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开机正确步骤1、先把总电源打开。就是接通主机与显示器的总电源。一般是一个插排,打开插排的开关。2、先开显示器。这一步经常有人弄错,开电脑首先应该先开显示器。这样做对显示器好。3、再开主机。打开显示器后,就可以按主机的开始按钮了。这个顺序不能反,不然会有损机器的使用寿命。关机的正确步骤1、关闭所有程序。首先要关闭打开的所有程序。最好一个也不要留。这样才不会忘记保存文件。关机速度也会加快。2、关闭计算机。关闭所有程序后再按“开始/关闭计算机/关闭”,关闭计算机。3、关闭显示器。计算机显示关机完成,显示器黑屏后,就可以关闭显示器了。请不要先关闭显示器,这样无法看出计算机是否已经完全关闭。4、关闭电源。把总电源,即插排上的电源也关闭。这样电脑就关闭完成了。记住把总电源也关掉,这也是为了环保。
第一步:在主板接通电源之后,系统就由POST(Power On Self Test,上电自检)开始自检,在我们刚刚接通电源的时候,整个系统由BIOS控制,电压还不太稳定(这个过程非常短暂,一般只有几毫秒,这个时候电压的稳定完全依靠主板和电源内部的滤波电容进行),主板芯片组会向CPU发出reset的命令让CPU开始初始化,同时主板芯片组等待电源发出POWE GOOD命令,一旦电源发出POWER GOOD命令,主板芯片组会马上停止reset命令的发出(如果是手动reset那么松开reset按钮时就会停止发出命令),这时候CPU会马上从地址FFFFF0H或FFFF0H开始执行寻址指令(这个地址是在BIOS内而不再内存里面),在这个地址中无论是AMI BIOS还是Award BIOS,在这个地址中都会存储一条跳转命令,直接跳转到系统BIOS中真正的启动代码处,这个时候BIOS就会进行到第二个步骤POST。
02
第二步:系统BIOS的启动代码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POST,POST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检测系统中的一些关键设备是否存在和正常工作。由于POST在初始化显示卡之前,因此如果POST过程中出现任何的被BIOS认为的致命错误,比如没有找到内存或者说内存错误之类的,POST会通过主板上再带的扬声器来发送长短和数量不等的警报声以传递错误信息,如果在正常情况下,POST会进行的非常快,我们是难以感觉到这个过程的。
03
第三步:在这一步,系统BIOS会找到显示卡,存放显卡BIOS的ROM通常其实地址在C0000H处,系统BIOS找到显卡BIOS之后调用它的代码,由于显卡生产商的不同,所以显卡的初始化是由显卡BIOS来完成的,所以不同显卡厂商的界面也是不太一样的。
04
第四步:硬盘引导启动:这一步是根据BIOS设置的启动顺序进行,按照顺序将控制权依次转移给列表中的存储设备,无论是哪个设备,计算机都会依次读取这个设备的第一个扇区,即第一个512字节,如果这512个字节的最后两个字节是0x55和0xAA,表明这个设备可以用于启动;如果不是,表明设备不能用于启动,控制权于是被转交给"启动顺序"中的下一个设备,这最前面的512个字节就被叫做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缩写为MBR)。
其中主引导记录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硬盘到指定的位置来加载 *** 作系统,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1-446字节:调用 *** 作系统的机器码;第447-510字节:分区表(Partition table);第511-512字节:主引导记录签名(0x55和0xAA)。
其中分区表的作用是将硬盘分为若干个分区,硬盘分区的好处就是在于可以在不同的分区中安装不同的 *** 作系统,但是主引导记录必须知道每个 *** 作系统具体是在哪个分区。
主引导记录的大小总共只有64个字节,其中分为四项,每项16个字节,也就是说,每块硬盘只有4个主分区,只能安装4套 *** 作系统。每个主分区总共16个字节,分为6个部分:
第一个字节:如果为0x80,就表示该主分区是激活分区,控制权要转交给这个分区。四个主分区里面只能有一个是激活的。
第二至四个字节:表示主分区第一个扇区的物理位置(柱面、磁头、扇区号等等)。
第五个字节:表示主分区类型(具体内容比较多在这里就不再过多阐述)。
第六只八个字节:表示主分区的最后一个扇区的物理位置。
第九至十二个字节:表示主分区第一个扇区的逻辑地址。
第十三至十六个字节:表示主分区的扇区总数。
