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原北部研究工作已取得很多重要成果。郑洪波等(2002)从古地磁地层,Kao(2001,et al)从宽频地震影像,吴珍汉(2001)从中地壳与下地壳之间的高导低速体或局部熔融体,许志琴(1996)在北缘东部深部物理作用方面都作过重要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对河流地貌尤其是河流阶地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一般认为高原水系的阶地序列能够揭示高原隆升的重要信息,是研究隆升的最直接方法。
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高原北部开展了新一轮1∶25万国土资源大调查,有关地貌与高原隆升方面也已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项目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性对比研究,分析地貌在形成过程中对气候和构造隆升的反映,并探讨东西地区的异同点。
先提取1∶25万区调中有关河流及湖岸地貌的剖面和实测数据,把剖面位置点绘到同一张水系图上,根据不同位置、不同剖面、不同测试数据进行区域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青藏高原北部昆仑山中部、东部地区,河谷、湖岸地貌都具有100 kaBP,10 kaBP,5~6 kaBP的阶地,这3个时期东西部的河谷、湖岸地貌的形成具有同步性;②昆仑山中部有70 kaBP的阶地,昆仑山东部有50 kaBP的阶地,这两个时期昆仑山东西部河流、湖岸地貌的形成不具同步性。对该地区河流、湖岸地貌成因分析后认为,除气候作用外,河流阶地、湖岸阶地对高原北部的隆升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表现在从西向东抬升速率逐渐减小,总体上同一地方从老到新抬升速率逐渐增加。
1河流及湖岸阶地剖面的特征
高原北部6条河流阶地剖面和2条湖岸阶地剖面位置见图9-5,相关数据见表9-4。吐兰胡加河是亚瓦通古孜河的上游(图9-5),河流阶地为基座阶地,堆积物主要为砂砾石,基岩为前第四系。金水河是车尔臣河的上游,河流一级阶地为堆积阶地,二、三、四级为基座阶地,堆积物主要为砂砾石,基岩为前第四系。鸭子泉河位于阿牙克库木湖的北边,为一小河,三级阶地均为河流基座阶地,堆积物为砂砾石、坡积物,基岩为新近纪油砂山组砾岩。阿特阿特坎河位于阿牙克库木湖的东北,3级阶地均为堆积阶地,第三级阶地距第二级14m,第二级距第一级6m,第一级距河面24m。昆仑河剖面位于青藏公路三岔河桥西9 km处,剖面共6级阶地,均为基座阶地,本书引用T2的资料。加鲁河(托索河)位于冬给措纳湖的西北方,4级阶地均为河流基座阶地,堆积物为砂砾石、粉细砂岩、坡积物、亚砂土层,基岩为花岗闪长岩。羊湖是位于高原北部的内陆湖泊,4级阶地均为湖岸、河流基座阶地,堆积物为砂砾石、泥质粉砂、钙质粉砂、砂和粘土,基岩为前第四系,T1阶地取样位置在现今湖西岸向西5 km处卡拉苏代牙河的北岸,T2阶地主要表现在湖西南岸边,未测试年代,T3主要出露在湖东10 km处,T4主要出露在湖东30 km处,只有T2作为湖边的一级阶地可能是由于干旱和半干旱气候的变化导致湖面下降而形
图9-5 青藏高原北部不同地区河流及湖岸剖面位置图
表9-4 青藏高原北部不同地区河流及湖岸阶地年代和拔河高程数据
注:叶亦克幅吐兰胡加河OSL测年、羊湖幅羊湖湖岸及周围TL测年、银石山幅金水河OSL测年由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测定;阿牙克库木湖鸭子泉河OSL测年,由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测定;库朗米其提幅阿特阿特坎河TL测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环境地质开放实验室测定;万保沟等3幅昆仑河TL测年,由地质矿产部环境地质开放研究实验室测定;阿拉克湖幅阿拉克湖湖岸及周围OSL测年,由中国地震局新年代学开放实验室测定;冬给措纳湖幅加鲁河TL测年,由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测定。图幅下部括号内为完成该图幅的区调单位。成,其他都受构造作用形成。如果某一级阶地在湖周围高度一致,绕湖成圆形或椭圆形,且测年相同,这样的阶地肯定是由于气候变化形成。
阿拉克湖东岸两级阶地为河流堆积阶地,T1阶地采样位置在湖东岸东南5 km,属向北流的乌兰乌苏郭勒河支流;T2阶地采样位置在湖东岸东北3 km,属向南流的乌兰乌苏郭勒河支流。乌兰乌苏郭勒河是加鲁河(托索河)的上游,与昆仑河的侵蚀基准面都为柴达木盆地。
除阿特阿特坎河剖面、昆仑河剖面和阿拉克湖东剖面外,上述5条剖面及实测数据见图9-6。
图9-6 青藏高原北部不同地区湖岸、河岸阶地剖面图
2河流及湖岸阶地的形成时代及成因分析
上述测年结果采用热释光(TL)和光释光(OSL)两种第四纪测年方法。一般认为热释光(TL)的测年范围是1000 a~1 Ma,实际应用中大于02 Ma的热释光测年普遍认为可靠性低,目前小于01 Ma的热释光测年结果仍然作为第四纪研究的重要年代依据在广泛应用,而光释光(OSL)的测年范围一般认为是2000 a~05 Ma,对测年结果没有不同的意见。测试单位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结果可信,可以进行对比。
(1)形成时代相同地区
吐兰胡加河剖面、金水河剖面、鸭子泉河剖面位于高原北部昆仑山的中区,河流北流塔里木盆地,昆仑河、加鲁河(托索河)流入柴达木盆地,阿拉克湖与加鲁河相通,羊湖为封闭的孤立湖泊。从形成时代上分析,吐兰胡加河剖面、鸭子泉河剖面、加鲁河剖面一级阶地形成时代均为5~6 kaBP。羊湖东与阿拉克湖东出现100 kaBP的阶地,也接近加鲁河T4的时代,这两个时代该地区地貌的形成具有同步性。
对于5~6 kaBP昆仑山的中、东区时代相同的阶地,阶地类型相同、沉积物特征相同可以断定该时期,两地区气候、构造条件相同,同样也体现在100 kaBP这一时期。吐兰胡加河T2阶地OSL年龄为121 ± 08 kaBP,羊湖西T1阶地TL年龄为851 ± 066 kaBP,鸭子泉河T2阶地OSL年龄为104 ± 158 kaBP,阿特阿特坎河T3阶地TL年龄为1258 ± 087 kaBP,昆仑河T2阶地TL年龄为109 ± 05 kaBP,尽管阿拉克湖东未测到10 kaBP的阶地,但在湖的周围青海都兰县巴隆乡哈图河流阶地(T3阶地OSL 114 ± 13 kaBP)、都兰县宗加乡哈拉郭勒河流阶地(T2阶地OSL 104 ± 14 kaBP)出现10 kaBP(1∶25万阿拉克湖幅),这说明全新世早期昆仑山地区的气候、构造对地貌的形成作用具有同步性。而加鲁河有30 kaBP阶地而缺10 kaBP阶地的现象可能表明该地区提前响应这一气候构造的变化,或提前出现新构造抬升。
(2)形成时代不相同地区
吐兰胡加河剖面、羊湖东剖面出现70 kaBP的阶地,同一地区时代相同;鸭子泉河剖面、阿拉克湖东出现50 kaBP的阶地,这两条剖面位置相距甚远,属于同一个构造区,阶地形成的时代相同。这两种情况分别反映了其形成当时的气候、构造条件在同一区相同,在不同区不同。
70 kaBP形成吐兰胡加河、羊湖东的T3阶地,50 kaBP形成鸭子泉河T3阶地及与其相距很远的阿拉克湖湖岸的T1阶地,说明羊湖与阿牙克库木湖之间即现在且末县向南处为70 kaBP与50 kaBP变化的单元界线。车尔臣河的中游乌鲁克苏河、上游金水河(T2时代22 ± 1 kaBP)河道的展布特点明显表明托库孜大坂山的抬升导致大坂山以东阿牙克库木湖地区与大坂山以西的羊湖地区的不一致性。鸭子泉河作为祁漫塔格山北坡的小型河流,其剖面特征和河流砾石层与油砂山组的不整合关系,反映出50 kaBP时期祁漫塔格山的抬升,由于托库孜大坂山的分隔与大坂山以西的羊湖、尼雅河地区不一致。金水河剖面反映的是托库孜大坂山的情况,由于未进行T1的时代测试,因此无法断定T1是10 kaBP还是5~6 kaBP。
3对青藏高原北部隆升的指示作用
近年来除了通过水系的变化来研究高原隆升外,还可通过侵蚀速率和沉积作用来研究高原隆升(Hooke RL,2003;Lamb S,et al,2003),其原理为侵蚀和沉积导致旧的地质均衡被打破,形成新的地质均衡,在这个过程中引起高原隆升。
