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45题

Mysql45题,第1张

数据准备:

学生表 Student:

科目表 Course

教师表 Teacher

成绩表 SC

45题预览:

题目

1.查询" 01 "课程比" 02 "课程成绩高的学生的信息及课程分数

1.1 查询同时存在" 01 "课程和" 02 "课程的情况

1.2 查询存在" 01 "课程但可能不存在" 02 "课程的情况(不存在时显示为 null ) 1.3 查询不存在" 01 "课程但存在" 02 "课程的情况

2.查询平均成绩大于等于 60 分的同学的学生编号和学生姓名和平均成绩

3.查询在 SC 表存在成绩的学生信息

4.查询所有同学的学生编号、学生姓名、选课总数、所有课程的总成绩(没成绩的显示为 null )

4.1 查有成绩的学生信息

5.查询「李」姓老师的数量

6.查询学过「张三」老师授课的同学的信息

7.查询没有学全所有课程的同学的信息

8.查询至少有一门课与学号为" 01 "的同学所学相同的同学的信息

9.查询和" 01 "号的同学学习的课程 完全相同的其他同学的信息

10.查询没学过"张三"老师讲授的任一门课程的学生姓名

11.查询两门及其以上不及格课程的同学的学号,姓名及其平均成绩

12.检索" 01 "课程分数小于 60,按分数降序排列的学生信息

13.按平均成绩从高到低显示所有学生的所有课程的成绩以及平均成绩

14.查询各科成绩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 以如下形式显示:课程 ID,课程 name,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中等率,优良率,优秀率 及格为>=60,中等为:70-80,优良为:80-90,优秀为:>=90 要求输出课程号和选修人数,查询结果按人数降序排列,若人数相同,按课程号升序排列

15.按各科成绩进行排序,并显示排名, Score 重复时保留名次空缺 15.1 按各科成绩进行排序,并显示排名, Score 重复时合并名次

16.查询学生的总成绩,并进行排名,总分重复时保留名次空缺 16.1 查询学生的总成绩,并进行排名,总分重复时不保留名次空缺

17.统计各科成绩各分数段人数:课程编号,课程名称,[100-85],[85-70],[70-60],[60-0] 及所占百分比

18.查询各科成绩前三名的记录

19.查询每门课程被选修的学生数

20.查询出只选修两门课程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21.查询男生、女生人数

22.查询名字中含有「风」字的学生信息

23.查询同名同性学生名单,并统计同名人数

24.查询 1990 年出生的学生名单

25.查询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结果按平均成绩降序排列,平均成绩相同时,按课程编号升序排列

26.查询平均成绩大于等于 85 的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平均成绩

27.查询课程名称为「数学」,且分数低于 60 的学生姓名和分数

28.查询所有学生的课程及分数情况(存在学生没成绩,没选课的情况)

29.查询任何一门课程成绩在 70 分以上的姓名、课程名称和分数

30.查询不及格的课程

31.查询课程编号为 01 且课程成绩在 80 分以上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32.求每门课程的学生人数

33.假设成绩不重复,查询选修「张三」老师所授课程的学生中,成绩最高的学生信息及其成绩

34.假设成绩有重复的情况下,查询选修「张三」老师所授课程的学生中,成绩最高的学生信息及其成绩

35.查询不同课程成绩相同的学生的学生编号、课程编号、学生成绩

36.查询每门功成绩最好的前两名

37.统计每门课程的学生选修人数(超过 5 人的课程才统计)。

38.检索至少选修两门课程的学生学号

39.查询选修了全部课程的学生信息

40.查询各学生的年龄,只按年份来算

41.按照出生日期来算,当前月日 <出生年月的月日则,年龄减一

42.查询本周过生日的学生

43.查询下周过生日的学生

44.查询本月过生日的学生

45.查询下月过生日的学生

详细

1.查询" 01 "课程比" 02 "课程成绩高的学生的信息及课程分数

理清思路:

(1)学生信息和课程分数分布对应于student表和sc表

所以,我们需要把它们关联起来

(2)需要比较同一学生的不同成绩,所以需要再关联成绩表sc

(3)利用where进行筛选

1.1 查询同时存在" 01 "课程和" 02 "课程的情况

?什么叫做同时存在‘01‘和’02‘课程

?这里是指cid=’01‘ and cid ='02'?

