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十战机有多强?

歼十战机有多强?,第1张

歼十在研制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标准都是立足于超越台湾空军的F16A/B战斗机的。经过综合评估,歼十战斗机在机动性、发动机推力方面已经领先F16A/B。在武器装备方面,这两种飞机基本上装备同一代空对空作战武器,但歼十已经开始换装PL十二主动雷达诱导空对空飞d。因此,在空战中,两种飞机在武器技术水平大致相当下,机动性能的发挥将会起决定性作用。
歼十战斗机在机动性方面优于F16A/B主要有发动机推力,装备台湾空军的F16A/B战斗机发动机,最大后燃加力推力为10886公斤级别;但歼十具更大推力,可以产生12500公斤的加力推力,接近F16C/D战斗机的动力标准
中共的解放军报日前根据一次演习结果称,歼十的性能可能超越苏恺廿七。东方网报导则称,歼十由于外形设计的特点,突出低中速机动性能,大幅缩短起降距离,强调近距离格斗、突出歼十争夺制空权任务,战斗力应该跟F16C/D相似。
J10A战斗机依然存在构造型的设计缺陷﹐一目了然地反应在官方公开的﹑录像上。由于J10A中途更换俄式AL31FN发动机﹐出现了进气道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进气口与机身之间才由6道加强筋加以加固﹐外形古怪﹐而且影响隐形性能。硕大的前翼和附面层板也同样影响了J10A的隐形性能。
台湾空军即使进口新一代的F16 Block52批次战斗机也难以形成对J10A的绝对技术优势﹐拥有空中加油能力的J10A在发动机技术﹑作战半径方面基本上与F16 Block52 旗鼓相当﹐有些方面甚至占有非对称优势。只有美国最新发展的F16 Block60战斗机才可能在有源相控阵雷达﹑航电系统等领域大幅度领先目前的J10A﹐现阶段F16 Block60只出口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尽管J10A已经正式服役﹐但是中国空军的战斗机技术水平依然落后美国整整一代﹐至少落后俄罗斯半代。
中国空军现在装备的歼十战机是一款比中国空军当年从俄罗斯引进的第一批进苏—27SK战机各个方面都要先进、但是和后来中国自己组装生产的歼十一A战机作战性能大同小异;同时和中国台湾空军装备的F-16A/B、日本空军装备的F-2A/B战机在空中拦截作战领域旗鼓相当的以制空作战型为主要作战任务的优秀国产战机。

参考资料:


1歼十战机性能参数
2全机长:1457米
3全机高:53米
4翼展:878米
5全机空重:8840千克
6高空最大速度:20马赫 
7低空最大速度:12马赫
8作战半径:1100千米
9最大航程:2500千米
10起飞重量:19277千克
11载d量:7000千克
另,给出一点我的观点,歼十是单发轻型多用途战机,装备的是无源相位雷达,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
它的定位决定了它只是苏系战机的配角,综合水平与f16的中期型号战力相当。
属于标准的三代战机,是中国得骄傲,但在世界三代战机中得地位远远没有我们相像中那么高,由于出世较晚的原因,在航电系统方面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发动机水平与导d水平的限制,以及不成熟因素,综合性能没有太大优势。被人为夸大得东西比较多:)

一、前言:
中国空军在过去的2006年中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强力支持下,在中国战略空军的指挥中枢—大型预警机上、三代主力战机的研制方面、和具有三代战机水平的高级教练机研制和装备方面都取得划时代的巨大进步。同时在一直以来制中国空军发展的瓶颈问题—大推力涡扇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和批量装备中国三代战机上更是取得令世人瞩目成就。可是自从中国空军批量装备国产歼十战机的消息从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中得到证实以后,关于中国空军的这款战机的性能就众说纷纭。