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里云服务器怎么能保证安全不被人攻击啊

我的阿里云服务器怎么能保证安全不被人攻击啊,第1张

防止阿里云服务器不被攻击:
首先系统内部安全要做好,系统漏洞补丁要打好,防火墙的策略、开放那些端口访问,允许那些IP访问,这些基本的设置要做好。
使用一些专业的安全漏洞扫描工具,阿里云自己有一个安全分析工具叫态势感知,利用工具可以分析发现潜在的入侵和高隐蔽性攻击威胁。
使用一些管理工具管理阿里云主机,可以很方便的管理阿里云主机,可以设置管理成员的权限,防止管理混乱,减少对外端口开放,还附带安全漏洞检查。
遭遇到DDoS攻击,需要购买第三方防DDoS攻击的服务,阿里云市场里面有云盾DDoS、东软、服务器安全加固及优化等一些防攻击的产品。

被DDOS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阿里云是被打就进黑洞
因为你有国内备案,可以给网站加国内节点的CDN,不过会产生高额的流量,你注意别超过你的流量包
或者换用高防服务器也可以,也贵
要不就套用CF+OVH,最廉价实用的选择,不过线路会很渣

随着互联网带宽的增加和各种DDoS黑客工具的不断发布,DDoS拒绝服务攻击越来越容易实施,DDoS攻击呈上升趋势。由于商业竞争、报复、网络勒索等诸多因素,IDC托管室、商业网站、游戏服务器、聊天网络等众多网络服务提供商长期遭受DDoS攻击,随之而来的是客户投诉、虚拟主机用户参与、网络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法律纠纷和业务损失,解决DDoS攻击问题已成为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当务之急。

DDoS是一种“分布式拒绝服务”。任何可能导致合法用户无法访问正常网络服务的行为都是拒绝服务攻击。也就是说,拒绝服务攻击的目的非常明确,即阻止合法用户访问正常的网络资源,从而达到攻击者的不可告人的目的。虽然DDoS也是一种拒绝服务攻击,但DDoS和DOS是不同的。DDoS攻击策略的重点是通过许多“僵尸主机”(已被攻击者入侵或可间接使用的主机)向受害主机发送大量看似合法的网络数据包,导致网络阻塞或服务器资源耗尽,从而导致拒绝服务。一旦实施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攻击的网络数据包将像洪水一样淹没受害主机,从而淹没合法用户的网络数据包,导致合法用户无法正常访问服务器的网络资源。因此,拒绝服务攻击也称为“洪水攻击”。

DDoS攻击的持续时间不稳定。根据攻击者的情绪,通常直到网站被摧毁。如果使用阿里云服务器,阿里云将在接收到超过5g的DDoS攻击流量后强制服务器离线。阿里云服务器网站受到DDoS攻击后被迫离线4小时。如果是正常服务器,则可以在DDoS攻击停止后恢复正常使用。如果网站服务器被DDoS缓慢访问一周,负面影响将是巨大的。首先,它会影响用户体验,造成网站的业务损失。其次,它会影响搜索引擎蜘蛛的爬行速度,导致网站SEO排名下降。如果网站受到DDoS攻击,SEO排名受到影响,恢复周期会比较慢,一般在2-4周左右。

防御DDoS的有效方法是使用成本更低的CDN。CDN意味着网站的静态内容被分发到多个服务器,用户可以就近访问以提高速度。CDN也是一种带宽扩展的方法。它可用于防御DDoS攻击。如果使用CDN防御,则无法披露网站的真实服务器IP地址。如果暴露真实IP地址,攻击者可以直接攻击真实IP地址。一般来说,CDN可以保护真实IP不被泄露,但如果攻击者以前知道真实IP,则应该在CDN之后更改服务器的真实IP地址。

阿里云现在不比以前了!服务没有以前那么好了!提交一个工单跟你玩了7天,关键是问题还没解决,最后的答复是就是要你备份好文件,重装系统。最可气的就是一个工单换了好几个人跟只能要他联系你。10分钟的事情硬是搞个3-5天。----以上是我亲身经历的!要工单截图我都可以给你。

建议

远离大平台:

1,客户多别人照顾不了你这样的小客户。

2,阿里云向别人说的没有防御系统都是炒房子一样过来这阵风基本上也就拜拜了。

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

1,如果是公司网站可以选择一些像百度云,华为云,腾讯云的代理机构。因为他要赚钱必须把你当上帝。服务也及时。还会免费的教你怎么怎么弄。

新京报贝壳 财经 讯(记者 罗亦丹)因发现安全漏洞后的处理问题,近日阿里云引发了一波舆论。

据媒体报道,11月24日,阿里云安全团队向美国开源社区Apache(阿帕奇)报告了其所开发的组件存在安全漏洞。12月22日,因发现Apache Log4j2组件严重安全漏洞隐患后,未及时向电信主管部门报告,阿里云被暂停作为工信部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平台合作单位6个月。

12月23日,阿里云在官方微信公号表示,其一名研发工程师发现Log4j2 组件的一个安全bug,遂按业界惯例以邮件方式向软件开发方Apache开源社区报告这一问题请求帮助,“随后,该漏洞被外界证实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漏洞。阿里云因在早期未意识到该漏洞的严重性,未及时共享漏洞信息。”

“之前发现这样的漏洞都是直接通知软件开发方,这确实属于行业惯例,但是《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出台后,要求漏洞要同时通报给国家主管部门。由于上述法案颁布的时间不是很长,我觉得漏洞的发现者,最开始也未必能评估到漏洞影响的范围这么大。所以严格来说,这个处理不算冤,但处罚其实也没有那么严格,一不罚钱,二不影响做业务。””某安全公司技术总监郑陆(化名)告诉贝壳 财经 记者。

漏洞影响有多大?

