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3,i5,i7的cpu到底有什么区别?

i3,i5,i7的cpu到底有什么区别?,第1张

i3,i5,i7的cpu到底有什么区别?

提到这个电脑处理器很多刚接触电脑的小伙伴可能很多都会懵圈,面对这各种型号和系列不知所措,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选,尤其是英特尔有非常多的型号和系列,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区分和识别呢?接下来我就来和小伙伴们聊一聊,注意以下仅限台式机哦!

其实英特尔为了区分处理器的定位和性能分别推出了赛扬,奔腾,酷睿以及至强等系列,其中这个赛扬和奔腾属于低端入门级处理器主要针对要求不高的办公用户,而至强属于服务器系列,针对于中高端和 游戏 用户则是重点选择酷睿系列,但是酷睿系列型号也非常多,为了区分性能英特尔有把酷睿这个系列详细分为了i3 i5 i7 i9四个档次,从而来区分不同档次来满足不同人群,按照其本身性能定位来说i3最低,i5主流,i7高端,i9旗舰,接下来我就详细说一下。

酷睿i3

从整体定位来说酷睿本身就定位中高端,但是在整个酷睿系列当中来说i3只能算是酷睿入门级型号,这部分处理器主要还是面对以办公兼 娱乐 的用户,整体性能要高于赛扬和奔腾系列,那么如何识别i3性能呢?这个主要看发布年代以及型号来决定,一般来说发布年代越新数字越大那么性能也就越好,常见型号有i3 4170 6100 6320 7100 7320 7350k 8100 8350K 9100 9100F 9320 9350K 10100等,其中最大一个特征就是酷睿i3系列9代以前看第2位数,10代看第三位数基本上不会超过3,大家可以看看我前面写的这些型号有没有超过3的,基本上到3就结束了,并且核心数量不会超过四核,所以要是在不知道是酷睿那个系列只要看数字就能知道他的定位,不过这个需要自己慢慢去摸索,接下来我就一i3 9350KF为例来说明一下这些数字和字母代表什么意思。

酷睿i5

前面我说了这个i5系列属于装机主流系列,主要针对中高端用户以及 游戏 用户,整体性能要高于i3系列,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电脑需求较高,并且用于 游戏 那么建议大家最好还是以i5系列起步,不管是性能还是主频以及核心数量同代型号i5要高i3一个等级,常见型号有i5 3470 4590 6400 6500 6600 7400 7500 7600 7600K 8400 8500 8600 8600K 9400F 9500 9600 9600KF等,这就好比九代i3来说,基本上都是双核到四核之间哪怕是主频在高他也是不会超过四核,即便是到了10代除了线程上到8线程外物理核心还是四核,而i5则是根据发布年代不一样基本上都是四核到六核,线程数量也比同代要多,所以大家不得不佩服英特尔刀法之准,同样i5系列的9代以前看第二位数,10代以后看第三位数基本上不会超过6,一般来说都在4到6之间,同样数字越大代表性能越强,后面代K或者F的和上面我讲的i3一个意思,都是代表可超频和无核显,如果说K单独出现那么代表可超频代核显比如 i5 9600K,如果只有F出现那么代表无核显不可超频比如i5 9400F,接下来我以i5 10600K为例来说明一下这些数字和字母代表什么意思。

酷睿i7

到了酷睿i7这个级别都算是高端处理器了,一般用于高端用户群体,比如设计,大型 游戏 以及一些用于多任务的环境,整体性能要高于i5,这个i7系列最大的特征就是在物理核心上面要高于i5系列,一般来说i7系列前些年老型号最低都是四核打底最近几年的基本上都是8核心,线程数量也比同代i3 i5要多,我们常见的型号有:i7 4790 6700 6700K 7700 7700K 8700 8700K 9700 9700K 9700KF,同样i7也有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9代以前看第二位数,10代以后看第三位数字基本上都大于7不会小于7 ,大家看看 历史 i7型号发布,你们有见过i7第二三位数小于7吗?第一代的除外,因为第一代只有三位数理论上数值越大越好,其实看法和上面i3 i5一样,一般第一位数代表第几代,第二三位数代表性能,越大代表越强,而字母基本上和上面一个意思,接下来我以i7 9700KF 为例来说明一下这些数字和字母代表什么意思。

