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接口有哪些?

CPU接口有哪些?,第1张

一、 并行接口
并行接口又简称为“并口”。目前,计算机中的并行接口主要作为打印机端口,使用的不再是36 针接头而是25 针D 形接头。所谓“并行”,是指8 位数据同时通过并行线进行传送,这样数据传送速度大大提高,但并行传送的线路长度受到限制 ,因为长度增加,干扰就会增加,数据也就容易出错。现在有5 种常见的并口:4 位、8 位、半8 位、EPP 和ECP,大多数PC 机配有4 位或8 位的并口,支持全部IEEE1284 并口规格的计算机基本上都配有ECP 并口。
标准并行口指4 位、8 位和半8 位并行口。4 位口一次只能输入4 位数据,但可以输出8 位数据;8位口可以一次输入和输出8 位数据。EPP 口(增强并行口)由Intel 等公司开发,允许8 位双向数据传送,可以连接各种非打印机设备,如扫描仪、LAN 适配器、磁盘驱动器和CD-ROM 驱动器等。ECP 口(扩展并行口)由Microsoft 、HP 公司开发,能支持命令周期、数据周期和多个逻辑设备寻址,在多任务环境下可以使用MA(直接存储器访问)。目前几乎所有Pentium 级以上的主板都集成了并行口,并标注为Par-allel 1 或LPT 1,这是一个25 针的双排针插座。
2中断处理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CPU 不再被动等待,而是一直执行其他程序,一旦外设交换数据准备就绪,就向CPU提出服务请求。CPU 如果响应该请求,便暂时停止当前执行的程序,执行与该请求对应的服务程序,完成后,再继续执行原来被中断的程序。中断处理方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但为CPU 省去了查询外设状态和等待外设就绪的时间 ,提高了CPU 的工作效率,还满足了外设的实时要求。但是需要为每个设备分配一个中断号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此外还需要一个中断控制器(I/O 接口芯片)管理I/O 设备提出的中断请求,例如设置中断屏蔽 、中断请求优先级等,这样将会加重系统的负担。此外中断处理方式的缺点是每传送一个字符都要进行中断,启动中断控制器,还要保留和恢复现场以便能继续原程序的执行,系统的工作量很大,这样如果需要大量数据交换,系统的性能会很低。
3DMA(直接存储器存取)传送方式
DMA 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采用一个专门的硬件电路——DMA 控制器控制内存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交流,无须CPU 介入 ,从而大大提高了CPU 的工作效率。在进行DMA 数据传送之前,DMA 控制器会向CPU 申请总线控制权。如果CPU 允许,则将控制权交出,因此在数据交换时,总线控制权由DMA 控制器掌握,在传输结束后,DMA 控制器将总线控制权交还给CPU,所以现在采用DMA 方式的设备CPU 占用率都比较低。
不过由于计算机的外围设备品种繁多,而且大多采用了机电传动设备,因此现在CPU 在与I/O 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时仍存在以下问题:
(1)速度不匹配。I/O 设备的工作速度要比CPU 慢许多,而且由于种类的不同,他们之间的速度差异也很大,例如硬盘的传输速度就要比打印机快出很多。
(2)时序不匹配。各个I/O 设备都有自己的定时控制电路,以自己的速度传输数据,无法与CPU 的时序取得统一。
(3)信息格式不匹配。不同的I/O 设备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格式不同,例如可以分为串行和并行两种,也可以分为二进制格式、ACSII 编码和BCD 编码等。
(4)信息类型不匹配。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造成计算机实际使用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串行接口
计算机的标准接口叫做串行接口,简称为“串口”。现 在的PC 机一般有两个串行口COM 1 和COM 2 。串行口不 同于并行口之处在于它的数据和控制信息是一位接一位 地传送出去的。 虽然这样速度会慢一些,但传送距离较并行口更长, 因此若要进行较长距离的通信时,应使用串行口。通常 COM 1 使用的是9 针D 形连接器,而COM 2 有的使用的是 老式的DB25 针连接器。