最后一条规定了 主分区的长度,也就是说,主分区的长度最大不能大于2^32,所以,每个分区512个字节的话,整块硬盘的大小不会超过2TB,所以提高硬盘大小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提高硬盘扇区总数;二是提高每个扇区的字节数。
05
第五步:硬盘启动。这个时候系统会优先从四个主分区里面的那个被激活的分区来启动,叫做引导卷启动(Volume boot record,缩写为VBR),卷引导记录的主要作用是,告诉计算机, *** 作系统在这个分区里的位置。然后,计算机就会加载 *** 作系统了。但是如果系统被安装在了拓展分区和逻辑分区中,就要通过启动管理器来启动,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读取"主引导记录"前面446字节的机器码之后,不再把控制权转交给某一个分区,而是运行事先安装的"启动管理器"(boot loader),由用户选择启动哪一个 *** 作系统。
06
第六步:内核加载启动。这个时候计算机的 *** 作系统位置已经确定,就要进行内核加载。在内核加载阶段,Ntldr 将首先加载Windows内核 Ntoskrnlexe 和 硬件抽象层 (HAL) HAL 有点类似于嵌入式 *** 作系统下的BSP(Borad support package),这个抽象层对硬件底层的特性进行隔离,对 *** 作系统提供统一的调用接口, *** 作系统移植到不同硬件时只要改变相应的 HAL 就可以,其它的内核组件不需要修改,这个是 *** 作系统通常的设计模式。
接下来Ntldr 从HKEY_LOCAL_ 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 下读取这台机器安装的驱动程序,然后依次加载驱动程序。驱动程序加载完成后,Windows做如下设置:
1 创建系统环境变量
2 启动 win32sys ,这个是Windows子系统的内核模式部分。
3 启动 csrssexe,这个是Windows子系统的用户模式部分。
4 启动 winlogonexe
5 创建虚拟内存页面文件
6 对一些必要的文件进行改名
最后,我们就能看见那熟悉的蓝天白云出现在我们的电脑屏幕上了
第一步: 当我们按下电源开关时,电源就开始向主板和其它设备供电,此时电压还不太稳定,主板上的控制芯片组会向CPU发出并保持一个RESET(重置)信号,让CPU内部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但CPU在此刻不会马上执行指令。当芯片组检测到电源已经开始稳定供电了(当然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它便撤去RESET信号(如果是手工按下计算机面板上的Reset按钮来重启机器,那么松开该按钮时芯片组就会撤去RESET信号),CPU马上就从地址FFFF0H处开始执行指令,从前面的介绍可知,这个地址实际上在系统BIOS的地址范围内,无论是Award BIOS还是AMI BIOS,放在这里的只是一条跳转指令,跳到系统BIOS中真正的启动代码处。
第二步: 系统BIOS的启动代码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进行POST(Power-On Self Test,加电后自检),POST的主要任务是检测系统中一些关键设备是否存在和能否正常工作,例如内存和显卡等设备。由于POST是最早进行的检测过程,此时显卡还没有初始化,如果系统BIOS在进行POST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致命错误,例如没有找到内存或者内存有问题(此时只会检查640K常规内存),那么系统BIOS就会直接控制喇叭发声来报告错误,声音的长短和次数代表了错误的类型。在正常情况下,POST过程进行得非常快,我们几乎无法感觉到它的存在,POST结束之后就会调用其它代码来进行更完整的硬件检测。
第三步: 接下来系统BIOS将查找显卡的BIOS,前面说过,存放显卡BIOS的ROM芯片的起始地址通常设在C0000H处,系统BIOS在这个地方找到显卡BIOS之后就调用它的初始化代码,由显卡BIOS来初始化显卡,此时多数显卡都会在屏幕上显示出一些初始化信息,介绍生产厂商、图形芯片类型等内容,不过这个画面几乎是一闪而过。系统BIOS接着会查找其它设备的BIOS程序,找到之后同样要调用这些BIOS内部的初始化代码来初始化相关的设备。
第四步: 查找完所有其它设备的BIOS之后,系统BIOS将显示出它自己的启动画面,其中包括有系统BIOS的类型、序列号和版本号等内容。
第五步: 接着系统BIOS将检测和显示CPU的类型和工作频率,然后开始测试所有的RAM,并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内存测试的进度,我们可以在CMOS设置中自行决定使用简单耗时少或者详细耗时多的测试方式。