酷睿i9

最后再来说说这个i9系列了,这个i9在家用级别中算是档次最高的了,属于旗舰系列, 准确来说真正用于家用级别的i9没有几个型号,也就九代和10代推出了几个型号如:i9 9900K 9900KS 9900KF 10900K 10900KF,这部分处理器性能大于i7物理核心数量上面打底都是8核心,主频也是非常高的就拿9900K来说单核主频高达50GHZ,可以说是玩 游戏 的最佳处理器了,但是这部分处理器价格并不便宜,不过功耗这块也随之增长,也就是说想要用i9那么你得准备一个大功率的好电源,i9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他的第9代看第二位数,10代看第三位数基本上不会低于9,其他看法和上面一致,不过基本上也没什么好看的,基本上除了9以外后面基本上是0搭配字母了,其中I9 有一个特别版本9900KS,这个S版属于特别版相比之下酷睿i9-9900K的单核、双核加速频率最高5GHz,但是全核加速频率不过47GHz。9900KS虽然同样是8核16线程,但是这款处理器全核心加速频率高达5GHz,这也就是他们本质的差别。

最后总结:

从整体性能定位来说i3是酷睿中最低的,其中9代以前看第二位,十代以后看第三位数基本上不会大于3,i5属于装机主流性能强于i3,并且第9代前看第二位,10代看第三位数基本上在4到6之间,i7定位高端处理器性能强于i5,第9代以前看第二位,10代以后看第三位数基本上不会低于7,i9属于旗舰版性能强于i7,9代看第二位,10代以后看第三位数不低于9,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就是这个i7和i9还有X系列,一般家庭用户很少,这部分主打多核心多线程一般用于服务器较多,所以我也就没有单独列出来了。这些年英特尔处理器一直都在挤牙膏,唯一一次挤多了就是在AMD锐龙二代推出后英特尔改变以往挤牙膏的 *** 作方式推出了第八代处理器,这个第八代也是英特尔有史以来性能和性价比都非常高的一代,从这代开始直接就把i3系列性能提升到7代以前i5级别,但是从九代开始又开始发挥他挤牙膏的天赋,到了第十代直接连接口都换了,接着再来一波割韭菜,其实这个处理器我建议大家根据直接的用途选择适合自己的处理器,千万不要学别人去赶潮流追硬件,这样到头来吃亏的还是你自己,这些年不管是英特尔还是AMD发布处理器速度之快,好多小伙伴刚装的主机还没捂热乎新的型号又出来了,这就好比前段时间我一个朋友刚刚花钱装好了一套九代搭配2080TI的显卡,结果还没开始炫耀10代处理器搭配3080显卡出来,并且价格比他还低性能提升了一倍,你说气人不气人,所以最后一句话根据自己的用途和钱包量力而为!

电脑CPU,i3、i5、i7有什么区别?

i3、i5、i7,是intel的电脑CPU,有移动、台式、服务器三个系列。比如台式机的CPU,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最新的是第十代。其产品型号有i3 10100、i5 10400、i7 10700等,相同之处是:都采用的是375mm375mm封装,插槽类型是LGA 1200,功耗65W,支持128G内存,带630核显,显卡视频最大内存64G。主要区别就是主频、核心、缓存不一样。

i3 10100:主频36,动态加速频率43;四核心八线程;三级缓存6M;

i5 10400:主频29,动态加速频率43;六核心十二线程;三级缓存12M;

i5 10700:主频29,动态加速频率48;八核心十六线程;三级缓存16M。

核心越大,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另外就是三级缓存,在相同架构相同工艺的情况下,CPU的三级缓存容量越大性能越强,当然温度也越高,需要选择合适的散热方案。很简单的说,可以把它们比喻成我们走的路,分别就是小路,公路与高速路的区别。

i3i5i7区别在于核心数。

常规的i3一般是双核心四线程。有些买电脑的忽悠人说i3的电脑是四核的,看任务管理器上四个CPU监视窗就是四核,其实挺无良的。i3是i系列中的低端产品,它没有四核心。

i5有两种,早先i5也是有双核心四线程的,也有四核心四线程的,6系列就都是四核心了。毕竟是中端处理器,当然要和i3核心上有区别了。

i7则是高端了,通常是四核心8线程,六核心十二线程,八核心十六线程。价格则是最贵的。

再有一个区别就是自动调节处理器频率的区别

i3他没有自动调节频率的功能,全功率工作,不论是打开一个小文件,还是大文件,功率是全开的。

而i5和i7则是有自动调节频率的功能,他会自动调节到一个合适的功率进行工作,甚至可以一定限度的超频。可以说在节能上做出很大的贡献。虽然省不了多少能源,但是放眼全球,可谓是积土成山,生了不少能源。

