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单片机中断程序的组成

简述单片机中断程序的组成,第1张

在汇编语言里

中断程序首先有入口地址(比如ORG 0003H) 之后是中断处理语句 最后有一个返回指令RETI;

例如:

ORG 000BH

LJMP TION

MOV R4,#0

MOV TMOD,#01H

MOV TH0,#3CH

MOV TL0,#0B0H

SETB EA

SETB ET0

WAIT: SJMP WAIT

TION: INC R4

CJNE R4,#10,timer

timer:MOV TH0,#3CH

MOV TL0,#0B0H

RETI

如果你说的是C51

中断程序结构如下:

void 中断程序名(void) interrupt n using m //确定中断源和中断程序所用寄存器

{

// 中断处理部分

}

例如:

void Time0_int(void) interrupt 1 using 1

{

uchar led,i;

led=0xfe;

P1=led;

delay(500);

for(i=0;i<8;i++)

{

led=(led<<1)|0x01;

P1=led;

delay(500);

}

}

当CPU(中央处理器)执行一条现行指令的时候,如果外设向CPU发出中断请求,那么CPU在满足响应的情况下,将发出中断响应信号,与此同时关闭中断,表示CPU不在受理另外一个设备的中断。这时,CPU将寻找中断请求源是哪一个设备,并保存CPU自己的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然后,他将转移到处理该中断源的中断服务程序。CPU在保存现场信息,设备服务(如交换数据)以后,将恢复现场信息。在这些动作完成以后,开放中断,并返回到原来被中断的主程序的下一条指令。

在微机系统中,对于外部中断,中断请求信号是由外部设备产生,并施加到CPU的NMI或INTR引脚上,CPU通过不断地检测NMI和INTR引脚信号来识 别是否有中断请求发生。对于内部中断,中断请求方式不需要外部施加信号激发,而是通过内部中断控制逻辑去调用。无论是外部中断还是内部中断,中断处理过程 都要经历以下步骤: 请求中断→响应中断→关闭中断→保留断点→中断源识别→保护现场→中断服务子程序→恢复现场→中断返回。

一般中断处理的主要步骤分别是中断请求、中断判优、中断响应、中断处理和中断返回。

在微机系统中,对于外部中断,中断请求信号是由外部设备产生,并施加到CPU的NMI或INTR引脚上,CPU通过不断地检测NMI和INTR引脚信号来识 别是否有中断请求发生。对于内部中断,中断请求方式不需要外部施加信号激发,而是通过内部中断控制逻辑去调用。无论是外部中断还是内部中断,中断处理过程 都要经历以下步骤: 请求中断→响应中断→关闭中断→保留断点→中断源识别→保护现场→中断服务子程序→恢复现场→中断返回。

请求中断

当某一中断源需要CPU为其进行中断服务时,就输出中断请求信号,使中断控制系统的中断请求触发器置位,向CPU请求中断。系统要求中断请求信号一直保持到CPU对其进行中断响应为止。

中断响应

CPU对系统内部中断源提出的中断请求必须响应,而且自动取得中断服务子程序的入口地址,执行中断 服务子程序。对于外部中断,CPU在执行当前指令的最后一个时钟周期去查询INTR引脚,若查询到中断请求信号有效,同时在系统开中断(即IF=1)的情 况下,CPU向发出中断请求的外设回送一个低电平有效的中断应答信号,作为对中断请求INTR的应答,系统自动进入中断响应周期。

关闭中断

CPU响应中断后,输出中断响应信号,自动将状态标志寄存器FR或EFR的内容压入堆栈保护起来,然后将FR或EFR中的中断标志位IF与陷阱标志位TF清零,从而自动关闭外部硬件中断。因为CPU刚进入中断时要保护现场,主要涉及堆栈 *** 作,此时不能再响应中断,否则将造成系统混乱。

保护断点

保护断点就是将CS和IP/EIP的当前内容压入堆栈保存,以便中断处理完毕后能返回被中断的原程序继续执行,这一过程也是由CPU自动完成。

中断源识别

当系统中有多个中断源时,一旦有中断请求,CPU必须确定是哪一个中断源提出的中断请求,并由中断控制器给出中断服务子程序的入口地址,装入CS与IP/EIP两个寄存器。CPU转入相应的中断服务子程序开始执行。

