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准循环构造法构造LDPC码的校验矩阵的算法流程

用准循环构造法构造LDPC码的校验矩阵的算法流程,第1张

QC LDPC码,可以用代数法和随机方法构造。如果是代数方法,这里很难说清楚,需要找Linshu老师那边的文章看看,方法一般都还算简单,但是需要有限域的知识。

随机构造的话,以80216e为代表的QC LDPC码,大致过程如下

1:先确定基矩阵的大小,基矩阵大的话,存储需要的空间也会大,但是性能会好些。

2:确定度分布,这个和应用场合有关,一般而言,最大变量度分布大的话,瀑布区性能会好些,但是也还是对存储要求更高。而且如果基矩阵不够大的话,度分布大的话,密度会高,这样会使得环分布优化困难 。

3:确定好基矩阵后,就是利用circulant去替换每个“1”元素了,至于如何选择circulant,就是个试探的过程。原则多种多样。

极化码 (英语:Polar code)是一种前向错误更正编码方式,用于讯号传输。

构造的核心是通过信道极化(channel polarization)处理,在编码侧采用方法使各个子信道呈现出不同的可靠性,当码长持续增加时,部分信道将趋向于容量近于1的完美信道(无误码),另一部分信道趋向于容量接近于0的纯噪声信道,选择在容量接近于1的信道上直接传输信息以逼近信道容量,是目前唯一能够被严格证明可以达到香农极限的方法。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极化码 外文名 :Polar Codes 简介,主要功能,主要套用,相关事件, 简介 极化码 (英语:Polar code)是一种前向错误更正编码方式,用于讯号传输。 构造的核心是通过信道极化(channel polarization)处理,在编码侧采用方法使各个子信道呈现出不同的可靠性,当码长持续增加时,部分信道将趋向于容量近于1的完美信道(无误码),另一部分信道趋向于容量接近于0的纯噪声信道,选择在容量接近于1的信道上直接传输信息以逼近信道容量,是目前唯一能够被严格证明可以达到香农极限的方法。 在解码侧,极化后的信道可用简单的逐次干扰抵消解码的方法,以较低的复杂度获得与最大自然解码相近的性能。 2008年在国际资讯理论ISIT会议上,土耳其毕尔肯大学埃达尔·阿利坎(Erdal Arıkan)教授首次提出了这个信道极化的概念,基于该理论,他给出了人类已知的第一种能够被严格证明达到信道容量的信道编码方法,并命名为极化码 华为2016宣布4月份率先完成中国IMT-2020(5G)推进组第一阶段的空口关键技术验证测试,在5G信道编码领域全部使用极化码,2016年11月17日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3GPP第87次会议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中国华为主推PolarCode(极化码)方案,美国高通主推低密度奇偶检查码(LDPC)方案,法国主推Turbo20方案,最终控制信道编码由极化码胜出。 主要功能 极化码(Polar Codes)是一种新型编码方式,也是目前3GPP标准制定中的一种候选编码技术方案,通过对华为极化码试验样机在静止和移动场景下的性能测试,针对短码长和长码长两种场景,在相同信道条件下,相对于Turbo码,可以获得03~06dB的误包率性能增益,同时,华为还测试了极化码与高频段通信相结合,实现了20Gbps以上的数据传输速率,验证了极化码可有效支持ITU所定义的三大套用场景。 主要套用 2016年11月,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最终确定了5G 增强移动宽频场景的信道编码技术方案,其中,中国华为的极化码(Polar码)成为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美国高通的LDPC码成为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知名电信观察员付亮说,此次中国主导推动的极化码成为5G控制信道编码方案,是中国在5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标准化上的重要进展。对于控制信道,由于不使用HARQ避免了时延大的问题,性能优越Polar码战胜了LDPC和TBCC,最终成为控制信道上行和下行的编码方案。而数据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码方案则依然花落LDPC码。 相关事件 2018年7月26日,华为为5G极化码(Polar码)发现者、土耳其Erdal Arikan教授颁发特别奖项。

LDPC编码原理 LDPC码是一种线性分组码。它于1962年由Gallager提出。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收到人们的重视。

大于54M的就是的,你想想吧,现在都有300M的了,只是价格有点点贵,其它的没有什么的。

以上就是关于用准循环构造法构造LDPC码的校验矩阵的算法流程全部的内容,包括:用准循环构造法构造LDPC码的校验矩阵的算法流程、极化码详细资料大全、路由器ldpc编码支持选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1083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