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计算平台与IT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服务器制造商和服务器解决方案提供商,控股股东为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拥有“浪潮信息”和“浪潮软件”两家国内A股上市公司和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浪潮国际有限公司。
目前已形成服务器和ERP两大主导产业,计算机、软件、移动通信、智能终端、半导体等产业群组。用户遍及中国金融、通信、政府、教育、制造业、烟草等行业和政府部门,全方位满足政府与企业信息化需求。2008年,浪潮集团的销售收入突破232亿元人民币。浪潮是中国最早的IT品牌之一。这段历史可以追溯到1968年,浪潮的前身——山东电子设备厂在那时开始生产计算机外围设备和低频大功率电子管。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就采用了浪潮生产的晶体管作为电子元件。
由此,浪潮开始了以技术创新为本的IT征途,浪潮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一直秉承创新的理念,数次在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以极具前瞻性的技术突破引领中国IT产业的发展。凭借直销和零库存,戴尔创造了PC商业史上的一个奇迹。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戴尔公司的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当年制造出的第一台设备并不是PC,而是存储。也许在20多年前,迈克尔・戴尔的心中已经播下了存储的种子。2011年,当戴尔存储不再依靠EMC这根拐杖,戴尔EqualLogic、Compellent等自有产品成了戴尔存储业务的中流砥柱,迈克尔・戴尔可以欣慰地笑了,因为他的存储梦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
如果有人问谁是2011年中国市场上最活跃的存储厂商,很多人可能会给出一致的答案:戴尔公司。在经历了一系列成功的收购之后,戴尔自有存储业务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流动数据”存储理念的提出也让戴尔在存储市场上独树一帜。
戴尔存储更具远见
戴尔201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戴尔自身的存储业务增长了15%。以EqualLogic为例,该存储产品线持续获得高利润。此外,Compellent存储业务收入实现了97%的增长。2011年,戴尔存储表现出非常强的活力。
过去十年是全球存储市场快速发展的十年。存储从服务器的附属发展到现在,已经能与服务器平起平坐。随着数据量的不断累积,我们在短短几年之内就经历了从GB级时代到TB级时代再到PB级时代的飞跃。存储产品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用来存储数据的盒子,而是具有了更多智能化的功能,成为IT基础架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存储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让将存储业务重心转移到自有存储产品上来的戴尔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一系列成功的收购不仅让戴尔获得了全新的存储技术,而且使戴尔积蓄了多年的存储力量得以全部释放。
2011年上半年,戴尔公司曾预测,到2014年,其存储业务的收入将增加一倍,达到 40亿~50 亿美元。戴尔全球副总裁、存储业务总经理Darren Thomas表示:“存储业务是我们的一项关键资产。我们不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销售存储产品的利润也相当丰厚。未来,我们的存储业务将主要围绕自己开发的技术和产品展开。存储业务对于戴尔提高利润率和落实企业解决方案战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戴尔201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包括EqualLogic和Compellent在内的戴尔品牌的存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据记者了解,戴尔自己开发的存储产品的收入已占公司存储业务总收入的80%左右,利润的90%以上,而戴尔与EMC的联合品牌产品对利润率的贡献小于10%。
2011年,戴尔停止了与EMC多年的合作,曾经是戴尔存储中坚力量的Dell|EMC联合品牌的产品将彻底从市场上消失。此次在许多人预料之中的分手并没有引来业界的扼腕叹息,反而被看成是戴尔存储走向成熟的新起点。
戴尔企业解决方案高级副总裁Brad Andersen介绍说:“在中小企业市场上,戴尔自己的存储业务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7%,其中EqualLogic仍然是iSCSI存储市场的领头羊。Compellent已经在47个国家进行销售,自并购之后增加了 20 个新的国家和地区。”戴尔自有知识产品权存储产品收入的快速增长,增强了戴尔在存储方面的底气,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戴尔在中端和低端存储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一次次成功的收购也增强了市场和用户对戴尔存储的关注度。