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不属于同一个侵蚀基准面,无法进行这两个地区的比较。这里重点把吐兰胡加河与鸭子泉河两个剖面比较,前提是这两条河的侵蚀基准面相同,剖面各阶地(包括羊湖湖岸阶地、金水河阶地)都是基座阶地,没有气候作用形成的大规模的堆积阶地,即使这550 km的范围内气候作用不相同,其作用表现要小于构造作用,因为基岩都已出露(羊湖与吐兰胡加河只相距约80 km,阿特阿特坎河剖面在鸭子泉河剖面东70 km处,气候相同)。这样,用每一个阶地的拔河高度除以该阶地的形成时代,就初步得出这一时代以来的抬升速率(表9-5)。
表9-5 青藏高原北部不同地区抬升速率(mm/a)
这组数据的特点:①从西向东抬升速率逐渐减小;②除羊湖地区T3以及阿特阿特坎河T2外,其余地区同一地区从老到新抬升速率逐渐增加。这一特征是在假设的高原北部这620 km范围内气候变化相同或相近的基础上得出的,如气候不同要作相应的校对。尽管如此,可以初步认为这一组数据基本上反映了高原北部昆仑山中区隆升的总体特征,河流阶地、湖岸构造阶地的演化特征对该地区的抬升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另外3 条以柴达木盆地作为侵蚀基准面剖面,昆仑河T2的抬升速率为114 mm/a。其东30 km的纳赤台,王绍令测的剖面T3基座阶地拔河18~20 m,14C年代为17033 ± 0295 kaBP,换算的抬升速率为117 mm/a;T2基座阶地拔河8~10 m,14C 年代为7027 ± 0387 kaBP,换算的抬升速率为139 mm/a。将这些数据与表9-5中阿拉克湖、加鲁河的速率进行比较发现,符合上述的总体特征。阿拉克湖、加鲁河的剖面在布尔汗布达山的南坡,在北坡青海省都兰县巴隆乡哈图,阿拉克湖幅区调工作完成的河流剖面T3河流基座阶地拔河8~9 m,OSL年代为114 ± 13 kaBP,换算的抬升速率为079 mm/a,与南坡一致。在昆仑山东部地区抬升速率总体偏低。
4中、东昆仑地区地貌的发育规律和对高原隆升的反映
总结上述,昆仑中、东段新构造的重要特征如下:
1)青藏高原北部昆仑山中、东部地区,亚瓦通古孜河上游吐兰胡加河、阿牙克库木湖北边的鸭子泉河、冬给措纳湖北边的加鲁河河流一级阶地形成时代为5~6 kaBP;吐兰胡加河、羊湖西卡拉苏代牙河、鸭子泉河、阿特阿特坎河、昆仑河、诺木洪河河谷剖面都具有10 kaBP的阶地,全新世早期、中期气候和构造的变化在高原的北部具有普遍性;羊湖东、阿拉克湖东、加鲁河出现100 kaBP的阶地。这3个时期该地区东西部位的河谷地貌、湖岸地貌的形成具有同步性。
2)昆仑山中区具有70 kaBP的阶地,昆仑山东区具有50 kaBP的阶地,这两个时期昆仑山东西部河流阶地、湖岸地貌的形成不具有同步性。
3)对该地区河流、湖岸地貌成因分析后认为,除气候作用外,河流阶地、湖岸阶地对高原北部的隆升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表现在从西向东抬升速率逐渐减小,总体上同一地区从老到新抬升速率逐渐增加。
万天丰等(2007)曾依据古地磁资料,提出过在古生代以前,华北、扬子、阿拉善、塔里木、柴达木、羌塘和冈底斯陆块,无论在古纬度或古经度上都是各互不相连的。对东段的秦岭造山带,张本仁等(1996,2000)依据华北和扬子陆块岩石圈长期具有不同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认为以商丹断裂带为分界的华北和扬子两陆块的增生历史和地幔演化是各异的。它们早先应分别为独立发展的不同陆块或不同大陆块组成部分。而西段的昆仑造山带,按李荣社等(2008)和姜寒冰等(2012)研究,以昆中断裂带为界,无论在基底变质岩系,盖层沉积或是构造-岩浆作用事件方面,南北均有明显差别。就此,他们推论,这种差异反映了两侧陆块地质构造演化历程的不同。而其间处于商丹和昆中断裂带间的西秦岭地区,裴先治等(2009)研究发现,被新阳-元龙大型韧性走滑断裂带分割的南北两侧,在地质组成,构造变形都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提出,西秦岭与祁连造山带间并不是简单的连通对应关系,而是巨大的斜接交接构造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指示现今的两个构造单元,原本不是一个构造单元,而是分属于两个构造单。这就是说,横亘中国大陆中部的秦祁昆造山系,原本不是某一联合大陆整体构成部分,而是多个陆块拼贴的复合造山系。
按构造岩石信息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秦祁昆造山系的形成明显是通过其间发育过的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或昆中洋)和北秦岭洋的扩张和消亡闭合而铸就的。或者说,原分属阿拉善、羌塘、华北和扬子不同陆块是通过原特提斯洋和北秦岭洋的消亡闭合和碰撞造山相互拼贴形成的,其间的原特提斯洋,北秦岭洋,甚至包括北祁连造山带的北祁连洋,它们几乎都是同时代的大陆岩石圈裂解扩张作用产物。
其中,可代表原特提斯洋发育标志的蛇绿岩组合,有阿其克库勒湖西缘,诺木洪和布青山得力斯坦沟早古生代蛇绿岩或蛇绿构造混杂岩。获得的蛇绿岩最老年龄值为布青山得力斯坦沟的辉长辉绿岩(491 Ma)(边千韬,1998,1999)。最新年龄数据为诺木洪蛇绿岩层序上部的玄武岩(419 Ma)(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2)。这表明原特提斯洋的发育时限可从晚寒武世—志留纪(491~419 Ma)造山系东段的北秦岭洋,按多数研究者的资料和意见,以商丹缝合带为标志的北秦岭洋发育时限也大致在寒武纪—早中奥陶世(534~450 Ma)(张国伟等,1995,2001;裴先治等,2009;阎全人等,2009)。而处于北面的北祁连洋,按夏林圻等(1998 ,2001)获得的同位素年龄数据,也在寒武—奥陶纪(522~445 Ma)。
对三洋的消亡和碰撞造山过程,西部的原特提斯洋由奥陶-志留系纳赤台群的海山碱性玄武岩产出,鲸鱼湖地区志留系赛什腾群的滑塌堆积和浊流沉积的发育时限分析表明,初始消亡大致在晚奥陶世—志留纪,而碰撞造山可从泥盆纪延续到三叠纪,其标志是上泥盆统牦牛山组的一套磨拉石沉积。不过,其间二叠纪还出现过伸展性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发育了以马尔争组、鲸鱼组和阿羌组为代表的一套大陆裂谷型双峰或火山沉积建造。而最后的构造定位主要发生在晚三叠世,可由沿昆中断裂带或缝合带内的系列埃达克质火山岩和侵入岩产出为典型特征(詹发余等,2007)。北祁连洋的消亡和造山过程,大体与原特提斯洋同步,消亡闭合开始于晚奥陶世(445~428 Ma)(夏林圻等,2001)。碰撞造山在泥盆纪,以老君山砾岩磨拉石建造为标志,并有祁连清水沟蓝片岩的多硅白云母K-Ar法440~460 Ma年龄数据(吴汉泉等,1987)。而北秦岭洋的消亡,按阎全人等(2009)资料,也始于晚奥陶-志留纪(456~450 Ma),碰撞造成山在早泥盆世。
由上说明,秦祁昆造山系的两个重要时段——洋盆扩张和消亡造山事件,几乎可同孟祥化等(2004),Максимов(1977)和Steiner(1967)划分的寒武-奥陶纪以正极性为主,泥盆-二叠纪负极性为主的两种不同地磁极性阶段相对比。特别是同孟祥化等对中朝板块极性划分中的寒武-奥陶纪(523~470 Ma)以正极性为主期和中奥陶世—石炭纪(470~295 Ma)负极性为主期更接近。且出现在二叠纪时期的裂谷事件和伸展性地球动力学背景,也和孟祥化等划分的二叠纪和侏罗-白垩纪时期的某些偏正极状态有较好的可比性。由此看来,秦祁昆造山系的形成是地球两种不同极性阶段演化过程的产物。
再一方面,就前寒武纪时段的构造体制与地磁极性关系分析,按邓晋福等(2004)提出的成年期陆壳和克拉通化的完成大体在太古宙-古元古代的看法。进入中元古代—早古生代,构成秦祁昆造山系基底陆块普遍是以大陆裂谷体制为重要标志。其间按时限又可分出长城-蓟县纪和青白口纪两个时段的裂谷体制。典型的如北祁连的长城系朱龙关群和新元古代-早寒武世的两套“双峰式”火山沉积建造的裂谷系;中祁连或柴北缘以万洞沟群和兴隆山群火山沉积岩系为代表的裂谷系;阿尔金造山带中的长城系巴什库尔干群和青白口系索尔库里群火山沉积建造分别代表的阿尔金裂谷系;东昆仑中—新元古界万保沟群的裂谷系,秦岭造山带的熊耳群、耀岭河群、西乡群和碧口群分别代表中—新元古代裂谷系等。