理清思路:同一个学生既选了01课程,又选了02课程

1.2 查询存在" 01 "课程但可能不存在" 02 "课程的情况(不存在时显示为 null )

?如何让不存在某课程时显示为null

利用左关联(left join)

?case when--no

1.3 查询不存在" 01 "课程但存在" 02 "课程的情况

思路:找到不存在01课程的记录后,

然后再进行关联(Inner join)找存在02的课程

或者

2.查询平均成绩大于等于 60 分的同学的学生编号和学生姓名和平均成绩

思路:

成绩在sc表,学生姓名在student表,二者可以通过学生编号sid进行关联。

首先,从sc表中查询平均成绩大于60的学生的信息

ERROR 1111 (HY000): Invalid use of group function

出现这个错就要往group by这里考虑,要记得:group by +having+聚合函数。

一些错误尝试:

成功查询:

接着:通过学生编号sid与student表进行关联

发现结果明显不对,

继续修改:

注意:多个表进行关联时要明确字段的归属表;查询聚合函数的结果时,比如avg(score),最好进行重命名。

存在疑问:

上面两种写法的差别就在于 子查询的avg(score)是否重命名,但是二者的结果明显有差异,想请问是为什么?是不是哪里没注意到?

解答:

mysql对于group by的特殊规定:

如果用了group by,select语句里除了group by后面跟着的列名以外,只能有聚合函数。

如果除了group by后面跟着的列名和聚合函数还有其他列名,sql就会只输出第一行,而且如果是'*',也会只输出第一行记录。

举例说明:

总结:

如果用了group by +聚合函数,那么在查询的时候最好是只查询聚合函数(+group by 后的列名)避免在查询其余字段时只显示一条记录的情况。

注意:聚合函数是一定要查询的。

3.查询在 SC 表存在成绩的学生信息

思路:

(1)首先确定表:sc表和student表

发现名字有重复,

(2)利用group by sid去除重复的学生信息查询,具体如下:

注意:更严谨的写法:

(1)先写查询分组字段的子查询

(2)将(1)中的字段进行嵌套查询

注意:group by是分开写的

4.查询所有同学的学生编号、学生姓名、选课总数、所有课程的总成绩(没成绩的显示为 null

(1)确定涉及的表的范围:

student,sc

(2)

思路:

修改:

(2)

(3)

也可以考虑先连接在查询,但还是建议上述这种方式。

4.1 查有成绩的学生信息

(1)首先确定使用的表范围

sc和student

(2)首先获得成绩表上的学生id

(3)根据id去查学生信息

?这个和第三题是完全一样的吗

回答:思路基本一致。

参考答案:

思路是:看学生表上的id是否在sc表的id中(即,判断存在)in/exists

5.查询「李」姓老师的数量

6.查询学过「张三」老师授课的同学的信息

(1)四张表都要用到

(2)四个嵌套

有什么简便方法吗?

回答:参考答案也是逐步嵌套查询实现的。

7.查询没有学全所有课程的同学的信息

(1)关键词:‘所有课程’在course表,‘同学信息’在student表,但是二者需要sid进行关联,所以还需要用到sc表

(2)如何筛选'所有课程’??

利用课程数目来进行限定。

a.course表获取总课程数

b.按照sid分组,对sc表中的课程数进行计数

c.接着从sc中筛选出课程数=3的学生sid

d.查询(3)中对应学生sid的学生信息

8.查询至少有一门课与学号为" 01 "的同学所学相同的同学的信息

(1)关键词:

‘至少有一门课’--课程in学号01同学的课程,‘学号01同学的课程’--course表,‘同学信息’--student表

(2)思路:

a. 01同学学习了什么课程

发现01同学三门课程都学了,所以其余学生只要学习的课程数大于0即可。

b. 学号01之外的学生id有哪些

c. 如何查询其余学生的课程信息,比如cid?

利用其余学生的id进行分组再计数,筛选

出次数大于0的学生id,再根据该id进行学生信息的查询。

9.查询和" 01 "号的同学学习的课程 完全相同的其他同学的信息

(1)确定相关表:

’01号同学学习的课程‘-sc表;

’其他同学的信息‘-student表;

(2)思路:

a. 01号同学学习了哪些课程

发现01同学学了三门课,

b.再查询总共有几门课?

