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16.04 搭建 NFS 文件共享服务器

Ubuntu 16.04 搭建 NFS 文件共享服务器,第1张

服务器端需要安装 nfs-kernel-server 软件包: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默认情况下,NFS 服务器上定义了某个共享目录,则该目录及其子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都可被访问。
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客户端任何需要 超级用户 (即 root 用户,UID=0 & GID=0)权限的文件 *** 作都默认映射到 UID=65534 和 GID=65534 的用户,即 Ubuntu 系统中的 nobody:nogroup。
例如客户端使用 root 权限在挂载的共享目录中创建文件时,该文件的 属主 属组 自动变为 nobody:nogroup ,而非 root:root

sudo mkdir -p /var/nfs/gernel
sudo mkdir -p /var/nfs/public
sudo chown nobody:nogroup /var/nfs/gernel

为了使 NFS 服务器定义的共享文件可被指定的客户端主机访问,需要在服务器端的 /etc/exports 文件中添加对应的记录。
该文件的格式如下:
Directory Host(Options ) Host(Options) #comment
关于 /etc/exports 文件的详细语法格式可参考 man exports 。

文件示例:

列出 nfs 服务器上的共享目录

创建挂载点
sudo mkdir -p /mnt/nfs/gernel
sudo mkdir -p /mnt/nfs/public
sudo mkdir -p /mnt/nfs/starky

挂载远程目录
sudo mount 19216856102:/var/nfs/gernel /mnt/nfs/gernel
sudo mount 19216856102:/var/nfs/public /mnt/nfs/public
sudo mount 19216856102:/home/starky /mnt/nfs/starky

权限测试

NFS 的权限设定基于 Linux 文件系统的权限管理,即客户端挂载远程共享目录后,会把它们当成本地磁盘目录一样对待,也是根据文件的属主(组)及其对应的权限设定来限制访问。
gernel 目录的属主(组)为 nobody:nogroup(65534:65534),所以虽然该目录为读写权限,非 root 用户无法执行新建 *** 作。而 root 用户由于 NFS 默认的安全机制,会自动映射到 nobody:nogroup。
由于我在客户端和服务端都有一个名为 starky 的用户,且它们的 UID:GID 都为1000:1000,所以服务端的 /home/starky 目录可以直接被客户端的 starky 用户访问。且由于 no_root_squash 选项,通过 sudo 命令创建的文件其属主仍为 root(而不会再映射为 nobody)。
当然这会导致一些安全问题,比如多个客户端同时都有 UID(GID)为1000的用户(不管用户名是什么),则这些用户会共享服务端 /home/starky 目录里的文件权限。

可编辑 /etc/fstab 文件令挂载共享目录的 mount *** 作成为系统的固定配置(手动输入的 mount 命令属于临时挂载,重启会自动卸载),使得系统重启后可以自动挂载远程文件系统。 /etc/fstab 文件的示例内容如下:

/etc/exports 文件的格式为: Directory Host(Options ) Host(Options) #comment
其中的 Host 项用来指定可访问对应共享目录的主机,其格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传输协议
最初的 NFSv2 由于性能原因使用 UDP 协议,虽然 NFS 添加了自己的 包序列重组 错误检查 功能,但 UDP 和 NFS 都不具备 阻塞控制 算法,所以在大型的互联网络环境中缺乏足够的性能。
NFSv3 提供了 UDP 和 TCP 协议之间的选择。NFSv4 只能使用 TCP 协议。
随着 CPU,内存等硬件设备和网络传输速度的提高,最初由于性能需求而倾向 UDP 协议的选择也变得不再必要。

State
NFSv2 和 NFSv3 是 无状态 的连接,服务端不会跟踪客户端对共享目录的挂载情况,而是使用 "cookie" 来记录一次成功的挂载。"cookie" 不会因为服务器重启而删除,可以用来在服务器挂掉之后保留客户端的连接信息。
NFSv4 是 有状态 的连接,客户端和服务端都会维护文件 *** 作纪录及文件锁的状态。所以不再需要 "cookie" 的使用。

文件锁
早期版本的 NFS 协议(v2 & v3)由于是 无状态 的连接,它们并不清楚哪些主机正在使用哪些文件。但是文件锁的实现又需要获取状态信息。所以早期协议中的文件锁是独立于 NFS 实现的。
而 NFSv4 将文件锁的实现整合到了核心协议中,虽然此举增加了复杂度,但同时也解决了早期版本中的很多问题。
但是为了兼容使用 V2 和 V3 协议的客户端,独立的 locked statd 守护进程仍旧需要。