对北祁连朱龙关群所代表长城纪裂谷系,按毛景文等(1997、2003)在敖油沟朱龙关群辉绿岩中获得的锆石SHRIMP的U-Pb法年龄(1777 ± 28)Ma~(1466 ± 26)Ma,时代为中元古代。而新元古代的裂谷事件,夏林圻等(2001)在祁连清水沟、面碱沟分别获得辉石细碧玢岩Rb-Sr等时线年龄63438 Ma,Sm-Nd等时线年龄545117 Ma,下柳沟辉石钠长粗面岩Rb-Sr等时线年龄67895 Ma,白银厂火山岩(6252 ± 29)Ma~(5224 ± 44)Ma,时代可跨越早震旦世—早寒武世。中祁连万洞沟群的裂谷系,由鹰峰环状A型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1776 Ma,多多尔什伟晶岩的Rb-Sr法年龄1563 Ma说明与北祁连长城纪裂谷系基本同步(贾群子等,2007)。阿尔金中元古代裂谷系,由上1覆蓟县系达肯达坂群的不整合关系,其裂谷事件也发生在中元古代长城纪。而位于南缘并成为阿尔金和东昆仑重要分界的青白口系索尔库里群代表的新元古代裂谷系,除有青白口纪叠层石组合外,还有准同时代的大规模基性超基性岩侵入事件相伴随。如有U-Pb年龄637~792 Ma的长沙沟大型镁铁—超镁铁质层状侵入体(广西地调院,2002),U-Pb年龄为722 Ma的几阔里克基性—超基性岩体群(贵州地调院,2002),而东昆仑地区沿昆中断裂带出露的万保沟群火山沉积建造的裂谷事件,据碳酸盐岩中的Kussiclla等叠层石、玄武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1348 ± 33)Ma(1:5 万不冻泉幅),Sm-Nd等时线年龄(1141 ± 230)Ma和(670 ± 15)Ma(1:5 万万保沟幅),Sm-Nd等时线年龄100441 Ma的哈拉郭勒辉长岩体(郑健康,1992);Sm-Nd等时线年龄1279 Ma的超镁铁质岩体,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1372 ± 85)Ma的清水泉变玄武岩(朱云海等,2002)。其主体年龄大多在1400~1200 Ma之间,时代为中元古代蓟县纪。
除上述外,在东昆仑和阿尔金地区,除元古宙裂谷系外,还出现一期同原特提斯洋板块构造体制同期发育的裂谷事件。主体以阿尔金南缘断裂带与索尔库里群大致同位产生的中—上奥陶统祁漫塔格群的一套双峰式火山沉积建造为代表,刘良等(1996 ,1998)获得基性火山岩全岩Rb-Sr年龄为469 Ma,Sm-Nd等时线年龄(4813 ± 53)Ma,时代为奥陶纪。同属裂谷双峰式火成构造组合的基性超基性岩和中酸性岩侵入体,有U-Pb年龄(5007 ± 19)Ma,Rb-Sr年龄4749 Ma的约马其克、花泉子、清水泉岩体(李向民等,2009)。有Rb-Sr、Ar-Ar和U-Pb年龄为(4968 ± 13)Ma~(4138 ± 8)Ma的清水泉、鱼目泉、苏吾什杰等多个基性—中酸性复式岩体(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2002)。而该时段东昆仑地区的裂谷系,较明显的为鸭子泉、十字沟的两条北东向裂谷系。按谈迎等(2000)资料,这两条北东向裂谷带向北可能沿达柴达木盆地古老基底内。主体由奥陶-志留系滩间山群的一套双峰式火山沉积建造构成。获得的层状玄武岩SmNd年龄为(468 ± 54)Ma,花岗闪长岩和正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454 ± 109)Ma、(41921 ± 19)Ma(青海地调院,2003)。时代为奥陶-志留纪,与原特提斯、北祁连洋和北秦岭洋发育时限基本相当。表明早古生代在昆仑和阿尔金地区同时存在一种大陆裂谷和洋—陆板块构造并存的双模式体制。时代大都在晚寒武世—志留纪(500~420 Ma)。
与上述相对照,处于元古宙—早古生代时段构造热事件,按已有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除缺少晋宁期前更老的年龄数据外,在祁连、阿尔金和东昆仑地区大体可区分出1000~800 Ma,600~500 Ma,400~350 Ma三期主要构造热事件,并与晋宁、加里东、华力西-印支构造旋回相对应。其中的晋宁和前晋宁期的构造热事件,按万渝生等(2003)研究,祁连造山带的基底主要形成于08~10 Ga(晋宁期)由变泥砂质岩和壳源花岗岩组成。花岗质岩石为典型陆-陆碰撞产物。可能与全球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形成有关。阿尔金和东昆仑此时段的构造热事件,也以碰撞造山型壳源高钾钙碱系列的S型花岗岩产出为重要特征。代表性岩体有库勒克萨依岩体(871 Ma),巴什瓦克含榴辉岩的花岗片麻岩体(856 Ma ± 12 Ma)(王永和等,2004),英格利萨含榴辉岩花岗片麻岩(923 Ma ± 13 Ma)(王超等,2006),东昆仑有滩北山岩体(831 Ma)(青海地调院,2003)(李荣社等,2008)。
所见600~500 Ma时段的构造热事件,除北祁连、阿尔金和柴北缘以含蓝片岩、榴辉岩的高压—超高压带产生为重要标志外,属同期造山型花岗岩有阿尔金南缘断裂南侧的尖山岩体(555 Ma)、东昆仑的群峰东岩体(550 Ma)、黄土泉岩体(555 Ma)(高永宝等,2011)。岩体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组合,岩石主要为过铝质的高钾钙碱系列S型花岗岩类。可标志加里东早期的一次重要挤压构造热事件。
而410~350 Ma时段的构造热事件,明显是以原特提斯、北秦岭和北祁连三洋的消亡闭合和碰撞造山会聚过程为重要标志,除泥盆纪普遍发育的一套磨拉石建造外,伴随的构造热事件,北祁连有U-Pb法年龄398 Ma的石油河S型花岗岩体,中祁连和柴北缘有U-Pb法年龄(35872 ± 38)Ma的欧龙布鲁克岩体,Rb-Sr法年龄391~336 Ma的华家岭贾家沟岩体。东昆仑有U-Pb法年龄(3886 ± 07)Ma的阿木巴勒阿土坎岩体,UPb法年龄407~408 Ma的喀雅克登塔格岩体,Ar-Ar法年龄406~407 Ma的库鲁达坂捷塔格的肯得乌拉岩体等。岩体主要为S型花岗岩类。地域上,主要展布在昆中断裂带的北侧,可标志原特提斯洋消亡和碰撞造山主期的一种壳源岩浆作用事件。
进入陆内增生演化阶段构造热事件,按构造体制和动力学条件,在祁连和昆仑地区还大体经历过挤压—伸展—俯冲就位的体制转变过程。其时限自泥盆纪(410~350 Ma)洋盆消亡碰撞造山后,在二叠纪还出现过全域性大陆裂谷事件,除火山沉积建造外,并有大量壳—幔混合型长英质类岩体的侵入。岩体:北祁连有U-Pb法年龄(230 ± 26)Ma的小柳沟岩体,Rb-Sr法年龄(25611 ± 125)Ma的干沙河正长斑岩;柴北缘有K-Ar法年龄2947 Ma的绿梁山正长斑岩,U-Pb法年龄(287 ± 44)Ma的多罗多什尔岩体(贾群子等,2007)。阿尔金和东昆仑地区有U-Pb法年龄(253 ± 4)Ma箭峡山,U-Pb法年龄(285 ± 08)Ma的秦布拉格,K-Ar法年龄263 Ma的喀雅克拉格,U-Pb法年龄(2843 ± 18)Ma的祁漫塔格岩体群。K-Ar法年龄254~247 Ma的求勉雷克塔格,UPb法年龄289~280 Ma的布尔汗达岩体群,以及纳木龙岩体群等(李荣社等,2008 ,高永宝等,2011)和U-Pb法年龄247~231 Ma的冬给措纳湖岩体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1)。岩体主体为I类花岗岩部分为A型花岗岩类。这样,进入陆内增生演化阶段的祁连和昆仑造山带,在300~200 Ma的地史演化过程中,还出现过一次较明显的伸展性的动力学转换过程,直到晚三叠世(150~100 Ma)随着特提斯洋壳的完全消亡和深俯冲构造定位,最终被统入在特提斯构造域的动力学背景之下。
而发生秦岭造山带成壳阶段后的重要地质事件,与祁连和昆仑造山带稍有不同。除其间华北地块南缘熊耳群火岩沉积建造所代表的中元古代长城纪的裂谷事件外,其南部扬子地块北缘的裂谷构造体制却多集中在中新元古代。如安康牛山地区年龄为679~833 Ma的耀岭群火山沉积建造,时代为青白口-南华纪(夏林圻等,2009)。汉南地区的西乡群年龄多在900 Ma左右(凌文黎等,2002)。但按AJNaledret(2004)和夏林圻等(2009)视西乡群为大陆溢流玄武岩的观点,其内还应包括侵入的镁铁质层状侵入体和中酸性侵入岩类。镁铁质层状侵入体典型的如产有大型钒钛磁铁矿床的毕机沟岩体(1061 Ma),以及望江山(1121 Ma)和城山、碑坝岩体等。中酸性侵入岩类有同位素年龄860~800 Ma的汉南、五堵门、中坝和祖师店岩体等(严阵等,1985)。这样,汉南的裂谷体制的始末可从蓟县纪到青白口纪。而碧口地区的裂谷事件,按累积的同位素年龄资料,明显可分两期裂谷作用:一期为Rb-Sr,Sm-Nd法校正年龄为1475 Ma的第二亚群碱性玄武岩和火山沉积作用(徐学义等,2001)。二期为含叠层石和微古植物化石并有 Rb-Sr 法年龄(744 ± 85)Ma的石英角斑岩,铅锌矿石U-Pb法年龄为785 Ma、813 Ma、835 Ma的三、四亚群火山岩,时代为青白口纪。由εNd(t)资料,二叠群火山岩的εNd(t)值为0501~009 ,三、四亚群为+204~+503 ,两者明显是不同期不同源的。前者(二亚群)似一种轻度亏损的地幔源,后者(三、四亚群)则为一种富集型(EM)地幔或经岩石圈混染过的地幔源,整体上呈现为一种双阶段裂谷体制的火山作用模型。
