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有国产服务器吗

中兴有国产服务器吗,第1张

近日,全球著名增长咨询公司Frost& Sullivan在2021第十五届GIL增长、科创与领导力峰会上授予了中兴通讯“2021年度全球服务器产品创新奖”,充分认可了中兴通讯服务器在产品收入、市场增长、创新技术、品牌等方面取得的卓越表现,并再次引发了市场对中兴通讯新一代G4X服务器的关注。
今年4月中兴通讯推出了G4X服务器,其计算性能于6月份刷新了SPECCPU性能测试的世界记录,更在超10个行业进行了创新实践。
那么,中兴通讯G4X服务器是如何不断“打怪升级”,在国产x86服务器全面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建立强有力竞争力的呢?总结起来,中兴通讯实现了企业服务的“三重境”。
第一重:
内修于“心”,产品实力更上层楼
产品实力永远是第一竞争力。任何厂商想要获得用户的认可,必须以产品性能为基础,服务器也不例外。
“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应用的发展,推动服务器朝着多样性算力、分布式以及硬件智能加速等方向发展。基于此,中兴通讯推出的全新G4X系列服务器,相比上一代产品有了很大提升。”中兴通讯副总裁郭树波表示。
产品性能方面,G4X服务器的通用算力、存储能力和IO能力均大幅提高,性能指标全面升级:整型计算性能提升了50%,浮点计算性能提升了52%,工作负载运行速度全面提升;充分发挥CPU优势,内置16通道、32个内存插槽,且支持英特尔新一代傲腾持久内存,充分结合了内存容量与智能系统加速能力,使内存带宽提升47%,内存容量提升33%,能够有效支持大数据应用;同时,新PCIe40的加盟相比上一代拥有更多互联通道,为G4X服务器带来了PCIE带宽的大幅提升,PCIE带宽达到上一代产品的26倍。

异构计算支持方面,G4X服务器搭载了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作为一款数据中心级的CPU,新一代英特尔至强提供端到端的数据科学工具及庞大的智能解决方案生态,能够灵活高效的应对多种应用场景。
除此之外,G4X服务器面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多个应用场景的需求,全面支持多种异构算力平台,使AI性能提升200%,NFV负载性能提升60%。
以智能制造场景为例,基于中兴通讯G4X服务器提供的强大AI算力以及网络转发性能,轻松应对工业制造企业面临的复杂的多元计算、海量的数据处理、以及高并发实时处理的挑战,支持机器视觉、无人作业、云化AGV、数字孪生等创新应用。
安全性上,“随着数据安全问题被提到新的高度,中兴通讯G4X系列服务器主要从固件级、系统级和硬件级三个层面加强了安全设计。”郭树波说。G4X服务器使用了intel CPU原生的SGX、TME、TXT等安全特性,全面防御网络攻击,实现每进程/容器/VM粒度的加密内存域,增强系统安全和抗攻击能力;通过支持双BIOS分区、双BMC分区等功能,大幅降低版本升级可能带来的隐患;通过外置TPM/TCM模块,采用安全芯片作为可信计算技术的核心,实现了敏感数据加密存储、身份认证、数据加密传输等功能,确保用户数据安全。
能耗方面,G4X服务器能帮助用户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实现节能:通过供电方案优化、机箱布局优化、部件选型和设计优化、智能散热管理,将系统散热能力提升了30%以上。

第二重:
外修于“行”,更好满足用户需求
除了过硬的技术实力,及时响应用户需求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需要厂商深厚的行业理解和沉淀。
中兴通讯始终秉承着关注用户体验,更好服务客户的原则,“G4X服务器在产品设计上历经了2多年时间,人力投入高达12000+人/月,收集了20000+条用户需求,经历了10000+项测试验证。”郭树波说。通过构建多重软实力,中兴通讯不断提升向客户的交付能力,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中兴通讯自2012年就全面进入了服务器自研时代。通过在CT行业30余年的精耕细作与技术沉淀,中兴通讯着力服务器和存储的研发,目前已经申请了1200多项发明专利,是业内少数同时具有自主研发硬件设备、 *** 作系统、数据库、存储软件及虚拟化软件的国产服务器厂商。