所以,总共有3门课,01同学全部学习了,

c. 查询其余学生中学习课程数目为3的学生id

d. 再跟进相应id在student表中查询学生信息

10.查询没学过"张三"老师讲授的任一门课程的学生姓名

(1)确定相关表:

‘张三老师tid’--teacher;

‘张三老师授课cid’--course;

‘被授课的学生sid’--sc;

‘学生姓名sname’--student;

先找出学习过张三老师课程的学习,再not in即可。

(2)思路:

a.从teacher表中查询张三老师的tid

b.从course表中查询张三老师的授课cid

c. 从sc中查询学习cid=02的学生sid

d.利用not in 查询没学过张三老师课程的学生信息

11.查询两门及其以上不及格课程的同学的学号,姓名及其平均成绩

(1)根据关键字确定相关表:

‘不及格课程数>2’ score<60--sc表,且count(1)>3

'姓名'--student 表

(2)思路:

a. 从sc表查询score小于60的sid,并根据sid分组计数

b.内连接得到不及格课程数目大于等于2的sid,sname以及avg_score

12.检索" 01 "课程分数小于 60,按分数降序排列的学生信息

(1)根据关键词确定相关表:

‘01课程分数小于60’ --sc表

‘学生信息’--student

(2)思路及实现:

a.先从sc表查询01课程分数小于60并按分数降序排列的学生信息

b.根据(1)中的sid从student中查询学生信息

13.按平均成绩从高到低显示所有学生的所有课程的成绩以及平均成绩

(1)根据关键词确定相关表

‘平均成绩’--sc表

(2)思路及实现过程:

a. 先按照平均成绩从高到低显示学生sc

还要显示每个学生的每一科目的成绩吗?

回答:是的,给sc表增加一列avg_score。

14.查询各科成绩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 以如下形式显示:课程 ID,课程 name,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中等率,优良率,优秀率 及格为>=60,中等为:70-80,优良为:80-90,优秀为:>=90 要求输出课程号和选修人数,查询结果按人数降序排列,若人数相同,按课程号升序排列

(1)根据关键词确定相关表:

‘成绩’ --sc;

‘课程name’--course;

(2)思路及实现:

a. 按照cid对sc表进行分组,并进行初步聚合函数的查询

b.继续完善

?如何计算各种率

回答:考察条件计数的技巧 case when

修改成题目要求格式:

15.按各科成绩进行排序,并显示排名, Score 重复时保留名次空缺

(1)根据关键词确定相关表:

sc表

(2)思路:

借助赋值变量@i实现

a.原始数据增加一列@rank

b.

没有指定关联条件的inner join (笛卡尔积),每一行都会与之进行关联

注意:

看他们网上的,写得都是千篇一律,同时,好多也写得不是很好,下面是我自己总结的有关mysql的使用细节,也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记录吧,希望对你有点帮助,后面有关存储过程等相关 *** 作还没有总结好,下次总结好了再发给你吧,呵呵~~~~~

MySql学习笔记

MySql概述:MySql是一个种关联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谓关联数据库就是将数据保存在不同的表中,而不是将所有数据放在一个大的仓库中。这样就增加了速度与提高了灵活性。并且MySql软件是一个开放源码软件。

注意,MySql所支持的TimeStamp的最大范围的问题,在32位机器上,支持的取值范围是年份最好不要超过2030年,然后如果在64位的机器上,年份可以达到2106年,而对于date、与datetime这两种类型,则没有关系,都可以表示到9999-12-31,所以这一点得注意下;还有,在安装MySql的时候,我们一般都选择Typical(典型安装)就可以了,当然,如果还有其它用途的话,那最好选择Complete(完全安装)在安装过程中,一般的还会让你进行服务器类型的选择,分别有三种服务器类型的选择,(Developer(开发机)、Server Machine(服务器)、Dedicated MySql Server Machine(专用MYSQL服务器)),选择哪种类型的服务器,只会对配置向导对内存等有影响,不然其它方面是没有什么影响的;所以,我们如果是开发者,选择开发机就可以啦;然后接下来,还会有数据库使用情况对话框的选择,我们只要按照默认就可以啦;

连接与断开服务器:

连接:在windows命令提示符下输入类似如下命令集:mysql –h host –u user –p

例如,我在用的时候输入的是:mysql –h localhost –u root –p

然后会提示要你输入用户密码,这个时候,如果你有密码的话,就输入密码敲回车,如果没有密码,直接敲回车,就可以进入到数据库客户端;连接远程主机上的mysql,可以用下面的命令:mysql –h 159.0.45.1 –u root –p 123

