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快速高精度进给的设计与应用

数控机床快速高精度进给的设计与应用,第1张

哥们我给你找了这么一大段

你自己全文看一下再自己提取吧

前言

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如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产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马克思曾经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制造技术和装备就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数控技术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此外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还将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资,不仅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而且在“高精尖”数控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对我国实行封锁和限制政策。总之,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其技术范围覆盖很多领域:(1)机械制造技术;(2)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3)自动控制技术;(4)伺服驱动技术;(5)传感器技术;(6)软件技术等。

1, 国内外数控技术发展状况

世界制造业在20世纪末的十几年中经历了几次反复,曾一度几乎快成为夕阳工业,所以美国人首先提出了要振兴现代制造业。90年代的全世界数控机床制造业都经过重大改组。如美国、德国等几大制造商都经过较大变动,从90年代初开始已出现明显的回升,在全世界制造业形成新的技术更新浪潮。如德国机床行业从2000年至今已接受3个月以后的订货合同,生产任务饱满。

20世纪人类社会最伟大的科技成果是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计算机及控制技术在机械制造设备中的应用是世纪内制造业发展的最重大的技术进步。自从1952年美国第1台数控铣床问世至今已经历了50个年头。数控设备包括:车、铣、加工中心、镗、磨、冲压、电加工以及各类专机,形成庞大的数控制造设备家族,每年全世界的产量有10~20万台,产值上百亿美元。

世界制造业在20世纪末的十几年中经历了几次反复,曾一度几乎快成为夕阳工业,所以美国人首先提出了要振兴现代制造业。90年代的全世界数控机床制造业都经过重大改组。如美国、德国等几大制造商都经过较大变动,从90年代初开始已出现明显的回升,在全世界制造业形成新的技术更新浪潮。如德国机床行业从2000年至今已接受3个月以后的订货合同,生产任务饱满。

我国数控机床制造业在80年代曾有过高速发展的阶段,许多机床厂从传统产品实现向数控化产品的转型。但总的来说,技术水平不高,质量不佳,所以在90年代初期面临国家经济由计划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移调整,经历了几年最困难的萧条时期,那时生产能力降到50%,库存超过4个月。从1995年“九五”以后国家从扩大内需启动机床市场,加强限制进口数控设备的审批,投资重点支持关键数控系统、设备、技术攻关,对数控设备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1999年以后,国家向国防工业及关键民用工业部门投入大量技改资金,使数控设备制造市场一派繁荣。从2000年8月份的上海数控机床展览会和2001年4月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上,也可以看到多品种产品的繁荣景象。但也反映了下列问题:

(1) 低技术水平的产品竞争激烈,互相靠压价促销;

(2) 高技术水平、全功能产品主要靠进口;

(3) 配套的高质量功能部件、数控系统附件主要靠进口;

(4) 应用技术水平较低,联网技术没有完全推广使用;

(5) 自行开发能力较差,相对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产品主要靠引进图纸、合资生产或进口件组装。

当今世界工业国家数控机床的拥有量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经济能力和国防实力。目前我国是全世界机床拥有量最多的国家(近300万台),但我们的机床数控化率仅达到1.9%左右,这与西方工业国家一般能达到20%的差距太大。日本不到80万台的机床却有近10倍于我国的制造能力。数控化率低,已有数控机床利用率、开动率低,这是发展我国21世纪制造业必须首先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每年我们国产全功能数控机床3000~4000台,日本1年产5万多台数控机床,每年我们花十几亿美元进口7000~9000台数控机床,即使这样我国制造业也很难把行业中数控化率大幅度提上去。因此,国家计委、经贸委从“八五”、“九五”就提出数控化改造的方针,在“九五”期间,我协会也曾做过调研。当时提出数控化改造的设备可达8~10万台,需投入80~100亿资金,但得到的经济效益将是投入的5~10倍以上。因此,这两年来承担数控化改造的企业公司大量涌现,甚至还有美国公司加入。“十五”刚刚开始,国防科工委就明确提出了在军工企业中投入6.8亿元,用于对1.2~1.8万台机床的数控化改造。

数控技术经过50年的2个阶段和6代的发展:

第1阶段:硬件数控(NC)

第1代:1952年的电子管

第2代:1959年晶体管分离元件

第3代:1965年的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2阶段:软件数控(CNC)

第4代:1970年的小型计算机

第5代:1974年的微处理器

第6代:1990年基于个人PC机(PC-BASEO)

第6代的系统优点主要有:

(1) 元器件集成度高,可靠性好,性能高,可靠性已可达到5万小时以上;

(2) 基于PC平台,技术进步快,升级换代容易;

(3) 提供了开放式基础,可供利用的软、硬件资源丰富,使数控功能扩展到很宽的领域(如CAD、CAM、CAPP,连接网卡、声卡、打印机、摄影机等);

(4) 对数控系统生产厂来说,提供了优良的开发环境,简化了硬件。

目前,国际上最大的数控系统生产厂是日本FANUC公司,1年生产5万套以上系统,占世界市场约40%左右,其次是德国的西门子公司约占15%以上,再次是德海德汉尔,西班牙发格,意大利菲地亚,法国的NUM,日本的三菱、安川。

国产数控系统厂家主要有华中数控、北京航天机床数控集团、北京凯恩帝、北京凯奇、沈阳艺天、广州数控、南京新方达、成都广泰等,国产数控生产厂家规模都较小,年产都还没有超过300~400套。

近10年数控机床为适应加工技术发展,在以下几个技术领域都有巨大进步。

(1) 高速化

由于高速加工技术普及,机床普遍提高各方面速度,车床主轴转速由3000~4000r/min提高到8000~10000r/min,铣床和加工中心主轴转速由4000~8000r/min提高到12000r/min、24000r/min、40000r/min以上�快速移动速度由过去的10~20m/min提高到48m/min、60m/min、80m/min、120m/min在提高速度的同时要求提高运动部件起动的加速度,其已由过去一般机床的0.5G(重力加速度)提高到1.5~2G,最高可达15G,直线电机在机床上开始使用,主轴上大量采用内装式主轴电机。

(2) 高精度化

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已由一般的0.01~0.02mm提高到0.008mm左右,亚微米级机床达到0.0005mm左右,纳米级机床达到0.005~0.01μm,最小分辨率为1nm(0.000001mm)的数控系统和机床已有产品。

数控中两轴以上插补技术大大提高,纳米级插补使两轴联动出的圆弧都可以达到1μ的圆度,插补前多程序段预读,大大提高插补质量,并可进行自动拐角处理等。

(3) 复合加工、新结构机床大量出现

如5轴5面体复合加工机床,5轴5联动加工各类异形零件。也派生出各新颖的机床结构,包括6轴虚拟轴机床,串并联铰链机床等。采用特殊机械结构,数控的特殊运算方式,特殊编程要求。

(4) 使用各种高效特殊功能的刀具使数控机床“如虎添翼”。如内冷钻头由于使高压冷却液直接冷却钻头切削刃和排除切屑,在钻深孔时大大提高效率。加工钢件切削速度能达1000m/min,加工铝件能达5000m/min。

(5) 数控机床的开放性和联网管理,已是使用数控机床的基本要求,它不仅是提高数控机床开动率、生产率的必要手段,而且是企业合理化、最佳化利用这些制造手段的方法。因此,计算机集成制造、网络制造、异地诊断、虚拟制造、异行工程等等各种新技术都在数控机床基础上发展起来,这必然成为21世纪制造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

2,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8〕。

2.1 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

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将其列为5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将其确定为21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

在轿车工业领域,年产30万辆的生产节拍是40秒/辆,而且多品种加工是轿车装备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在航空和宇航工业领域,其加工的零部件多为薄壁和薄筋,刚度很差,材料为铝或铝合金,只有在高切削速度和切削力很小的情况下,才能对这些筋、壁进行加工。近来采用大型整体铝合金坯料“掏空”的方法来制造机翼、机身等大型零件来替代多个零件通过众多的铆钉、螺钉和其他联结方式拼装,使构件的强度、刚度和可靠性得到提高。这些都对加工装备提出了高速、高精和高柔性的要求。

从EMO2001展会情况来看,高速加工中心进给速度可达80m/min,甚至更高,空运行速度可达100m/min左右。目前世界上许多汽车厂,包括我国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已经采用以高速加工中心组成的生产线部分替代组合机床。美国CINCINNATI公司的HyperMach机床进给速度最大达60m/min,快速为100m/min,加速度达2g,主轴转速已达60 000r/min。加工一薄壁飞机零件,只用30min,而同样的零件在一般高速铣床加工需3h,在普通铣床加工需8h;德国DMG公司的双主轴车床的主轴速度及加速度分别达12!000r/mm和1g。

在加工精度方面,近10年来,普通级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μm提高到5μm,精密级加工中心则从3~5μm,提高到1~15μm,并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开始进入纳米级(001μm)。