三、USB 接口
USB 即“Universal Serial Bus ”,中文名称为通 用串行总线。这是近两年逐步在PC 领域广为应用的新型接口技术。理论上讲,USB 技术由3 部分组成:具备USB 接口的PC 系统、能够支持USB 系统软件和使用USB 接口 的设备。
自从微软推出Win9x 以后,USB 进入实用阶段。据 Dataquest 公司统计结果显示,仅1999 年全球已有1 亿台USB 设备售出,而这个数字到2000 年已增加到1 亿 5000 万台,预计到2001 年这个数字至少还会在这个基础上翻一番。
USB 设备有两种不同的连接器,称为A 系列和B 系 列。A 系列连接器主要是为那些要求电缆保留永久连接 而设计的,比如集线器、键盘和鼠标。大多数主板上的 USB 接口都是A 系列连接器。B 系列连接器是为那些需要可以分离电缆的设备二设计的。如打印机、扫描仪、Modem 等。物理的USB 插头是小型的,与典型的串 口或并口电缆不同,插头不是通过螺丝和螺母连接。
理论上USB 可以串列连接127 个设备,但在实际应用测试中,也许串联3 ~4 个设备就已经力不从心了。
而且,作为USB 产品本身,只有键盘具备输入、输出双头设计,其 他产品一律只有一个输入接口,所以就无法再连接另外一个USB 设 备。此时如果需要进行多个USB 设备的连接,就需要一个连接的桥 梁——USB HUB 。
目前的ATX 主板一般只有两个内建的USB 接口(815E 芯片组将 此数量提升了一倍),但要连接4 个甚至4 个以上的USB 设备就必 须加装USB HUB,通过USB HUB 来扩充USB 接口数量。
USB HUB 可以连接USB 设备,同时也可以串接另外一个USB HUB 。但是USB HUB 连续串接时不能超过三个,也就是说,不能 在第3 个被串联的USB 接口上再串接USB HUB 。
USB HUB 的安装步骤如下:
首先应开启主板上的USB 接口。检查 CMOS SETUP 中的USB 选项,如果是选择为 Disabled,请将此选项改成Enabled,存 储后进入Windows 便可找到USB 控制器。一 般的HUB 有一对二、一对四和一对五3 种 类型。所谓一对二,就是通过原来的一个 USB 接口,扩充出两个USB 接口。说是一 对二,但由于会占用原先的一个USB 口, 因此虽然扩充出两个接口,但实质上只多出一个USB 接口。依此类推,一对四便可多出三个USB 接口,而一对五则可多出四个USB 接口(接口越多HUB 的价格当然也就越高,相应的耗电量也会增加)。以一对四的USB HUB 安装举例,这种USB HUB 有1 个输入接头和4 个输出接头。输出接头与输入接头的形状不一样,很容易区分。
同时,随HUB 一般都会提供一条连接USB 装置的导线,导线接头一端用来连接USB 装置(或USB HUB)的输入端。导线的另一端接头则是用来与USB HUB 输出端连接的部分,依次对接安装就可以了。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许多USB 设备本身已经具备了USB HUB 的功能。比如某些显示器,其机壳背面有4 个USB输出接头(当然,还有一个是USB 输入接头),所以这台显示器也可承担一个USB HUB 的责任。还有一点就是电源,一对二的USB HUB 通常没有外接电源,而一对四的USB HUB 则大部分附带电源适配器,不过一对四的USBHUB就算不接电源,也是可以工作的,只是每个接口只能供电约100mA 左右,而一旦接上电源适配器,则可提升至500mA 左右。
目前最新的USB 标准为USB 20,它与上一版本的最大区别就是速度大幅提升。USB 20 数据传输率将达到480Mbit/s,整整比USB 11 超出40 倍。同时USB 20 保持了很好的兼容性,数据电缆和接口与以前的接口相同。换言之,USB 20 设备可以插在USB 11 接口上,而USB 11 设备也能够插在USB 20接口上使用。