戴尔存储异军突起不仅得益于存储产品线实力的增强,而且得益于戴尔在整个数据中心领域整体实力的提升。数据中心的演进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理数据中心的优化,第二阶段是建设虚拟化的数据中心,第三阶段是构建云计算数据中心。ESG分析师王丛表示:“戴尔EqualLogic、Compellent等中端存储基于虚拟化、横向扩展等创新技术,因此在数据中心演进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能发挥其技术上的优势。戴尔VIS(虚拟集成系统)的推出有利于戴尔在数据中心虚拟化管理层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齐全的产品线不仅可以让戴尔在存储层面实现横向集成,而且可以在数据中心层面实现纵向集成,从而帮助用户轻松实现系统的整合和资源的调配,达到戴尔‘流动数据’的目标。”
“流动数据”曾经是Compellent倡导的存储理念。在Compellent并入戴尔后,“流动数据”演变成了戴尔整个存储战略的核心。戴尔企业级存储产品营销执行总监Travis Vigil表示:“所谓流动数据,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将数据以适合的成本存储到正确的存储系统中。原来,‘流动数据’仅指Compellent系列解决方案。现在,‘流动数据’涵盖戴尔所有的存储产品线,不仅包括模块化的存储系统,而且包括文件存储系统。戴尔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处理块数据和并行文件系统。‘流动数据’理念与戴尔存储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以前,戴尔存储并没有一个鲜明、统一的理念做指导,“流动数据”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戴尔在存储市场已经自成一派。
存储只是数据中心整体架构中的一小部分。如今,用户更倾向于站在数据中心的高度去考量IT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无论从理念还是技术架构的角度看,戴尔存储都能与其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相适合。这让戴尔存储在整个数据中心领域变得游刃有余。Darren Thomas表示:“戴尔正在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以便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存储创新将IT从一个僵化的成本中心转变为一个灵活的生产中心。构建‘流动数据’产品组合的目的是,让存储产品达到一定的自动化水平,并且能够不断搜寻客户的最大利益点,而无需等待客户主动采取行动。”
整合不是生拉硬扯
最让戴尔引以为豪的是,所有被收购的存储业务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尤以EqualLogic和Compellent的业务表现最为亮眼。收购EqualLogic之后,戴尔在三年中让EqualLogic的收入增长了8倍。
近几年,存储市场上的并购事件层出不穷。EMC进行的并购主要侧重于市场层面,目的是不断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从而迅速增加公司的整体营收。因此,EMC收购的厂商并不限于存储厂商,而是扩展到了与存储相关的服务器虚拟化、安全甚至是数据分析等领域。NetApp在并购上比较谨慎,其收购侧重于技术层面,主要看有没有新的技术能弥补其现有方案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想增加业务收入。戴尔在存储领域的收购策略是市场、技术兼顾。2008年2月,戴尔完成了对EqualLogic的收购。当时的市场是FC SAN一统天下,而iSCSI存储才刚刚兴起,用户对这种新兴存储技术还有许多疑问和争论。IDC公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亚太区外部磁盘存储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戴尔以272%的市场份额排名中国iSCSI存储市场第一。今天,EqualLogic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戴尔在iSCSI存储领域领头羊的地位说明,戴尔别具慧眼。
戴尔整体存储业务的增长得益于其强大的整合能力和独特的企业文化。戴尔公司很早就意识到,如果把业务单纯建立在成本和价格之上,那种优势是不会持久的,因为迟早有人会推出比戴尔的产品更便宜的产品。因此,维护客户以及员工的忠诚度才是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上策。在戴尔刚刚完成对Compellent的收购后不久,记者曾去过戴尔公司北京办公室,发现从前台到办公区的显眼位置都摆放着印有Compellent员工头像的易拉宝。据戴尔公司的公关人员介绍,这些来自Compellent的同事已经成了戴尔办公室里的明星。2011年8 月 22 日是戴尔并购 Compellent 公司6个月的纪念日。在过去半年中,Compellent的客户增加了700多个,销售渠道的规模扩大了 4 倍,员工人数增长超过 60%。
