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是什么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是什么,第1张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数据处理与信息加工的程序。它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

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为一种基本程序或方法都有其具体内容,并需要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

(1)会计确认。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确认某经济业务事项,能否记入会计信息系统,并列入会计报告的过程。即是否记录、何时记录、当作哪一项会计要素来记录;应否计入财务报表、何时计入、当作哪一项会计要素来报告。会计要素项目确认和时间确认是会计确认的核心。

要素项目确认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是否属于会计核算内容;

第二,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归属哪一个要素项目。

此两项确认的基本标准是:第一,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第二,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

时间确认的基本标准是按哪种会计核算核算基础来确认:即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来确认交易或事项。

(2)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各项财产物资都须以某种尺度为标准确定它的量。

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货币计量通常以元、百元、千元、万元等为计量单位。计量属性是指计量对象可供计量的某种特性或标准,如资产计量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成本等属性。

(3)会计记录。是指各项经济业务经过确认、计量后,采用一定的文字、金额和方法在账户中加以记录的过程,包括以原始凭证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再以记账凭证为依据登记账簿。会计记录包括序时记录和分类记录。在记录的生成方式上,又有手工记录和电子计算机记录。

(4)会计报告。是指以账簿记录为依据,采用表格和文字形式,将会计数据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手段。

二、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1)设置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专门方法。

(一)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根据经济管理的要求,将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会计对象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要将它们进行系统地核算和全面的监督,就必须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取得各种不同性质的核算指标。会计账户的设置,是会计核算制度设计的一项主要内容,对于正确运用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核算方法,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法就是对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采用这种方法记账,使每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发生对应关系,同时,在对应账户上登记的金额相等,即保持平衡关系。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及金额相等的平衡关系,便于了解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及其相互关系,检查有关经济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由此可见,复式记账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可以相互联系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便于核对账簿记录是否正确。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重要依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为了审查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保证帐簿记录正确完整而采用的一种专门方法。对于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都要由经办人员或有关单位填制凭证,并签名盖章。所有凭证都要经过会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审核,只有经过审核并确认无误的记帐凭证,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通过填制和审核凭证,可以保证会计记录有根有据,并明确经济责任,监督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四)登记账簿

账簿是用来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也是保存会计数据资料的重要工具。设置账户是为了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反映,以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不同性质的核算指标。登记账簿就是将所有的经济业务按其发生的时间顺序,分门别类地记入有关账簿。登记账簿必须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使大量分散的会计凭证归类、加工成完整、系统的数据资料,可以使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经营管理的要求。

(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一定对象和标准进行归集和分配,以计算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成本计算,可以核算和监督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是否节约或超支,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是否是企业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主要信息。正确地选择成本计算方法,准确地计算成本,不仅对企业降低成本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企业正确计算利润的前提条件之一。

(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就是盘点实物、核对账目,查明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的实有数额,并查明实存数与帐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通过财产清查,可以加强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正确性,监督财产的合理使用,挖掘财产物资使用潜力,改进财产管理,确保财产安全完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会计核算必不可少的方法。

(七)编制会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是以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一定时期内账簿记录内容的总括反映,也就是对编表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加以综合反映的一种书面性文件。它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不仅可以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时服务,也可以满足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集团和个人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为了正确报告会计信息,应当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来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一)基本程序

1、会计确认:确认的主要标准是:可归属性、可计量性、可靠性

2、会计计量

3、会计记录

4、会计报告

(二)会计核算的方法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复式记账

填制和审核凭证

登记帐簿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编制会计报表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如下:

1、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应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本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以便对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以及各种浪费,损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经济责任。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3、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

4、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并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5、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通过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均已归集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产品本明细账中。

6、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为产品的总成本;分步法下,则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进行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才能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品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

1、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这是根据每张记账凭证直接登记总分类账簿的一种核算程序。一般用于业务量较少的小型企、事业单位。

2、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

其特点是定期根据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然后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簿。这种核算程序一般用于规模较大、业务较繁的企、事业单位。

3、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这种核算程序与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基本相似,也是一种汇总过账的核算程序,但汇总方法不同。此种核算程序一般也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的企、事业单位。

4、日记总账核算程序。

日记总账核算形式是将日记账与总分类账合并设置,直接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逐笔、逐日进行登记的一种会计核算形式。一般只适合于经济业务很少的小型企业单位。

5、计算机化会计核算形式。

计算机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为工具,对经济过程进行观察、记录、计算、分类、汇总分析并提供经济信息,参与预测与决策的现代会计核算形式。适合于各种类型的企、事业单位。

扩展资料

会计核算的环节

会计核算工作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在一个会计期间,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通过这三个环节进行会计处理,将大量的经济业务信息转换为系统的会计信息。

这个转换过程,即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到登记账簿直至编制会计报表周而复始的变化过程,就是一般称谓的“会计循环”。

由于各企业的业务性质、经营规模、业务数量和管理需要的不同,企业会计循环的各基本环节的组织形式也不同。这种组织形式就称为“账务处理程序”,亦称“会计核算形式”或“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核算

以上就是关于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是什么、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与方法、简述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1410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