自北秦岭洋于志留纪—泥盆纪消亡和碰撞连山后,直到三叠纪或中生代(380~65 Ma),秦岭造山带的基底岩石圈似乎仍处在一种后造山的伸展性动力学背景,除发育了泥盆系—三叠系的迁移性前陆盆地沉积外,大量和广泛的印支-燕山期I-A型花岗岩的侵入事件应是这种后造山伸展性动力学背景的典型标志。
图111是综合秦祁昆造山系重要地质事件的大致时间尺度与孟祥化等(2004)、Steiner(1967)和Максимов(1977)划分的地磁正负极性阶段柱状对比示意图。所见7亿年来,发生在秦祁昆造山系的几次大陆裂谷、洋盆活动以及包括陆内增生演化阶段的重要构造岩浆作用,基本可和孟祥化,Steiner、Mаксижов划分的正极性阶段的时间尺度相对应,也和Uhyte(1977)、Vogt(1973)得出的正极性与洋脊活动、大陆裂谷、岩浆活动有明显相关性的结论也较一致。而出现在1000~800 Ma、600~500 Ma、400~330 Ma三个时段以中酸性岩侵入作用为特征的构造热事件,其地磁极性状态也大体可对应于它们的负极性阶段。尤其是1000~800 Ma时段是秦祁昆造山基底陆块成壳过程的一项重要构造-岩浆热事件。
图111 秦祁昆造山带主要构造事件与孟祥化等(2004)、Steiner(1967)、MaКcимов(1977)地磁正负极性划分对比图
对秦岭造山带基底陆块西乡群(1100~800 Ma)裂谷事件的时限的混时性,据严阵等(1980)资料,构成西乡群侵入序列的岩石,大体可分出三个序次:一期为辉长辉绿岩、浅色辉长岩、闪长岩和部分蛇纹岩组合,以含钒钛磁铁矿和铜镍矿的镁铁层状侵入杂岩体为代表,时代为中元古代末(1100~1000 Ma);二期为斜长花岗岩类,时代868~800 Ma,岩体有汉南、五堵门和祖师店等;三期以钾长花岗岩为主,向上可过渡为花岗斑岩、石英斑岩、流纹斑岩,再上还可过渡到火山角砾岩和火山凝灰岩等。成分均为高钾钙碱性的S型花岗岩类,属壳源型部分熔融产物。由此看来,西乡群可能是个从裂谷体制到挤压造山全过程的巨旋回产物。有关这方面,徐道一等(1983)也同样提出过,在一个大的构造旋回中,岩浆作用存在着周期性变化。在旋回早期多发育玄武岩等基性岩流溢出和超基性岩的“侵入”,中期一般是主体花岗岩侵入。其间可分三个亚期,开始是闪长质岩浆侵入,然后是花岗闪长质岩浆侵入活动,最后是花岗质岩石、白岗质岩石和长英质类岩石侵入,晚期常有中—酸性为的岩浆喷出活动。因此,西乡群可能是个地磁正、反极性转换全过程的产物。
所见600~500 Ma的挤压造山事件,明显是个在大陆裂谷体制结束,开始向洋-陆极块构造体制转换间的一次构造热事件。并以含榴辉岩或蓝片岩高压变质带产出为典型标志。而400~350 Ma的构造热事件,不用说是北祁连、原特提斯和北秦岭三洋的消亡闭合和碰撞造山的重要时期。
同样,前晋宁期(>1000 Ma)重要地质事件,最明显是长城纪全域性的大陆裂谷作用,这完全可和孟祥化等(2004)划分的1800~1200 Ma时段的中朝板块沉积旋回正极性期相对应。说明秦祁昆造山系的基底陆块自太古宙—古元古代成壳和克位通化完成后,从中元古代开始,已统一进入到一种大陆裂解增生演化模型。另一方面也表明,地磁场正向极性期是大陆岩石圈裂谷体制发生的重要地球动力学条件。当然,在1400~1000 Ma时段,秦岭造山带的基底陆块的极性状态似乎与西部祁连和昆仑造山带稍有不同。按Irvnig和Pullaiah(1967)对地磁性状态的描述,在整个蓟县纪中晚期,祁连造山带的基底陆块近乎处在一种偏极性状态不明显时段。但在东昆仑和秦岭造山带的基底陆块则分别在蓟县纪中期(1372~1140 Ma)和晚期(± 1000 Ma),发生过较强烈的裂解事件,前者以柴南缘的万保沟群火山沉积建造为代表,后者以汉南西乡群火山沉积岩系或大陆溢流玄武岩为特征。
综上所述,在秦祁昆造山系地史演化过程中,所发生的重要地质事件,基本都与地磁场正、负极性转换过程中的极性状态有密切的相关性。
其次,就岩浆作用和热事件方面,1800 Ma年以来,岩浆作用几乎都是伴随构造体的转化和演化过程而出现类型和丰度有序更迭的(图112)。如基性—超基性岩(含火山岩)的岩浆作用峰期基本可对应于孟祥化等(2004)划分的中朝板块沉积旋回的几次正极性期,主要出现于长城纪、中—新元古代、二叠-三叠纪的裂谷体制和寒武纪—奥陶纪板块构造体制的伸展性地球动力学背景的条件下。而构造热事件,虽然图示同位素年龄不多,但仍大体可看出,一些重要的构造-热事件,大都有出现于每一构造-岩浆旋回末期的趋势。如前晋宁旋回的850~900 Ma,晋宁旋回的500~600 Ma,加里东旋回末期-华力西旋回早期的410~350 Ma时段等。这也同孟祥化等、Stainer和Mаксимов等划分的地磁负极性时段也比较接近。特别晋宁末期的构造热事件,不仅峰值较高,而且还和基性和中酸性岩浆作用呈一种峰-谷的对应关系。充分表明晋宁构造旋回在秦祁昆造山系的构造体制转换中是个重要的时间界线。
图112中所见中酸性岩浆作用的对限,似乎普遍有滞后于基性—超基性岩类岩浆侵入作用的现象,这在更大程度上揭示裂谷体制中的“双峰式”火成构造组合和地磁极性向耦合关系。这一特征,在新近纪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也有明显地显示。据汤懋苍等(2004)研究,在最近40 Ma年来,青藏高原的降升主要靠20 Ma、10 Ma、36 Ma和078 Ma至今的4次地磁性极长正向期完成的。而发生在青藏高原新近纪的火山作用,据赵振明等(2008)资料,也大体集中在20~15 Ma,15~5 Ma,5~0 Ma的三个时段,其间的高峰期大约在17 Ma、12 Ma、3 Ma。这表明地磁场性变化是个制约岩浆作用强烈程度的重要原因。或者说,地史上不同阶段的岩浆作用事件是地磁场正向极性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
图112 秦祁昆造山带主要构造-岩浆作用事件同位素年龄峰值统计略图
注:1峰值是以同一年龄组每个样品按2mm累积所构成;数据分析方法为,U-Pb,Sm-Nd,RbSr,Ar-Ar,K-Ar等;构造热事件年龄数据部分是以锆石U-Pb法的下交点年龄为依据。2主要数据源自李荣社等(2008),夏林圻等(2001),严阵等(1985)以及相关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和部分文献资料;3限于资料众多,峰期仅具有相对对比意义,或仅指明重要峰期时段
在另一方面,从岩浆作用与构造热事件的时间转换和相互更迭关系,还揭示出地磁场变化具有的周期旋回性。渥金斯(Wathis,1967)曾进行过这种地磁场极性转换过程的记录;在数千年之间首先是场强减小1/3~1/4,而方向维持不变。此后,磁场矢量一般经历数次约30°的摆动再后,该失量沿不规则路径向相反极性方向移动,其间的场强继续下降,然后再逐渐上升到正值。事实上,这一过程反映在岩浆作用序列上,同样可揭示出地磁场极性转换过程一些实物记录。举例说,祁连清水沟—面碱沟新元古代—早寒武世大陆裂谷体制的双峰式海相火山岩组合,早期的石英角斑岩和中期的细碧岩系大体可标志在正向极性状态下的一种裂解和幔源岩浆作用过程,而晚期的一套次火山相的石英钠长斑岩和钾质辉绿岩,由获得的面碱沟次火山相辉石细碧玢岩的Sm-Nd等时线年龄54517 Ma(夏林圻等,2001)。同晋宁末期的构造热事件时限的近似性,表明此时段的地磁场极性可能已转换为反向极性状态。到522 Ma后,随着北祁连洋盆的开启到消亡碰撞造山,又开始了新一旋回的正负极性更迭过程。显然,这种岩浆作用序列的旋回性,对确定不同地史阶段的地磁性状态亦不失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
好鲜鸭矿泉水好。宝宝熬粥、蒸饭,“好鲜鸭”真的是性价比超高的一款矿泉水了。来自世界三大黄金水源地之一的长白山,属于贵族身份,水质自然不用多说。最关键的是,零库存,没有中间环节,从生产线下来到送达,不超过9天。做饭还是直接饮用,都像牛奶一样新鲜。出身名门,平民价格。矿泉水亦称“矿水”。它是指从地下深处涌出或由人工开采出且未受污染的,来自深部循环、具有某些特殊理化特性,并因而有益于人体健康、可供饮用或医疗用的地下水。饮用矿泉水以天然含有适量浓度的某种特定成分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为特征,可供直接饮用,也可用作配制饮料的水基。医疗矿泉水则含有一定浓度的某种特定成分的,溶解态矿物质、气体或放射性元素,或者水温达到界限温度,而可用于医疗目的。驾车路线:全程约25963公里
起点:哈密地区
1哈密地区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行驶30米,左转进入建国南路