安全相关
NFS 协议最初在设计时并不关注安全性,NFSv4 通过引入对更强大的安全服务和身份验证的支持,加强了该协议的安全性。

传统的 NFS 协议大多使用 AUTH_SYS 验证方式,基于 UNIX 的用户和组标识。在这种方式下,客户端只需要发送自己的 UID 和 GID 并与服务器上的 /etc/passwd 文件内容作对比,以决定其拥有怎样的权限。
所以当多个客户端存在 UID 相同的用户时,这些用户会拥有相同的文件权限。更进一步,拥有 root 权限的用户可以通过 su 命令切换到任意 UID 登录,服务器会因此给予其对应 UID 的权限。
为了防止上面的问题出现,服务器可选择使用更健壮的验证机制比如 Kerberos 结合 NFS PRCSEC_GSS。

NFS 共享目录的访问控制基于 /etc/exports 文件中定义的主机名或 IP 地址。但是客户端很容易针对其身份和 IP 地址造假,这也会导致一些安全问题。
NFSv4 只使用 TCP 作为自己的传输协议,而且通常只开放 2049 端口进行数据传输。在配置防火墙时,除了放开 2049 端口的限制外,还要时刻注意数据传输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

win10 系统默认不能挂载 NFS 共享目录,需要进入 控制面板 - 程序 - 程序和功能 - 启用或关闭 Windows 功能 ,勾选上 NFS 服务

UNIX and Linux System Administration Handbook, 4th Edition
How to Mount an NFS Share Using a Windows 10 Machine

您好首先感谢您的提问,作为一名 科技 领域创作者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通过您的提问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对比。

(1)OneDrive

2014年1月,美国微软公司正式宣布SkyDrive更名为。微软在YouTube宣布将旗下的云存储服务SkyDrive更名为OneDrive;并于2014年2月19日,微软正式宣布OneDrive云存储服务上线,支持100多种语言,面向全球替代微软SkyDrive,使用自己SkyDrive服务所用的Microsoft账号登录即可。

OneDrive采取的是云存储产品通用的有限免费商业模式:用户使用Microsoft 账户注册用户免费赠送5GB空间,可以在以下设备上使用OneDrive:

安装了Windows和Mac OS X系统的计算机上以及移动平台iOS系统、iPad OS系统、Android系统的平板设备上。

OneDrive提供的功能包括:

1:相册的自动备份功能,即无需人工干预,OneDrive自动将设备中的上传到云端保存

2:在线Office功能,微软将万千用户使用的办公软件Office与OneDrive结合,用户可以在线创建、编辑和共享文档,而且可以和本地的文档编辑进行任意的切换,本地编辑在线保存或在线编辑本地保存。在线编辑的文件是实时保存的,可以避免本地编辑时宕机造成的文件内容丢失,提高了文件的安全性。

3:分享指定的文件、照片或者整个文件夹,只需提供一个共享内容的访问链接给其他用户,其他用户就可以且只能访问这些共享内容,无法访问非共享内容。

(2)Google Drive

3:Google Drive内置了Google Docs,用户可以实时和他人进行协同办公。

4:整合了Google的多项服务,例如Gmail、Google+等。

5:开放了API提供给其他程序使用,也就是说任何程序只要内嵌了Google Drive的API,就可以在这个程序内上传资料到Google Drive进行保存,而无需独立安装Google Drive的客户端。

综上:不管是OneDrive还是Google Drive,提供的服务大同小异。没有太大的区别;若是在国内工作使用建议使用OneDrive,注册就用5GB空间,也可以开通office 365 既可以获取1TB的免费使用空间,win10系统内置OneDrive客户端方便快捷。若您不想花钱使用更大的存储空间,您可以注册一个教育账号,那么可以获得一个5TB扩容空间,当你的账号使用超过90%以上,您还可以在申请至25TB容量;

若你是在海外工作或者留学则建议你 使用Google Drive,因为Google Drive用户群体多,相对而言资源也多。Google Drive整合了Google的Gmail、Google+等多项服务。Google Drive注册就用15GB免费空间,同时你也可以通过付费扩容。如果你不想花钱,也可以注册教育版,则是无限容量,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的隐私可能存在泄密的风险;由于Google未能在国内取得云服务的经营权,所以在国内一般是无法使用。

我这辈子都不想再用OneDrive了!这就是我用了OneDrive之后的真实感受。OneDrive和Google Drive二选一,我会毫不犹豫继续坚持使用Google Drive,原因就是好用。

