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修改:
sbit key1=P1^0;
sbit key2=P1^1;
void Play_Song(unsigned char i)
{
unsigned char Temp1,Temp2;
unsigned int Addr;
Count = 0; //中断计数器清0
Addr = i 217;
while(1)
{
if(key2==0)break; //插入这一句
Temp1 = SONG[Addr++];
if ( Temp1 == 0xFF ) //休止符
{
TR0 = 0;
Delay_xMs(100);
}
else if ( Temp1 == 0x00 ) //歌曲结束符
{
return;
}
else
{
Temp2 = SONG[Addr++];
TR0 = 1;
while(1)
{
_Speak = ~_Speak;
Delay_xMs(Temp1);
if ( Temp2 == Count )
{
Count = 0;
break;
}
}
}
}
}
PlaySong2(
{
whlie(1)
{
if(key1==0)break; //插入这一句
}
}
void main()
{
Time0_Init(); //定时器0中断初始化
while(1)
{
Play_Song(0); //播放1
Play_Song2(0); //播放2
}
}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我们开发板上常用的蜂鸣器就是常常说的交流蜂鸣器或直流蜂鸣器(自激式蜂鸣器)。 直流蜂鸣器是给一定的驱动直流电压就会响。而交流蜂鸣器是需要给蜂鸣器一个脉冲才会响。常见的有PWM波控制蜂鸣器的频率。脉冲就是高低电平的切换,如下图:一个方波脉冲
我们用单片机的IO口实现一种这样高低电平的方波,驱动蜂鸣器发音。我们板子上配的就是交流蜂鸣器。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蜂鸣器的硬件电路:
蜂鸣器通过三极管驱动。我们利用杜邦线将蜂鸣器的一端J8连接到板子上P15管脚上。
示例程序:
#include "reg52h"
#include "intrinsh"
typedef unsigned char uint8;
typedef unsigned int uint16;
sbit beep = P1^5;
void delay(uint16 i)
{
while(i--);
}
void main()
{
while(1)
{
beep = ~beep;
delay(10);
}
}
该程序实现蜂鸣器的响和停,程序较为简单,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
蜂鸣器的连续鸣叫时间过长。蜂鸣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变音或无音,这种情形可能是蜂鸣器的连续鸣叫时间过长(蜂鸣器连续鸣叫时间不能超过8-10小时,否则会变音或烧坏)或是蜂鸣器受环境影响。
P2是端口啊,所以P2=_crol_(P2,1);这句中等号左边的P2表示的读取P2端口,这时的值取决于外围电路,而不是原来的赋值。所以需要一个变量来解决这个问题。
由你的代码看,是直流蜂鸣器,它的声音频率是无法改变的。而你也只是要改变鸣叫和不鸣叫的间隔频率(只是纠正一下名词),但这个程序不行。修改如下:
void sp()
{
speak=1;
Delay_ms(5);
speak=0;
Delay_ms(5);
}
void main(void)
{
uchar j,k,a;
a=0xfe;
P2=0xfe;
Delay_ms(500);
while(1)
{
for(j=0;j<7;j++)
{
a=_crol_(a,1);
P2=a;
sp();
Delay_ms(500);
}
for(k=0;k<7;k++)
{
a=_cror_(a,1);
P2=a;
sp();
Delay_ms(500);
}
}
}
以上就是关于51单片机蜂鸣器程序,音乐的随时跳转全部的内容,包括:51单片机蜂鸣器程序,音乐的随时跳转、51单片机之蜂鸣器、矩阵按键蜂鸣器程序不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