时至今日,USB 已经在PC 机的多种外设上得到应用。输出设备方面 ,包括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音频系统、显示器等等。扫描仪、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是最早使用USB 技术的产品,这几种产品主要还是利用USB 的高速数据传输能力。输入设备方面,USB 键盘、鼠标器以及游戏杆都表现得极为稳定,很少出现问题。此外还有DSL 的USB “猫”、IOMEGA 的USB ZIP 驱动器以及eTek 的USB PC网卡等等。如今越来越多的笔记本电脑都带有USB 接口,这并不是说笔记本电脑可以从USB 接口中获得多大的好处,关键在于那些经常在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传输数据的用户,可以使用USB 接口提高工作效率。
四、IEEE 1394 接口
IEEE 1394 接口具有高速、可热插拔等特点,在视 频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由于电脑的飞速发展,现在已经在PC 机上看到1394 的身影了,如技嘉推出的GA-6VX7- 1394 主板就具有3 个1394 接口。IEEE 1394 的主板可广 泛利用在各种视频系统中,可通过IEEE 1394 接口简单 地将数码相机(VCR)里的数据直接送到PC 机里进行处理, 或通过IEEE 1394 接口传输到1394 硬盘里保存。而且 IEEE 1394 接口还可以用于网络连接,所有的设备均可通过IEEE 1394 接口高速传输数据。
可以预见,随着USB 和IEEE 1394 接口的发展,以后机箱后面的接口种类有可能会大大减少,也许除了这两种接口以外不会再有其他接口了。
五、磁盘接口
1IDE 接口
IDE 接口也叫ATA 接口,只可以接两个容量不 超过528MB 的硬盘驱动器。IDE 接口的成本很低, 因此在386 、486 时期非常流行。但大多数IDE 接 口不支持DMA 数据传送,只能使用标准的PC I/O 端口指令来传送所有的命令、状态和数据。
2EIDE 接口
EIDE 接口较IDE 接口有了很大改进,是目前 最流行的接口。首先它所支持的外设不再是2 个, 而是4 个。其支持的设备除了硬盘,还包括CD- ROM 驱动器和磁盘备份设备等。 其次,EIDE 标准取消了528MB 的容量限制,并 有更高的数据传送速率和更低的系统资源占用率。
3SCSI 接口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接口又称为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在服务器和图 形工作站中被广泛采用。除了硬盘使用这种接口 以外,SCSI 接口还可以连接CD-ROM 驱动器、扫描 仪和打印机等。
SCSI 接口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可同时连接7 个外设;
(2)总线配置为并行8 位、16 位或32 位;
(3)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SCSI 通常可以达到5MB/s,FAST SCSI(SCSI-2)能达到10MB/s,最新的SCSI-3 甚至能够达到40MB/s;
(4)成本比IDE 和EIDE 接口高很多,而且SCSI 接口硬盘必须和SCSI 接口卡配合使用,SCSI 接口卡
也比IED 和EIDE 接口贵很多;
(5)SCSI 接口是智能化的,可以彼此通信而不增加CPU 的负担。在IDE 和EIDE 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时,CPU 必须参与,而SCSI 设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是主动运行的,能在SCSI 总线内部执行具体步骤,直至完成再通知CPU 。
此外还有蓝牙接口,红外线接口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主要承担西北五省(区)地质调查及相关综合研究工作。西北地区野外地质项目工作区多为高海拔、高山峡谷、戈壁、沙漠等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无人区,通讯条件有限,存在大量手机通讯、地面网络通信的盲区。目前,在通讯信号盲区,卫星电话、对讲机成为地质人员主要通讯设备。但卫星电话的推广应用受自动化程度低和成本高所限制,对讲机的应用受距离和山体阻碍的限制,很难满足野外地质工作人员的通信需求。急需通过高新技术为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提供动态化管理和服务,为野外地质调查工作人员提高生命安全保障。