一是说中国空军的曾竟使用两架歼十战机在与中国空军的某型三代战机对决中:某大报记者在西北某机场目睹了新一代歼—10战斗机叱咤长空的风采。蓝天白云下,两架铁灰色的歼—10战斗机短距滑跑,同时跃起。天空上,它们时而腾跃、俯冲,像鹰隼般迅猛;时而盘旋、翻滚,似飞燕般灵巧。这时,指挥部通报:“敌”4架第三代战机以密集编队突破我防空阵地。一声令下,两架歼—10战斗机风驰电掣直飞截击空域。很快,前方传来捷报:两架歼—10战斗机与“敌”机在长空较量4个回合,均先“敌”发现、先“敌”锁定、先“敌”开火,空战对抗取得全胜战绩。二是记者从中得出的结论:国产歼十战斗力全面超越三代机。那么中国空军这款战机到底在世界空军三代战机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档次呢?我们不妨在进行一些分析比较后在得出结论。
二、歼十战机的一般性能简介:
1、歼十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国产三代战机,歼十A战机已经达到世界空军第三代战斗机的要求。歼十战机的最大航程2500千米、作战半径1100千米。在悬挂两个副油箱的情况下载油量不超过5吨,战机最大载d量为七吨。正常起飞重量108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19277公斤。推重比1:113左右。
据推测歼-10为放宽静稳度设计,并采用四余度电传飞行控制系统。这是中国战斗机首次采用这种当前最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歼-10装备的雷达方面,预计将采用国产脉冲多普勒JL-10雷达,搜索距离100千米~130千米,攻击距离80千米~90千米,可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选定其中4个加以锁定摧毁。
2、歼十战机引擎选用的是强劲且省油的从俄罗斯引进AL-31FN涡扇航空发动机,单台静推力77千牛,加力推力可达1226千牛。它为歼-10在空战中发挥高超性能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其无论是在高速、大爬升率飞行,还是在大过载机动时都勿须担心发动机停车。加之歼-10具有容积达5000升的内置油箱,这虽然比加两个保形油箱的F-16要少700升,但战机仍能够在携带较大载荷的情况上达到一个理想的作战半径。
3、歼-10装备了一门半埋入式双管23毫米机炮(俄制Gsh-23型机炮的中国版),位置在进气口下方前起落架左侧。歼-10的机身下设计了11个挂架:六个在机翼下、一个在机腹下中轴线上、其余四个为机腹下方两侧半共开工的串联挂架(与幻影-2000、“阵风”和F-15E的机腹挂架配置类似)。
4、歼-10的武器系统将包括已经在歼-11上使用的俄制空空导d(R-73近程和R-77中程主动制导导d),以及中国的PL-12中程雷达制导空空导d。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歼-10也可以携带国产和俄罗斯引进的空地导d和激光制导炸d(包括KH-31A和鹰击-81k反舰导d和新型鹰击-91反辐射导d),以及非制导炸d和航空火箭d。
三、歼十与国外空军三代战机的性能对比:
1、大推力涡扇发动机:
安装在国产三代战机歼十上的发动机AL―31F涡轮前温度只有1665K,推重比71(国际标准,俄式标准为817),全加力推力 12500千克;F110的涡轮前温度为1750K,推重比为757(国际标准),全加力推力为13227千克。总体比较安装在歼十战机的AL-31FN发动机的性能要低安装在F—16战机上的F110发动机。
日本空军的F-2的动力装置,防卫厅先选择了两家美国公司的产品,分别为通用电气公司的F110-GB-129和普惠公司的F100-PW-229发动机,经过对比最后选中了前者,同时1990年13月第50批生产的F-16C飞机也使用了这种发动机。该发动机的全加力推力为131.6千牛(13400公斤力),推重比大于8。若按采购130架飞机计算,加上备用,共约需要200台发动机。一开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提供了8台F110-GE-129型发动机供原型机研制使用,以后将转让技术在日本石川岛播磨公司仿制生产。