再有区别就是处理能力的区别。

给你打个比方,核心比作水箱,线程好比是水管,核心频率相当于管子的直径,你要处理的问题好比是一个水池。

假如这个水池需要两个水箱可以注满,那么他们他们都可以注满,而且i5和i7还有剩余。

要是四个水箱可以注满,很显然i3就2不够用了,i5正好,i7就有富余。

那么八个水箱就i7能满足条件了。

比起说你要是看看网页,逛逛淘宝,玩玩斗地主等一般需要的话,i3都不用,弄个g2020就够用,土豪你弄i7也没毛病。

i3一般可以满足一般 游戏 需要,硬件要求较低的 游戏 i3跑起来还是可以的,稍微高点的就只能开中等特效了了。举个例子,撸啊撸i3就可以跑起来,特效只能开中高端特效,当然, 游戏 还是要取决于显卡的性能,他们家是相辅相成的。

i5则是中庸配置了,在 游戏 当年可以跑起绝大部分的 游戏 了,工作方面,运行PS,sai,制作不是很复杂的CAD,制作和渲染不是很复杂的ae,制作简单的c4d都可以了。

等到高端的i7,就基本上都可以做了,但是则是根据使用范畴来往上选择更高的型号。

再有一个就是e3处理器,桌面级的服务器处理器,素有i5的价格i7的性能之称。价格目前比i5贵一点,比i7性能稍低一些,不过在 游戏 方面和处理方面都很不错,我用的就是e3的处理器,挺不错的。

之前区别极大,现在区别不大

其实I3、I5、I7的主要区别有2点, 价格和性能

价格:基本上是倍数关系 ,I34=I52=I7,这价格这一条硬性规定,基本上还延续至今,但已经没有那么夸张了,尤其是I3价格涨了但性能提升了不少!

尤其是10代I3处理器祭出4核8线程,基本上就是3~7代I7的复刻版性能和7700一样!

性能:也是I3、I5、I7最大的区别

在3~7代CPU基本上界限非常清晰

I3 2核4线程:4130、6100、7100

I5 4核4线程:4590、6500、7500

I7 4核8线程:4790、6700、7700

在8~9代CPU低端与中端处理器界限逐渐不是非常分明,加入去核显F版低价CPU,性能和价格比缩小更明显,并加入I9处理器

I3 4核4线程:8100、9100/9100F

I5 6核6线程:8400、9400/9400F

I7 6核12线程:8700

I7 8核8线程:9700/9700F

I9 8核16线程:9900/9900F

在10代CPU进一步弱化低端处理器和中端处理器的界限

I3 4核8线程:10100

I5 6核12线程:10400/10400F

I7 8核16线程:10700/10700F

I9 10核20线程:10900/10900F

结语:

我们不难看出,Intel在AMD锐龙的逼迫下,从8代开始大幅度升级I3、I5的性能,而且价格没怎么增长,这人玩家很受益,所以现阶段最值得入手的CPU是10400,这颗CPU的性能基本上就是8700的水平,玩 游戏 办公视频工作都够用!

I7、I9属于发烧友和追求性能极致的用户!不过在新产品的更新过程中逐步和低端U的距离拉近,从某些工作必须买I7到可以用I5代替!

在3~7代非常明显,想要极致性能满足专业办公和 游戏 必须买I7

在8~9代开始弱化,尤其是9400抢走了一大批 游戏 和普通视频玩家的份额

在10代已完成同化,10400已经是6核12线程,价格就1000出头,要性能有性能,要价格有价格!