“基于3S技术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与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是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为总项目承担单位。在总项目的技术指导下,西北区3S 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组采用我国北斗一代卫星系统通讯与定位技术、网络技术、网格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方法,积极开展了西北区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网格结点建设示范工作,组建基于北斗卫星通讯技术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信息网络,部署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与服务系统。初步实现“野外人员-野外驻地-西安中心站”三级互联互通。为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管理与服务提供了信息化通道,加大了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业务网的覆盖范围,从而增强了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在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以及西宁、乌鲁木齐两个野外工作站等地的示范与应用,构建西北地区野外地质调查生产调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远程服务网格结点体系和管理平台,为西北地区野外地质调查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体化的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从而增强了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乌鲁木齐野外工作站、西宁野外工作站联动服务意识,全面提升公益性地质工作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

一、西北地区基于3S技术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体系结点组网与部署

西安中心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网格结点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二级网格结点,通过北斗卫星系统的无线通讯网络、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域网的长途数字链路专线两条物理链路上链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心结点,同时与西宁、乌鲁木齐两个野外工作站采用北斗卫星通讯,建立联动机制,实现“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野外工作站-野外驻地”四级互联互通,使得野外工作人员能与各级管理部门、服务站点之间保持实时通讯。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结点体系如图7-1所示。

图7-1 西北地区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与服务体系

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与服务网络结点系统与地质调查项目的管理与服务流程紧密结合,具备野外工作人员态势管理、路线示踪、就近人员查找、短信广播与群发、通讯与定位信息查询等功能,可为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质量监控、检查、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环节提供野外地质调查、应急保障等多种信息数据的采集、传输、分享、处理、反馈和决策现代化的管理工具。

(一)北斗卫星通讯组两

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北斗卫星通讯组网架构总体由四级构成,分别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心结点、大区中心管理与服务结点、野外工作站、野外项目驻地。各级结点之间采用北斗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通讯技术,实现互联互通,为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管理与服务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通道。

西北区北斗卫星通讯组网建设工作主要包括西安中心结点北斗中心式指挥机的部署、项目驻地级北斗普通型指挥机的部署以及用户级北斗蓝牙通讯与定位终端的调试。北斗卫星终端设备购置情况见表7-1,西北区北斗卫星通讯组网如图7-2a所示,北斗卫星通讯工作流程如图7-2b所示。

表7-1 北斗卫星终端设备购置情况表

图7-2a 北斗卫星通讯组网示意图

图7-2b 北斗卫星通讯工作流程图

北斗中心式指挥机安装于西安中心机房,上接北斗天线,用于接收北斗卫星通讯定位信息,下接服务器,负责存储北斗信息,负责西北区北斗用户终端信息的监控与管理,构成西北区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与服务结点的主要硬件设备。北斗普通型指挥机,该设备数据安全性高、稳定性强、重量轻、体型小,适合于野外项目驻地使用。通过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的串口与之连接,配套使用。北斗蓝牙通讯定位模块属于用户级北斗终端设备,具备北斗短报文通信与定位功能,无显示屏,需通过无线蓝牙技术与PDA 掌上机或平板电脑配套使用,适合于野外地质调查工作人员使用。

(二)北斗通讯定位设备部署

1北斗中心式指挥机部署

北斗中心式指挥机(图7-3)为管理型用户机的高端产品,可对1000个北斗用户终端进行监控、管理。产品整机模块化设计,便于今后西北区北斗用户容量扩容及进行系统维护。在数据安全性、处理速度、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图7-3 北斗中心式指挥机

西北区北斗中心式指挥机安装于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机房,负责西北区北斗用户终端信息的监控与管理,构成西北区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与服务结点的主要硬件设备。具体部署如下:

2011年7月设备到位后,课题组组织并实施北斗中心式指挥机的安装与调试。其中北斗中心式指挥机的主机安装在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机房(位于办公楼4层)。北斗中心式指挥机天线长25m,天线接收器固定于办公楼7楼楼顶(图7-4所示)。北斗中心式指挥机天线与正南方建筑物的仰角小于45°。部署完后,北斗一代卫星系统的三颗同步卫星(东星、西星、备份星)波束均能被北斗中心式指挥机接收,且信号稳定,短信和定位 *** 作的成功率达到95%以上(图7-5)。

图7-4 北斗中心式指挥机天线

图7-5 北斗卫星信号接收

北斗中心式指挥机硬件性能及技术参数如下:

1)监控、管理下属用户的数量可扩展到1000个;

2)具备北斗定位、通信功能;

3)可监控下属用户的通讯与定位信息;

4)具备短信广播与群发功能:

5)支持电子地图显示:

6)IC卡拆卸安装简便快捷;

7)内置数据服务器,集成12英寸加固显示器;

8)数据接口方式:RS232串口、网口;

9)整机采用2U 高度设计,可以直接安装架设到标准19英寸机柜中;

10)供电方式:交流220V、50Hz。

2北斗普通型指挥机部署

北斗普通型指挥机为管理型用户机,可对100个北斗终端用户进行监控、管理。该设备数据安全性高、稳定性强、重量轻、体型小,适合于野外项目驻地使用。但无显示屏,需通过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的串口与之连接,配套使用。北斗普通型指挥机示意图如图7-6所示。

图7-6 北斗普通型指挥机示意图

此次课题组购置北斗普通型指挥机1台,构成野外项目驻地级北斗卫星通讯组网设备。北斗普通型指挥机的架设十分便捷,l0 分钟之内即可架设完毕,图7-7为课题组在青海阿尔金1∶5万打柴沟6幅区调项目驻地部署的北斗普通型指挥机。

图7-7 野外驻地北斗普通指挥机部署

北斗普通型指挥机硬件性能与技术参数如下:

1)监控、管理下属的用户数量为100个;

2)具备北斗定位、通信功能:

3)具备监控下属用户定位、短信发送等功能;

4)支持电子地图显示;

5)数据接口方式:RS232串口:

6)整机采用1U高度设计,可直接安装架设到标准19英寸机柜中:

7)供电方式:交流:220V/50Hz或直流:9~32V。

3北斗蓝牙通讯定位终端部署

北斗蓝牙通讯定位终端属于用户级北斗终端设备,具备北斗短报文通信与定位功能,无显示屏,需通过无线蓝牙技术与PDA 掌上机或平板电脑配套使用,适合于野外地质调查工作人员使用。

此次北斗通讯组网示范,课题组从相关北斗运营公司购置34台北斗蓝牙通讯定位终端模块(图7-8)。

图7-8 北斗蓝牙通讯定位终端

课题组在西北区选择了4个野外地质调查项目进行北斗组网示范,其中区域地质调查类项目3个,地质灾害类项目1个。课题组与野外工作人员共同测试了北斗通讯的稳定性、定位的精确性,同时与基于我国卫星的野外地质调查应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组人员联合测试了不同北斗卫星供应商北斗终端设备之间的兼容性、联通性。

北斗蓝牙通讯定位终端主要特点、性能指标等参数如下。

(1)主要特点

1)具备北斗终端设备的定位与通信功能;

2)通过蓝牙连接PDA 掌上机或计算机,控制北斗终端的定位或通信进行无线数据的传输:

3)电池和IC 卡拆卸安装方便;

4)环境适应能力满足野外环境使用;

5)具备一键式平安报和危险报警功能。

(2)性能指标

1)接收灵敏度≤1×10-5(方位角0°~180°,仰角20°~50°,接收信号电平-1546dBW);

2)首捕时间≤2s;

3)重捕时间≤1s;

