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台根服务器是谁制造的

中国4台根服务器是谁制造的,第1张

2013年,中国联合了日本和美国的相关运营商和专业人士,推出了“雪人工程”,该工程于2016年在美国、日本等16个国家完成了25个IPv 6根服务器的安装,其中1个主根,3个辅助根在中国部署,打破了中国过去没有根服务器的困境。

简单来说:根服务器就是域名解析系统中最上层的服务器,对最终域名解析进行服务。

要知道什么是根服务器,就要先简单了解一下互联网运行基础、IP地址、域名、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解析系统)这几个东东。

1、基本概念

互联网运行是以IP地址和MAC地址为基础的,机器的世界里,最底层简单能识别的是IP地址和MAC地址,每个主机都分配一个不重复的IP地址和MAC地址,数据交换的时候才得以正常进行。

因为多数人不会记住一个系统的IP地址,所以形成了一个域名(主机名)和IP地址之间的数据库,这样人们只要记住域名就可以访问想访问的主机了。

2、域名解析

这个从域名访问到找出对应的IP地址的过程就是DNS,即域名解析,完成域名解析的服务器就是域名解析服务器,借用百度上的一张图来看下这个过程,域名区域是按照区域来完成的,区域由小区域和大区域组成,如果需要访问全球的域名,才需要。

3、区域解析和根服务器

那么全球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是怎么分布的呢,为了保证域名解析的正确和有效性,Internet协会把全球分成了3个区域:美国网络信息中心(负责美国及其他地区)、欧洲网络信息中心(负责欧洲地区)、日本网络信息中心(负责亚洲地区),这3个地区共13台服务节点来处理全球的域名解析服务,这13个节点就是域名解析的最顶级的根服务器。

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大量的域名解析不需要在最定级的根服务器完成,比如中国网络信息中心具有国内所有域名的对应信息,这个时候中国网络信息中心就可以完成国内服务器域名解析服务,是国内节点的根服务器。所以根服务器带有区域属性。

4、中国的域名解析

作为强大的中国,当然是有这项技术的发展根服务器的,中国不仅有区域根服务器,也有全部自己的域名和域名解析系统。

所谓根服务器和域名解析有个很好的对比例子:比如你要去找一个人的身份z和名字的对应关系,首先你去派出所查本地人口,查不到就去分局、再去市局、省厅、直到公安部。

这时候公安部的户籍信息,就是人口信息的根,大致如此。

不用,域名服务器只解析域名,就是把域名变成IP,别无他用,因为互联网通讯,识别的是IP,而并非域名,域名容易记忆,还有就是IP经常变动,而域名可以保持不变。。。 为了让诸如
指向的是百度>母根服务器即根服务器。也即DNS域名根服务器,可以说是互联网上最核心的基础设施。

主根服务器只有一台,在美国,除此之外还有12台辅根服务器分部在全球,其中有9个在美国,2个在欧洲,分别是英国和瑞典,还有1个在亚洲的日本。这所有根服务器均由非营利性国际组织ICANN统一管理,一开始ICANN的管理权在美国手上。由于域名都必须放置在服务器上,所以在此基础上,ICANN也拥有全球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权,其中就包括我们所熟悉的通用域名后缀如。com、org、net、top等和国别域如法国的fr、挪威的no等,也包括中国的cn,也因此美国政府对全球互联网都拥有控制权。全球英特网所广泛采用的互联网技术基础协议IPv4也是基于这13台根服务器。

根服务器影响了整个互联网的网络安全,如果根服务器受到攻击,那全球网络的域名解析都会出问题,包括谷歌、百度、新浪等网站,其后果可想而知。不过根服务器受到攻击,是促使Ipv6全球互联网母根服务器诞生的原因。

1:互联网都是美国人发明的 所以这个东西肯定是美国发明的
2:你这个问题差不多正确,但是好像还有局域网一样的东西
3:你说的基本正确
4:据说多少年以前,有一台服务器是放在国内的,但是你知道国内的不应该叫互联网,只能说是大的局域网,很多国外的网站我们都访问不了的,总是捣乱世界的网络,所以管理机构收回去了
这些是我自己了解的网络回答的,不一定完全正确

1、根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2、中国还没有自己的根服务器。

全世界只有13台。1个为  根服务器架构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

这13台根服务器可以指挥Firefox或Internet Explorer这样的Web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程序控制互联网通信。由于根服务器中有经美国政府批准的260个左右的互联网后缀(如.com、.net等)和一些国家的指定符(如法国的.fr、挪威的.no等)。

自成立以来,美国政府每年花费近50多亿美元用于根服务器的维护和运行,承担了世界上最繁重的网络任务和最巨大的网络风险。因此可以实事求是地说:没有美国,互联网将是死灰一片。世界对美国互联网的依赖性非常大,当然这也主要是由其技术的先进性和管理的科学性所决定的。

所谓依赖性,从国际互联网的工作机理来体现的,就在于“根服务器”的问题。从理论上说,任何形式的标准域名要想被实现解析,按照技术流程,都必须经过全球“层级式”域名解析体系的工作,才能完成。

“层级式”域名解析体系第一层就是根服务器,负责管理世界各国的域名信息,在根服务器下面是顶级域名服务器,即相关国家域名管理机构的数据库,如中国的CNNIC,然后是在下一级的域名数据库和ISP的缓存服务器。一个域名必须首先经过根数据库的解析后,才能转到顶级域名服务器进行解析。

DNS服务器是一种层次化服务器系统,其中的根域名服务器就是最顶层的服务器,其中主根DNS服务器一台,其他12台都是备份DNS服务器。所有的DNS查询在本地DNS服务器上查询不到的时候都要到根DNS服务器上查询。因此,从信息安全角度来看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根DNS服务器的话其互联网就没有安全可言,如在伊拉克战争的时候美国就首先把伊拉克的国家域名给删除了,这样人们就没法访问到伊拉克的服务器了。由于DNS顶级服务器系统是美国建立的,因此它不允许中国建立根DNS服务器,这也是目前中国最头疼的事情。
仅供参考~

根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全世界只有13台。1个为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互联网始于1969年,是在ARPA(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西南部的大学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Stanford ResearchInstitute(史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UniversityofUtah(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有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到1970年6月,MIT(麻省理工学院)、Harvard(哈佛大学)、BBN和SystemsDevelopmentCorpinSantaMonica(加州圣达莫尼卡系统发展公司)加入进来。到1972年1月,Stanford(史坦福大学)、MIT’sLincolnLabs(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Carnegie-Mellon(卡内基梅隆大学)和Case-WesternReserveU加入进来。紧接着的几个月内NASA/Ames(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Mitre、Burroughs、RAND(兰德公司)和theUofIllinois(伊利诺利州大学)也加入进来。之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无法在此一一列出。
所以第一代互联网络是起源于美国的,很大一部分网络是在美国境内,而美国科技又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所以跟服务器大多在美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3434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