2) 沿建国南路行驶670米,直行进入建国北路
3) 沿建国北路行驶19公里,直行进入建国北路
4) 沿建国北路行驶170米,在第2个出口,稍向左转进入益寿路
5) 沿益寿路行驶39公里,朝星星峡/G30方向,右前方转弯进入沪霍线
6) 沿沪霍线行驶175公里,稍向左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4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连霍高速
3沿连霍高速行驶10744公里,朝大靖/景泰/G2012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定武高速
5沿定武高速行驶2820公里,稍向右转进入清水河枢纽
6沿清水河枢纽行驶22公里,直行进入京藏高速
7沿京藏高速行驶156公里,朝盐池/靖边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恩和枢纽
8沿恩和枢纽行驶860米,直行进入定武高速
9沿定武高速行驶1595公里,朝靖边/G20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0沿匝道行驶690米,直行进入青银高速
11沿青银高速行驶2205公里,直行进入青银高速
12沿青银高速行驶310米,过周家硷1号大桥,直行进入青银高速
13沿青银高速行驶2743公里,朝太原/石家庄/G5/G2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京昆高速
14沿京昆高速行驶335公里,过古城营大桥,朝太原绕城南段/晋城/石家庄/机场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罗城枢纽
15沿罗城枢纽行驶,过古城营大桥约810米后,直行进入京昆高速
16沿京昆高速行驶899公里,朝旧街/盂县/G2002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7沿匝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阳泉绕城高速
18沿阳泉绕城高速行驶227公里,朝太原/石家庄/G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盂县南枢纽
19沿盂县南枢纽行驶750米,直行进入京昆高速
20沿京昆高速行驶1123公里,直行进入石家庄绕城高速
21沿石家庄绕城高速行驶137公里,朝北京/郑州/保定/邯郸方向,直行上匝道
22沿匝道行驶20公里,直行进入新元高速
23沿新元高速行驶193公里,直行上匝道
24沿匝道行驶35公里,直行进入京港澳高速
25沿京港澳高速行驶2308公里,稍向右转进入六里桥
26沿六里桥行驶21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西三环南路
27北京市内驾车方案
1) 沿西三环南路行驶330米,直行进入西三环中路
2) 沿西三环中路行驶41公里,过航天桥,直行进入西三环北路
3) 沿西三环北路行驶28公里,直行进入西三环北路
4) 沿西三环北路行驶190米,在长春桥路/苏州街/厂洼路/魏公村出口,稍向左转进入西三环北路辅路
5) 沿西三环北路辅路行驶12公里,朝万泉河路/苏州街方向,直行进入万泉河路辅路
6) 沿万泉河路辅路行驶840米,调头进入万泉河路辅路
7) 沿万泉河路辅路行驶23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久久丫鸭颈王
早上匆匆忙忙打车的时候,司机看了看我:“哟,这么着急,是去赶着高考考场吧。“我一愣,继而心中狂喜,没想到自己现在长得那么嫩了,居然被人误以为是高中生。。。
我正想露出一个哈哈哈的表情,司机又接着问:“您家孩子学的文科还是理科呀,我儿子也高考呢。。。。“</ol>中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排名(前40名,面积30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大部分位于青藏高原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包括青海7个、西藏15个、新疆6个、江苏3个、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内蒙古呼伦湖、山东南四湖、安徽巢湖、黑龙江连环湖、吉林查干湖、湖北洪湖、河北白洋淀。
(一)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2012年面积达4351平方公里,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二)江西鄱阳湖,是世界上七个重要湿地之一和我国最大的吞吐性淡水湖、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洪水的调蓄和长江水资源的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鄱阳湖的湿地破坏是长期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鄱阳湖位于北纬28°22′至29°45′,东经115°47′至116°45′,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32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
(三)湖南洞庭湖,位于荆江南岸,湖南省的北部,界湘鄂两省之间,面积辽阔,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洞庭湖原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现已退居第二。1825年时湖水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1890年为5,400平方公里,1932年为4,700平方公里,1960年已减为3,141平方公里。现在以湖面高程345公尺计,湖水面积为2,820平方公里。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今已分割为许多大小湖泊。洞庭湖北有三口与长江相通,南有湘、资、沅、澧四水汇入。这是湖南地理特征之三。洞庭湖像一个巨大的水库,容纳湖南四水的水量并起着吞吐长江洪水的作用。
(四)江苏太湖古称震泽,又名五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全部水域在江苏省境内,湖水南部与浙江省相连。是华东最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是中国著名的环太湖风景名胜区。古代太湖有“一湖跨三州”之说,即东吴(苏州)、中吴(常州)、西吴(湖州)这三个地方,事实上就是一个环太湖城市群。面积2445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48个,峰72座。这里山水相依,层次丰富,形成一幅"山外青山湖外湖,黛峰簇簇洞泉布"的自然画卷。在观赏这"秀色可餐的太湖风景同时,还可游览江财名山、名园,探考历史。
(五)内蒙古呼伦湖,呼伦湖方圆八百里,碧波万顷,象一颗晶莹硕大的明珠,镶嵌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呼伦湖也称呼伦池、达赉湖,当湖面海拔在5456米时,湖水面积为23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57米,最大水深8米左右,蓄水量为1385亿立方米,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也是内蒙古第一大湖。湖长93公里,最大宽度为41公里,平均宽度为32公里,周长为447公里。
(六)江苏洪泽湖,美丽富饶的洪泽湖畔哺育着淮安的四区(清河、青浦、楚州、淮阴)四县(涟水、洪泽、盱眙、金湖),宿迁的二区(宿城区、宿豫区)三县(沭阳、泗阳、泗洪)。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潴水成许多小湖。在我国秦汉时代,它们被称为"富陵"诸湖。其中以洪泽湖最大,面积2069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