也因此,中兴通讯G4X服务器可以覆盖所有行业各类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其他智慧计算场景。面对不同行业用户对服务器的差异化需求,中兴通讯结合多年深耕行业的沉淀,力求使服务器的性能更贴合用户需求。通过打造端到端的综合解决方案和适应具体行业需求的软件定制化开发和预测试认证,可以向金融、政务、电信、电力和交通等多个行业提供特异性的算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中兴通讯G4X服务器内置的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拥有平衡的架构和多种集成加速能力,不论云端还是边端,不论5G、AI、物联网还是高性能计算,均可以实现性能提升,为被G4X服务器的定制化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中兴通讯还在深圳、河源、长沙、西安及南京地区拥有多个生产基地,生产能力达到4万台/月。同时,中兴通讯始终坚持用电信级标准对服务器研发制造全流程进行管控,确保服务器出厂“零缺陷”,力求实现向用户高质量、高速度的交付。
在中国移动信息化应用创新加速落地的趋势下,电信行业对PC服务器的需求逐步加强。2021年6月,中兴通讯以第一名中标标包1:X86平台,中标份额为60%,超过17000台服务器,这是继中国移动2019年至2020年PC服务器集中采购、中国移动2020年PC服务器集中采购两个项目后,再次获得中国移动通用服务器类项目的最大份额。中兴通讯服务器以在产品设计、功能、性能等方面优异的集采测试结果,完美契合了网络云场景,赢得了标准最严格的电信行业客户的认可,并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

第三重:
兼容并包,构建开放生态
面对全球化的市场,“单打独斗”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求。想要提升产品竞争力,就需要全面的卓越技术,而这对术业有专攻的厂商来说并不现实。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技术生态,以开放的视角提升产品影响力成为了大部分有前瞻性的厂商的共同选择。

除了致力于打磨自身技术实力外,中兴通讯始终秉承着合作共赢的原则,联合产业链上优秀的合作伙伴,集中力量提升产品竞争力,共同实现跨越发展。
基于与业界顶尖供应商的多年合作,中兴通讯服务器与业界领先的硬盘、内存等供应商均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部件与器件始终保持了较高的行业水准,全面支持服务器整体的高性能。
不止于硬件上完善、高质量的产业链生态,中兴通讯还与 *** 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软件厂商进行了兼容性测试和认证,相互协作互相促进,帮助客户降低了系统的风险,带来了更大的价值。
正是这样兼容并包的态度,使得中兴通讯联手英特尔等众多合作伙伴,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以更高的产品品质、更强的技术能力、更佳的用户体验,帮助客户更好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与突破,中兴通讯一直在路上。

中证网讯(王珞)北信源(300352)11月23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信源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与江苏移动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签订了《响水县公安局 社会 面防控体系建设(二期)项目系统集成协议》,含税合同总价约为189亿元。

签约江苏移动并非北信源本年度与中国移动的首次合作。此前8月份,北信源成功中标中国移动终端安全软件集采项目,在众多竞标对手中脱颖而出,位居第一,中选份额50%;9月,北信源与中国移动签订了2021年至2024年终端安全软件产品集中采购框架协议。本次合同的签署再次彰显了北信源在终端安全领域的龙头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北信源表示,半年之内接连多次在电信运营商市场获得认可与收获,标志着北信源在该领域发展的新突破,北信源将以渠道优势快速渗透市场,打开面向运营商多领域纵深发展的新局面。

北信源介绍,此次与江苏移动签约项目的顺利实施将对公司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产生示范效应,同时对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丰富公司核心产品的应用场景,助推北信源在网络安全领域版图规模的拓展与壮大,同时扩大公司的品牌知名度,深化战略布局。