戴尔对被收购公司的重视不仅仅体现在尊重人才这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戴尔在进行产品线整合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被收购公司的特色。在服务器领域,戴尔的一贯追求是标准化、通用化。在整合EqualLogic和Compellent的产品时,戴尔并没有一刀切,硬把收购来的产品往标准化、通用化的道路上拉,反而是保证了EqualLogic和Compellent血统的纯正,没有改变其架构,而是将虚拟化、横向扩展、动态分层、精简配置等技术继续发扬光大。
Travis Vigil介绍说:“每收购一个厂商,戴尔都会增加对被收购技术的研发投入。比如,EqualLogic被收购后,其产品的研发人员到现在已经增加了一倍。”戴尔擅长将收购来的不同技术进行整合。举例来说,最新推出的EqualLogic FS7500就是被戴尔收购的Exanet的并行文件技术与EqualLogic存储系统的结晶。
未来,戴尔还计划将通过收购Ocarina获得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加入到Compellent存储系统中。Travis Vigil介绍说:“戴尔存储目前的策略是,让收购来的各条存储产品线保持相对独立,同时将研发的重点放在文件系统上。戴尔已经将文件系统处理功能加入到PowerVault和EqualLogic两条产品线中,未来还将把文件系统处理功能引入到Compellent产品中。”戴尔现在的许多存储研发工作都是由多个实验室协同完成的。比如,EqualLogic FS7500就是3个实验室协同工作的成果。未来,将Ocarina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融入到所有存储产品线中的工作可能要由5个实验室共同完成。
Darren Thomas表示:“戴尔正逐渐成为存储市场上技术与理念的领导者。这一点已为广大客户所接受。Compellent和EqualLogic本身都拥有一批忠实的客户。因此,能够继承这些品牌的优良血统并继续前进,让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对于客户来说,戴尔的‘流动数据’方案不仅包括一系列存储产品组合,而且涵盖了存储设备内部以及整个IT环境中的数据管理和移动。戴尔的‘流动数据’解决方案是应客户需求而生的,旨在让数据在服务器、存储和云之间无缝、自动化地移动。”
戴尔存储是潜力股
在过去6个月中,戴尔的服务器和存储业务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许多人看好戴尔存储,不仅仅因为戴尔存储现在所表现出来的活力,而是更看重其未来的发展潜力。
若论存储产品线的广度,戴尔不比任何一个竞争对手弱。戴尔存储覆盖了直连存储、SAN、NAS、iSCSI存储、统一存储、存储交换机,就连现在比较冷门的产品,比如磁带、对象存储等,戴尔也都在耕耘。在云计算时代,那些曾经在FC SAN时代称雄的存储厂商明显感觉到了压力。这些厂商虽然在金融、电信等领域拥有相当大的装机量,但其现在的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客户旧有设备的升级改造。为了维护现有的客户群,这些厂商只能在原有的SAN设备上进行扩展和改进,而不是采用革命性的技术。现在,新兴的用户群主要来自于Web 20、富媒体等领域。这些用户需要的是更具创新性的且能满足其灵活扩展需求的存储产品。王丛表示:“与那些束手束脚的传统SAN厂商相比,戴尔不会背上历史遗留技术的沉重包袱,而是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存储技术的创新中,因此其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大。”
中端存储市场是戴尔的一个优势领域。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的存储产品架构都是基于20年前的用户需求设计的,因此在性能、可扩展性、可用性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用户的需求。戴尔EqualLogic存储采用的是革命性的横向扩展架构,并且充分利用了虚拟化技术,因此更受云用户的肯睐。
据戴尔公司的统计,一套FC SAN 系统5年的整体拥有成本是一套EqualLogic解决方案的3倍。在服务器虚拟化环境当中,iSCSI SAN已经渐渐成为主流。ESG 对虚拟化用户的调研结果显示,55%的用户为服务器虚拟化应用部署了iSCSI SAN,46%的用户将10Gb以太网作为首选的存储网络。iSCSI SAN正在成为云存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端存储领域,戴尔还有一件利器,那就是Compellent存储。以前,Compellent公司之所以没有向高端发展是因为受到资金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从技术架构的角度看,Compellent存储从现在的中端延伸至高端是不存在技术障碍的。如今, Compellent已归入戴尔旗下,一切阻碍Compellent走向高端的限制条件都已不存在。现在的问题是戴尔公司愿不愿意向高端市场推进。毕竟戴尔存储的主要优势还是集中体现在中端市场。另外,从整个公司的层面看,戴尔还是致力于服务x86服务器市场,而高端存储主要以服务大型机、小型机客户为主,这不是戴尔业务的重点。