第六步: 内存测试通过之后,系统BIOS将开始检测系统中安装的一些标准硬件设备,包括硬盘、CD-ROM、串口、并口、软驱等设备,另外绝大多数较新版本的系统BIOS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自动检测和设置内存的定时参数、硬盘参数和访问模式等。
第七步: 标准设备检测完毕后,系统BIOS内部的支持即插即用的代码将开始检测和配置系统中安装的即插即用设备,每找到一个设备之后,系统BIOS都会在屏幕上显示出设备的名称和型号等信息,同时为该设备分配中断、DMA通道和I/O端口等资源。
第八步: 到这一步为止,所有硬件都已经检测配置完毕了,多数系统BIOS会重新清屏并在屏幕上方显示出一个表格,其中概略地列出了系统中安装的各种标准硬件设备,以及它们使用的资源和一些相关工作
九步: 接下来系统BIOS将更新ESCD(Extended System Configuration Data,扩展系统配置数据)。ESCD是系统BIOS用来与 *** 作系统交换硬件配置信息的一种手段,这些数据被存放在CMOS(一小块特殊的RAM,由主板上的电池来供电)之中。通常ESCD数据只在系统硬件配置发生改变后才会更新,所以不是每次启动机器时我们都能够看到“Update ESCD… Success”这样的信息,不过,某些主板的系统BIOS在保存ESCD数据时使用了与Windows 9x不相同的数据格式,于是Windows 9x在它自己的启动过程中会把ESCD数据修改成自己的格式,但在下一次启动机器时,即使硬件配置没有发生改变,系统BIOS也会把ESCD的数据格式改回来,如此循环,将会导致在每次启动机器时,系统BIOS都要更新一遍ESCD,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机器在每次启动时都会显示出相关信息的原因。
第十步: ESCD更新完毕后,系统BIOS的启动代码将进行它的最后一项工作,即根据用户指定的启动顺序从软盘、硬盘或光驱启动。以从C盘启动为例,系统BIOS将读取并执行硬盘上的主引导记录,主引导记录接着从分区表中找到第一个活动分区,然后读取并执行这个活动分区的分区引导记录,而分区引导记录将负责读取并执行IOSYS,这是DOS和Windows 9x最基本的系统文件。Windows 9x的IOSYS首先要初始化一些重要的系统数据,然后就显示出我们熟悉的蓝天白云,在这幅画面之下,Windows将继续进行DOS部分和GUI(图形用户界面)部分的引导和初始化工作。
如果系统之中安装有引导多种 *** 作系统的工具软件,通常主引导记录将被替换成该软件的引导代码,这些代码将允许用户选择一种 *** 作系统,然后读取并执行该 *** 作系统的基本引导代码(DOS和Windows的基本引导代码就是分区引导记录)。 上面介绍的便是计算机在打开电源开关(或按Reset键)进行冷启动时所要完成的各种初始化工作,如果我们在DOS下按Ctrl+Alt+Del组合键(或从Windows中选择重新启动计算机)来进行热启动,那么POST过程将被跳过去,直接从第三步开始,另外第五步的检测CPU和内存测试也不会再进行。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冷启动还是热启动,系统BIOS都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进行着这些我们平时并不太注意的事情,然而正是这些单调的硬件检测步骤为我们能够正常使用电脑提供了基础。
现在市场上主流的品牌机随机安装的 *** 作系统一般为Windows XP,但是,部分用户可能仍然对Windows 98、Windows ME或Windows 2000等 *** 作系统情有独钟,希望能在不破坏原 *** 作系统的前提下,再安装一下以上 *** 作系统。按常规来说,如不使用第三方的软件,我们在安装微软的Windows系列 *** 作系统时,应该按照从低版本到高版本的顺序来依次安装;如果使用第三方的软件,又会涉及到所使用的软件的版权及用法问题,对一般用户来说显然是不太合适的。其实,按我们在本文提供的方法,不使用第三方的任何软件也能实现 *** 作系统反着装,而且十分简单!
不太清楚等高手指点:
注册表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下显示的是要在启动时加载的程序,也许应该或者可能是从上往下加载的吧,!·¥#……(
以上就是关于电脑开机顺序全部的内容,包括:电脑开机顺序、电脑开机的过程、电脑开机过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