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lient(客户端)
2、server(服务端)
client: 主要有各种plugin、jdbc等
server: 包含了连接器、查询缓存、分析器、优化器、执行器、存储引擎
连接器 的主要作用是与 客户端 建立联系,管理客户端的连接、会话、权限验证等。
查询缓存 的作用是,在sql通过连接器之后到达服务端之后,如果sql是sel开头的语句,那么先在 查询缓存 中获取命中结果,如果有命中结果则直接返回结果。没有结果那么sql会通往 分析器 。
分析器 拿到sql后,会对sql进行词法、语法分析,同时创建sql Id,如果sql有错误,那么将会终止sql行为,将异常返回客户端。
优化器 的作用主要是对通过 分析器 的sql进行优化,比如进行 索引选择 、 重写查询 等,同时会创建 sql执行计划 ,可以通过 explain 指令进行查看。
执行器 拿到了经过优化器的sql,将会 *** 作 存储引擎 ,通过调用 存储引擎 提供的读写接口,得到返回结果。
存储引擎 是sql的最终执行者,它对外提供了读写接口,本身主要作用为执行sql、存储数据、获取数据等, 存储引擎 的设计是插件形式实现的,常见了有 InnoDB 、 MyISAM 等。
未完待续......
阿里巴巴开发手册中指出:
【强制】在表查询中,一律不要使用 * 作为查询的字段列表,需要哪些字段必须明确写明
说明:
首先介绍一下MySQL基本架构,基本结构如下图:
MySQL 基本架构可以分为 Server 层和存储引擎层两部分。Server 层包括连接器、查询缓存、分析器、优化器、执行器等。存储引擎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和提取,其架构模式是插件式的,支持 InnoDB、MyISAM、Memory 等多个存储引擎
当我们执行一条查询语句:select * from t where id = 1,在MySQL中执行过程如下:
假设有一条sql语句为select * from t where name = "何甜甜",其中id为主键,name为索引,而实际上这么写的目的只是想查询指定name的id
在innodb存储引擎中,索引可以分为非主键索引和主键索引,主键索引和主键的区别在于叶子节点存放数据的不同。主键索引中叶子节点存放的是整行数据,而非主键索引中叶子节点存放的是主键的值。现在我们来看select * from t where name = "何甜甜"这条语句是如何执行的
因为name是索引且name是查询条件,查询优化器会选择使用name索引。首先根据name查询到该name对应的主键id为1,因为需要查询的是指定name的所有数据,因此还需要根据主键id进行一次 回表 *** 作。所谓回表 *** 作是指非主键索引中查询到主键id,在根据主键id到主键索引中查询到所有数据,具体过程可看下图
前面已经提到查询到的 中只是用到了id字段,如果将原来的sql语句修改为select id from t where name = "何甜甜",就可以避免一次回表 *** 作。在非主键索引中已经覆盖了查询需求【即所需查询的ID已在非主键索引上了】,也被称为 覆盖索引 *。通过覆盖索引可以减少回表次数,从而显著提升查询性能,因此在实际写sql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写select * 这样的查询语句,写之前先反问是否真的需要用到这么多字段
BLOB和TEXT是为了存储很大的数据而设计的字符串数据类型,当BLOB和TEXT值太大时,InnoDB会使用专门的外部存储区域来进行存储,每个值在行内需要1~4字节存储一个指针,然后在外部存储区域存储实际的值,如果查询的*中有BLOB或TEXT类型的字段,则查询的BLOB或TEXT列需要在进行额外一次IO *** 作去外部存储区域将数据查询到,所以尽量避免使用select *
传输数据过多会增加网络开销。同时,查询语句执行时会先将查询到的数据放到查询缓存区中,再从查询缓存中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如果查询到的数据量非常大则需要花很多时间来存储结果,所以在说一次,避免使用select *
在实际开发中应尽量避免写select *这样的SQL语句,虽然通常情况下即使真的写了这样的select *这样的SQL语句,对项目的影响可能也没这么大,但好习惯还是要养成的
我还是觉得之前写的文章也很不错, 用户管理模块:如何保证用户数据安全 ,还是要再继续宣传一波,点个赞在走吧
1. 概述
我们在考虑MySQL数据库的高可用的架构时,主要要考虑如下几方面:
关于对高可用的分级在这里我们不做详细的讨论,这里只讨论常用高可用方案的优缺点以及高可用方案的选型。
2. 高可用方案
2.1. 主从或主主半同步复制
使用双节点数据库,搭建单向或者双向的半同步复制。在5.7以后的版本中,由于lossless replication、logical多线程复制等一些列新特性的引入,使得MySQL原生半同步复制更加可靠。
常见架构如下:
通常会和proxy、keepalived等第三方软件同时使用,即可以用来监控数据库的 健康 ,又可以执行一系列管理命令。如果主库发生故障,切换到备库后仍然可以继续使用数据库。
优点:
缺点:
2.2. 半同步复制优化
半同步复制机制是可靠的。如果半同步复制一直是生效的,那么便可以认为数据是一致的。但是由于网络波动等一些客观原因,导致半同步复制发生超时而切换为异步复制,那么这时便不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所以尽可能的保证半同步复制,便可提高数据的一致性。