那么,如何理解Log4j2漏洞的严重程度呢?

安全公司奇安信将Apache Log4j2漏洞的CERT风险等级定为“高危”,奇安信描述称,Apache Log4j 是 Apache 的一个开源项目,通过定义每一条日志信息的级别,能够更加细致地控制日志生成过程,“Log4j2中存在JNDI注入漏洞,当程序将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日志记录时,即可触发此漏洞,成功利用此漏洞可以在目标服务器上执行任意代码。”

安域云防护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中午12点,已发现近1万次利用该漏洞的攻击行为。据了解,该漏洞影响范围大,利用方式简单,攻击者仅需向目标输入一段代码,不需要用户执行任何多余 *** 作即可触发该漏洞,使攻击者可以远程控制受害者服务器,90%以上基于java开发的应用平台都会受到影响。

“Apache Log4j RCE 漏洞之所以能够引起安全圈的极大关注,不仅在于其易于利用,更在于它巨大的潜在危害性。当前几乎所有的技术巨头都在使用该开源组件,它所带来的危害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影响深远。”奇安信安全专家对贝壳 财经 记者表示。

“这个漏洞严重性在于两点,一是log4j作为java日志的基础组件使用相当广泛,Apache和90%以上的java应用受到影响。二是这个漏洞的利用入口非常多,几乎达到了(只要)是这个漏洞影响的范围,只要有输入的地方就受到影响。用户或者攻击者直接可以输入的地方比如登录用户名、查询信息、设备名称等等,以及一些其他来源的被攻击者污染的数据来源比如网上一些页面等等。”从事多年漏洞挖掘的安全行业老兵,网友“yuange1975”在微博发文称。

“简而言之,该漏洞算是这几年来最大的漏洞了。”郑陆表示。

在“yuange1975”看来,该漏洞出来后,因为影响太广泛,IT圈都在加班加点修补漏洞。不过,一些圈子里发文章为了说明这个漏洞的严重性,又有点用了过高评价这个漏洞的词语,“我不否认这个漏洞很严重,肯定是排名很靠前的漏洞,但是要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网络漏洞,就是说目前所有已经发现公布的漏洞里排第一,这显然有点夸大了。”

“log4j漏洞发现者恐怕发现漏洞时对这个漏洞认识不足,这个应用的范围以及漏洞触发路径,我相信一直到阿里云上报完漏洞,恐怕漏洞发现者都没完全明白这个漏洞的真正严重性,有可能当成了Apache下一个普通插件的一个漏洞。”yuange1975表示。

9月1日起施行新规 专家:对于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据了解,业界的开源条例遵循的是《负责任的安全漏洞披露流程》,这份文件将漏洞披露分为5个阶段,依次是发现、通告、确认、修复和发布。发现漏洞并上报给原厂商,是业内常见的程序漏洞披露的做法。

贝壳 财经 记者观察到,白帽黑客建立漏洞发现与收集的平台并告知企业的做法一度在圈内流行。根据《 财经 天下》的报道,把漏洞报给原厂商而不是平台方,也会有潜在的好处。包括微软、苹果和谷歌在内的厂商对报告漏洞的人往往会有奖励,“最高的能给到十几万美元”。更重要的是名誉奖励。几乎每一家厂商对第一个报告漏洞的人或者集体,都会公开致谢。“对于安全研究人员而言,这种名声也会让他们非常在意。

不过,今年9月1日后,这一行业“常见程序”就要发生变化。

7月13日,工信部、国家网信办、公安部印发《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要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设立的网络产品安全漏洞收集平台,应当在两日内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信息共享平台报送相关漏洞信息。该规定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值得注意的是,《规定》中也有漏洞发现者需要向产品相关提供者通报的条款。如《规定》第七条第一款显示,发现或者获知所提供网络产品存在安全漏洞后,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并组织对安全漏洞进行验证,评估安全漏洞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对属于其上游产品或者组件存在的安全漏洞,应当立即通知相关产品提供者。第七条第七款则表示,不得将未公开的网络产品安全漏洞信息向网络产品提供者之外的境外组织或者个人提供。

奇安信集团副总裁、补天漏洞响应平台主任张卓在接受新京报贝壳 财经 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我国将首次以产品视角来管理漏洞,通过对网络产品漏洞的收集、研判、追踪、溯源,立足于供应链全链条,对网络产品进行全周期的漏洞风险跟踪,实现对我国各行各业网络安全的有效防护。在供应链安全威胁日益严重的全球形势下,《规定》对于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保护网络产品和重要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张卓表示,《规定》第十条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设立的网络产品安全漏洞收集平台,应当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同时在第六条中指出,鼓励相关组织和个人向网络产品提供者通报其产品存在的安全漏洞,还“鼓励网络产品提供者建立所提供网络产品安全漏洞奖励机制,对发现并通报所提供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的组织或者个人给予奖励。”这两条规定规范了漏洞收集平台和白帽子的行为,有利于让白帽子在合法合规的条件下发挥更大的 社会 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2836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