(七)西藏纳木错,位于西藏当雄县与班戈县之间,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平方千米。
(八)西藏色林错,是西藏第二大湖泊及中国第三大咸水湖,色林错是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一个构造湖,亦为大型深水湖,湖心区水深在30米以上,透明度7-8,矿化度183-188克/升。
(九)山东南四湖, 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四个相连湖的总称,但由于微山湖面积比其它三湖较大,习惯上统称微山湖,位于山东省南部微山县,淮河流域综合利用的第2大淡水湖。
(十)新疆博斯滕湖。古称“西海”,唐谓“鱼海”,清代中期定名为博斯腾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博斯腾淖尔,蒙古语意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于湖中而得名。
(十一)西藏扎日南木错,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藏北措勤县境内,又称塔热错、特里纳木错。湖面海拔4613米,湖水面积1023平方千米,是西藏第三大湖、中国第四大咸水湖。湖泊东西长535千米,南北最宽26千米,平均宽度约18千米,周长183千米。
(十二)西藏当惹雍错,位于冈底斯山中段北麓,北纬31°00′,东经86°30′,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县境内,距尼玛县150公里。万里羌唐的西部,是著名于世界的“无人区”。当惹雍错是西藏原始苯教崇拜的最大的圣湖,面积84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600多米,为中国第五大咸水湖,也是西藏第四大湖。
(十三)高邮湖又称珠湖、璧瓦湖,位于高邮市边境,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也是全国第八大淡水湖。因水位高于运河而称为悬湖,由若干小湖组成,其中较大的有珠湖、甓社湖、平阿湖等36湖泊,且湖湖贯通。
(十四)安徽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与淮河两大河流之间,属长江下游左岸水系,为我国第九大淡水湖。其基本形状如鸟巢状,故得名巢湖。其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水域面积约7695平方公里,为安徽境内最大的湖泊,沿岸为合肥市、巢湖市、庐江县所包围。
(十五)新疆乌伦古湖,维语称噶勒扎尔巴什湖,又名布伦托海、福海、大海子(相邻的吉力湖则称小海子,面积165平方公里),位于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境内,准噶尔盆地北部的断陷湖,北纬47度02分~47度25分、东经87度02分~87度35分。
(十六)新疆艾比湖,蒙古语称为“艾比淖尔”,“艾比”为“向阳”之意,“淖尔”意为“湖”,艾比湖即“向阳之湖”。位于新疆精河县城以北35公里处,西与北疆铁路精河到阿拉山口段相邻,向北行35公里,即到阿拉山口,东为甘家胡梭梭林自然保护区。
(十七)西藏羊卓雍错,简称羊湖,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为中国第十大淡水湖。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山南浪卡子县境内,拉萨市西南70多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岸线总长250公里,总面积638平方公里。
(十八)青海鄂陵湖,是黄河上游的大型高原淡水湖,中国第十一大淡水湖,又称鄂灵海,古称柏海,藏语称错鄂朗,意为蓝色长湖,位于中国青海省玛多县西部的凹地内,西距扎陵湖15公里,与扎陵湖并称为“黄河源头的姊妹湖”。鄂陵湖形如金钟,东西窄、南北长,鄂陵湖与扎陵湖由一天然堤相隔,形似蝴蝶。湖面海拔4272米,南北长约323公里,东西宽约316公里,湖面面积61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米,湖心偏北处最深达307米,蓄水量107亿立方米。黄河流经两湖间的巴颜朗玛山时形成峡谷,长约300米,峡谷以东至湖滨是广阔的沼泽地。黄河自西南流入,东北流出,因进湖泥沙较少,湖水呈青蓝色。湖中盛产冷水性无鳞鱼类,湖心的小岛候鸟群集,形成青藏高原上的另一鸟岛。湖四周是亚高山草甸,是青海的重要牧场。历史上,鄂陵湖是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地方。鄂陵湖栖息鱼类有花斑裸鲤、极边扁咽齿鱼、骨唇黄河鱼、厚唇重唇鱼和一些条鳅等,深水层为鳅科鱼类,中上水层为鲤科鱼类,其中花斑裸鲤和极边扁咽齿鱼为经济鱼类,单产约225kg/hm2。史无渔业,当地牧民有视鱼为神的习惯。60年代初开始捕捞生产,年鱼产量约300×104kg,后因交通不便,鱼产品难以外运而时断时续。湖心小岛候鸟群集,栖息着大雁、棕颈鸥、鱼鸥、青麻鸭等多种候鸟,成为青藏高原上另一鸟岛。
(十九)青海乌兰乌拉湖,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县、治多县的湖泊,面积610平方公里,是羌塘盆地北缘的一个大型咸水湖及毗邻的沼泽地,为中国第八大咸水湖。该湖有深锯齿状的湖岸及几个大的岛屿,是由北、西、东三个湖以环状排列而成,北湖狭长,东、西两湖面积差不多,面积为504平方公里,海拔4900-5300米,乌兰乌拉湖周边补给水系的水源有高山冰帽冰川消融水和中一新生代碎屑岩系的泉线涌水,其南面分布有等马河,其西南面分布有跑牛河、熊鱼河,其西面分布有天水河等,其东面尚有一些季节性河流。季节性补给水量对湖流及湖水更替周期有一定影响。乌兰乌拉湖水温低,封冰期达六个月;湖中鱼类很丰富,鲤科的裂腹鱼是最常见的优势种,这些鱼不仅在漫长的冬季在洞里休眠,而且在夏天部分时期也休眠以躲避白天强烈的太阳辐射和晚上的低温。
(二十)新疆阿牙克库木湖,也叫阿牙克库木库勒湖、阿雅格库木湖、阿牙湖等,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祁温塔格乡境内,库尔勒东南550公里,若羌以南190公里,青藏高原的最北端,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之间内陆流域的一个大型不冻咸水湖及向东一大片盐滩。水源来自周缘祁漫塔格山和东昆仑山的许多间歇河。南部的明布拉克意为“千泉”。大片沼泽地分布在东部的依夏克帕提淡水湖周围。面积600平方千米,中国第九大咸水湖,以湖表卤水分布为主,湖面海拔3870米。气候状况干旱寒冷,终年无夏,年降水量100~200毫米,85%集中在5~8月份,以固态为主。年平均气温0℃以下。极端高温6℃,极端低温-37℃,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烈。该湖属于1983年建立的国内最大的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500,000公顷的一部分,由新疆环保局负责管理,机构设在若羌,在鸭子泉和依夏克帕提等地设有站点。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有蹄类:藏野驴、野牦牛、藏羚、藏原羚、盘羊、岩羊等,鸟类中的黑颈鹤、玉带海雕、藏雪鸡、暗腹雪鸡等也受到保护。主要植被 全区已知的植物种数为250种,占优势和有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豆科,毛茛科和莎草科等。草甸化高寒草原中紫花针茅盖度40%,赖草35%。沼泽盐化草甸中主要有赖草,偃麦草和蒿草等。盐渍化洼地为垫状驼绒藜高原荒漠植被,在洼地边缘,季节性河床、泉水地周围分布着匍匐水柏枝高寒矮灌丛。 湖中无鱼,但水生无脊椎动物资源丰富,生物量极大,其中鱼虫等作为高蛋白饵料,有待开发。大片沼泽草甸草原是若羌县的重要牧草基地之一。