时至今日,并购似乎已经成了存储市场的主旋律。12月12日,ASG Software Solutions宣布正式收购数据保护和归档解决方案供应商美国安腾普公司。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独立的数据备份和数据保护软件厂商越来越少。2011年,戴尔虽然在虚拟化管理软件和方案方面取得了突破,但是在存储管理、数据备份、数据保护软件方面一直按兵不动。戴尔已经拥有了比较齐全的存储硬件产品线,按照“木桶理论”推断,戴尔下一步应该在其短板――存储软件上实现突破。这只是时间早晚的事。Darren Thomas表示:“戴尔将继续新技术的开发,并且加强对现有产品的集成,同时还将寻求新的收购机会。业界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合作关系。我们还将继续为戴尔和EMC共同的客户提供支持。EqualLogic和Compellent是出色的解决方案,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我们将把业务重点转向提供使用戴尔自己技术的存储产品。”
虽然迈克尔・戴尔早就表示,戴尔公司已经不再是PC公司,而是转向企业级解决方案与服务领域,但是戴尔的直销模式及其在IT消费产品市场上取得的成功,让戴尔公司身上一直留有很深的销售型公司的印记。在存储领域,用户更信赖那些专业性的技术型公司。因此,除了继续发挥销售上的优势以外,戴尔还应该不断增强技术上的领先性,提升专业度,通过对软硬件以及服务的整合,树立一个专业顾问式的存储解决方案供应商形象。
Darren Thomas表示:“通过收购EqualLogic与Compellent,我们可以向客户交付行业领先的存储技术及解决方案。通过收购Exanet、Ocarina等,我们还在不断集成新的关键技术,并将其广泛应用于戴尔的‘流动数据’解决方案。现在,我们已经拥有比传统存储厂商更具优势的核心技术。我们还将继续开发并推出能够在整体解决方案中始终保持一致性的数据压缩技术,并将通过加强存储与服务器、网络技术的紧密集成,为客户提供易用的且具有更高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未来,我们的解决方案将更加完善。”
2022年宝德服务器年出货量,20年厚积薄发,宝德计算勇夺信创整机市场NO1,鲲鹏和升腾服务器出货量双双NO1的佳绩,稳居中国AI服务器NO3,X86服务器国内品牌TOP5和全球TOP9,是国家认定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0年人工智能骨干(培育)企业、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骨干企业,获得广东省自主安全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工业设计中心、深圳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认定,多次摘取“深圳工业界奥斯卡”大奖……
三:卓越领袖力
作为中国领先的IT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宝德计算不断发挥自身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多措并举,促进计算产业和信创事业的繁荣发展。
在生态建设上,为加速信创产业的建设和推进,宝德计算携手硬件、软件、应用等生态伙伴组建了“自强应用生态产业联盟”,坚持同命运、共发展,协同打通信创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让应用端和供应端真正流通起来;为切实解决金融信创推进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宝德计算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成立长三角金融联合实验室,推动金融信创领域产品适配、方案测试、场景打造、应用优化、人才培育的落地;此外,为推动节能环保、绿色计算产业发展,宝德计算还联合GCC发布绿色计算产业联盟白皮书及标准等等。
四:巨大的发展潜力
伴随全球范围内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元宇宙等技术迭代和创新业务的增加与应用的多元化发展,计算产业进入大爆发时代,作为算力的主要提供者,宝德计算发展潜能无限,势必大有作为。
在国内,宝德计算持续参与共建自主、安全、高效、高质、强健的国产计算产业体系,推动党政办公、安平、运营商、金融、能源等关键基础行业的国产化应用迁移替代进程;加大行业拓展及细分市场需求的响应,积极赋能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并加紧在全国分布式计算智能生产基地的布局,进一步壮大产能和加速交付,为客户聚焦业务发展和提质增效保驾护航。
面向海外市场,宝德计算已经从产品优选和资质认证、销售覆盖、服务覆盖、人员配置等方面紧锣密鼓地做好了准备,并且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和RCEP的步伐,有规划、按步骤推进海外业务。目前,宝德海外出货已经触达全球20多个国家;实现了150个国家工程师上站服务能力的覆盖;和30+全球优秀集成商建立合作关系,构建了区块链、数据中心、安平等多种行业和细分领域的解决方案,致力于为全球数字经济贡献算力、让国货之光闪耀世界!
