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将自己的程序调试好,然后运行。
然后在主界面上选择view—memory windows。
这里共有4个memory,一般选择第一个,如果不行的话就可以选择其余三个。
然后在右下方的窗口中,在address的后面输入自己想要查看的存储器。
5
在此编辑框内我们输入“字母:数字”,D、 I、 X、 C分别代表着直接寻址的片内RAM、间接寻址的片内RAM、扩展的外部RAM和ROM。
6
这样大家就可以一一对应着看存储器的值的情况了。
1
查看keil编译后代码大小 在Keil中编译工程成功后,在下面的Bulid Ouput窗口中会输出下面这样一段信息: Program Size: Code=6320 RO-data=4864 RW-data=44 ZI-data=1636 代表的意思: Code :是程序中代码所占字节大小 RO-data :程序中所定义的指令和常量大小 RW-data :程序中已初始化的变量大小 ZI-Data :程序中未初始化的变量大小 ROM(Flash) size = Code+RO-data+RW-data; RAM size = RW-data+ZI-data 可以通过map查看占用的flash和ram大小
2
STM32堆栈空间溢出解决办法 一般导致堆栈空间溢出的原因是:定义数组过大,或者申请动态内存过多产生。 以STM32F1
尽管51可以通过栈 *** 作的方式传递变量,但在通过C语言编译产生的代码当中,压栈和出栈 *** 作更多的是用于保护 *** 作,防止子程序调用造成一些寄存器的误修改。而局部变量则尽可能使用访问速度最快的或执行代码最少的内部RAM,比如工作寄存器R0~R7等。
堆栈一般是汇编语言编程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在C语言里可以不考虑堆栈,编译器会根据情况做优化,设定堆栈的起始地址和大小。另外需要说明一下:至少在51中堆栈与RAM不是独立的两个部件,堆栈空间包含于直接寻址的内部RAM中,其它的CPU我不了解,就不敢说了。
其实内部RAM及外部RAM都可以用于保存局部变量:
1、内部直接寻址RAM(data):地址0x00H->0x7F的内部RAM,长度128字节
2、内部间接寻址RAM(idata):地址0x80H->0xFF的内部RAM,长度128字节
3、可位寻址RAM(bdata):地址0x20H->0x3F的内部RAM,长度16字节
4、外部RAM(xdata):标准空间地址0X0000-->0XFFFF
5、及按页访问的外部RAM(pdata):一般用的不多。
软件编程人员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声明变量的存储类型进而确定使用哪个区域,或者在编译选项中选择数据存储模式。如果不做特殊声明,只要资源够用,一般编译器都会自动优化选择访问速度最快的直接寻址内部RAM(也就是0x00->0X7F范围内的RAM)。
以上就是关于keil软件中怎么显示系统中各种内存的值全部的内容,包括:keil软件中怎么显示系统中各种内存的值、keil编译成功如何显示、51单片机用keil的变量堆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