保护现场

主程序和中断服务子程序都要使用CPU内部寄存器等资源,为使中断处理程序不破坏主程序中寄存器的内容,应先将断点处各寄存器的内容压入堆栈保护起来,再进入的中断处理。现场保护是由用户使用PUSH指令来实现的。

中断服务

中断服务是执行中断的主体部分,不同的中断请求,有各自不同的中断服务内容,需要根据中断源所要完成的功能,事先编写相应的中断服务子程序存入内存,等待中断请求响应后调用执行。

恢复现场

当中断处理完毕后,用户通过POP指令将保存在堆栈中的各个寄存器的内容d出,即恢复主程序断点处寄存器的原值。

中断返回

在中断服务子程序的最后要安排一条中断返回指令IRET,执行该指令,系统自动将堆栈内保存的 IP/EIP和CS值d出,从而恢复主程序断点处的地址值,同时还自动恢复标志寄存器FR或EFR的内容,使CPU转到被中断的程序中继续执行。

驻留程序

通俗点讲

就是

程序运行完了,

还要保留

临时数据

运行状态,

等下一次

调用时

继续

执行

和普通程序的

区别:

普通程序(如一个

子函数)

调用完了

临时数据

不需要了,

分配的

内存

空间

回收了,

驻留程序

要保留这些的

驻留

程序

主要

用于

中断函数

非中断函数

有应用,较少。分别举个例子:

1)用于

中断:

假设

一个

定时器

做的

时钟函数,定时器

设置为

1s一个中断。

main()

{

显示

时间

hour,min,sec;

//

循环

刷屏显示

}

中断函数

{

sec++;

if(sec>=60)

{

sec=0;

min++;

}

if(min>=60)

{

min=0;

hour++;

}

if(hour>=24)

{

hour=0;

}

}

这时候

就能看出,

中断程序

运行完的

时候

不能

3个

变量

清空,

因为

下次

中断

还要用到

上次的

值,

这个程序

一直

驻留

内存;

2)再来个

普通

函数的

假设

做了一个程序

,程序中

有一个

函数aa,而

函数

aa

我只能

让它执行

3次就得

关闭程序(这个

用在

密码

验证上)

aa()

{

密码验证次数n+1

返回n

验证结果

}

那这个

aa函数

密码

验证

阶段

就要

常驻

内存

中断是指CPU对系统发生的某个事件作出的一种反应:CPU暂停正在执行的程序,保留现场后自动转去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处理完该事件后再返回断点继续执行被"打断"的程序

在我们所用的电脑中,所有的硬件都需要执行中断请求的动作,简单说它的作用就是用来停止其相关硬件的工作状态。我们可以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假如你正在给朋友写信,电话铃响了,这时你放下手中的笔去接电话,通话完毕再继续写信。这个例子就表现了中断及其处理的过程:电话铃声使你暂时中止当前的工作,而去处理更为急需处理的事情——接电话,当把急需处理的事情处理完毕之后,再回过头来继续原来的事情。在这个例子中,电话铃声就可以称为“中断请求”,而你暂停写信去接电话就叫作“中断响应”,那么接电话的过程就是“中断处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计算机执行程序的过程中,由于出现某个特殊情况(或称为“事件”),使得系统暂时中止现行程序,而转去执行处理这一特殊事件的程序,处理完毕之后再回到原来程序的中断点继续向下执行,而这个过程就被称为中断。

中断的作用

我们可以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中断的作用。假设有一个朋友来拜访你,但是由于不知何时到达,你只能在门口等待,于是什么事情也干不了;但如果在门口装一个门铃,你就不必在门口等待而可以在家里去做其他的工作,朋友来了按门铃通知你,这时你才中断手中的工作去开门,这就避免了不必要的等待。而计算机也一样,例如打印文稿的 *** 作。因为cpu传送数据的速度高,而打印机速度较慢,如果不采用中断技术,cpu将经常处于等待状态,这会使得电脑的工作效率极低。而采用了中断方式后,cpu就可以在打印的同时进行其他的工作,而只在打印机缓冲区内的当前内容打印完毕,而发出中断请求之后才予以响应,这时才暂时中断当前的工作转去执行停止打印的 *** 作,之后再返回执行原来的程序。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效率。

以上就是关于简述单片机中断程序的组成全部的内容,包括:简述单片机中断程序的组成、什么是中断处理程序、一般中断处理的主要步骤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0908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