法国空军三代战机阵风型原型机装两台法国斯奈克玛公司M88-2涡扇发动机,加力推力2×729千牛(2×7422公斤),最大推力2×1487千牛(2 ×14965公斤)。在生产型上将装2台M88-3发动机,其加力推力2 ×87千牛(2×8870公斤)。看来通过上述对比,无论是从发动机的最大推力和推重比来看中国空军的歼十战机都不占优势。
2、火控雷达:
中国台湾空军装备的F-16A/B战机装备有AN/APG-66火力控制雷达,向上探测目标距离为98千米,向下探测距离67千米,能同时跟踪10个目标,同时攻击其中的4个目标。
法国空军的阵风战机装备的由泰利斯公司研制的RBE2火控雷达能够同时跟踪40个目标,任何时候都能在空对空模式下瞄准8个目标。除了跟踪多个空中目标外,这套系统还能为航行和目标任务提供地图,侦察、跟踪多个海上目标,并生成航线下方的三维地图。这种性能将能使飞机以自动控制模式在陆地上空30米和水面上空15米的高度上进行超低空飞行。
日本空军的F-2机头装有一部三菱公司生产的多功能相控阵火空雷达,对驱逐舰一类的目标最大探测距离180公里,可同时跟踪10个以上目标。但是日本人的这个所谓领先世界空军新潮流的雷达在使用中好象对空中战机的最大搜索距离只有几十千米,这只能说明在先进武器研制方面欲速则不达。看来在战机火控雷达方面无论是从最远搜索距离、还是在攻击锁定目标的数量方面中国空军的歼十战机都有不俗的表现。
3、机载空战武器系统:
中国台湾空军从美国引进的F-16A/B战机的武器系统为一门M61A1型20毫米机关炮。它的翼下、翼端及机身下方共有9个外挂点,最大载d量达6000余千克,进行空战时能挂载射程177公里,速度2马赫的AIM-9M“响尾蛇”近距离格斗导d、最大射程为18公里的AIM-7F“麻雀”半主动中距离空空导d、和最大射程可达80公里,飞行速度接近4马赫的AIM-120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离空空导d。
日本空军F—2战机的机载武器有1门20毫米六管机炮,13个外挂点,可挂载ASM-1/2空舰导d,AIM-9L短距空空导d、三菱AAM-3/4短距空空导d、AlM-7F/M中距空空导d,AIM-120A先进中距空空导d、CBU-87B集束炸d等,总载d量约7500公斤。近年来日本空军为其F-2A/B战斗机集成了新型AAM-4(99式)超视距空空导d。据报道,日本航空空军目前正在为F-2A/B战斗机集成AAM-5近程红外制导空空导d,及相配的头盔瞄准具。
法国空军的阵风战机配备的武器有:AM-39型“飞鱼”反舰导d、SCALP-EG防区外空地导d、ASMP-A核空地导d和“流星”中距空空导d以及“米卡”空空导d。法国空军计划装备的“流星”导d的最大射程达到了54海里(100千米,1海里=1852千米),最大飞行速度超过4倍音速。通过上述对比,中国空军的歼十战机无论是在近距离空中格斗作战、还是在远程超视距攻击方面都与世界空军的三代战机处于相同的水平。
4、空中战机对海精确打击能力:
⑴、 中国台湾从美国进口的这种空对舰导d: AGM-84A是美国研制的新型空射反舰导d。该d的最大射程为120千米,最小射程为13千米,发射重量552公斤,最大速度09马赫,作战使用高度61~12200米。这种高亚音速掠海反舰导d有舰对舰和空对舰等型。其动力装置为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因而它的射程较远,可达120千米。该d长384米,d径0344米,发射重量为522千克。制导方式采用中段惯性制导和末段主动雷达制导。d头处装有一台抗干扰性能较好的宽频带频率捷变主动雷达导引头。近年来,又为这种导d研制了一种红外成像导引头,两种导引头可互换。“鱼叉”导d发射前,由载机上的探测系统提供目标数据,然后输入导d的计算机内。导d发射后,迅速下降至60米左右的巡航高度,以075马赫数的速度飞行。在离目标一定距离时,导引头根据所选定的方式、开始搜索前方的区域。捕获到目标后,“鱼叉”导d进一步下降高度,贴着海面飞行。接近敌舰时,导d突然跃升,然后向目标俯冲,穿入甲板内部爆炸,以提高摧毁效果。“鱼叉”导d可用于攻击大型水面舰只、巡逻快艇、水翼艇、商船和浮出水面的潜艇等,其单发命中概率为95%。
⑵日本海军的空中反舰能力:
与美、俄、英等国家以及二战中的日军不同,日本海军没有装备战斗机和攻击机,只拥有战斗支援和后勤支援飞机。可能的原因,一是日本四面环海、国土狭小。日本空军的防御和进攻任务包括了海上,日本海军没有必要再重复建设战斗航空兵部队;二是日本海军把战争定位在了美日联合作战,日方主要负责岸基反潜、近岸扫雷、侦察、巡逻等战斗支援任务,海上作战主要交给美国海军航空兵和驻日美军岸基航空兵完成。
日本海军舰艇编队已经形成空中、水面、水下三维立体,远、中、近程相结合的反舰作战体系。在空中,P一3C岸基反潜巡逻机承担编队的远程反舰作战任务;在水面,驱逐舰和护卫舰联合实施编队的中、近程反舰作战;在水下,潜艇为编队提供中程反舰打击能力。
日本空军的F-2战斗机研制的主要是为了打击海上目标,以达到歼敌于海上的目的。这就决定了F-2在武器配备上要以反舰作战为主,在性能上要突出航程和载荷能力。F-2具有携带和使用多种武器装备的能力。如在空对面武器方面,可带ASM-1/ASM-2反舰导d、340千克(750磅)炸d、CBU-87集束炸d,以及RL-4、AU-3A和RL-7火箭发射器,这三种火箭发射器分别可装4枚137毫米火箭、19枚70毫米火箭和7枚7O毫米火箭。此外,F-2还可装备两种型号的CCS-1光学反舰制导炸d,其中1型重227千克(500磅)、H型重340千克,这种制导炸d完全可发射后不管。这些装备使得F-2能在远距离精确攻击敌海上和滩头目标。
由于ASM—1空舰导d射程上的欠缺,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作战需求,1988年,航空自卫队提出了研制后续型号ASM—2的要求。该型导d依然由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和三菱重工承担研制和生产任务。试验工作在1989年就开始展开,到1991年,顺利完成了技术试验,试验用d总共10枚,其中8枚遥测d无战斗部,战斗部位置安装了遥测装置 ,2枚战斗d安装了战斗部 ,这些导d几乎发发命中目标,其中1枚还击沉了1艘1000吨的靶船。1992年进行了作战适应性试验,航空自卫队使用了F—4EJ和T—2改型飞机,分载飞和实d发射两个阶段进行了10枚导d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SM—2空舰导d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航空自卫队的要求。1993年ASM—2空舰导d完成定型试验,并进行小批量生产,当年航空自卫队就订购了25枚。ASM—2空舰导d1995年开始正式装备航空和海上自卫队,军用编号为93式空射反舰导d,航空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计划联合采购1000枚。
ASM—2空舰导d在结构上,d身、d翼与舵翼等上都采取了隐身措施。动力装置为涡喷发动机,并采用高密度的高能燃料,以提高其推进性能、加大射程,使射程达150公里。制导系统改进为惯导加红外成像制导,采用先进的红外成像器和图像处理系统,用图像识别目标,抗干扰能力强,也提高了突防能力与命中精度。战斗部采用塑料粘性炸药PBX ,爆炸力增强。导dd长398米,d径350毫米,翼展119米,d重610千克,巡航速度为09马赫。和以上中国台湾空军、日本空军的主力战机相比:中国空军歼十战机虽然可以使用激光制导炸d和火箭发射器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但是无论是歼十A或者是双座型的歼十B战机都不具备对海目标精确打能力。
四、中国空军歼十战机在世界空军三代战机中的真实地位:
通过以上的简单的分析对比,中国空军的歼十战机首先就不是什么超三代战机。如果按照这些大报记者的描述,那么既然超过三代战机的范畴,那么在他们的眼里:中国空军的歼十战机大概是最少被定义为世界空军的四代战机。可是对比世界空军对第四代战机的主要特点与要求: ⑴ 高的敏捷性;⑵ 好的隐身性;⑶ 短距起飞着陆能力;⑷ 超声速巡航能力;⑸ 内埋式武器舱与多目标攻击能力等。为满足上述要求应采用当代最先进的技术措施,例如必须采用推重比大于100、具有“矢量喷管”的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各种能减少雷达反射面积的措施;先进的控制技术;先进的金属、非金属材料及先进的加工工艺方法等。中国空军的歼十战机无论是那个方面都与上述要求是相距甚远。