4)蓝牙传输距离≤10m。

(3)结构尺寸和重量

1)外形尺寸:整机长×宽×高:≤121mm×68mm×36mm(带包角尺寸);

2)重量:≤05kg;

3)接口:RS232接口、蓝牙接口。

(4)电源

1)待机功耗≤2W;

2)供电方式:内置电池;供电待机时间不少于10h。

二、管理与服务结点系统建设

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与服务系统运行在基于现代化的北斗卫星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网格技术等先进技术构建的通讯网络上。系统功能设计与地质调查业务流紧密结合,实现了西北区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远程管理与服务,改变了以往地质调查工作信息传递、数据交换的模式。系统平台总体分为三部分:部署于大区机房的GSIGrid北斗应急态势保障系统;部署于野外工作站或项目驻地的DGSS(2010)北斗信息监控模块;安装于野外地质人员掌上机的数字填图野外数据采集系统(RGM ap)北斗功能模块。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与服务系统安装与部署的详细流程如下所述。

(一)GSIGrid北斗应急态势保障系统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GSIGrdi野外地质调查管理服务与安全保障系统内嵌于原有的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西安结点中,通过网络访问北斗中心式指挥机,并对其下属卡的北斗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可实现野外地质调查工作人员的态势管理,并实时获取野外项目进展情况。同时可利用中心结点丰富的数据资源,为野外工作人员提供查询服务,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管理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GSIGird 北斗应急态势保障系统安装过程分两步实施:北斗信息数据库安装、北斗应急态势保障系统安装。安装与部署过程如下。

1北斗信息数据库安装

北斗信息数据库采用Oracle数据库,数据库版本为O racle1020。安装于北斗中心式指挥机上,安装过程如下。

(1)Oracle数据库安装

本次数据库采用O racle1020,安装与配置过程参考“O racle数据库安装手册”。

(2)北斗数据库导入

首先将BDServer文件夹拷贝到北斗中心式指挥机上,文件夹内容如图7-9所示。

图7-9 北斗数据库文件

运行BDServerexe,d出图7-10所示界面。

选择“数据库指令→数据库创建(O racle)”菜单,d出如图7-11所示对话框。

输入Oracle系统SYSTEM 用户的密码,输入创建的新的数据库的用户名称和用户密码,选择北斗信息数据库原型(dmp文件),点击“确定”按钮,进入DOS数据库导入界面,完成数据库导入。

(3)北斗数据库访问

数据库导入成功,d出数据库导入完成对话框。选择“连接设置→打开串口”菜单,d出如图7-12所示对话框。

图7-10 北斗数据库导入(1)

图7-11 北斗数据库导入(2)

图7-12 北斗数据库访问

串口设置为“串口2”,协议设置为“UART_40”;输入北斗信息数据库的用户名、用户密码和连接地址,点击“确定”d出如下对话框,完成北斗数据库部署工作。图7-13为北斗数据库运行界面,图7-14为北斗野外人员信息数据库管理界面。

2北斗应急态势保障系统安装

北斗应急态势保障系统主要包括实时监控(定位、通讯)人员信息查询、北斗历史信息(定位、通讯)查询、路线追踪、紧急搜救和交互通讯,路径分析等功能。2011年11月在总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的协助下,完成北斗应用态势保障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工作,内嵌于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西安结点中,所选服务器为曙光天阔620r。

北斗应急态势保障系统安装方法参考《GSIGrid 野外地质调查管理服务与安全保障系统部署手册》,以下介绍系统硬件性能、系统资源以及运行情况。

(1)系统性能

服务器CPU:Intel(R)Xeon(TM)CPU 320GHz;

图7-13 北斗数据库运行界面

图714 北斗野外人员信息数据库

服务器硬盘:希捷500G;

服务器内存:DDR3400GB;

服务器显卡,RADEON 7000 RADEON VE Family:

服务器网卡:Intel(R)PRO/1000M TNetworkConnection。

(2)系统资源

数据资源:地球基本数据(VritualEarthData)、中国省界瓦片数据(cliplineHDF)、Oracle数据库(beidoudmp);

站点资源:IGServer服务器、系统站点(VirtualEarthDotNet);

软件资源:O racle10g或以上版本O racle客户端/服务器、GSIGrid野外地质调查管理服务与安全保障系统-信息平台 BDServer、北斗应急保障系统站点配置工具MVEConfigGuide。

3北斗应急态势保障系统运行情况

北斗应急态势保障系统部署完成后,课题组人员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了测试与示范。系统运行正常,以下为部分功能使用截图。图7-15是北斗应急态势保障系统管理界面,图7-16是西北区人员列表示意图,图7-17是北斗短信监控(应急救援示范),图7-18是北斗终端移动轨迹跟踪(柞水县境内)。

图7-15 北斗应急态势保障系统管理界面

图7-16 西北区人员列表示意图

图7-17 北斗短信监控(应急救援示范)

图7-18 北斗终端移动轨迹跟踪(柞水县境内)

(二)DGSS(2010)北斗信息监控模块部署

DGSS北斗信息监控模块集成于数字地质调查信息综合平台(DGSInfo),安装在服务器或笔记本电脑上,通过串口线连接北斗普通型指挥机,构成野外工作站或项目驻地级野外工作管理与服务结点的软件系统。同时具备北斗蓝牙模块的所有功能和北斗应急态势保障系统的部分功能。

课题组所选笔记本型号IBM T61,通过串口线连接北斗普通型指挥机,完成项目驻地级野外工作管理与服务结点系统建设工作。并通过在陕西秦岭山阳县、青海省门源县青石嘴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项目、青海 1∶25万巴什库尔干幅(J46C001001)、茫崖镇幅(J46C002001)区域地质调查(修测)项目、青海阿尔金1∶5万打柴沟6幅区调项目以及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环境灾害项目的示范,测试了DGSS北斗信息监控模块的各项功能,以下详细介绍该系统部署流程及系统运行情况。

1运行环境

系统运行环境需要符合表7-2中的要求。

表7-2 系统运行环境需要符合的要求

2连接北斗设备

安装完DGSS北斗信息监控模块后,需通过串口方式连接笔记本电脑与北斗普通型指挥机。由于IBM T61不提供串口接口,课题组需要将串口转换为USB连接。具体 *** 作步骤如下:

1)安装USB串口线驱动程序;

2)打开北斗设备,将其通过USB 接口与PC 相连;

3)打开“设备管理器”(在“我的电脑”上点击右键或者在“控制面板”中找),按下图找到“USB SerialP ort”,设置其串口号(本次示范所选串口为COM 4),如图7-19所示。

图7-19 笔记本串口设置

3访问北斗普通指挥机

进入DGSInfo系统,依次选择菜单“北斗→打开串口”,选择所需连接北斗设备对应的串口号进行连接,本次组网示范课题组选择的端口为COM 4。点击“OK”进入DGSS北斗信息监控模块。如图7-20所示。

图7-20 连接北斗普通指挥机

4DGSS北斗功能应用情况

DG SS 北斗信息监控模块部署完后,课题组录入了野外示范人员信息数据库,并在4个野外示范项目所在工区,对系统各项功能进行了全面测试与示范。经测试,系统与西安中心结点之间通讯正常,能有效地监控其下属卡信息。图7-21至图7-23为系统运行部分截图。

图7-21 北斗普通指挥机用户信息库

图7-22 北斗普通指挥机DGSS系统运行界面

图7-23 北斗普通指挥机DGSS系统短信管理

(三)RGMap北斗功能模块部署

数字填图野外数据采集系统(RGMap)中的北斗功能适用于野外一线工作人员使用,运行于掌上机中。系统支持北斗蓝牙移动模块和大部分种类的北斗移动一体机(屏幕尺寸和 *** 作系统需达到要求),其中,北斗蓝牙模块通过蓝牙功能与程序连接,一体机中的北斗模块通过串口直接与程序连接。本次示范所配备的掌上机型号为合众思壮集思宝 M 758(图7-24)、Getac PS535FC-1(图7-25)。系统具体部署及应用情况如下。