在可靠性方面,国外数控装置的MTBF值已达6 000h以上,伺服系统的MTBF值达到30000h以上,表现出非常高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高速、高精加工,与之配套的功能部件如电主轴、直线电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

22 5轴联动加工bsp;

采用5轴联动对三维曲面零件的加工,可用刀具最佳几何形状进行切削,不仅光洁度高,而且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一般认为,1台5轴联动机床的效率可以等于2台3轴联动机床,特别是使用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铣刀进行高速铣削淬硬钢零件时,5轴联动加工可比3轴联动加工发挥更高的效益。但过去因5轴联动数控系统、主机结构复杂等原因,其价格要比3轴联动数控机床高出数倍,加之编程技术难度较大,制约了5轴联动机床的发展。

当前由于电主轴的出现,使得实现5轴联动加工的复合主轴头结构大为简化,其制造难度和成本大幅度降低,数控系统的价格差距缩小。因此促进了复合主轴头类型5轴联动机床和复合加工机床(含5面加工机床)的发展。

在EMO2001展会上,新日本工机的5面加工机床采用复合主轴头,可实现4个垂直平面的加工和任意角度的加工,使得5面加工和5轴加工可在同一台机床上实现,还可实现倾斜面和倒锥孔的加工。德国DMG公司展出DMUVoution系列加工中心,可在一次装夹下5面加工和5轴联动加工,可由CNC系统控制或CAD/CAM直接或间接控制。

23 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

21世纪的数控装备将是具有一定智能化的系统,智能化的内容包括在数控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方面的智能化,如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为提高驱动性能及使用连接方便的智能化,如前馈控制、电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自动识别负载自动选定模型、自整定等;简化编程、简化 *** 作方面的智能化,如智能化的自动编程、智能化的人机界面等;还有智能诊断、智能监控方面的内容、方便系统的诊断及维修等。

为解决传统的数控系统封闭性和数控应用软件的产业化生产存在的问题。目前许多国家对开放式数控系统进行研究,如美国的NGC(The Next Generation Work-Station/Machine Control)、欧共体的OSACA(Op

和复合加工机床en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Control within Automation Systems)、日本的OSEC(Open System Environment for Controller),中国的ONC(Open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等。数控系统开放化已经成为数控系统的未来之路。所谓开放式数控系统就是数控系统的开发可以在统一的运行平台上,面向机床厂家和最终用户,通过改变、增加或剪裁结构对象(数控功能),形成系列化,并可方便地将用户的特殊应用和技术诀窍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快速实现不同品种、不同档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名牌产品。目前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规范、通信规范、配置规范、运行平台、数控系统功能库以及数控系统功能软件开发工具等是当前研究的核心。

网络化数控装备是近两年国际著名机床博览会的一个新亮点。数控装备的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也是实现新的制造模式如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的基础单元。国内外一些著名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制造公司都在近两年推出了相关的新概念和样机,如在EMO2001展中,日本山崎马扎克(Mazak)公司展出的“CyberProduction Center”(智能生产控制中心,简称CPC);日本大隈(Okuma)机床公司展出“IT plaza”(信息技术广场,简称IT广场);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展出的Open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开放制造环境,简称OME)等,反映了数控机床加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24 重视新技术标准、规范的建立

241 关于数控系统设计开发规范

如前所述,开放式数控系统有更好的通用性、柔性、适应国纷纷实施战略发展计划,并进行开放式体系结构数控系统规范(OMAC、OSACA、OSEC)的研究和制定,世界3个最大的经济体在短期内进行了几乎相同的科学计划和规范的制定,预示了数控技术的一个新的变革时期的来临。我国在2000年也开始进行中国的ONC数控系统的规范框架的研究和制定。

242 关于数控标准

数控标准是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一种趋势。数控技术诞生后的50年间的信息交换都是基于ISO6983标准,即采用G,M代码描述如何(how)加工,其本质特征是面向加工过程,显然,他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数控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国际上正在研究和制定一种新的CNC系统标准ISO14649(STEP-NC),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依赖于具体系统的中性机制,能够描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统一数据模型,从而实现整个制造过程,乃至各个工业领域产品信息的标准化。

STEP-NC的出现可能是数控技术领域的一次革命,对于数控技术的发展乃至整个制造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STEP-NC提出一种崭新的制造理念,传统的制造理念中,NC加工程序都集中在单个计算机上。而在新标准下,NC程序可以分散在互联网上,这正是数控技术开放式、网络化发展的方向。其次,STEP-NC数控系统还可大大减少加工图纸(约75%)、加工程序编制时间(约35%)和加工时间(约50%)。

