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是在集群内部署,可以启动一个ReplicationController,用以对mysql pod进行监控,并同时启动一个Service,用以集群访问。
(2)、如果mysql是安装在集群之外,那么可以启动一个Endpoint和Service,将mysql引入集群之中。
下面分别对这两种方式进行部署。
创建mysql-rc.yaml和mysql-svc.yaml,分别如下:
mysql-rc.yaml
mysql-svc.yaml
在mysql-rc.yaml中,image参数可以指定mysql的版本,如8.0.11、5.7.22等。这里省略了,表示用latest。另外,可以指定镜像库,这里使用阿里云镜像库,在安装docker时进行了配置。env参数指定了mysql的root密码。
在mysql-svc.yaml中,targetPort表示mysql pod中mysql窗口的目标端口,默认为3306,type类型为NodePort,表示将映射到本地端口,本地端口为nodePort: 30306。
接下来启动ReplicationController和Service,执行以下命令:
启动后可以查看mysql部署在了哪个node上,执行以下命令可以查看:
(6)、退出mysql和容器,执行quit退出mysql,按ctrl+p后,再按ctrl+q从容器中返回node主机。
设置好mysql后,可以远程连接node中的mysql,node的ip为127.0.0.1,映射的端口为30306,可以用navicat工具连接到这个myql。
MySQL 主从一直是面试常客,里面的知识点虽然基础,但是能回答全的同学不多。
比如楼哥之前面试小米,就被问到过主从复制的原理,以及主从延迟的解决方案,因为回答的非常不错,给面试官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你之前面试,有遇到过哪些 MySQL 主从的问题呢?
所谓 MySQL 主从,就是建立两个完全一样的数据库,一个是主库,一个是从库, 主库对外提供读写的 *** 作,从库对外提供读的 *** 作 ,下面是一主一从模式:
对于数据库单机部署,在 4 核 8G 的机器上运行 MySQL 5.7 时,大概可以支撑 500 的 TPS 和 10000 的 QPS, 当遇到一些活动时,查询流量骤然,就需要进行主从分离。
大部分系统的访问模型是读多写少,读写请求量的差距可能达到几个数量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主多从的方式, 主库只负责写入和部分核心逻辑的查询,多个从库只负责查询,提升查询性能,降低主库压力。
MySQL 主从还能做到服务高可用,当主库宕机时,从库可以切成主库,保证服务的高可用,然后主库也可以做数据的容灾备份。
整体场景总结如下:
MySQL 的主从复制是依赖于 binlog 的,也就是记录 MySQL 上的所有变化并以二进制形式保存在磁盘上二进制日志文件。
主从复制就是将 binlog 中的数据从主库传输到从库上,一般这个过程是异步的,即主库上的 *** 作不会等待 binlog 同步的完成。
详细流程如下:
当主库和从库数据同步时,突然中断怎么办?因为主库与从库之间维持了一个长链接,主库内部有一个线程,专门服务于从库的这个长链接的。
对于下面的情况,假如主库执行如下 SQL,其中 a 和 create_time 都是索引:
我们知道,数据选择了 a 索引和选择 create_time 索引,最后 limit 1 出来的数据一般是不一样的。
所以就会存在这种情况:在 binlog = statement 格式时,主库在执行这条 SQL 时,使用的是索引 a,而从库在执行这条 SQL 时,使用了索引 create_time,最后主从数据不一致了。
那么我们改如何解决呢?