选择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酷睿I3 I5 I7最早期是用来区分入门,主流,高性能(高端或者 游戏 发烧友)

简单说 ,I5是I7的简化版,I3又是I5的简化版,性能I7>I5>I3,只不过一般人用I3和I5就足够 ,如果想明显区别性能差异就是进行渲染的时候,同一代的I7通常快于I5,I5通常快于I3。

为了更直观,我特意找了最新一代的英特尔I3 I5 I7(U是超级本低压的版本)的图,就更容易理解

下面这个是桌面版的图17年最新的英特尔酷睿7代CPU

CPU性能天梯表2017年

核显和主流的显卡天梯,这样更客观看核显和CPU的性能差异

区别在台式机CPU上更明显,所以以下都是以台式机的i5和i7 CPU为基础来说。

1 超线程。I5没超线程技术,i7有。至于超线程的原理和效率,请Wikipedia。

2 二级缓存/三级缓存大小。由于定位更高端,i7通常情况下有更大的二级缓存和三级缓存。3 总线速度。现在没FSB这个说法了,不过仍然存在类似的QPI/DMI总线。而总线速度更高,默认情况下可以支持更高频率的内存,带来吞吐量的增加,提升性能。

4 PCI-E通道数。由于之前南桥的大部分模块已经整合到了CPU内部,所以PCI-E通道实际上是由CPU提供的。I5一般提供24条PCI-E通道,可以为显卡提供PCI-E x16,同时预留另外的8条,用来支持声卡、网卡以及其他PCI-E总线设备。而i7有36条以上PCI-E通道(X58 36条,X79 40条),对双显卡互连以及更多PCI-E总线设备提供更好的支持

5 内存通道数。这个差异仅存在于X系列芯片组与其他系列芯片组的对比上。X58提供三通道内存控制器,P5x提供双通道。X79是四通道,H、Z、P系列芯片组提供双通道。

6 核心数更多。这个差异也只存在于X系列芯片组与其他系列芯片组的对比上。X58/X79最高可支持6核12线程的CPU,不过这类CPU也只有i7 980x/i7 990x/i7 3960x/i7 3970x四款。其他芯片组最高只支持4核8线程。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缩写为CPU,CPU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在逻辑运算和控制单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这些寄存器用于CPU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据的暂时保存。我们需要重点了解CPU主要指标/参数,这也是如何分辨电脑CPU好坏的要点:

1主频。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 外频 倍频系数。很多人认为主频就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这不仅是个片面的,而且对于服务器来讲,这个认识也出现了偏差。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

2外频。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说白了,在台式机中,我们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相信这点是很好理解的。

3前端总线(FSB)频率。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

4、位和字长。

位:在数字电路和电脑技术中采用二进制,代码只有“0”和“1”,其中无论是 “0”或是“1”在CPU中都是 一“位”。

字长:电脑技术中对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

5制造工艺

早期的处理器都是使用05微米工艺制造出来的,随着CPU频率的增加,原有的工艺已无法满足产品的要求,这样便出现了035微米以及025微米工艺。制作工艺越精细意味着单位体积内集成的电子元件越多,而现在,采用018微米和013微米制造的处理器产品是市场上的主流,例如Northwood核心P4采用了013微米生产工艺。而在2003年,Intel和AMD的CPU的制造工艺会达到009毫米。

i3是双核处理器,支持超线程技术i5也是双核,支持超线程技术,相对i3主要增加了睿频技术,可以在不同负载下主频动态变化已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i5中的高端 5xx 25xx在指令集的支持略有差异,非常适合商业用途。

i7则复杂一些,有双核处理器,支持超线程,睿频技术。其睿频幅度非常大,是目前笔记本顶级双核处理器,如i7 6xx i7 2620等。在指令集上,i7支持最完善

说到CPU,相信大部分人立刻就想到了,i3,i5,i7。并且知道同代i7>i5>i3。今天蜗牛就给大家通俗易通的解释下三者的区别 ,以及如何选择

酷睿i7 定位是高端,在8代之前一直是四核八线程,主频高,缓存也大,性能强大。

这类cpu适用于图形设计,视频渲染,以及对多任务有需求的工作,同时玩 游戏 也是最强的

酷睿i5 定位中高端 可以理解为,i7没有超线程,同时主频也被砍了一点。但是在绝大多数 游戏 中,i5和i7并没有多大区别,超线程在 游戏 中使用较少。这类CPU适用于所有一般用户。8代以后,性能反超前代i7

酷睿 i3定位是主流,你可以直接理解为它是i7砍一半。8代之前一直是双核四线程,但是i3主频常常比i5高点,不过并不支持睿频。

许多人以为i3性能弱,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i3凭借高主频和超线程,表现都可以。只是对任务多开,以及少部分大型 游戏 有点乏力。日常使用完全足够。