据公开资料,北信源是国内终端安全管理领域的龙头企业,为客户提供涵盖网络与信息安全的软件开发、解决方案、运维管理以及系统集成在内的体系化信息服务,用户涉及政府、军工、金融、能源等重要行业数万家单位。历经二十余年跨越式发展,公司现已形成了信息安全及信创、移动办公及安全通信应用、智慧社区及 健康 医疗三大核心板块,涵盖信创安全、移动办公及安全通信、大数据运维、工控安全、应急处置及指挥调度五大业务领域。

浪潮AI服务器NF5468M5在这次采购中成功中标了。浪潮AI服务器NF5468M5可灵活支持AI模型的线下训练和线上推理两类场景,能够让AI模型训练性能最大化或AI在线推理效能最大化。点击免费领取小企业电脑采购砍价劵
推荐猪八戒搭建的政府服务采购数字化交易平台,目前,平台可为企业提供1000余种专业服务,涵盖品牌营销、软件开发、人才招聘、知识产权、工商财税、科技咨询、共享办公等多个服务领域,公司荣获“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国家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中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奖”等奖项百余项。满足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各发展阶段的专业服务需求。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学校电脑采购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猪八戒网。猪八戒网站覆盖涵盖品牌设计、网站建设、知识产权、工商财税等1000余种企业服务,并汇集了海量程序员、设计师等人才求职招聘信息,是中国领先的企业服务平台。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中国移动集采六类安全产品包括网络安全设备、安全管理软件、安全检测设备、安全运维管理平台、物理安全设备、信息安全服务等六大类产品。这些产品的采购旨在为中国移动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

中国移动发布2022年一级集采供应商分级结果公示,润建股份有限公司再次获评 “中国移动2022年一级集采A级供应商(网络综合代维服务)”。这是公司继中国移动2020年首次组织开展一级集采供应商分级评选后,连续三年获评一级集采A级供应商,再次彰显公司综合实力,公司服务能力收获客户认可。

继上个月移动、广电700MHz 5G基站集采启动后,5G三期招标再下一城。7月9日晚,电信、联通发布了21GHz 5G基站集采公告,两家电信运营企业计划合计采购242万站,本次集采最高投标限价为20532亿元。

5G商用以来,电信运营商的共建共享模式愈发成熟,并形成了移动、广电与电信、联通两大阵营。其中,移动、广电拥有700MHz+26GHz的频谱资源,电信、联通则是采用21GHz+35GHz的双频组网。

一般而言,频段越低越有利于运营商低成本建网,由此可见,移动、广电在频谱资源上更具优势,但由于35GHz更为通用,适宜全球漫游,电信、联通阵营也有其优势。两大阵营之间,谁能抢先完成对应频段的5G网络覆盖,谁就有望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

电信、联通集采逾24万个5G基站

7月9日,电信和联通同时发布招标公告,启动《2021年5G SA建设工程无线主设备(21G)联合集中采购项目》。根据公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5G SA建设工程所需21G无线主设备,共约242万站。本次集采最高投标限价为20532亿元(不含税)。

本次招标由综合评分排名前4的中标候选人中标,中标份额占比为数量份额占比,具体份额分配方案为:第1-4名基础份额分别为531%、319%、356%和256%。此外,1、2名动态调整份额未744%,合计份额9244%;3、4名动态调整份额为144%,合计份额756%。

根据中国电信的计划,计划在2021年底累计开通70万座5G基站,全年新建32万座5G基站,目标5G网络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县城和部分乡镇。由于电信、联通采取共建共享方案,中国联通公布的基站建设目标与中国电信一致。

随着电信、联通集采方案的披露,5G三期招标的面纱已基本揭开。6月25日,中国移动代表中国广电和中国移动发布了700MHz无线网主设备和多频道天线产品的集中采购招标。

在主设备集采中,采购产品为5G 700MHz宏基站,采购规模超过48万站。公告显示,该项目采用混合招标,划分3个标包,允许投标人同时中标的最多标包数为3个。其中,标包1需求数量为190061站,标包2需求数量为190061站,标包3需求数量为100275站。

就3个标包的中标份额划分来看,中标人数量均为3家,且3个标包的第一名都将拿下六成左右的份额。具体而言,标包1前三名中标份额分别为6112%、2877%、1011%;标包2中标份额分别为5889%、3353%、758%;标包3中标份额分别为5998%、3044%、958%。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五个月,国内新建基站仅12万站,建设进程不足全年计划的20%,市场对今年的5G基站完成度有一定忧虑。根据华西证券的预测,移动、广电2021年底完成40万站700MHz基站的建设目标难度非常大,预计实际落地规模不会超过30万站,平滑了整个产业链业绩确认周期。

两大共建共享阵营谁将胜出?

