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距、震源深度

什么是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距、震源深度,第1张

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点,震中并非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

震中距:观察点到震中的地球球面距离。

震源距:震源距是指某一指定点至地震震源的距离。

震源深度:指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h)。

同样大小的地震,在震中距越小的地方,影响或破坏越重。根据距离,地震可分为3种

1、地方震

震中距小于100千米的地震。

2、近震

震中距为100~1000千米的地震。

3、远震

震中距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

扩展资料

震源参数测定

1从地震波记录测定或估计震源参数时,除利用体波记录外,也可利用面波记录。一般采用波谱分析或理论地震图方法进行分析。

2用波谱分析法时,一般是先求出震源参数同理论震源波谱的某些特征量之间的联系,然后用傅里叶分析法从地震记录求出观测的震源波谱和相应的特征量,再根据上述联系推算震源参数。

3用理论地震图方法时,可用尝试法先假定一些震源参数,并选定地球结构参数,然后计算出观测点的理论地震图,再同该点的观测地震图对比,根据二者是否符合再确定实际的震源参数。

4也可利用适当的最优化的反演方法,直接求出与观测量拟合最好的震源参数,而不要反复尝试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震源深度

百度百科-震源距

百度百科-震中距

百度百科-震中

百度百科-震源

自振周期是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与结构的高度H,宽度B有关。当自振周期与地震作用的周期接近时,共振发生,对建筑造成很大影响,加大震害。

自振周期

结构的自振周期顾名思义是反映结构的动力特性,与结构的质量及刚度有关,具体对单自由度就只有一个周期,而对于多自由度就有同模型中采用的自由度相同的周期个数,周期最大的为基本周期,设计用的主要参考数据

自振周期 - 自振周期折减系数

由于计算模型的简化和非结构因素的作用,导致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d性阶段的计算自振周期(下简称“计算周期”)比真实自振周期(下简称“自振周期”)偏长。因此,无论是采用理论公式计算还是经验公式计算;无论是简化手算还是采用计算机程序计算,结构的计算周期值都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自振周期折减系数(下简称“折减系数”)加以修正,经修正后的计算周期即为设计采用的实际周期(下简称“设计周期”),设计周期=计算周期×折减系数。如果折减系数取值不恰当,往往使结构设计不合理,或造成浪费、或甚至产生安全隐患。诚然,折减系数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设计所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影响自振周期因素是诸多方面的,加之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实际工程的复杂性,抗震规范[1]没有、也不可能对折减系数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值。许多文献中给出,当主要考虑填充墙的刚度影响时,折减系数可取06~07[4] [7];根据填充墙的多少、填充墙开洞情况,其对结构自振周期影响的不同,可取050~090[2]这些都是以粘土实心砖为填充墙的经验值,不言而喻,采用不同填充墙体材料的折减系数是不相同的。当采用轻质材料或空心砖作填充墙,当然不应该套用实心砖为填充墙的折减系数。对于粘土实心砖外的其它墙体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折减系数

自振周期 - 结构周期关系

按照行业标准《工程抗震术语标准》(JGJ/97)的有关条文, 自振周期:结构按某一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动所需的时间。 基本周期:结构按基本振型(第一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动所需 的时间。通常需要考虑两个主轴方向和扭转方向的基本周期。

设计特征周期 :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下降段起始点所对应的周期值,与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有关。

场地卓越周期:根据场地覆盖层厚度H和土层平均剪切波速 ,按公式T=4H/ 计算的周期,表示场地土最主要的振动特征。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与建筑物的动力特性密切相关,建筑物的自振周期是主要的动力特征,与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有关,当自振周期、特别是基本周期小于或等于设计特征周期 时,地震影响系数取值为 ,按规范计算的地震作用最大。

国内外的震害经验表明,当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场地的卓越周期相等或相近时,地震时可能发生共振,建筑物的震害比较严重。研究表明,由于土在地震时的应力-应变关系为非线性的,在同一地点,地震时场地的卓越周期并不是不变的,而将因震级大小、震源机制、震中距离的变化而不同。

GB50011规范对结构的基本周期与场地的卓越周期之间的关系不做具体要求,即不要求结构自振周期避开场地卓越周期。事实上,多自由度结构体系具有多个自振周期,不可能完全避开场地卓越周期。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

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烈度一般分为12°,它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地震时地表产生的变动,还有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震级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d所具有的能量。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89级。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以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d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d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d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是烈度。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

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烈度为八度,北京市烈度为六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双差地震定位法 哈哈 问对人了,我做的是双差地震层析成像,就是在层析成像中引入双差地震地位方法,双差地震定位算法(双差法):它是一种比绝对定位方法精度高的相对定位方法,它适用于比主事件法空间跨度大的地震事件群体。在双差法中,使用两个地震的走时差的观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残差(“双差”)确定其相对位置。他利用的是两个地震(地震对)的走时残差之差与“走时对震源参数和走时对速度模型的偏导数”的关系(看对应的方程)进行反演求解得到地震的重定位结果,这里的地震对指的就是方程中对r1走时残差 和 r2走时残差对应的两个地震,具体求这两个地震,需要一些程序,及参数如:MINWGHT 最小权重 [10-5 – 1]

MAXDIST 台站距离地震的最大震中距 (km)

MAXSEP 地震对之间的最大震源距(km)

MAXNGH 每个地震的“相临地震”最大数量

MINLNK 定义一个“邻居”所需的最小的“连接”数

MINOBS 每个地震对存储的最小“连接”数

MAXOBS 每个地震对存储的最大“连接”数

最后得到地震对,再利用各地震对到同一台站的走时差为基础数据进行反演求解,求的。具体我可能说的不清楚,你看看A Double-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o the Northern Hayward Fault, California,by Felix Waldhauser and William L Ellsworth这上面写的很清楚,ok

事件就是指的地震(event)因为要消除了各地震对间共同的模型误差地震也就是消除路径照成的异常效应就需要地震对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小---近似于两地震到台站的路径相同。

不懂得再说吧!累死我了,没写过那么多呢!

地震学家里希特(CFRichter,1935)研究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地区的地震活动时,发现在lgA-△曲线上(A为以mm计的最大振幅,△为震中距),各次地震振幅变化曲线大体互相平行,任何两次大小不等的事件,其最大振幅对数之差与震中距无关,如图5-8所示。于是提出计算震级公式

固体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电学与地热学

图5-8 lgA-△曲线

式中:A为待定震级的地震记录的最大振幅;A0为标准地震在同一震中距上的最大振幅。如果A=A0,则ML=0。当初,里希特规定:用标准地震仪——伍德安德森扭摆式地震仪(周期08s,阻尼系数08,静态放大倍率2800)在震中距离100km处,记录最大振幅的地动位移为10-3mm(1μm),相应的震级为零级。实际观测表明,零级地震的d性波能量约为1012尔格(或105J)。式(5-3)中的-lgA0是震中距的函数,为零级地震在不同震中距的振幅对数值,称作起算函数(或标定函数)。

1959年,我国地震学家李善邦将里希特采用上述标准地震仪测定震级的公式(5-3)过渡到适合中国台网短周期地震仪测算震级,表达式为

固体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电学与地热学

式中: ,以μm为单位;AE,AN分别为东西、南北水平分向的最大地动位移(无须追踪同一时刻振幅);R(△)为震级起算函数,其数值不仅随震中距离△改变,亦因地震仪器类型不同略有差异。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距、震源深度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是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距、震源深度、为什么要计算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如何计算、地震级数怎样计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1072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