段必须是数值,时间类型可用函数转换为数值;
3.分区字段列值可以为null,所有为null的数据将存在最小的分区中;
按分区键取值的列表进行分区,每一行数据须找到对应的分区列表,否则数据插入失败
小提示:
根据指定分区表达式的整数值以及分区数进行数据划分(mod函数)
小提示:
按键分区类似于按哈希分区,只是哈希分区使用用户定义的表达式,用于键分区的哈希函数由 MySQL 服务器提供。NDB 集群为此使用 MD5() 对于使用其他存储引擎的表,服务器使用自己的内部哈希函数。
小提示:
子分区(subpartitioning)也称为复合分区(composite partitioning) ,是已分区表中每个分区的进一步划分
小提示:
小提示:
第一步:
我们打开mysql命令行编辑器。
第二步:
我们输入密码,登录Mysql数据库。
第三步:
我们先显示数据库,选择一个我们要创建表的数据库。
第四步:
我们使用那个数据库,当然也可以直接新建一个数据库。
第五步:
我们在那个数据库中创建一个表。
最后:
我们输入describe 表名;我们就可以显示表内容了。
扩展资料:
与其他的大型数据库,例如 Oracle、DB2、SQL Server等相比,MySQL[1]
自有它的不足之处,但是这丝毫也没有减少它受欢迎的程度。对于一般的个人使用者和中小型企业来说,MySQL提供的功能已经绰绰有余,而且由于 MySQL是开放源码软件,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Linux作为 *** 作系统,Apache 或Nginx作为 Web 服务器,MySQL 作为数据库,PHP/Perl/Python作为服务器端脚本解释器。由于这四个软件都是免费或开放源码软件(FLOSS),因此使用这种方式不用花一分钱(除开人工成本)就可以建立起一个稳定、免费的网站系统,被业界称为“LAMP“或“LNMP”组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mysql应用环境
安装:首先要安装MySQL,并且配置信息。创建一个快捷键到桌面上,双击软件,打开软件,界面如下图所示,什么都没有,我们要先创建一个连接。
2
创建连接:
文件---》新建连接,如下图所示,会d出一个对话框,信息好填写正确。
3
测试连接:
在d出的新建连接对话框中要填写好连接名、主机名、端口、用户名和密码,填写好之后,单击“测试连接”,d出“连接成功”,就按确定。
4
填写内容:
会看到左边出现了我们刚才创建的连接,里面有很多的数据,我们可以右击连接,选择新建数据库。填写数据库的名称和字符编码。
5
新建表
最终结果如图所示,还可以右击数据库,选择新建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