目前,欧美国家非常重视STEP-NC的研究,欧洲发起了STEP-NC的IMS计划(199911~20011231)。参加这项计划的有来自欧洲和日本的20个CAD/CAM/CAPP/CNC用户、厂商和学术机构。美国的STEP Tools公司是全球范围内制造业数据交换软件的开发者,他已经开发了用作数控机床加工信息交换的超级模型(Super Model),其目标是用统一的规范描述所有加工过程。目前这种新的数据交换格式已经在配备了SIEMENS、FIDIA以及欧洲OSACA-NC数控系统的原型样机上进行了验证。

2 5 柔性化 包含两方面:数控系统本身的柔性,数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功能覆盖面大,可裁剪性强,便于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群控系统的柔性,同一群控系统能依据不同生产流程的要求,使物料流和信息流自动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控系统的效能。

2 6 工艺复合性和多轴化 以减少工序、辅助时间为主要目的的复合加工,正朝着多轴、多系列控制功能方向发展。数控机床的工艺复合化是指工件在一台机床上一次装夹后,通过自动换刀、旋转主轴头或转台等各种措施,完成多工序、多表面的复合加工。数控技术轴,西门子880系统控制轴数可达24轴。(4)实时智能化 早期的实时系统通常针对相对简单的理想环境,其作用是如何调度任务,以确保任务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而人工智能则试图用计算模型实现人类的各种智能行为。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实时系统和人工智能相互结合,人工智能正向着具有实时响应的、更现实的领域发展,而实时系统也朝着具有智能行为的、更加复杂的应用发展,由此产生了实时智能控制这一新的领域。在数控技术领域,实时智能控制的研究和应用正沿着几个主要分支发展: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控制、学习控制、前馈控制等。例如在数控系统中配备编程专家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参数自动设定和刀具自动管理及补偿等自适应调节系统,在高速加工时的综合运动控制中引入提前预测和预算功能、动态前馈功能,在压力、温度、位置、速度控制等方面采用模糊控制,使数控系统的控制性能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最佳控制的目的。

27 功能发展方向

(1)用户界面图形化 用户界面是数控系统与使用者之间的对话接口。由于不同用户对界面的要求不同,因而开发用户界面的工作量极大,用户界面成为计算机软件研制中最困难的部分之一。当前INTERNET、虚拟现实、科学计算可视化及多媒体等技术也对用户界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图形用户界面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人们可以通过窗口和菜单进行 *** 作,便于蓝图编程和快速编程、三维彩色立体动态图形显示、图形模拟、图形动态跟踪和仿真、不同方向的视图和局部显示比例缩放功能的实现。

(2)科学计算可视化 科学计算可视化可用于高效处理数据和解释数据,使信息交流不再局限于用文字和语言表达,而可以直接使用图形、图像、动画等可视信息。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环境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了应用领域,如无图纸设计、虚拟样机技术等,这对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在数控技术领域,可视化技术可用于CAD/CAM,如自动编程设计、参数自动设定、刀具补偿和刀具管理数据的动态处理和显示以及加工过程的可视化仿真演示等。

(3)插补和补偿方式多样化 多种插补方式如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圆柱插补、空间椭圆曲面插补、螺纹插补、极坐标插补、2D+2螺旋插补、NANO插补、NURBS插补(非均匀有理B样条插补)、样条插补(A、B、C样条)、多项式插补等。多种补偿功能如间隙补偿、垂直度补偿、象限误差补偿、螺距和测量系统误差补偿、与速度相关的前馈补偿、温度补偿、带平滑接近和退出以及相反点计算的刀具半径补偿等。

(4)内装高性能PLC 数控系统内装高性能PLC控制模块,可直接用梯形图或高级语言编程,具有直观的在线调试和在线帮助功能。编程工具中包含用于车床铣床的标准PLC用户程序实例,用户可在标准PLC用户程序基础上进行编辑修改,从而方便地建立自己的应用程序。

(5)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集计算机、声像和通信技术于一体,使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信息的能力。在数控技术领域,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信息处理综合化、智能化,在实时监控系统和生产现场设备的故障诊断、生产过程参数监测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