其实选择CPU并不是一定要选最好的,选择最实用的更好,如果玩网游选i3,效果不比i5差,如果玩大作选i5,绝对带得动。如果是有特殊工作需要,那就选i7。大家只要知道i3不差,i5够用,i7更强就可以了。

很多小伙伴在挑选电脑时看到不同规格的处理器总是一头雾水,为了方便大家挑选和鉴别,今天就详细介绍一些英特尔i3,i5,i7的具体区别在哪里,防止朋友们入坑。其实从英特尔酷睿系列的名称中就能看出一些区别,下面仔细介绍。

一、CPU的命名规则。

首先从名称上对英特尔酷睿CPU有一个大致了解,明白CPU名称中每个数字或者字母真正代表什么。 酷睿i7-7700k 这个完整的CPU名称来看:

1、 首先 酷睿 CPU的品牌名 ,是 英特尔的子品牌 ,同样的子品牌还有 赛扬、凌动 等;

2、 在品牌名后面的 i7 指的是 品牌标识符 ,想区别是i3,i5还是i7,主要就是看这里。通常来讲, 数字越大,性能越好,也就是说从性能上讲i9>i7>i5>i3 ,但是 也并不绝对是这样 ,比如i5-7600k这款CPU性能就要优于i7-2600k;

3、i7后面的第一个数字7 指的是 GEN标识符 ,这里的 GEN指的是英文generation ,所以GEN标识符指的是 第几代 ,这里就指的是 i7七代CPU 。一般来说 这个数字越大,表明CPU版本越超前,CPU性能也越好 ,但也 不是绝对如此 ,比如i5-4670CPU的性能就要优于i5-6500。

4、后面的700三个数字 则表示 这款CPU的SKU值 ,SKU是 Stock Keeping Unit 的英文缩写,指的是 CPU厂商给CPU设定的库存编号。 通常来讲, 在CPU名称GEN标识符和CPU后缀相同的情况下 SKU值越大,性能越好。

5、名称中最后一位字母通常都是CPU的后缀名,不同后缀名表示的含义也不同,这里的字母K就表示可以超频。 除了K外,还有 表示移动端处理器的M后缀 表示四核CPU的Q后缀 表示功耗优化的T后缀 表示低压极低功耗的U后缀 表示性能极强的X后缀 等等。

二、另外i3,i5,i7的CPU核心和线程数也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 i3CPU都是双核心四线程 i5CPU则是四核心四线程 ,早期i5也有双核心四线程,从i5六系列往上就已经都变成四核了,毕竟要和i3有所区分嘛; i7CPU则有四核心八线程,六核十二线程,八核十六线程等。

三、是否支持自动调频。

i3处理器不会自动调节CPU的频率 ,不管你用i3处理器处理 复杂的大任务还是简单的小任务 ,i3处理器始终都在一个 固定功率 下工作;相比之下, i5和i7CPU则可以自动调节CPU的频率 ,在处理不同任务时处理器会 自动调节到一定的频率 来适应所处理的任务,有时候甚至可以 超频工作 所以从节能环保角度看,i5和i7CPU比i3更节能。

四、应用场景不同。

如果你日常只是用电脑 浏览网页,看看视频,玩些网页 游戏 ,那么使用 i3处理器 就足以应对,甚至 绰绰有余 。而且对于很多硬件要求一般的 游戏 ,i3运行基本都毫无压力,如果 游戏 硬件要求高,i3开个 中低特效 也能流畅玩耍,比如 i3玩LOL开中高特效还是可以流畅运行的 ,当然具体还要看 电脑显卡的性能 如何。

对于 i5CPU ,相对 中规中矩 ,大部分 不是太吃CPU的网游、单机 基本都带的动。即使用i5处理器来处理工作,也能随心应对,比如一些 PS、CAD等制图软件 ,i5处理器一般没什么压力。

对于 相对高端的i7CPU 核心数和线程数 都在那实实在在摆着,足以应对几乎所有应用场景, 不管是玩 游戏 还是办公,都可游刃有余的进行。 如果你经常玩一些 高性能 游戏 ,工作上又要用到很多 3D建模程序 ,那么i7处理器是个不错的选择。

其他题主已经回答得很详细了,我就发几张收集的CPU天梯图吧!