(二十一)青海哈拉湖,是青藏高原上内陆流域的一个大型咸水湖,中国第十大咸水湖,青海省第二大咸水湖,又称黑海,湖面面积593平方公里,最大深度65米,容积160亿立方米。位于青海省格尔木东北300公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东北方,在天峻县和德令哈市之间,38°18′N,97°35′E,海拔 4078米。哈拉湖北侧海拔5826米的团结峰是祁连山脉的主峰,亦为甘、 青两省边界上最高峰,当地人称宰吾结勒或岗则吾结。该块湿地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个湖泡,常年蓄水,属浅水小型湖泡,大面积为沼泽地。哈拉湖有高等植物400余种,动物资源极为丰富,有无脊椎动物500余种,脊椎动物339种,其中鱼类53种(特别是大种群鳇鱼),两栖类6种,爬行类8种,鸟类242种,兽类30种。鸟类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5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50种,也是雁鸭类、鹬类和鸥类的重要繁殖地,这块湿地当时被认为是我国北方保留最完整、最原始的湿地生态系统,集自然性、典型性、稀有性、多样性于一体。
(二十二)西藏昂拉仁错,位于西藏仲巴县境内的内流湖,属微咸水湖。地处冈底斯山脉北麓,为构造凹陷湖。湖水以冰雪融水补给,入湖河流有阿毛藏布、甲布日阿藏布和峻藏布,集水面积12 810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 689米,湖长56.6千米,平均宽度9.9千米,最大宽度17.9千米,面积56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3米,蓄水量102.6亿立方米,湖水矿化度16.2克/升,为中国第十一大咸水湖。
(二十三)连环湖,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境内,面积553平方公里,是中国第十二大淡水湖。连环湖成因类型为沙垄间低地里形成的湖泊,水域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35-144米,最大深度5米,平均深度05米,容积为12亿立方立米。水域由18个湖、两条沟、三条人工引水渠组成,湖、沟、渠名称从南向北依次为,牙门喜泡、阿木塔泡、铁哈拉泡、火烧黑泡、那什代泡、牙门气泡、敖包泡、小尚泡、红源泡、西葫芦泡、二八股泡、他拉红泡、东湖、羊草壕泡等组成。各湖泊之间以芦苇荡和岛屿相分离,高水位时水域相通,形成连环,湿地范畴的旅游资源类型非常丰富。又由于连环湖地貌结构为北高南低,南北长 120 里,东西宽 61 里,湖底平坦,纵横百十里,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之一, 是松嫩平原上的一个久负盛名的大型浅水湖泊,湖区范围内的陆地地势低平。连环湖水生动植物丰富,浮游植物有7门85属,硅藻等营养型藻类蕴含量丰富,漂游动物有25属,底栖动物以日本沼虾和中华长臂虾、秀丽白虾为主,可直接回捕,水生植物40余种,有24科,以芦苇为盛产。丰富的水生物植物为淡水鱼繁衍生息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鱼类资源丰富,已知65种,年捕鱼千余吨。可养鱼面积达56万多亩,湖内盛产40种淡水鱼类,尤以鲤、草、鲢、鲫、黑鱼、狗鱼、泥鳅、嘎牙子鱼、麻鲢鱼,白漂子、麦穗鱼,柳根池等为多,其经济价值上乘。连环湖边缘浅滩部分长有茂盛的优质芦苇,是大庆地区优质芦苇产区之一。
(二十四)青海扎陵湖,与鄂陵湖同为黄河上游最大的一对淡水湖,又称“查灵海”,藏语意为白色长湖。位于青海高原玛多县西部构造凹地内,居鄂陵湖西侧,与鄂陵湖与由一天然堤相隔,形似蝴蝶。湖面海拔4294米,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16公里,呈不对称的菱形。面积526平方公里,为中国第十三大淡水湖,蓄水量达467亿立方米,水深平均89米,湖的东北部较深,最大水深131米;西部较浅,水深一般只有1~2米,最浅处只有几十厘米,底质为砾砂石。纳卡日曲与约古宗列渠(藏名玛曲)汇成之黄河,自西南一隅流入,由东南一隅流出,湖心偏南为黄河主流线。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湖,风浪泛起时湖面呈灰白色,故有白色长湖之称。湖中多浮游植物,鱼类资源丰富,与鄂陵湖同为青海水产捕捞基地之一。湖西部距黄河入湖处不远有3小岛,夏季大群候鸟聚居,也称鸟岛。湖滨多为亚高山草甸,为重要牧场。
(二十五)西藏塔若错,位于西藏喀则地区仲巴县境内北部,冈底斯山北麓,湖面海拔4566米,面积4866平方公里,长381公里,最宽172公里,平均宽度1277公里。湖水主要依靠冰雪融水径流补给,有布多臧布等19条入湖河流,为内流湖。湖区属高寒草原半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0~2℃。湖水属碳酸盐亚型淡水湖,矿化度770m/,为中国第十四大淡水湖。
(二十六)西藏班公错,又称错木昂拉红波,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鸟岛,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约12公里处,是中国西藏日土县与印控克什米尔交界的国际性湖泊。80%的长度和面积在中国西藏的阿里地区境内,剩下的则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有趣的是,虽然同属一湖,在我国境内的是淡水,而印度境内的属咸水,苦涩不能饮用,也没有鱼类生长。为一构造湖,海拔4242米,西部为咸水湖,东部为淡水湖。面积604平方公里,中国境内480平方公里,湖形状狭长,湖身呈东西走向,长约15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最窄处仅五米,最深达413米,流域面积为28714平方公里。湖水清澈,透明度可达3—4米,每年结冰期6个月。日土县境内的湖水以淡水为主,少部分为半淡水,湖中有十多个大小不等的岛屿,岛上约有各种鸟类20多种,数量最多时可达数万只,主要的鸟类有:斑头雁、棕头鸥、鱼鸥、凤头鸭、赤麻鸭等,其中属斑头雁和棕头鸥数量最多 (二十七)西藏格仁错,位于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县境内,地处申扎县西部,冈底斯山北麓,康巴多钦山南麓,湖面海拔4650米,面积4759平方公里,是中国第十二大咸水湖。湖泊形状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长条状。湖水主要依靠东南岸入湖的申扎臧布和西南岸入湖的巴汝臧布补给,湖水经西北部的加虾臧布注入孜桂错。湖区属高寒草原半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200~3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0℃。
(二十八)西藏昂孜错,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境内,地处尼玛县南部,拉萨西北460公里,昂孜山北麓的一个大型咸水湖和毗邻的微咸水沼泽,湖面海拔4683米,面积4615平方公里,是中国第十三大咸水湖。湖水主要依靠降水和地表径流补给,有达扎臧布等22条入湖河流。湖区年均降水量200~3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2~0℃。
(二十九)新疆赛里木湖,古称"净海",位于新疆博尔塔拉州博乐市境内西南90余公里天山山脉西段的高山盆地中,丝绸之路的北道,,乌鲁木齐—伊犁公路沿湖南岸穿过,紧邻伊犁州霍城县,是一个风光秀美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2072米,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45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64米,最深处达106米,蓄水量210亿立方米。是中国第十四大咸水湖,也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冷水湖。湖水除周围一些小河注入外,主要靠地下水补给。由于所处位置较高,蒸发量较大,湖水矿化度为3克/升左右,略带咸味,属微咸水湖。
(三十)吉林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处于嫩江与霍林河交汇的水网地区,南北长37公里,东西平均宽11公里,湖岸线蜿蜒曲折,周长达128公里,水域总面积420平方公里,年均蓄水量7亿立方米,是中国第15大淡水湖,也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查干湖环境优美、景色秀丽,盛产鲤鱼、鲢鱼、鳙鱼等。查干湖是河成湖,历史上曾是嫩江主河道的一部分。由于地壳运动,气候变迁,河流摆动、淤积等原因,致使嫩江改道,东移至大安台地以东,留下了大安古河道;另一方面,支流霍林河来水逐渐减少,河道逐渐淤积,出口被堵塞,形成了盲尾河。加之,这里区域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因此,在被称之为“八百里瀚海”的吉林省西部地区造就了此湖泊。