⑴、使用新材料、和良好的气动外形是四代战机隐形方面的先决条件;其次选择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和推力矢量喷口也是飞机可以做到超音速巡航的必要条件。中国在自主研制先进的涡扇航空发动机方面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看来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就是中国航空工业现在已经研制成功、并且开始在国产三代战机上批量安装的太行发动机,它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也有二十年的差距。中国航空制造业现在只是取得了在涡扇航空发动机领域一个基础阶段的成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十年以内中国航空业会在这个基础上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推力矢量和二维或者三元控制的国产涡扇航空发动机。
⑵、四代战机的雷达系统以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构成第四代战斗机火控系统的技术基础。日本在十年前研制的F-2战机就选择了这种所谓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是一个敏捷的固态雷达,其性能远远超过其前辈,即机械扫描雷达。隐身飞机和现代空战需要相控阵雷达:隐身飞机配装相控阵雷达(PESA 或者是AESA)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使用机械扫描雷达的隐形飞机,中国对于AESA也不陌生,中国现在已经在防空部队装备了陆基有源相控阵雷达。中国海军最新投入现役的中华神盾170、171驱逐舰上也装备中国自己研制的舰载型能够做到对空远程搜索有源相控阵雷达、同时中国正在试飞的国产大型预警机上据说也安装有中国研制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虽然中国在相控阵雷达的研制和生产装备都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至今为止在中国空军主力战机上还没有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
⑶、在侃侃中国空军十几年前从俄罗斯引进的苏-27SK战机。它采用标准的SUV-27火控系统,其配备如下:RLPK-27雷达,采用NO01E天线。OEPS-27E光电跟踪系统、ILS-31平显、Shchel-3UM 头盔瞄准具、TS100火控计算机、SEI-27数据链系统苏-27的这套火控系统对战斗机目标(RCS=3平方米)的搜索距离达80-100千米,跟踪距离可达60-70千米。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但受限于数据处理硬/软件的能力,只能同时攻击1个目标。无须做过多的对比中国空军现在装备的最新歼十战机对于这种相对落后的苏—27SK战机当然能够毫不费力的作到:先“敌”发现、先“敌”锁定、先“敌”开火,空战对抗取得全胜战绩。
⑷、歼十战机成编制装备中国空军的事实只能说明:中国航空工业现在已经可以批量生产国产第三代战机。而且中国人现在有能力将从国外引进的飞机发动机和中国自行研制的搜索雷达系统、航电飞行控制系统、作战指挥计算机系统、各种国产中远程超视距攻击导d、以及中国自己研制的具备世界水平的战机气动外形进行优化组合。我看既不能把歼十战机贬低为二代半战机;同时也不能夸大为超三代战机。
对歼十战机正确的定义应该是:一款外型不错、航电、雷达系统先进、近程空中格斗优秀、远程空中拦截作战能力较强的以制空作战为主要作战任务的优秀战机。随着它的加入不仅中国空军的远程空中截击机群的作战能力将得到大幅提高,而且中国空军现在也能作到对中国海军舰队远洋外海作战提供强力支持。特别是在争夺战场制空权方面。中国空军在装备一批:航程远、武器精、多机种、大机群作战半径在1000海里以上的空中制空战机群后,可以确保在中国未来的海上军事对峙中、中国空军将战场上空的制空权牢牢的掌握在中国军队的手里。
