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建于明代永乐18年(1420),与故宫同时修建,面积约270万平方米,相当于同时期紫禁城的3倍多,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坛庙建筑。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正阳门外东侧,沿北京城中轴线与先农坛东西相对,是封建统治者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围墙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呈“回”字形,正门朝西,内外墙的南面为方角,北面为圆角,含“天圆地方”之意。天坛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物都在内坛。从南至北依次为圜丘、皇穹宇和祈年殿。
这些地方其实都是用来祭祀的,因为在古代祭祀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人们对这件事情看得很重。在这种祭祀活动当中既可以祈福天下,同时又可以达到与天上神仙互通的这样一个目的,从而让神仙来保佑自己国家能够在未来的很长时间之内风调雨顺,所以祭祀就被皇家认为是最重要以及最高规格的大型的活动。当时因为祭祀活动的重要性,皇帝必须参加,但是去其他地方路途中损耗太大,为了能够减少路途的消耗,所以就在北京修筑了这些有名的北京五坛。
天坛是这些建筑中最有代表性,地位最高的。因为人们在进行祭祀活动的时候是区别祭天和地的,在古代的思想中,天和地都有自己的属性,而且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进行区分。以天来作为天子的象征,以地来作为皇后的象征,因此祭天和祭地有着不同的规格和礼仪形式,慢慢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出现了有很多的朝代会将天坛拿来用作求雨。
这些祭祀活动其实举办起来也是非常的麻烦,在古代特殊的经济条件下,只有通过这样的办法才能安抚民心,民心安定了才能够让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来,因此祭地活动像我们如今叩拜财神爷一样重要。有人认为祭地的活动会非常简单。可能旁人会简单一些,只需要准备需要的东西就好了。但是皇帝在这项活动当中是非常辛苦的,因为他差不多要下跪70多次,叩拜200来次才能够完成这个仪式的一半左右。
虽然古代人不知道自然科学这些事情,但是古代人也是非常有智慧的,他们知道利用这种活动来安抚民心,因为一直大旱的话人们整个心态都会有变化,这种活动一举行人们心里就会相信生活肯定会好的。
1、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
2、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皇穹宇由环转16根柱子支撑,外层八根檐柱,中间八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共同的溜金斗拱,以支撑拱上的天花和藻井。
3、祈谷坛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长廊,附属建筑有内外壝墙、具服台、丹陛桥,内坛墙上东南西北各设天门,西外坛墙设祈谷坛门,内坛东部有七星石。
4、皇乾殿,坐落在祈年殿以北,祈年墙环绕的矩形院落里,由三座琉璃门与祭坛相通。这是一座庑殿式大殿,覆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座。它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
5、七十二连房,祈年殿东边在内墙东门外,有72间走廊,是祈谷寺的附属建筑。为连檐通脊式的一面暖房,北面砌砖南面安设大窗门,俗名称为“七十二连房”。长廊中部偏北,有五间“神库”,是收藏祭祀用品的库房。
6、祈年殿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在朱红色底漆上以沥粉贴金的方法绘有精致的图案;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
7、丹陛桥是连接祈谷坛南砖门及其南天门(成贞门)的甬道,也是连接祈坛和圜丘坛的轴线,长360米,宽30米。丹陛桥上有三条石道,中为神道,东御道,西王道,北高南低,北端高4米,南端1米,北行令人步步登高,如临天庭。
8、斋宫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前进行斋戒的场所,位于祈谷坛内坛西南隅。宫内建有无梁殿、寝殿、钟楼、值守房和巡守步廊等礼仪、居住、服务、警卫专用建筑,均采用绿色琉璃瓦,以两重宫墙、两道御沟围护。
9、南神厨院,位于圜丘东,座北朝南,院门南开,主要建筑有神库、神厨、井亭,是圜丘冬至祭天大典之前制作圜丘坛各种祭品的场所。
10、神乐署是天坛建筑之一,位于天坛西外坛,为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被誉为明清两朝最高的礼乐学府。神乐署始见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称神乐观,观中殿宇众多,环境优美,开有茶肆、药铺,又称天坛道观。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