查干湖,原称查干泡、旱河,1983 年吉林省地名普查时,正式更名为查干湖。
1976 年,中共前郭县委、县政府在几乎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带领全县 10 各族人民,靠手抬肩挑,经先后两期,历时八载的艰苦奋斗,终于在 1984 年修通了一条长5385 千米、底宽50 米的人工运河——引松渠,使松花江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查干湖。引松渠不仅给查干湖注入了新的生命,也明显地改变了自治县区域性的自然状况与生态环境,使这里的渔业生产,芦苇生产和旅游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到21 世纪初,查干湖水域面积已由工程开通前的50 多平方千米扩大到420 平方千米,湿地面积达到了5142 平方千米,年产鱼稳定在3500 吨左右。
(三一)湖北洪湖,是中国第16大淡水湖,也是湖北省第一大湖。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北岸,行政区划隶属荆州市,地跨洪湖市和监利县。湖面高程25公尺,面积413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5米,最大深度65米,容积75亿立方米。这里水域辽阔,水草丰茂,水质清澈,物产丰富,自古素有“鱼米之乡”“人间天堂”的美誉。东西两侧与长江相通,是鱼类繁殖的良好场所。湖区南部黑鱼湾至螺山一带每年冬季雁鸭麇集,水禽资源丰富,用野鸭羽毛制成的羽毛扇为洪湖地区传统手工艺品。
(三十二)西藏玛旁雍错,亦称马法木错,曾称玛垂错,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中国第17大淡水湖。藏语意为“不败、胜利”,有“神湖”之称。位于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和喜马拉雅山纳木那尼峰之间,西藏自治区普兰县内。曾与拉昂错(鬼湖)相通,后由洪积,冰水堆积物堵塞而演化为内流湖。湖泊呈“鸭梨”形,北宽南窄,长轴方向长26公里,短轴长21公里。湖面海拔4588米。平均水深46米,最大水深818米,面积412平方公里。湖水碧透清澈,透明度14米。湖水矿化度400毫克/升,属淡水湖,含有硼、锂、氟等微量元素。以融水、雨水补给为主,也有部分泉水补给。湖岸线平直,周长83公里,岸线发展系数115。东岸和东南岸阶地发育。湖泊周围多温泉。在洪积平原和山麓洪积扇上,为以沙生针茅为主并混生有羽状针茅、紫花针茅的荒漠草原;湖滨阶地上发育了以华扁穗草、细叶西伯利亚蓼、藏北蒿草、青藏苔草等组成的沼生植被沼泽化草甸。湖区以牧为主,湖中产玛法木尻鱼与裸鲤。
(三十三)西藏多格错仁,位于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境内中部,强仁温杂日与冬布勒山之间,湖面海拔4921米,面积3933平方公里。湖区气候恶劣,年均降水量150~2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6℃以下。湖形狭长,呈东西走向。湖岸线曲折,多半岛和湖湾。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径流和泉水补给。属氯化物型盐湖,为中国第15大咸水湖。
(三十四)西藏吴如错,位于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县,面积3625平方公里,为中国第18大淡水湖。
(三十五)新疆阿其克库勒湖,位于青藏高原最北端,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之间一个大型咸水湖,若羌以南210公里。由发源于南面和西面昆仑山的几条小河和无数间歇河供水,海拔4250米,面积36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16大咸水湖。高原盆地气候,年降水150毫米。主要植被 沼泽地以莎草、根茎杂草类为主,盐化草甸以赖草、窄颖赖草和高寒偃麦草为优势种。另外还有珍芽蓼、蒿草、苔草和委陵菜等,植被高度10~50厘米。属于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因无人烟而保持着原始的状态。湖边有淡水,是高原旅游、狩猎、登山及科学考察的理想扎营地。
(三十六)西藏多尔索洞错,又称晒冷腾措。位于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境内,海拔4749米,面积35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17大咸水湖。周围为天然牧场。
(三十七)青海西金乌兰湖,蒙古语称西金乌兰淖尔(Xijir Ulan Nuur),藏语称强错,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北麓河乡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90°05′—90°38′,北纬35°09′—35°17′,湖区周围是沼泽草原和荒漠丘间沙地。 西金乌兰湖东西长53km,宽6km,最宽16km,水深47m,湖水面积346平方公里,是中国第18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769m。湖南岸平直,北岸凹凸不平,湖湾发育。近期湖盆明显收缩,湖周边残留20多个1km2的小盐湖或干盐湖。 西金乌兰湖湖水矿化度3567g/L,相对密度1164。pH值713,水化学类型为硫酸盐型硫酸镁亚型。固体盐类沉积有石盐、石膏、芒硝、无水芒硝等,碎屑层沉积中有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
(三十八)青海东达布逊湖,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县北部60公里处,面积3428平方千米,是中国第19大咸水湖,钾镁盐资源储量高达500亿吨。东达布逊湖是柴达木沉降盆地湖泊群中最大的湖,如果说昆仑山和祁连山是两条对峙的屏障,柴达木盆地是屏障间的平地,那么东达布逊湖便是平地间的一个大坑。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号称“盐湖之王”,又名察尔汗盐池,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南部格尔木市与都兰县境内,包括东达布逊湖与南北霍鲁逊湖在内,面积约5856平方千米,盐湖大部上覆坚硬盐壳。盐壳以下为盐层与晶间卤水,盐层最厚60米,储量530亿吨。晶间卤水属氯化物型,有丰富的钾镁光卤石伴生,为中国最大钾镁盐液体矿床,青海钾肥厂年产氯化钾将达100万吨。钾盐的储量仅次于死海,居世界第二位。敦(煌)格(尔木)公路横跨盐湖一段长约32千米,系用盐铺造,称“万丈盐桥”。青藏铁路也约有32千米长的路基筑在盐湖上,为世界铁路建筑史上所罕见。
(三十九)河北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旧称白羊淀,又称西淀,因**《小兵张嘎》而驰名中外。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现有大小淀泊143个,其中以白洋淀、烧车淀、羊角淀、池鱼淀、后塘淀等较大,总称白洋淀,面积 336 平方千米,是中国第19大淡水湖。上游从北、西、南三面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河流,平均蓄水量 132亿立方米,下游由大清河排出。
(四十)西藏鲁玛江冬措,亦称“查罗尔措”、“查罗勒湖”、“措作错”,意为“泉北空地湖”。在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东北,海拔4810米。面积306平方公里,是中国第20大咸水湖,产裸鲤鱼,湖周围有天然牧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