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麒麟能追上高通,龙芯等桌面产品很难追上intel?

为啥麒麟能追上高通,龙芯等桌面产品很难追上intel?,第1张

在民用领域,确实很难赶上intel 和amd。他们的cpu架构是不公开的。不像手机cpu。arm架构是公版的。出钱就可以买到授权。
龙芯的芯片,根本安装不了windows系统
龙芯立项于2000年,共有三大生产线,分别生产不同类型的芯片。不过,由于龙芯处理器所使用的指令集与X86和ARM不同,因此很多平台都不支持该处理器,该芯片在市场上也并不多见。

piplist。
龙芯平台查看所有安装包版本号命令是pip list,查看特定安装包版本号命令是pip show package 。
2002年8月10日诞生的“龙芯一号”是我国首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芯片。龙芯从2001年以来共开发了1号、2号、3号三个系列处理器和龙芯桥片系列,在政企、安全、金融、能源等应用场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龙芯1号系列为32位低功耗、低成本处理器,主要面向低端嵌入式和专用应用领域;龙芯2号系列为64位低功耗单核或双核系列处理器,主要面向工控和终端等领域;龙芯3号系列为64位多核系列处理器, 主要面向桌面和服务器等领域。

国家投资的钱多,一个只有7亿人民币,一个数百亿。另外面对的竞争市场不一样,龙芯是走市场化,直接面对Intel,拼桌面和服务器市场,申威是国家军队,政府,科研院校内部消化。最后,技术路线不一样,产业化环境难度差异巨大,龙芯因为省钱,选的是MIPS架构,产业生态非常薄弱,x86的授权非常昂贵,龙芯买不起,而且其目标是打造中国自主可控的CPU。申威现在用的是ARM架构,产业环境非常成熟。

6月28日,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芯中科”)科创板IPO上市申请正式获得受理。
不久前,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官网披露,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龙芯”)拟于科创板上市。龙芯是国内最早开始研发国产CPU的公司之一,这也是目前六大国产CPU厂商(天津飞腾、华为鲲鹏、兆芯集成、申威科技及海光信息)中首家科创板上市的公司。
龙芯20年的发展历程并不平坦。国产CPU最初在国内“自主vs引进”的摇摆中艰苦起步,为了突破英特尔的专利高墙,六大国产CPU用了三种不同的路线实现曲折前进。英特尔X86架构已经建立了专利、生态、知识产权的壁垒,这意味着国产CPU厂商需要一一突围。
经过20年的沉浮,国产CPU虽然在某些专用的领域已经到了初步的产品上量阶段,尴尬的是在商用市场还难得一见。在龙芯IPO之后,这也是国产CPU接下来能否真正实现国产化替代的决定性挑战。
拓展知识
据其官网介绍,“龙芯”是我国最早研制的高性能通用处理器系列,于2001年在中科院计算所开始研发,得到了中科院、863、973、核高基等项目大力支持,完成了十年的核心技术积累。
2010年,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牵头出资,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始市场化运作,旨在将龙芯处理器的研发成果产业化。
目前,龙芯中科致力于龙芯系列CPU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面向行业应用的“龙芯1号”小CPU、面向工控和终端类应用的“龙芯2号”中CPU、以及面向桌面与服务器类应用的“龙芯3号”大CPU。
2021年,龙芯中科推出完全自主指令集架构--LoongArch,标志着指令集系统架构承载的软件生态走向完全自主。
龙芯3A5000采用最新的LoongArch指令集架构,单核性能提升50%,功耗降低30%,与国内采用引进技术的CPU相比在性能上优势明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5984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