断开服务器:在进入客户端后,你可以直接输入quit然后回车就可以了;

下面就数据库相关命令进行相关说明

你可以输入以下命令对数据库表格或者数据库进行相关 *** 作,在这里就省略了,然后直接进行文字说明了;

Select version(),current_date//从服务器得到当前mysql的版本号与当前日期

Select user() //得到当前数据库的所有用户

Use databasename 进入到指定的数据库当中,然后就可以 *** 作这个数据库当中的表格了

Show databases //查询目前数据库中所有的数据库,并且显示出来;

Create batabase databasename创建数据库,例如:create database manager

Show tables //查看当前数据库中的所有表格;

Create table tablename(colums)创建表,并且给表指定相关列,例如:create table pet(name varchar(20),owner varchar(20),species varchar(20),sex char(1),birth date,death date)

Describe tablename将表当中的所有信息详细显示出来,例如:describe pet

可以用命令一次插入多条记录,例如:

Insert into pet values(‘Puffball’,’Diane’,’hamster’,’f’,’1993-12-3’,null),( ‘Puffball’,’Diane’,’hamster’,’f’,’1993-12-3’,now())

Select * from pet 从pet表当中查询出所有的记录,显示出来;

Delete from pet where id=1删除ID为1的那一条记录;

Update pet set birth=’2001-1-3’ where name=’Bowser’更新name为Bowser的记录当中的birth字段的值;

Select distinct owner from pet从pet表中选择出owner字段的值唯一的行,如果有多行记录这个字段的值相同,则只显示最后一次出现这一值的一行记录;

有关日期计算:

Select name,birth,curdate(),(year(curdate())-year(birth)) as age from pet

此处,year()函数用于提取对应字段的年份,当然类似的还有month(),day()等;

在mysql当中,sql语句可以使用like查询,可以用”_”配任何单个字符,用”%”配任意数目字符,并且SQL模式默认是忽略大小写,例如:select * from pet where name like ‘%fy’

当然也可以用正则表达式模式进行配。

同时在sql当中,也要注意分组函数、排序函数、统计函数等相关用法,在这里只列举一二;

Select species,count(*) from pet group by speceis

Select * from pet order by birth desc

查询最大值的相关 *** 作:

Select max(age) from pet

取前多少项记录,这个主要用于分页查询 *** 作当中,

Select * from pet order by birth desc limit 3取前三条记录,

Select * from pet order by birth desc limit 0,3这个可以用于分页查询,limit后面的第一个参数,是起始位置,第二个参数是取记录条数;

有关创建表格自增长字段的写法:

Create table person(id int(4) not null auto_increment,name char(20) not null,primary key (id))

修改表 *** 作:

向表中增加字段:注意,在这个地方,如果是增加多个字段的时候,就要用括号括起来,不然会有问题,如果是单个字段的话,不用括号也没事;

Alter table test add(address varchar(50) not null default ‘xm’,email varchar(20) not null)

将表中某个字段的名字修改或者修改其对应的相关属性的时候,要用change对其进行 *** 作;

Alter table test change email email varchar(20) not null default ‘zz’//不修改字段名

Alter table test change email Email varchar(30) not null//修改字段名称

删除表中字段:

Alter table test drop email//删除单个字段

Alter table test drop address,drop email//删除多列

可以用Drop来取消主键与外键等,例如:

Alter table test drop foreign key fk_symbol

删除索引:

Drop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_name

例如:drop index t on test

向表中插入记录:注意,当插入表中的记录并不是所有的字段的时候,应该要在前面列出字段名称才行,不然会报错;

Insert into test(name) values(‘ltx’)

Insert into test values(1,’ltx’)

也可以向表中同时插入多列值,如:

Insert into test(name) values(‘ltx’),(‘hhy’),(‘xf’)

删除表中记录:

Delete from test//删除表中所有记录;

Delete from test where id=1//删除表中特定条件下的记录;

当要从一个表或者多个表当中查询出一些字段然后把这些字段又要插入到另一个表当中的时候,可以用insert …..select语法;

Insert into testt(name) (select name from test where id=4)

从文件中读取行插入数据表中,可以用Load data infile语句;

Load data infile ‘test.txt’ into table test

可以用Describe语法进行获取有关列的信息;

Describe test//可以查看test表的所有信息,包括对应列字段的数据类型等;

MySql事务处理相关语法;