至于在海上对舰精确打击方面,则主要依靠中国海军由一百五十架以上由中国海军航空兵航装备的苏30MKKⅡ战机带领中华飞豹、轰六战机组成对海精确打击机群,去完成对日本海军海舰队、和台湾海军舰队的空中精确打击任务。
总之中国空军现在装备的歼十战机是一款比中国空军当年从俄罗斯引进的第一批进苏—27SK战机各个方面都要先进、但是和后来中国自己组装生产的歼十一A战机作战性能大同小异;同时和中国台湾空军装备的F-16A/B、日本空军装备的F-2A/B战机在空中拦截作战领域旗鼓相当的以制空作战型为主要作战任务的优秀国产战机。

歼-5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制造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仿制前苏联米格-17φ),也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 沈阳飞机公司于1955年初开始试制歼-5。1956年7月19日,试制原型机首次试飞。歼-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产,到1959年5月停产,共生产767架。 歼-5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和空战,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其改进型歼-5甲机头装有雷达,主要用于夜间截击空战。 歼-5是一种单座、单发、机头进气、后掠式中单翼喷气战斗机。 机翼后掠式中单翼布局,后掠角45°,双梁结构。机翼内侧有后退式襟翼,起飞和着陆可放下不同角度。机翼外侧是副翼,偏转角范围为±18°。机翼根部有起落架舱,主起落架收在机翼的两个舱内。 机身全金属半硬壳式构造,外形为圆形截面的流线体。圆形机头进气道。机身后部装有可 *** 纵的减速板。 尾翼垂直尾翼分成上下两段,下段固定在后机身的承力斜框上,上段可拆卸。垂尾后掠角为55°41′。垂直尾翼后缘是方向舵,转动角度为25°。水平尾翼后掠角为45°,安装在垂直尾翼下段顶部,其后缘的升降舵,向上可转动32°,向下为16°。 起落架前三点式起落架,均为单轮。前起落架收入前机身下部的轮舱内,主起落架收入机翼内 。主起落架装有缓冲器,前起落架装有减震器和减摆器。主轮轮胎压力为834×105帕(85公斤/厘米2)。 座舱密封式单人座舱,应急时舱盖可抛掉。座椅是可d射的,可以保证飞行员在紧急时迅速安全地脱离飞机。 系统 *** 纵系统为硬式 *** 纵。副翼调整片和升降舵调整片为电 *** 纵。液压系统用于收放起落架、襟翼、减速板、可调喷口和 *** 纵副翼。冷气系统用于刹车、密封座舱、应急收放起落架和应急刹车等。 动力装置装一台WP-5型离心式喷气发动机,带加力。最大推力2550千牛(2600公斤),加力推力3315千牛(3380公斤)。机内燃油1170千克,外挂两个400升副油箱。 机载设备超短波指挥电台、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高度表、信标接收机、敌我识别器、护尾器、测距器等。 武器机头左侧下方装两门23毫米机炮,机头右侧下方装一门37毫米机炮。备d量为200发。机上装有光学半自动瞄准具,有两具照相q。左、右翼下可各挂一颗100~250千克的炸d。 乘 员:1人; 机身长:1168米; 翼 展:96米; 最大高度:16300米; 有利高度:8000米; 最大速度:每小时1123公里; 巡航速度:每小时800公里; 最大航程:2000公里; 活动半径:800公里; 续航时间:250小时; 载d重:500公斤; 武器装备:HP30炮3门。