电信、联通本次集采21GHz 5G基站是基于今年3月工信部对21GHz频段实施了解绑,这也使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此前制定的“35GHz+21GHz”双频5G战略继续实施。

就5G频谱分配而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21GHz频段上是连续的,而中国电信的5G频段是3400MHz-3500MHz,中国联通是3500MHz-3600MHz,频段也是连续的,有利于两家合建5G网络,资源禀赋整合实现了1+1 2的效应。

正如前述,随着运营商在5G共建共享领域逐渐达成共识,现已形成移动、广电与电信、联通两大阵营。其中,移动、广电采用“700MHz+26GHz”双频组网,电信、联通则是采用“21GHz+35GHz”的双频组网方案。

700MHz素来被成为黄金频段,该频段频谱低、覆盖远、深度覆盖能力强;数据显示,700MHz频段覆盖半径约为26GHz频段的3-4倍,覆盖面积是后者的10倍。这就意味着,要使5G网络覆盖相同面积的区域,需要的700MHz基站数量更少,建网成本更低。

从目前主要运营商的资源、用户禀赋来看,截至今年5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移动业务用户数分别为943亿户、361亿户、310亿户,中国广电则是计划适时发放192号段。

如果移动、广电700MHz 5G网络迅速铺开,本就处在用户数量劣势的电信、联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电信、联通此时启动21GHz 5G基站招标同样意在以较低频段组网。事实上,两大阵营低频段建网的覆盖对象也有重叠,即在县城和部分乡镇实现广覆盖。

当然,由于电信、联通拥有35GHz这一全球通用的5G频段,更适宜于用户在不同国家漫游,因此,在竞争中同样具有优势。从两大阵营的情况来看,谁能抢先完成各自所属频段的5G网络覆盖,谁就有望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


8月1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2021年5G SA建设工程无线主设备(21G)联合集中采购项目公示中标候选人。


公告显示,本项目共5名投标人参与投标,最终 华为 中兴 大唐移动 爱立信 4家厂商入围,而之前不少人看好的 诺基亚意外出局 ,再度无缘电信、联通5G无线网络部署。



根据评审结果,中标候选人推荐如下:


1第一中标候选人

(1)单位名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体

(2)投标报价:20,527,088,46628元人民币


2第二中标候选人

(1)单位名称: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投标报价:19,505,520,73270元人民币


3第三中标候选人

(1)单位名称: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2)投标报价:19,093,018,65663元人民币


4第四中标候选人

(1)单位名称: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2)投标报价:17,883,763,00938元人民币



根据招标文件,本次集采规模约 242万站 ,最高投标限价为 2053200万元 (不含税)。


对于 中标份额分配 方案,本次项目中标人数量原则上为4个,由综合评分排名前4的中标候选人中标,中标份额占比为 数量份额占比 ,具体份额分配方案为:



尽管本次未公示各厂家的具体中标份额,但从中标份额分配方案和投标报价不难看出, 华为和中兴 报价高、份额高,毫无疑问是 最大的赢家




由此,在华为和中兴被全面排除出瑞典5G市场之后,爱立信却仍然能够全面中标中国运营商的5G采购项目,结果确实非常出人意料,但也证明了其 顽强的求生能力 。


而有业内人士分析爱立信在电联的21GHz集采中 给出了比移广700MHz还要低的价格 ,可以确定其采取的就是 罔顾设备成本 的低价策略。



或许也正是爱立信这种脱离成本考量的 低价策略 , 迎合了电信和联通低成本建设 5G网络的初衷和诉求,最终导致电联甘冒舆论风险做出了“录用”爱立信的决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3905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