2 8 体系结构的发展

(1)集成化 采用高度集成化CPU、RISC芯片和大规模可编程集成电路FPGA、EPLD、CPLD以及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可提高数控系统的集成度和软硬件运行速度。应用FPD平板显示技术,可提高显示器性能。平板显示器具有科技含量高、重量轻、体积小、功耗低、便于携带等优点,可实现超大尺寸显示,成为和CRT抗衡的新兴显示技术,是21世纪显示技术的主流。应用先进封装和互连技术,将半导体和表面安装技术融为一体。通过提高集成电路密度、减少互连长度和数量来降低产品价格,改进性能,减小组件尺寸,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模块化 硬件模块化易于实现数控系统的集成化和标准化。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将基本模块,如CPU、存储器、位置伺服、PLC、输入输出接口、通讯等模块,作成标准的系列化产品,通过积木方式进行功能裁剪和模块数量的增减,构成不同档次的数控系统。

(3)网络化 机床联网可进行远程控制和无人化 *** 作。通过机床联网,可在任何一台机床上对其它机床进行编程、设定、 *** 作、运行,不同机床的画面可同时显示在每一台机床的屏幕上。

(4)通用型开放式闭环控制模式 采用通用计算机组成总线式、模块化、开放式、嵌入式体系结构,便于裁剪、扩展和升级,可组成不同档次、不同类型、不同集成程度的数控系统。闭环控制模式是针对传统的数控系统仅有的专用型单机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提出的。由于制造过程是一个具有多变量控制和加工工艺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包含诸如加工尺寸、形状、振动、噪声、温度和热变形等各种变化因素,因此,要实现加工过程的多目标优化,必须采用多变量的闭环控制,在实时加工过程中动态调整加工过程变量。加工过程中采用开放式通用型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易于将计算机实时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CAD/CAM、伺服控制、自适应控制、动态数据管理及动态刀具补偿、动态仿真等高新技术融于一体,构成严密的制造过程闭环控制体系,从而实现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

3, 智能化数控系统

3 1 国内外数控系统发展概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开始了根本性变革,各工业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提出了全新的制造模式。在现代制造

pspice OrCAD, workbench, protel, VHDL, PSPICE是由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rgrated Circuit Emphasis)发展而来的用于微机系列的通用电路分析程序。于1972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小组利用FORTRAN语言开发而成,主要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SPICE设计用于模拟电路仿真。PSPICE 105在三大方面实现了重大变革:首先,在对模拟电路进行直流、交流和瞬态等基本电路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蒙特卡罗分析、最坏情况分析以及优化设计等较为复杂的电路特性分析;第二,不但能够对模拟电路进行,而且能够对数字电路、数/模混合电路进行仿真;第三,集成度大大提高,电路图绘制完成后可直接进行电路仿真,并且可以随时分析观察仿真结果。PSPICE软件的使用已经非常流行。在大学里,它是工科类学生必会的分析与设计电路工具;在公司里,它是产品从设计、实验到定型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设计工具。 ORCAD Capture (以下以Capture代称)是一款基于Windows *** 作环境下的电路设计工具。利用Capture软件,能够实现绘制电路原理图以及为制作PCB和可编程的逻辑设计提供连续性的仿真信息。ORCAD是由ORCAD公司于八十年代末推出的EDA软件,它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EDA软件,每天都有上百万的电子工程师在使用它,相对于其它EDA软件而言,它的功能也是最强大的,由于ORCAD软件使用了软件狗防盗版,因此在国内它并不普及,知名度也比不上PROTEL,只有少数的电子设计者使用它,它进入国内是在电脑刚开始普及的94年。 电子工作台(electronics workbench——EWB)软件是目前各种电子电路辅助分析与设计软件中最优秀的软件之一,它具有界面友好、 *** 作简便、实用性强等优点,并具有模拟和数字电路的设计、分析和仿真能力。介绍一种基于EWB软件设计电路的新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方法,并通过设计事例介绍了EWB在电子技术中的方法与技巧,说明了该软件是设计电子电路的有效工具 PROTEL是个完整的板级全方位电子设计系统,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绘制、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混合信号仿真、多层印制电路板设计(包含印制电路板自动布线)、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图表生成、电子表格生成、支持宏 *** 作等功能,并具有Client/Server (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同时还兼容一些其它设计软件的文件格式,如ORCAD,PSPICE,EXCEL等,其多层印制线路板的自动布线可实现高密度PCB的100%布通率。在国内PROTEL软件较易买到,有关PROTEL软件和使用说明的书也有很多,这为它的普及提供了基础。PROTEL是PORTEL公司在80年代末推出的EDA软件,在电子行业的CAD软件中,它当之无愧地排在众多EDA软件的前面,是电子设计者的首选软件,它较早就在国内开始使用,在国内的普及率也最高,有些高校的电子专业还专门开设了课程来学习它,几乎所有的电子公司都要用到它,许多大公司在招聘电子设计人才时在其条件栏上常会写着要求会使用PROTEL。 VHDL的英文全写是:VHSIC(Very High Speed Integrated Circuit)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翻译成中文就是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因此它的应用主要是应用在数字电路的设计中。目前,它在中国的应用多数是用在FPGA/CPLD/EPLD的设计中。当然在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单位,它也被用来设计ASIC。VHDL主要用于描述数字系统的结构,行为,功能和接口。除了含有许多具有硬件特征的语句外,VHDL的语言形式、描述风格以及语法是十分类似于一般的计算机高级语言。VHDL的程序结构特点是将一项工程设计,或称设计实体(可以是一个元件,一个电路模块或一个系统)分成外部(或称可视部分,及端口)和内部(或称不可视部分),既涉及实体的内部功能和算法完成部分。在对一个设计实体定义了外部界面后,一旦其内部开发完成后,其他的设计就可以直接调用这个实体。这种将设计实体分成内外部分的概念是VHDL系统设计的基本点。