正如宝德计算董事长李瑞杰所言,“创新与变革永远是宝德的主旋律,亦是促使我们腾飞的根基”,面向未来,宝德将继续以万变应万变,坚守创新研发,以更先进的技术、更多样化的产品方案、更优质的服务,携手更多伙伴紧抓机遇、乘势而上,共同奏响“数字经济”时代的最强音,全力冲击中国服务器第一品牌!在初步实现移动互联网终端市场的战略布局后,杨元庆把以服务器为主的企业级市场设定为下一个追逐的目标。8月1日,联想集团宣布与全球最大的服务器存储公司EMC达成战略合作。依据联想方面的介绍,双方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重点面向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分支机构生产存储产品。联想将持有该公司51%的股份,EMC旗下艾美加公司(Iomega)的部分资产和资源并入其中。
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表示,与EMC的合作将有利于提升联想在后台设备市场的能力,并建立起服务器和存储业务的坚实基础。他预计未来几年里双方整体合作的销售规模将达到数十亿美元的量级。
对联想来说,云环境的搭建是实现旗下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四大终端相互融合的关键,但联想打造云环境基础设备的能力却略显薄弱。尽管2012年第二季度,联想的全球PC市场份额达到146%,有望超越惠普成为全球最大的PC厂商,但在服务器以及存储业务上,联想与惠普、戴尔有着较大差距。
在杨元庆看来,与EMC合作显然有助于补强联想在后台设备方面的短板,从而完善PC+战略(以“四屏一云”——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云计算——为核心),以使联想得以进入利润更高的企业级市场;而EMC则可以透过联想的渠道和客户资源深入中国的企业级用户。
根据合作协议,合资双方还将共同研发X86标准服务器,由联想推向市场并逐步嵌入到EMC特定的存储解决方案中。此外,联想将负责销售EMC的存储产品,并把其网络存储解决方案介绍给自己的客户。
“预计未来5年,X86服务器全球市场规模将由现在的380亿美元增长到460亿美元,在新兴市场增长会更快。在全球存储市场复合增长率将会达到25%,这对联想来说是难得的机遇。”杨元庆说。
目标赶超戴尔
据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陈旭东介绍,上个季度,联想在中国国内服务器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历史新高15%。而在今年6月联想发布ThinkServer品牌的全线服务器产品时,陈旭东曾表示,联想的目标是在2015年拿下国内服务器市场20%的份额,并力争将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10%以上,进入全球前三。
根据IDC发布的数据,以营收计算,2012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服务器市场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惠普、IBM、戴尔、甲骨文、富士通,各自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93%、273%、156%、61%、52%。以此推论,联想若想挤进全球前三,至少需要超越戴尔。不过,目前联想在全球服务器市场的占有率仅为3%,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陈旭东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未能及早进入欧美主战场。
EMC是全球最大的数据存储服务公司,其战略主要是云技术、大数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今年一季度存储市场54亿美元的硬件销售总额中,EMC以18亿美元的销售额占据了1/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有观点就指出,如此高调地设立三年内超越戴尔成为服务器市场TOP 3的目标,可见陈旭东对与EMC合作的前景很有信心。值得一提的是,在联想之前,EMC曾与戴尔有过长达10年的合作。