可以把 binlog 格式修改为 row,row 格式的 binlog 日志记录的不是 SQL 原文,而是两个 event:Table_map 和 Delete_rows。
Table_map event 说明要 *** 作的表,Delete_rows event用于定义要删除的行为,记录删除的具体行数。 row 格式的 binlog 记录的就是要删除的主键 ID 信息,因此不会出现主从不一致的问题。
但是如果 SQL 删除 10 万行数据,使用 row 格式就会很占空间的,10 万条数据都在 binlog 里面,写 binlog 的时候也很耗 IO。但是 statement 格式的 binlog 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
设计 MySQL 的大叔想了一个折中的方案,mixed 格式的 binlog,其实就是 row 和 statement 格式混合使用, 当 MySQL 判断可能数据不一致时,就用 row 格式,否则使用就用 statement 格式。
有时候我们遇到从数据库中获取不到信息的诡异问题时,会纠结于代码中是否有一些逻辑会把之前写入的内容删除,但是你又会发现,过了一段时间再去查询时又可以读到数据了,这基本上就是主从延迟在作怪。
主从延迟,其实就是“从库回放” 完成的时间,与 “主库写 binlog” 完成时间的差值, 会导致从库查询的数据,和主库的不一致 。
谈到 MySQL 数据库主从同步延迟原理,得从 MySQL 的主从复制原理说起:
总结一下主从延迟的主要原因 :主从延迟主要是出现在 “relay log 回放” 这一步,当主库的 TPS 并发较高,产生的 DDL 数量超过从库一个 SQL 线程所能承受的范围,那么延时就产生了,当然还有就是可能与从库的大型 query 语句产生了锁等待。
我们一般会把从库落后的时间作为一个重点的数据库指标做监控和报警,正常的时间是在毫秒级别,一旦落后的时间达到了秒级别就需要告警了。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除了缩短主从延迟的时间,还有一些其它的方法,基本原理都是尽量不查询从库。
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对于一些非常核心的场景,比如库存,支付订单等,需要直接查询从库,其它非核心场景,就不要去查主库了。
两台机器 A 和 B,A 为主库,负责读写,B 为从库,负责读数据。
如果 A 库发生故障,B 库成为主库负责读写,修复故障后,A 成为从库,主库 B 同步数据到从库 A。
一台主库多台从库,A 为主库,负责读写,B、C、D为从库,负责读数据。
如果 A 库发生故障,B 库成为主库负责读写,C、D负责读,修复故障后,A 也成为从库,主库 B 同步数据到从库 A。
如何在linux下安装mysql数据库并配置关于本文
本文将以MySQL 5.0.51为例,以CentOS 5为平台,讲述MySQL数据库的安装和设置。
2. 关于MySQL
MySQL是最流行的开源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由MySQL AB开发、发布和支持。MySQL AB是一家由MySQL开发人员创建的商业公司,它是一家使用了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来结合开源价值和方法论的第二代开源公司。MySQL是MySQL AB的注册商标。
MySQL是一个快速的、多线程、多用户和健壮的SQL数据库服务器。MySQL服务器支持关键任务、重负载生产系统的使用,也可以将它嵌入到一个大配置(mass-deployed)的软件中去。
MySQL的官方发音是“My Ess Que Ell”,而不是“My sequel”。但是你也可以使用“My sequel”和其他的方言。
MySQL网站(http://www.mysql.com)提供了关于MySQL和MySQL AB的最新的消息。
MySQL具有如下特点或特性:
MySQL是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
MySQL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MySQL是开源的;
MySQL服务器是一个快的、可靠的和易于使用的数据库服务器;
MySQL服务器工作在客户/服务器或嵌入系统中;
有大量的MySQL软件可以使用。
3. MySQL的安装
MySQL有两种安装方式:源码包安装和二进制包安装。这两种方式各有特色:二位制包安装不需编译,针对不同的平台有经过优化编译的不同的二进制文件以及包格式,安装简单方便;源码包则必须先配置编译再安装,可以根据你所用的主机环境进行优化,选择最佳的配置值,安装定制更灵活。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安装方式。
3.1 源码包方式安装
3.1.1 在linux系统中添加运行Mysql的用户和组
/usr/sbin/groupadd mysql
/usr/sbin/useradd -d /var/lib/mysql -s /sbin/nologin -g mysql mysql
3.1.2 下载最新稳定发行版(GA)的MySQL软件
访问MySQL网站http://dev.mysql.com/downloads/下载最新稳定发行版的MySQL源码包。本文使用的是5.0.51版本,在linux系统下用下面的命令下载:
wget http://mysql.mirror.kangaroot.net/Downloads/MySQL-5.0/mysql-5.0.51.tar.gz
3.1.3 解压缩下载的源码包
首先建立一个工作目录( 笔者建议的目录为/usr/local/src/mysql ) :
mkdir -p /usr/local/src/mysql
将下载的源码包移至工作目录:
mv mysql-5.0.51.tar.gz /usr/local/src/mysql
进入工作目录并用tar命令解压源码包:
cd /usr/local/src/mysql
tar zxvf mysql-5.0.51.tar.gz
命令执行结束后,当前工作目录下将生成一个新的子目录mysql-5.0.51,此目录下即为mysql的源码文件。
3.1.4 配置Makefile文件
进入MySQL源码目录:
cd mysql-5.0.51
执行下面的命令可查看可配置选项:
./configure --help
本文使用的配置命令格式如下:
CC=gcc CFLAGS="-O3" CXX=gcc CXXFLAGS="-O3 -felide-constructors -fno-exceptions -fno-rtti"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mysql --enable-thread-safe-client --enable-assembler --with-big-tables --with-client-ldflags=-all-static --with-mysqld-ldflags=-all-static --with-charset=utf8 --with-collation=utf8_general_ci --with-extra-charsets=complex
配置选项说明:
CC:C编译器的名称(用于运行configure),本文示例为gcc
CFLAGS:C编译器的标志(用于运行configure),本文示例为-O3,指定优化级别为3
CXX:C++编译器的名称(用于运行configure),本文示例为gcc
CXXFLAGS:C++编译器的标志(用于运行configure)
--prefix:指定安装目录,本文示例为/usr/local/mysql
--localstatedir:指定默认数据库文件保存目录,默认为安装目录下的var目录
--enable-thread-safe-client:编译线程安全版的MySQL客户端库
--enable-assembler:使用一些字符函数的汇编版本
--with-client-ldflags:客户端链接参数,本文示例为指定静态编译mysql客户端
--with-mysqld-ldflags:服务器端链接参数,本文示例为指定静态编译mysql服务器
--with-big-tables:在32位平台上支持大于4G行的表
--with-charset:指定默认字符集。mysql默认使用latin1(cp1252)字符集,可以使用此选项更改。字符集可以是big5、cp1251、cp1257、czech、danish、dec8、dos、euc_kr、gb2312、gbk、german1、hebrew、hp8、hungarian、koi8_ru、koi8_ukr、latin1、latin2、sjis、swe7、tis620、ujis、usa7或win1251ukr。
--with-collation:指定默认校对规则。mysql默认使用latin1_swedish_ci校对规则,可以使用此选项更改。
--with-extra-charsets:服务器需要支持的字符集,有三种可能的值:空格间隔的一系列字符集名;complex ,包括不能动态装载的所有字符集;all,将所有字符集包括进二进制。本文示例为complex。
注意:要想更改字符集和校对规则,要同时使用--with-charset和--with-collation选项。 校对规则必须是字符集的合法校对规则。(在mysql中使用SHOW COLLATION语句来确定每个字符集使用哪个校对规则)。
3.1.5 编译源代码
执行下面的命令编译源代码:
make
3.1.6 安装
执行下面的命令安装mysql到目标路径:
make install
3.1.7 复制默认全局启动参数配置文件到/etc目录
源码方式安装需要手动复制配置文件,配置模板位于源码树的support-files目录,有my-small.cnf、my-medium.cnf、my-large.cnf、my-huge.cnf四个,选择跟你的环境相接近的一个复制到/etc目录,并做适当修改。关于mysql配置文件的详细信息请参阅笔者的其它文章或是mysql官方文档。
本文示例选择my-medium.cnf,执行下面的命令将其复制到/etc目录:
cp ./support-files/my-medium.cnf /etc/my.cnf
3.1.8 初始化授权表
执行下面的命令初始化授权表:
./scripts/mysql_install_db --user=mysql
3.1.9 更改mysql数据目录属主和权限
默认数据库文件保存目录为安装目录下的var目录,执行configure命令时可通过--localstatedir参数指定不同的目录,本文示例为默认位置。
chown -R mysql.mysql /usr/local/mysql/var
chmod -R 700 /usr/local/mysql/var
3.1.10 设置开机自启动服务控制脚本
执行下面的命令复制启动脚本到资源目录:
cp ./support-files/mysql.server /etc/rc.d/init.d/mysqld
执行下面的命令增加mysqld服务控制脚本执行权限:
chmod +x /etc/rc.d/init.d/mysqld
执行下面的命令将mysqld服务加入到系统服务:
chkconfig --add mysqld
执行下面的命令检查mysqld服务是否已经生效:
chkconfig --list mysqld
命令输出类似下面的结果:
mysqld 0:off 1:off 2:on 3:on 4:on 5:on 6:off
表明mysqld服务已经生效,在2、3、4、5运行级别随系统启动而自动启动,以后可以使用service命令控制mysql的启动和停止。
启动mysqld服务:
service mysqld start
停止mysqld服务:
service mysqld stop
执行下面的命令关闭开机自启动:
chkconfig mysqld off
执行下面的命令可以改变开机自启动的运行级别为3、5:
chkconfig --level 35 mysqld on
3.1.11 将mysql的bin目录加入PATH环境变量
编辑/etc/profile文件:
vi /etc/profile
在文件最后添加如下两行:
PATH=$PATH:/usr/local/mysql/bin
export PATH
执行下面的命令使所做的更改生效:
. /etc/profile
3.2 二进制包方式安装
3.2.1 从安装媒体安装
Mysql二进制包已经包含在CentOS 5的安装媒体中,可以直接从安装媒体中安装下面三个rpm包:
mysql-5.0.22-2.1.0.1.i386.rpm
mysql-devel-5.0.22-2.1.0.1.i386.rpm
mysql-server-5.0.22-2.1.0.1.i386.rpm
不同的版本文件名有所不同,请注意区分。
执行下面的命令安装:
rpm -iUvh mysql-5.0.22-2.1.0.1.i386.rpm
rpm -iUvh mysql-devel-5.0.22-2.1.0.1.i386.rpm
rpm -iUvh mysql-server-5.0.22-2.1.0.1.i386.rpm
3.2.2 通过yum安装
如果你安装的机器此时可以连接到互联网,笔者建议使用yum命令来简化安装过程:
yum install mysql-server mysql-devel mysql
yum将自动从centos的镜像站点查找你指明的软件的最新二进制包,并检查软件包依赖关系,安装软件的同时自动安装其依赖的软件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