台式机的Core i7/i5/i3的区分很明显,就是核心数和线程数,第七代以及以前的酷睿处理器基本上都是Core i7四核八线程,Core i5四核四线程,Core i3双核四线程,除了第一代酷睿处理器的Core i5出现过 四核四线程 和 双核四线程 并存的情况之外之后都没有出现过这种规格的Core i5了,另外Core i7和Core i5是有睿频的,就是说CPU可以根据当前负载情况自行调节各核心的运行频率,睿频基本上都会比基础频率高出几百MHz,而Core i3就没睿频技术,基础频率是多少就多少,不过Core i3由于是双核的,所以默认频率会直接定得比较高。

到了第八代之后Core i7就变成了6核12线程,Core i5变成了6核6线程,Core i3变成了4核4线程,可以看得出物理核心都比以前多了两个,所以命名相近的产品性能比上代暴涨了40%,这个就是以后的发展趋势,多核心多线程才是王道。

当然了以上之后主流的LGA 115X平台的情况,用X系列主板(X299/X99/X79/X58)的旗舰平台上也有Core i7,不过架构与LGA 115X有很大不同,至少四核心起步,上代的Core i7-6950X有10核之多,性能比LGA 115X的Core i7强多了,现在Intel为了让旗舰平台的处理器命名和主流平台拉开差距,10核以上的处理器都叫Core i9了。

