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如何建立英语单词搜索索引

Mysql如何建立英语单词搜索索引,第1张

方法/步骤

我们首先打开mysql的客户端管理工具 Navicat

在客户端管理工具连接上数据库后,点击选中要修改的库。然后点击‘Tables’来打开表视图。

打开后在右边找到要修改的表,右键点击这个表然后点击‘Design Table’(设计表)

打开后,在这里点击上方的‘Indexes’,也就是索引。

现在该表的索引为空,我们点击下方的+号图标来添加一个。

在这里先输入索引名称,然后点击这个按钮来选择列,看是对哪一列进行索引。

点击后就会d出窗口,在这里会列出这个表的所有列,我们在这里选择'name’,即是对这个name列进行索引的。

最后选择索引的类型,我们在这时选择全文索引,一般对字符串的索引都是选择这个的。

设置好后,点击保存按钮,或快捷键ctrl+s保存就行了。

在学习SQL语句之前,首先需要区分几个概念,我们常说的数据库是指数据库软件,例如MySQL、Oracle、SQL Server等,而本文提到的数据库是指数据库软件中的一个个用于存储数据的容器。

在MySQL中,数据库称为database,数据表称为table,一个数据库软件中有多个数据库(databases),每个数据库中又可以有多个数据表(tables),最终,数据是存储在数据表中。

数据库和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这个图来表示,对于一个数据库来说,有多个数据表。

在正式开始写SQL语句之前,需要说明两点。

这里通过MySQL Workbench来写SQL代码,在Workbench中,执行一条SQL语句的方式有两种。

了解了这之后,接下来介绍一些常见的命令,分两部分:数据库常用命令和数据表常用命令。

1、查看有哪些数据库

2、创建数据库

创建一个名为Testdb的数据库。

3、创建数据库并指定编码格式

有些时候,为了防止中文乱码,创建数据库的时候需要指定编码格式。

4、使用某个数据库

使用mydb这个数据库,或者进入mydb这个数据库。

5、删除数据库

删除Testdb这个数据库。

1、查看有哪些数据表

进入某个数据库之后,想查看有哪些数据表,SQL语句为:

mydb是一个新建的数据库,所以自然是没有数据表。

2、创建数据表

建表SQL语句格式为:

说明: 每个字段以逗号分隔,最后一个字段不加逗号。

例如,给定一个学员信息表,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表格,建表SQL语句如下。

以上语句中,primary key表示主键,意思是这个字段作为记录的唯一标识,就像每个人的身份z号,都是唯一确定的。

3、查看表结构

查看表结构的SQL命令为:

执行该命令会显示表stuinfo的基本结构,例如有哪些字段,每个字段是什么类型,谁是主键等。

4、修改数据表

修改数据表通过drop子句进行,比如,建完表后,想增加一个字段,SQL语句的格式为:

想在指定位置增加一个字段,例如,在某个字段后增加一个字段,SQL语句的格式为:

如果在某个字段之前增加字段,用before即可。

例如,在字段age后增加一个字段major(专业),SQL语句为:

执行这个命令,再通过describe查看表结构,会发现表中多了一个字段major。

如果要删除major这个字段,通过drop子句,SQL语句为:

5、重命名表

重命名表通过alter+rename来实现,SQL语句格式为:

这里为了不影响之前创建的表,我们创建一个新表,SQL语句如下。

以上创建一个名为stuInfoTest的表,现在想将它的名称改成stuinfotest1,SQL语句为:

6、删除数据表

删除数据表通过drop进行,SQL语句格式为:

例如,删除数据表stuinfotest1,SQL语句为:

7、插入记录

此时的表stuinfo是空的,没有数据,我们要向表中插入记录。

插入记录通过insert into进行,SQL语句格式为:

例如,向表stuinfo插入一条记录,SQL语句为:

注意:上方是一条SQL语句,为了可读性换行,记住一条SQL语句默认以分号结尾。

如果需要一次性插入多条记录,SQL语句格式为:

例如,向表stuinfo再插入两条记录,SQL语句为:

注意:如果设置了主键,插入记录的主键字段是不能重复的,也就是不能插入重复的记录。

作业:大家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将上面的学员信息表中的所有记录都插入表stuinfo中。

8、查询记录

有了数据之后,就可以查询记录了,查询记录通过select子句进行。

例如,想查询表stuinfo中的所有记录,SQL语句为:

执行之后,就可以看到表stuinfo中的所有记录了。

如果想查询符合某个条件的记录,就要用到where子句了,SQL格式为:

例如,想查询stuid为20161001的记录,SQL语句为:

9、删除记录

删除记录通过delete子句进行,SQL语句格式为:

例如,想删除stuid为20161002的记录,SQL语句为:

10、修改记录

修改记录通过update子句进行,update就是更新的意思,SQL语句格式为:

例如,想将学号(stuid)为20161001的记录的姓名(stuname)更新为Jack,SQL语句为:

以上,就是MySQL中的基本SQL语句。

零基础如何学习数据分析?查看下方专栏。

有时需要将表中的记录去掉重复后显示出来,可以用distinct关键字来实现,例如执行语句 SELECT * FROM user返回结果如下:

此时看到id=2,3的记录username字段相同,如果想查询所有不重复的username,可以执行如下:

SELECT distinct username FROM user

例如执行排序语句: SELECT * FROM user order by id asc得到三条升序的数据,如果想限制只显示2条,可以使用LIMIT关键字: SELECT * FROM user order by id asc limit 0,2。LIMIT后面跟着的表示起始偏移量和前N行记录,默认起始偏移量为0,所以这句话也可以写为: SELECT * FROM user order by id asc limit 2。 LIMIT经常和order by一起配合使用来进行分页显示。

聚合 *** 作的语法涉及下面几个参数:

示例:

表连接从大类上分为内连接和外连接。二者区别在于内连接只选出两张表中互相匹配的记录,外连接会选出其他不匹配的记录。

示例:

创建一个雇员表deployee,有五个人:

再创建一个部门表,有4个部门:

某些情况下,查询的条件是另外一个select语句的结果,这时用到子查询。子查询关键字有in,not in,= ,!=,exists,not exists等。

如执行 select * from deployee where deployee.dep_id in (select dep_id from department)也表示查询有部门的雇员。如果子查询记录数唯一,可以使用=代替in:

select * from deployee where deployee.dep_id in (select dep_id from department where dep_id = 'sale') 由于子查询只有一条记录,所有可以用等号

如果要求将两个表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查询条件查询出来后,将结果合并到一起显示出来,需要使用union和union all关键字来实现。

union 和 union all的主要区别是union all是把结果集直接合并在一起,而union 是将union all后的结果进行一次distinct,去除重复的记录。

示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86901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