外形尺寸 翼展960米 机长1136米 机高380米 机翼面积226米2 主轮距385米 前主轮距337米 重量数据 最大起飞重量(带副油箱)6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5340千克 正常着陆重量4164千克 空重3939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机内)1170千克 (带副油箱)1834千克 载d重:500公斤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高度3000米)1145公里/小时 最大高度:16600米 有利高度:8000米 (高度11000米)M0994 最大速度:1145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800公里/小时 失速速度190~21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无外挂,加力)16000米 动升限17500米 爬升时间(0~10000米)37分 最大爬升率4548米/分 最大使用过载8g 最大航程:2020公里 最大航程(带副油箱)1560公里 最大航程(机内燃油)1020公里 续航时间(带副油箱)2小时50分 起飞离地速度235公里/小时 着陆接地速度170~190公里/小时 起飞滑跑距离590米 着陆滑跑距离825米 武器装备:HP23炮2门;H37炮1门

要看你具体什么是男是女了
男大q的光系很不错,但相对火系很弱,所以几乎所有的男大q都是走厉鬼9的;
女大q就要分情况了,如果爆了激光狂热者,就走光穿厉鬼9,其他的武器就歼灭6+散强或者干脆歼灭9,毕竟女大q的火系输出明显高于光系,没有激光这种逆天改命的武器还是老老实实走火系。
速射重炮对输出其实都没有什么大作用,刷刷白图还可以,但是打稍有难度的图就会发现,伤害确实很不够。
另外如果有80ss手炮,加反坦克炮那个,就走坦克兵,做3+3,具体哪套我忘了,反正都是e3的套,一套是碎片守护者,另外一套忘了,这两套3件都是加强反坦克的,配合减cd的装备可以打出成吨伤害,只需要反坦克一个技能了
望采纳~

2011年,我国的五代隐身战机——歼-20完成了首飞,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五代战机的国家之一,但是不少国家都觉得,隐身战机怎么可以使用“鸭翼”呢?在这些国家看来,隐身战机使用鸭翼就是一个败笔,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鸭翼的劣势,第一、使用鸭翼的战机一般都存在发动机动力不够的问题,也就是说,那些发动机性能不够的战机的备选方案就是鸭翼。第二、由于鸭翼的安装限制以及平面结构的冲突,使得鸭翼很难与整架机身融为一体,再加上鸭翼的活动性很高,这就会破坏飞机的隐身性能。虽说他们一直没有停下对鸭翼的研究,但是基于这些原因,美俄等国一直没有将鸭翼纳入隐身战机的设计范畴。

这个时候就会有人想,那中国的歼-20就真的比不上美俄的隐身战机了吗?其他国家的五代隐身战机都不使用鸭翼,只有歼20使用,所以歼20很落后吗?其实不然。我国之所以选择鸭翼,是因为在发动机技术上确实略微落后于美国。要想造出与美俄两国不相上下的隐身战机,鸭翼设计是必须的,并且在成飞的努力下,我国的歼-20对于鸭翼的利用可以说是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完全足以弥补发动机性能不足的弱点。

并且成飞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只需要将鸭翼以及主翼设计在同一平面内,使其形成鸭翼朝上,主翼朝下的样子,根本不会影响歼-20的高速飞行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反射率,隐身性能反而会更加出色。在这些优势下,歼-20的设计过程中果断利用了鸭翼。所以请突破固有思维,并不是使用鸭翼的战机就是落后战机!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自从鸭翼的概念提出以后,始终都没有国家放弃对它的研究,然而屡战屡败,再加上新式机翼的诞生,鸭翼现在使用的很少,因此可想而知,成飞以及他的团队在研究过程中遇上了多少难题。但是,中国顶尖的科研人才们从未让我们失望过,在未来,他们一定还能够将更多、更卓越的作品展现在世人眼前,使世界更深层次地认识到当今中国强大的实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2512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