微软的互联网应用都极其难用

我这里把应用分为三类,第一人是离线本地应用,比如office、Visual Studio,微软非常擅长这类应用,使用体验基本上是行业标杆;第二类是联网本地应用,比如Outlook、OneDrive、Microsoft To Do、Windows应用商店以及微软所有的搬到了云端的应用,微软的这类应用已经非常难用了;第三类就是纯网络应用,Google这种软件比较多,微软相对来说比较少,微软日历是一个,微软这类应用体验也比较差。

微软开发的凡事需要联网的应用,联网要半天,一排正在加载的点点搞半天就加载不出来,尤其是像我这种强迫症比较严重的人,真的是难以忍受,用户体验极其难受。刚开始我以为是因为国内没有服务器的缘故,后来我才发现,挂了梯子访问依然非常慢,体验简直只能用惨绝人寰来形容。


微软的自动更新服务、OneDrive非常占用硬件资源,经常磁盘占用90%多,CPU占用50%多,内存和CPU资源也是时高时低,时而感觉硬件都扛不住了。 Windows系统这么多年来,在很多方面的体验依然极其糟糕,作为一家要靠 *** 作系统赚钱的企业,Windows的体验并不能算是很好,尽管Windows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个人 *** 作系统,也是工业界使用得最多的 *** 作系统,不过在体验上确实做得还不够。

Google Drive在我心目中跟iCloud并列第一

我承认我是Google和Apple骨灰级粉丝,基本上这两家公司的产品我都喜欢,iCloud的酸爽程度我是无数次做过推荐的,确实是非常好用,这一点没的说,尤其是你如果像我这样用的是苹果全家桶,iPhone、iPad、MacBook Pro三大硬件产品协同使用,iCloud就真的是太方便了。


Google Drive除了需要梯子这一个缺点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优点,我现在一些常用的文件,基本上都是要多处备份,当然除了特别私密的文件只会在本地备份之外,其他的一些不是涉及到隐私的文件,我都会本地、iCloud、Google Drive都备份一份,使用的时候就会非常方便。

Google Drive有个非常好的地方是,我可以非常方便地用Google Drive将Google Docs、Google Photos、Gmail等等,这些应用都是我自己平时主力使用的工具,Google基本上不开发桌面应用,手机上是用App,在PC上则是用云端应用,这样使用起来就会非常方便,而且在我看来,未来很多事情我都只需要有网络,一个Google账号,一个Chrome浏览器,基本上我就可以完成很多工作了,而且随时随地就可以用,非常方便,我也认为这是未来的主流的办公方式。

归根结底,一个产品好不好用就是看这玩意儿能不能很好符合你的需求,能不能够高效地完成你的学习和生活,只要满足了这些要求,我觉得就是很好的工具。假设在这样的前提下,这些应用还能给你一些完美的体验,一些美的享受,那就是非常完美了。

大家好,我是IT老手。本人曾经使用Google Drive五年,三年前开始使用OneDrive。二者分别是谷歌和微软推出的云办公平台。我的感受是Google Drive 明显比微软OneDrive 好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Google Drive 体验更好

Google Drive无论是文件存储,Google Sheet,Google Doc,等文档的编辑都是在云端,而且可以进行多人合作编辑。而且可以兼容Excel,Word。Google Drive 在手机端的 *** 作体验更是比OneDrive 强太多了。

Google Drive 比OneDrive 响应快

以前使用Google drive无论是打开文档,在线编辑文档,响应都非常快。在办公室公司网络和使用家里的网络通过访问,Google drive的速度都很快,而且Google sheets,Google Docs都比Excel,Word *** 作速度快。但是现在使用OneDrive ,手机端编辑Excel文档竟然还要登录一次,不但麻烦,而且速度慢,非常不方便。

Google Drive在线文档编辑比OneDrive 方便快捷

如果需要多人完成一个文档,使用Google drive非常方便,你在编辑的时候,可以实时看到其他人在编辑哪些内容。在多人开会的时候,也可以看到大家的鼠标都停留在什么位置。然而,使用OneDrive 这么久了,我还没发现OneDrive能实现这样的 *** 作。

总结

如果微软不是凭借其传统办公方式的市场优势强力推荐OneDrive,Google drive早就统治云办公市场了。作为用户来说,Google drive的体验确实比OneDrive 好很多,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微软背着传统办公软件的包袱。欢迎关注@IT老手 。

小迷觉得OneDrive更好用,其实小迷同时使用的除了OneDrive之外,还有百度云盘、天翼云盘、玩客云盘等。

OneDrive的优点

OneDrive的最大优点就是实时备份,比如你在云盘对应本地的文件夹里,建立并正在编辑一个文件,那么每次保存的同时,就会 自动备份到云盘里去,是实时备份的 ,这一带你非常棒。