该方案同样使用双节点架构,但是在原有半同复制的基础上做了功能上的优化,使半同步复制的机制变得更加可靠。
可参考的优化方案如下:
半同步复制由于发生超时后,复制断开,当再次建立起复制时,同时建立两条通道,其中一条半同步复制通道从当前位置开始复制,保证从机知道当前主机执行的进度。另外一条异步复制通道开始追补从机落后的数据。当异步复制通道追赶到半同步复制的起始位置时,恢复半同步复制。
搭建两条半同步复制通道,其中连接文件服务器的半同步通道正常情况下不启用,当主从的半同步复制发生网络问题退化后,启动与文件服务器的半同步复制通道。当主从半同步复制恢复后,关闭与文件服务器的半同步复制通道。
优点:
缺点:
2.3. 高可用架构优化
将双节点数据库扩展到多节点数据库,或者多节点数据库集群。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主两从、一主多从或者多主多从的集群。
由于半同步复制,存在接收到一个从机的成功应答即认为半同步复制成功的特性,所以多从半同步复制的可靠性要优于单从半同步复制的可靠性。并且多节点同时宕机的几率也要小于单节点宕机的几率,所以多节点架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高可用性是好于双节点架构。
但是由于数据库数量较多,所以需要数据库管理软件来保证数据库的可维护性。可以选择MMM、MHA或者各个版本的proxy等等。常见方案如下:
MHA Manager会定时探测集群中的master节点,当master出现故障时,它可以自动将最新数据的slave提升为新的master,然后将所有其他的slave重新指向新的master,整个故障转移过程对应用程序完全透明。
MHA Node运行在每台MySQL服务器上,主要作用是切换时处理二进制日志,确保切换尽量少丢数据。
MHA也可以扩展到如下的多节点集群:
优点:
缺点:
Zookeeper使用分布式算法保证集群数据的一致性,使用zookeeper可以有效的保证proxy的高可用性,可以较好的避免网络分区现象的产生。
优点:
缺点:
2.4. 共享存储
共享存储实现了数据库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解耦,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不再依赖于MySQL的原生复制功能,而是通过磁盘数据同步的手段,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SAN的概念是允许存储设备和处理器(服务器)之间建立直接的高速网络(与LAN相比)连接,通过这种连接实现数据的集中式存储。常用架构如下:
使用共享存储时,MySQL服务器能够正常挂载文件系统并 *** 作,如果主库发生宕机,备库可以挂载相同的文件系统,保证主库和备库使用相同的数据。
优点:
缺点:
DRBD是一种基于软件、基于网络的块复制存储解决方案,主要用于对服务器之间的磁盘、分区、逻辑卷等进行数据镜像,当用户将数据写入本地磁盘时,还会将数据发送到网络中另一台主机的磁盘上,这样的本地主机(主节点)与远程主机(备节点)的数据就可以保证实时同步。常用架构如下:
当本地主机出现问题,远程主机上还保留着一份相同的数据,可以继续使用,保证了数据的安全。
DRBD是linux内核模块实现的快级别的同步复制技术,可以与SAN达到相同的共享存储效果。
优点:
缺点:
2.5. 分布式协议
分布式协议可以很好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比较常见的方案如下:
MySQL cluster是官方集群的部署方案,通过使用NDB存储引擎实时备份冗余数据,实现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和数据一致性。
优点:
缺点:
基于Galera的MySQL高可用集群, 是多主数据同步的MySQL集群解决方案,使用简单,没有单点故障,可用性高。常见架构如下:
优点:
缺点:
Paxos 算法解决的问题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如何就某个值(决议)达成一致。这个算法被认为是同类算法中最有效的。Paxos与MySQL相结合可以实现在分布式的MySQL数据的强一致性。常见架构如下:
优点:
缺点:
3. 总结
随着人们对数据一致性的要求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方法被尝试用来解决分布式数据一致性的问题,如MySQL自身的优化、MySQL集群架构的优化、Paxos、Raft、2PC算法的引入等等。
而使用分布式算法用来解决MySQL数据库数据一致性的问题的方法,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一系列成熟的产品如PhxSQL、MariaDB Galera Cluster、Percona XtraDB Cluster等越来越多的被大规模使用。
随着官方MySQL Group Replication的GA,使用分布式协议来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已经成为了主流的方向。期望越来越多优秀的解决方案被提出,MySQL高可用问题可以被更好的解决。
分布式解决方案 tidb
多主 多备 master lvs做vip 读写分离中间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