2001年10月,戴尔与EMC宣布达成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关系,戴尔以联合品牌转销EMC的终端存储系统。
不过在2007年,戴尔出资14亿美元收购存储厂商EqualLogic,意图打造自己的储存产品线,两家公司的合作关系随之出现裂痕。2011年10月,戴尔终止与EMC的转销合作关系,两家正式分道扬镳。资深IT评论人士曲晓东认为,与EMC的合作帮助戴尔发展成存储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戴尔成功借力EMC的效果正是联想所期待的,而EMC也希望找到新的合作伙伴,拓展自己的客户关系。EMC公司COO基辛格透露,与联想的洽谈早在一年前便已开始。EMC董事会主席兼CEO乔·图斯则表示,他坚信和联想的合作将更持久,而且比与戴尔的合作关系更强大。
不过也有业内分析认为,EMC旗下的Iomega公司有着“高端用户不够用,低端用户用不好”的问题,销量并不出彩,想利用好Iomega的资源,联想必须探索出合适的市场方案。此外,联想与EMC的合作能维持多久,也是业内人士所关心的问题。
即使如此,杨元庆对这次合作仍给予了高度评价,“EMC是帮助我们充分把握PC+时代机遇的最佳合作伙伴。”曲晓东也认为,不管联想最终和EMC能合作多久,在合作期间双方将实现双赢。
坚持海外并购
陈旭东曾表示,联想的第一波战略是要在PC领域获得领导地位,第二波战略则是要在PC+领域,在中国市场率先取得成功,然后逐步向海外拓展。“第三波战略,则是在企业级市场获得突破。而在实现这些战略的过程中,海外并购都是一个重要的手段。”陈旭东说。
海外并购已经成为联想做大做强战略中的关键步骤,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2004年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通过并购,联想获得了IBM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全部知识产权,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10000名员工,以及在5年内使用IBM品牌的权利。
此后,联想以该项并购为契机,开始双品牌战略运作,并在IBM品牌5年使用期结束后,成功打造了Lenovo品牌的知名度。
对于该项并购,杨元庆总结认为,“并购让联想从一个单一的本土市场公司成长为全球运营的公司。”而这8年间,联想在全球PC市场的占有率也从24%一举跃升到146%。
对IBM全球PC业务的并购成功让联想更加坚定通过并购进行海外布局的战略。2009年1月29日,联想收购了总部位于西雅图的美国消费者技术公司Switchbox Labs。
随着近几年日本电子消费企业集体陷入巨额亏损,联想又将目光瞄向日本市场。2011年1月27日,联想与日本最大的PC公司NEC达成战略合作,成立NEC联想日本集团,并持股51%。合资后的第一个季度,NEC联想日本公司便获得日本国内264%的市场份额,超过此前双方合计的25%。
与IBM和NEC的合作帮助联想在第一、二波战略中取得了进展,那么,此次与EMC联合即是联想实现第三波战略的具体体现,这有助于实现其在全球企业级市场的布局。
尽管有评论认为,联想的海外并购是以资本换技术,但它们在联想实现全球市场布局中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对此,已脱身联想集团转型为投资人的柳传志表示,“如果有必要,他将继续支持推进新的海外并购。”x86或80x86是英代尔Intel首先开发制造的一种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的泛称。
该系列较早期的处理器名称是以数字来表示,并以“86”作为结尾,包括Intel 8086、80186、80286、80386以及80486,因此其架构被称为“x86”。由于数字并不能作为注册商标,因此Intel及其竞争者均在新一代处理器使用可注册的名称,如Pentium。现时Intel把x86-32称为IA-32,全名为“Intel Architecture, 32-bit”。不过,由于x86包括16位的处理器,这样的命名也出现麻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