小迷的办公室电脑和家里电脑,都是固态硬盘做系统盘,1T机械硬盘做数据存储盘,两台电脑的存储盘就是用OneDrive来实时同步的,所以相对是一份资料,三重备份。

OneDrive的另一个优点是,设置比较少,一旦设置好之后,它 很安静 ,没有悬浮球,没有d窗提醒,安静到你几乎遗忘它的存在,但是它确在默默的为你工作。

对于速度,在某些地方非常快,某些地方确实有些慢,另外,OneDrive的服务器其实已经在国内了,不是很多朋友说的在国外。

还有空间大小,免费版是5G的空间,然后是收费版,不过如果你能找到 教育邮箱,注册后会是1T的空间 ,完全足够使用了,毕竟谁也不会把太隐私的资料放在云盘。

还有一个最好用的地方, 手机端的OneDrive可以将云盘里的资料随时发给同事或者朋友,是通过微信共享的 ,非常方便快捷。

Google drive

Google drive的功能非常多,设计的也很个性,可惜咱们这边没法用,你 必须要能破解 Google的产品防线,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有很大的难度。

另外,谁愿意用个云盘,还时不时的断开了,又得重新费时费力去重新破解,关键时刻太掉链子。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 为了资料安全,网盘不要只是用一个 ,比如小迷日常中,OneDrive是最常用的,每隔一段时间会打开天翼云盘,把OneDrive整个文件夹备份一次,这相当是四重备份了:办公室电脑、家里电脑、OneDrive云端,天翼云端。

能用的话,都好用。现在主要对比是,OneDrive勉强能用,Google Drive不能用。

都不好用,原因很简单。

Onedrive除了商业版是世纪互联提供,国内有服务器外,家庭版和个人版的服务器是随机的(大概率在海外),因此下载和上传速度只能满足一般文档同步需求,大容量的文件交换基本不用想。

而Google Drive,不用一些特殊方法在国内根本用不了。

先说个人结论:两者都不好用,OneDrive偶尔“抽风”,连接无响应,同步体验也稍差。Google Drive体验还行,但不能用,免费空间容量也小。

OneDrive

先说速度体验,其实OneDrive盘(下面为方便简称OD)不限速,有时候配合多线程下载工具能跑满带宽。(一个Windows 10系统镜像5-6分钟下载)


其实不是它慢,是它不稳定。一方面是跟咱们的网络环境有关,网盘会涉及到大量的文件安全问题是难免的。OD盘也没有架设国内专用服务器,或者服务器比较少没能Cover到你所在的地区的网络运营商。或者说它并没有正式进入国内吧。


所以,这些因素就觉得了OD盘访问不稳定的情况。而且还看区域段、时段问题,不同的区域时间段体验差距会很明显。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有很多用户常常说OD盘访问不了。

经常用OD盘做同步盘的人应该是深有体会了,有时候它确实好用也方便。比如你在电脑上做了一份word,这时文档就会自动上传到你的OD盘上。同步的方案设计是没问题的,特别是配合微软自家的产品来说体验确实不错。深度整合进Office 的就更方便了,多设备协作几乎完美。

不过习惯用OD盘的人也应该深有体会的是:国外云要么是网速渣、要么是连接不稳定,这对于日常的一些同步工作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困扰。同步文件有时候可能会出错,断点续传体验也一般,有时候文件传到差不多了,竟然要重头再来,这种也显然是耽误效率的表现。


OneDrive的优点是不限速、只是稳定性不大好。如果要说它其它的缺点,可能要结合百度网盘而说了。

OD盘是没有度盘的“秒传”功能的,我好想也没发现可以转存文件。更重要的是,少有人会用OD盘作文件分享,所以它在资源共享方面是不占优势的。


Google Drive

如前面所言,15GB的免费空间容量也稍小了些,如果是个人文件、相册内容备份倒还可以。Google Drive好用是好用,但是用不了,就没有必要再去展开了。

在国内都不好用,慢的要死。

dropbox 最佳选择

我个人更喜欢one,毕竟客户端没有被X,而谷歌就需要特别的技巧才能用,无形中增加了使用成本。

1打开Excel文件后,在菜单中找到“审阅”按钮。

2点击“审阅”后,就看到关于“审阅”的菜单,需要点击“共享工作簿”。

3在对话框内,对“允许多用户同时编辑”的选项进行勾选。

4然后点击“高级”。

5然后在高级选项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具体的要求。如下图所示。最后点击“确定”按钮,这样基本上完成了Excel文件的工作簿的共享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5147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