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企业级PCIe SSD形态之一 M.2

6种企业级PCIe SSD形态之一 M.2,第1张

常见企业级PCIe SSD形态主要有:

不过这些形态多多少少都有些不足,目前又有三种新的SSD形态付出水面

简单介绍下M2的SSD

M2就是常说的口香糖型SSD 最初M2并不是用于企业级,而更多的用于超薄笔记本,用来取代mSATA。

M2的尺寸要求如下

在北美超大型hyperscale互联网公司,如facebook,微软等,考虑到M2门槛低,成本低,规格简单,便于各SSD 供应商统一规格。同时M2体积小巧,便于组成高密度的服务器。也已经在数据中心中大规模部署M2形态的SSD。

比如,MicroSoft在2017年的 OCP大会 上,介绍了一款在1U服务器下放入64个M2,达到128TB的设计。

M2 标准本身对于功耗要求并不严苛,只要小于50v,05A就可以了。 但实际上, 在服务器领域都提出非常严格的散热和功耗需求。 以微软为例, 提出单个M2 SSD必须能在6w 8w和10w的功耗范围内工作。 OCS Open CloudServer Solid State Drive v21

优点

缺点

总的来说, M2 PCIe SSD适合具有服务器和OS kernel定制的超大规模互联网客户玩。一般的企业客户,就算了。

我这里去年买两台服务器,也是直接找戴尔买的那些中间商,其实只是通过大销量来向戴尔拿优惠价,然后按市场价卖给客户中间他们可以根据客户要求来修改配置所以会出现你那种情况这种被他们修改过的机器,在以后如果要售后保修时可能会出问题的
大家都知道DELL是按机身服务编号来确定产品档案的,他们那边每个编号都可以查到这台机器的详细配置有产品ID,比如网卡MAC啦,CPU ID号啦,主板ID号啦,这些都有但你从中间商那里拿到货以后,由于那些配件都有可能被中间商换过,这时候你找DELL去下载同型号机器的驱动程序都有可能会是错误的
再退一步说,买服务器大多都是公司企业,还是不要贪图那一些优惠的比较好如果机器能几年不出问题,远比买机时优惠几百块钱要划得来
(dell笔记本和台式机也是一样,中间商也是通过数量来拿优惠价的,他们的销售资格并不被戴尔承主,所以如果有谁对你说他是戴尔区域代理或什么代理的,千万不要听他胡吹)

联想超薄笔记本确实没有有线网的网线接口,可以通过无线网连接网络。

连接wifi的具体步骤:

1、首先需要创建无线网络链接,进入桌面左下角处的开始菜单,点击“控制面板”。

2、然后点击“网络和Internet”

3、接下来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这里是电脑联网所必须用到的功能,不管是连接无线网络还是宽带网络都需要打开此功能进行设置。这里还有快捷键,只需要点击桌面右下角的像窗口的快捷键就可以打开。

4、点击“设置新的连接或网络”

5、选择“连接到Internet”

6、会自动搜索到相应的的无线网络,点其中信号最好的网络“连接”后输入密码,如果该wifi没有设置密码。直接连接就可以上网了。

原因:

t14s是一款超薄的机型,它的厚度只有161mm,重量上面它只有127kg,机身大量地采用了碳纤维材料,从而重量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得这款机器的便携性能比T14的要强不少的,由于这款机器是超薄款,为了散热而牺牲了显卡的性能,它使用的是处理器集成的核心显卡。

品牌简介:

联想集团,是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由11名科技人员创办,是中国的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富有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从1996年开始,联想电脑销量一直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

作为全球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联想公司主要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板、手机、一体机电脑等商品。

DELL的东西就是贵呀
这个配置可以用做中小型企业服务器,或者中型论坛服务器,最大500人的游戏服务器,总体上来说硬盘容量偏小,内存偏小,单CPU是其节约成本的一个方法,但是作为服务器,我强力推荐双CPU,须知,服务器最重要的是多任务处理能力

参数如下
一:英特尔双核处理器二:14超薄三:4G内存四:500G硬盘五:DVD-supermulti刻录光驱六:2合1读卡器七:wlan80211a/g/n无线网卡八:wwan无线网卡n/a九:蓝牙40模块十:高清摄像头
宏_成立于1976年,是一个国际化的自有品牌公司,主要从事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显示产品与服务器的研发、设计、行销、销售及服务,也结合物联网积极发展云端技术与解决方案,是一个整合软件、硬件与服务的企业。宏_2014年个人电脑出货量全球排名第四,营收为1039亿美元,拥有全球约7005名员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2361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