图7-24 集思宝M758

图7-25 Getac PS535

1运行环境

RGMap系统运行介质为掌上机, *** 作系统为微软Window Mobile系列,屏幕尺寸应大于35英寸。由于各种机型的 *** 作系统与屏幕大小有所不同,RGMap适用于不同版本的 *** 作系统,课题组所选掌上机 *** 作系统版本如下;

1)W indows Mobile65,机型:集思宝M758:

2)W indows M obile62,机型:Getac PS535FC

RGMap程序安装:将RGMap(WM6)程序拷贝到掌上机中。由DGSInfo系统生成野外手图数据拷贝到掌上机的“M y Documents”目录下。具体 *** 作见《数字地质调查系统 *** 作指南(上册)(中册)》。

2连接北斗蓝牙模块

首先在掌上机上进入蓝牙程序设置界面,搜索对应北斗蓝牙模块的蓝牙号,然后进行蓝牙配对(北斗蓝牙模块的蓝牙配对密码为8个0),并为北斗蓝牙模块建立“发送端口”(即COM 端口),此COM 端口即为RGMap北斗功能模块访问北斗蓝牙模块的COM 串口。连接过程见图7-26。

图7-26 连接北斗蓝牙模块

连接北斗蓝牙模块时有如下两点需要注意:

1)建立COM 时,建议取消“安全连接”选项,否则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蓝牙信号中断;

2)一个COM 端口只能连接一台北斗蓝牙模块,且不能删除此连接。因掌上机的COM端口数量有限,掌上机连接北斗蓝牙模块数量过多时,会造成无法建立“发送端口”的现象(解决办法为恢复掌上机 *** 作系统)。建议在掌上机背面贴上与之唯一对应的北斗蓝牙模块的蓝牙号,避免因混乱使用而造成无法建立“发送端口”。

3RGM ap北斗功能应用情况

在秦岭、青藏高原、新疆等地,课题组人员针对RGM ap的短报文收发、平安报、遇险警报、定位等其他北斗功能进行了全面测试与示范,熟练掌握了各项功能的应用技术。图7-27为RGM ap北斗模块实际应用的界面展示。

图7-27 ROMap北斗模块运行界面

.你必须是XP2系统
2.如果是XP1系统打网页需改注册表(速度没有XP2好)
3.我用的是MPT3.07(以前用过322和325版偶尔上去过不好用)把调制调节器选为A835样式(因为没有975样式)
4.关键是这一步,在菜单--配置--普通配置--通信--改变调制调节器选--
****(Motorola USB Modem Driver)属性*****---数据协议--
改为移动电话,..数据流控制--硬件****点选高级..把下面的调制(M)改为”非标准”
5.6.7.原先都设置了,后来不设也一样可用,故不浪费各位精力
8.在菜单--配置---Internet连接,新建连接选mobile--GPRS(把下面的的默认小勾去了)
,下一步在APN填CMWAP完成
9.Internet Explorer桌面图标点属性--双击刚那个连接在”代理服务器”填10.0.0.172
端口;80把其它小勾全去了,返回选高级把使用>网络打印机中的打印机是不是装在服务器中
要看怎么理解你这句话的意思了。
首先可以回答,肯定是装在服务器中的,但是这个服务器不一定是你看见的那个PC服务器,而是一种服务;
其次,网络打印机中的打印机是指在网络中共享了的打印机,提供打印服务;
它有可能是一台带网络接口服务的打印机,也有可能是一台接在普通电脑上但是共享了打印服务的打印机;
甚至,比如一些通过蓝牙连接的便携式打印机也可以是网络打印机中的打印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3383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