pspice OrCAD, workbench, protel, VHDL, PSPICE是由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rgrated Circuit Emphasis)发展而来的用于微机系列的通用电路分析程序。于1972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小组利用FORTRAN语言开发而成,主要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SPICE设计用于模拟电路仿真。PSPICE 105在三大方面实现了重大变革:首先,在对模拟电路进行直流、交流和瞬态等基本电路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蒙特卡罗分析、最坏情况分析以及优化设计等较为复杂的电路特性分析;第二,不但能够对模拟电路进行,而且能够对数字电路、数/模混合电路进行仿真;第三,集成度大大提高,电路图绘制完成后可直接进行电路仿真,并且可以随时分析观察仿真结果。PSPICE软件的使用已经非常流行。在大学里,它是工科类学生必会的分析与设计电路工具;在公司里,它是产品从设计、实验到定型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设计工具。 ORCAD Capture (以下以Capture代称)是一款基于Windows *** 作环境下的电路设计工具。利用Capture软件,能够实现绘制电路原理图以及为制作PCB和可编程的逻辑设计提供连续性的仿真信息。ORCAD是由ORCAD公司于八十年代末推出的EDA软件,它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EDA软件,每天都有上百万的电子工程师在使用它,相对于其它EDA软件而言,它的功能也是最强大的,由于ORCAD软件使用了软件狗防盗版,因此在国内它并不普及,知名度也比不上PROTEL,只有少数的电子设计者使用它,它进入国内是在电脑刚开始普及的94年。 电子工作台(electronics workbench——EWB)软件是目前各种电子电路辅助分析与设计软件中最优秀的软件之一,它具有界面友好、 *** 作简便、实用性强等优点,并具有模拟和数字电路的设计、分析和仿真能力。介绍一种基于EWB软件设计电路的新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方法,并通过设计事例介绍了EWB在电子技术中的方法与技巧,说明了该软件是设计电子电路的有效工具 PROTEL是个完整的板级全方位电子设计系统,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绘制、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混合信号仿真、多层印制电路板设计(包含印制电路板自动布线)、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图表生成、电子表格生成、支持宏 *** 作等功能,并具有Client/Server (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同时还兼容一些其它设计软件的文件格式,如ORCAD,PSPICE,EXCEL等,其多层印制线路板的自动布线可实现高密度PCB的100%布通率。在国内PROTEL软件较易买到,有关PROTEL软件和使用说明的书也有很多,这为它的普及提供了基础。PROTEL是PORTEL公司在80年代末推出的EDA软件,在电子行业的CAD软件中,它当之无愧地排在众多EDA软件的前面,是电子设计者的首选软件,它较早就在国内开始使用,在国内的普及率也最高,有些高校的电子专业还专门开设了课程来学习它,几乎所有的电子公司都要用到它,许多大公司在招聘电子设计人才时在其条件栏上常会写着要求会使用PROTEL。 VHDL的英文全写是:VHSIC(Very High Speed Integrated Circuit)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翻译成中文就是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因此它的应用主要是应用在数字电路的设计中。目前,它在中国的应用多数是用在FPGA/CPLD/EPLD的设计中。当然在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单位,它也被用来设计ASIC。VHDL主要用于描述数字系统的结构,行为,功能和接口。除了含有许多具有硬件特征的语句外,VHDL的语言形式、描述风格以及语法是十分类似于一般的计算机高级语言。VHDL的程序结构特点是将一项工程设计,或称设计实体(可以是一个元件,一个电路模块或一个系统)分成外部(或称可视部分,及端口)和内部(或称不可视部分),既涉及实体的内部功能和算法完成部分。在对一个设计实体定义了外部界面后,一旦其内部开发完成后,其他的设计就可以直接调用这个实体。这种将设计实体分成内外部分的概念是VHDL系统设计的基本点。