开始一项新的事务:start transaction或者begin transaction

提交事务:commit

事务回滚:rollback

set autocommit true|false 语句可以禁用或启用默认的autocommit模式,只可用于当前连接;

例子:

Start transaction

Update person set name=’LJB’ where id=1

Commit | rollback

数据库管理语句

修改用户密码:以root用户为例,则可以写成下面的;mysql –u root –p 旧密码 –password 新密码

Mysql –u root –password 123;//将root用户的密码修改成123,由于root用户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密码的,所以-p旧密码就省略了;

例如修改一个有密码的用户密码:mysql –u ltx –p 123 –password 456;

增加一个用户test1,密码为abc,让他可以在任何时候主机上登陆,并对所有数据库有查询、插入、修改、删除的权限。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on *.* to test1@”%” identified by ‘abc’

增加一个test2用户,密码为abc,让他只可以在localhost上登陆,并且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插入、修改、删除 *** 作;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on mydb.* to test2@localhost identified by ‘abc’

如果不想让用户test2有密码,可以再输入以下命令消掉密码: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on mydb.* to test2@localhost identified by “”

备份数据库常用命令:mysqldump –h host –u username –p dbname>保存路径与文件名

然后回车后,会让你输入用户密码,输入密码后,再回车就OK啦;

Mysqldump –hlocalhost –uroot –p test >E:\db\test.sql

这一命令具体解释下:

这个命令就是备份test数据库,并且将备份的内容存储为test.sql文件,并且保存在E:\db下面;

命令当中-p 前面的test是数据库名,然后在数据库名后面要跟上一个”>”,然后接下来,就是写要保存的位置与保存文件的文件名;

将备份好的数据库导入到数据库当中去:也就是运行.sql文件将数据库导入数据库当中去->

首先你得创建数据库,然后运行如下命令:mysql –hlocalhost –uroot –p linux<E:\db\test.sql然后回车,再输入密码就可以啦;

解释下上面的命令:linux是就要导入的数据库名字,然后后面要紧跟着“<”符号,然后后面就是要导入的数据库文件;

将数据库导出保存成XML文件、从XML文件导入数据到数据库:

导出表中数据:mysql –X –h hostName –u userName –p Pwd –e “use DatabaseNamesql” >xml文件名

或者用另外一种方式也行:mysqldump –xml –h hostName –u userName –p pwd dbName tableName //这一种只用于显示在当前的mysql客户端,不保存到文件当中;

相关说明:-X代表的是文件的格式是XML,然后-e一写不能掉,还有就是要用双引号将要 *** 作的语句括起来;单引号不行;

例如:mysql –X –hlocalhost –uroot –p –e “use test;select * from pet;”>E:\db\out.xml

从XML文件导入数据到数据库:

Insert into tableName values(1,load_file(‘filepath’))

例如:insert into pet values(1,load_file(“E:\db\out.xml”))

查看数据库状态与查询进程:

Show status//查看状态

Show processlist//查看进程

更改用户名,用以下命令:

Update set user=”新名字” where user=”旧用户名”;

给数据库用户设置管理员权限:

Mysqladmin –h host –u username –p pwd

以root用户为例;

Mysqladmin –h localhost –u root –p 123

存储过程与函数

存储程序和函数分别是用create procedure和create function语句,一个程序要么是一个程序要么是一个函数,使用call语句来调用程序,并且程序只能用输出变量传回值;

要想在MySql5.1中创建子程序,必须具有create routine权限,并且alter routine和execute权限被自动授予它的创建者;

创建存储过程:

首先声明分隔符,所谓分隔符是指你通知mysql客户端你已经输入一个sql语句的字符或字符串符号,在这里我们就以“//”为分隔符;

Delimiter 分隔符\

如:delimiter //

再创建存储过程:

Create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 ( )

声明存储过程开始:

begin

然后开始写存储过程体:

Select * from pet

结束存储过程:

End//

刚刚的例子全部写出来,完整的代码就是: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spt () //注意,这个地方,存储过程名与括号之间要有个空格

Begin

Select * from pet

End//到这里,整个存储过程就算写完啦

执行存储过程:

Call 存储过程名 ()//

如,我们执行刚刚创建的存储过程,就是:

Call spt ()//

需要说明的是存储过程名后面一定要加个空格,而后面那个括号,则是用于传送参数的参数列表;另外,我们创建存储过程完成后,也只是创建了,但是只有调用call 存储过程名 ()//后才算执行完毕,才能看到存储过程的结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86461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