笔记本上的Core i7/i5/i3就混乱了,因为双核和四核的都有,要辨别这个到底是多少核的只能看下它后缀是5是Q,后缀带Q的肯定就是四核的。

 除了SSH端口转发外,另一个办法就是SSH反向隧道。SSH反向隧道这个概念其实很简单。为此,你需要在限制性家用网络外面有另一个主机,即所谓的“中继主机”(relay host),你可以从所在地方通过SSH连接到该主机。你可以使用带公共IP地址的虚拟专用服务器(VPS)实例来建立中继主机。然后要做的就是建立一条持久性SSH隧道,从你家用网络的服务器通向公共中继主机。有了这条隧道,你就可以从中继主机“连回”到家用服务器(这就是为什么它叫“反向”隧道)。无论你人在什么地方,或者你家用网络中的NAT或防火墙限制多严格,只要你可以连接到中继主机,就可以连接到家用服务器。\x0d\在Linux上建立SSH反向隧道\x0d\不妨看看我们如何可以建立并使用一条SSH反向隧道。我们假设下列设置。我们将建立一条从家用服务器(homeserver)到中继服务器(relayserver)的SSH反向隧道,那样我们就可以从另一台名为clientcomputer的计算机,通过中继服务器以SSH的方式连接到家用服务器。中继服务器的公共IP地址是1111。\x0d\在家用服务器上,打开通向中继服务器的SSH连接,如下所示。\x0d\homeserver~$ ssh -fN -R 10022:localhost:22 relayserver_user@1111\x0d\这里的端口10022是你可以选择的任何随意的端口号。只要确保该端口没有被中继服务器上的其他程序所使用就行。\x0d\“-R 10022:localhost:22”选项定义了反向隧道。它通过中继服务器的端口1022,将流量转发到家用服务器的端口22。\x0d\若使用“-fN”选项,一旦你成功验证了身份、登录到SSH服务器,SSH就会径直进入后台。如果你不想在远程SSH服务器上执行任何命令,只想转发端口,就像在本文的示例中,这个选项很有用。\x0d\运行上述命令后,你将直接回到家用服务器的命令提示符。\x0d\登录进入到中继服务器,核实127001:10022绑定到sshd。如果是这样,那意味着反向隧道已正确建立起来。\x0d\relayserver~$ sudo netstat -nap | grep 10022\x0d\tcp 0 0 127001:10022 0000: LISTEN 8493/sshd\x0d\现在可以从其他任何计算机(比如clientcomputer),登录进入到中继服务器。然后访问家用服务器,如下所示。\x0d\relayserver~$ ssh -p 10022 homeserver_user@localhost\x0d\需要注意的一个地方就是,你为localhost输入的SSH登录信息/密码应该适用于家用服务器,而不是适用于中继服务器,因为你是通过隧道的本地端点登录进入到家用服务器。所以别为中继服务器输入登录信息/密码。成功登录后,你就接入到了家用服务器。\x0d\通过SSH反向隧道,直接连接到NAT后面的服务器\x0d\虽然上述方法让你可以连接到NAT后面的家用服务器,但是你需要登录两次,先登录到中继服务器,然后登录到家用服务器。这是由于中继服务器上SSH隧道的端点绑定到回送地址(127001)。\x0d\但实际上,只要单次登录到中继服务器,就可以直接连接到NAT后面的家用服务器。为此,你需要让中继服务器上的sshd不仅可以从回送地址转发端口,还可以从外部主机转发端口。这可以通过在中继服务器上运行的sshd里面指定GatewayPorts选项来实现。\x0d\打开中继服务器的/etc/ssh/sshd_conf,添加下面这一行。\x0d\relayserver~$ vi /etc/ssh/sshd_conf\x0d\GatewayPorts clientspecified\x0d\重启sshd。\x0d\基于Debian的系统:\x0d\relayserver~$ sudo /etc/initd/ssh restart\x0d\基于红帽的系统:\x0d\relayserver~$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x0d\现在不妨从家用服务器开始建立SSH反向隧道,如下所示。\x0d\homeserver~$ ssh -fN -R 1111:10022:localhost:22 relayserver_user@1111\x0d\登录进入到中继服务器,用netstat命令核实SSH反向隧道已成功建立起来。\x0d\relayserver~$ sudo netstat -nap | grep 10022\x0d\tcp 0 0 1111:10022 0000: LISTEN 1538/sshd: dev\x0d\不像之前的情况,隧道的端点现在是1111:10022(中继服务器的公共IP地址),而不是127001:10022。这意味着,可以从外部主机连接到隧道端点。\x0d\现在可以从其他任何计算机(比如clientcomputer),输入下列命令,访问NAT后面的家用服务器。\x0d\clientcomputer~$ ssh -p 10022 homeserver_user@1111\x0d\在上述命令中,虽然1111是中继服务器的公共IP地址,但homeserver_user必须是与家用服务器关联的用户帐户。这是由于,你实际登录进入的主机是家用服务器,而不是中继服务器。后者只是将你的SSH流量中继转发到家用服务器而已。\x0d\在Linux上建立持久性SSH反向隧道\x0d\想必你已明白了如何建立一条SSH反向隧道,现在不妨让隧道具有“持久性”,那样隧道随时建立并运行起来(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暂时网络拥塞、SSH超时还是中继主机重启等)。毕竟,要是隧道没有始终建立起来,你也就无法可靠地连接到家用服务器。\x0d\为了建立持久性隧道,我要使用一款名为autossh的工具。顾名思义,万一SSH会话由于任何原因而断开,这个程序让你可以自动重启SSH会话。所以,让SSH反向隧道保持持久连接很有用。\x0d\第一步,不妨建立无需密码的SSH登录机制,从家用服务器登录到中继服务器。那样一来,autossh就能重启断开的SSH反向隧道,不需要用户干预。\x0d\下一步,将autossh安装到发起隧道的家用服务器上。\x0d\从家用服务器运行带下列变量的autossh,从而建立一条通向中继服务器的持久性SSH隧道。\x0d\homeserver~$ autossh -M 10900 -fN -o "PubkeyAuthentication=yes" -o "StrictHostKeyChecking=false" -o "PasswordAuthentication=no" -o "ServerAliveInterval 60" -o "ServerAliveCountMax 3" -R 1111:10022:localhost:22 relayserver_user@1111\x0d\“-M 10900”选项指定了中继服务器上的一个监控端口,将用来交换测试数据,以监控SSH会话。该端口不应该被中继服务器上的任何程序所使用。\x0d\“-fN”选项传递给ssh命令,让SSH隧道可以在后台运行。\x0d\“-o XXXX”选项指令ssh执行下列 *** 作:\x0d\•使用密钥验证,而不是密码验证。\x0d\•自动接受(未知的)SSH主机密钥。\x0d\•每60秒就交换持久连接(keep-alive)消息。\x0d\•最多发送3个持久连接消息,而不接受任何响应。\x0d\与SSH反向隧道有关的其余选项仍与之前一样。\x0d\如果你希望SSH隧道一启动就自动建立起来,可以在/etc/rclocal中添加上述的autossh命令。

然而,并不是,这个主板再怎么样也就是个B460的板子,只是说这个板子对于平民来说上i9的性价比很高而已,同级的有华硕玩家国度系列的B460-F GAMING,从产品定位来看华硕玩家国度系列更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5863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