pspice OrCAD, workbench, protel, VHDL, PSPICE是由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rgrated Circuit Emphasis)发展而来的用于微机系列的通用电路分析程序。于1972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小组利用FORTRAN语言开发而成,主要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SPICE设计用于模拟电路仿真。PSPICE 105在三大方面实现了重大变革:首先,在对模拟电路进行直流、交流和瞬态等基本电路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蒙特卡罗分析、最坏情况分析以及优化设计等较为复杂的电路特性分析;第二,不但能够对模拟电路进行,而且能够对数字电路、数/模混合电路进行仿真;第三,集成度大大提高,电路图绘制完成后可直接进行电路仿真,并且可以随时分析观察仿真结果。PSPICE软件的使用已经非常流行。在大学里,它是工科类学生必会的分析与设计电路工具;在公司里,它是产品从设计、实验到定型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设计工具。 ORCAD Capture (以下以Capture代称)是一款基于Windows *** 作环境下的电路设计工具。利用Capture软件,能够实现绘制电路原理图以及为制作PCB和可编程的逻辑设计提供连续性的仿真信息。ORCAD是由ORCAD公司于八十年代末推出的EDA软件,它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EDA软件,每天都有上百万的电子工程师在使用它,相对于其它EDA软件而言,它的功能也是最强大的,由于ORCAD软件使用了软件狗防盗版,因此在国内它并不普及,知名度也比不上PROTEL,只有少数的电子设计者使用它,它进入国内是在电脑刚开始普及的94年。 电子工作台(electronics workbench——EWB)软件是目前各种电子电路辅助分析与设计软件中最优秀的软件之一,它具有界面友好、 *** 作简便、实用性强等优点,并具有模拟和数字电路的设计、分析和仿真能力。介绍一种基于EWB软件设计电路的新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方法,并通过设计事例介绍了EWB在电子技术中的方法与技巧,说明了该软件是设计电子电路的有效工具 PROTEL是个完整的板级全方位电子设计系统,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绘制、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混合信号仿真、多层印制电路板设计(包含印制电路板自动布线)、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图表生成、电子表格生成、支持宏 *** 作等功能,并具有Client/Server (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同时还兼容一些其它设计软件的文件格式,如ORCAD,PSPICE,EXCEL等,其多层印制线路板的自动布线可实现高密度PCB的100%布通率。在国内PROTEL软件较易买到,有关PROTEL软件和使用说明的书也有很多,这为它的普及提供了基础。PROTEL是PORTEL公司在80年代末推出的EDA软件,在电子行业的CAD软件中,它当之无愧地排在众多EDA软件的前面,是电子设计者的首选软件,它较早就在国内开始使用,在国内的普及率也最高,有些高校的电子专业还专门开设了课程来学习它,几乎所有的电子公司都要用到它,许多大公司在招聘电子设计人才时在其条件栏上常会写着要求会使用PROTEL。 VHDL的英文全写是:VHSIC(Very High Speed Integrated Circuit)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翻译成中文就是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因此它的应用主要是应用在数字电路的设计中。目前,它在中国的应用多数是用在FPGA/CPLD/EPLD的设计中。当然在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单位,它也被用来设计ASIC。VHDL主要用于描述数字系统的结构,行为,功能和接口。除了含有许多具有硬件特征的语句外,VHDL的语言形式、描述风格以及语法是十分类似于一般的计算机高级语言。VHDL的程序结构特点是将一项工程设计,或称设计实体(可以是一个元件,一个电路模块或一个系统)分成外部(或称可视部分,及端口)和内部(或称不可视部分),既涉及实体的内部功能和算法完成部分。在对一个设计实体定义了外部界面后,一旦其内部开发完成后,其他的设计就可以直接调用这个实体。这种将设计实体分成内外部分的概念是VHDL系统设计的基本点。

设置一个人最后读取消息的时间,那么他下次查的时候就查时间之后的消息,然后设置最后读取时间为当前读取时间

回答补充:

同时打印多条有可能是你的DOM *** 作显示问题,确保你请求新的Ajax的结果返回时,删除原来的消息。

你可以返回一个字符串 比如格式如下 2009-2-21 19:23:11|我是一条消息 这样你在页面段可以把她split开即可

基于TMS320C6701控制多片AD9852的接口电路2009-05-06 15:40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因具有频率转换时间短、频率分辨率高、输出相位连续、可编程控制和全数字化结构、便于集成等优越性能,在雷达、通信、电子对抗等电子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在相控阵雷达和多路信号波形发生器等一些应用场合,开始出现同时使用多片DDS芯片输出多路同步信号波形的趋势。笔者在三通道雷达中频信号模拟器的设计中,使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TMS320C6701对三片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芯片AD9852同时进行控制的接口电路,研究了对多片AD9852芯片输出模拟信号实现相位同步的几项关键技术。本文就这一接口电路作介绍。

1 AD9852和TMS320C6701简介

该系统选用的直接频率合成器是AD公司生产的AD9852,它能产生频率、相位、幅度可编程控制的高稳定的模拟信号。在最高系统时钟300MHz时,输出频率的范围可达DC-120MHz,精度可达1066μHz,频率转换速度可达每秒1×10 8个频率点;具有14位数控调相和12位数控调幅功能;具有相移键控(PSK)、扫频功能(CHIRP)和频移键控(FSK)功能。

该系统选用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是TI公司生产的高速浮点TMS320C6701,其内部CPU集成了8个并行功能单元,配有32个32位通用寄存器,它在6ns周期时间里最多可同时执行8条32位指令,其运算能力可达1G FLOPS;存储器寻址空间为32位,可寻址8/16/32位数据;有4个自加载的DMA传输通道。

2 TMS320C6701与AD9852接口电路

TMS320C6701是本系统的控制中心,其主要功能是将控制信号和信号波形参数发送到AD9852内部相应的控制寄存器,二者的接口电路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对AD9852内部控制寄存器可以进行并口或串口的读写 *** 作。因为AD9852的串口传输速率最大仅为10MHz,而并口传输速率可达高达100MHz,为了提高DSP对AD9852的控制速度,本系统采用了并行接口方式,三片AD9852的8位数据总线同时占用DSP数据总线的D0~D7位,它们的6位地址总线同时点用DSP地址总线的A2~A7位。由于AD9852器件没有片选输入信号。需要利用DSP的写信号/AWR、片选信号/CE0和高位地址数据线的第A21~A20位,并由EPLD对其进行译码要成WRB NO1、WRB NO2和WRB NO3写信号,分别控制三片AD9852器件的写信号WRB,该写信号负责把数据总线上的数据写入到AD9852的I/O缓冲寄存器中数据总线上数据写入到AD9852的I/O缓冲寄存器中进行缓存,这样就实现了片选不同AD9852芯片目的。

TMS320C6701还控制EPLD产生三片AD9852需要的复位信号RESET和外部更新时钟EXT I/O UPDATECLK。为了使三片AD9852和EPLD之间系统时钟同步,它们的外部参考时钟REFCLK由同一个50MHz的温补晶振提供。

3 三片AD9852同步工作的关键技术

为了实现三片AD9852输出信号波形相位同步,必须保证所有的AD9852芯片在同一个系统时钟节拍下工作,每个AD9852的系统时钟之间的相位误差应该最大不超过一个周期。AD9852内部系统时钟形成原理图如图2所示。AD9852有关分或单端两种参考时钟形式,它们既可以直接形成系统时钟,又可以通过参考时钟倍频器倍频后形成系统时钟,选择哪种参考时钟和是否通过参考时钟倍频器倍频可由用户根据需要自行设置;异步的外部更新时钟经过边沿检测电路后与系统时钟同步,形成上升沿,触内部控制寄存器更新内容。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只有三处AD9852芯片参考时钟同步,才能避免它们系统时钟彼此之间不同步。下面介绍影响三片AD9852芯片同步工作的几个关键信号。

31 参考时钟信号

实现多片AD9852芯片同步的首要要求是每个AD9852的输入参考时钟之间必须有最小的相位差。本系统要求用一个时钟信号源产生四路相干时钟分别分配给EPLD和三片AD9852,这给保证时钟信号的驱动能力和信号完整性带来了难度。本系统的解决办法是将温补晶振产生的信号首先传送到一个零延迟时钟驱动芯片CY2305的输入端,再由该芯片输出四路同步时钟信号,其中一路时钟直接供给EPLD,其它三路时钟分别输入给三个MAX9371芯片,此芯片把输入的单端LVTTL电平时钟转化成差分LVPECL电平时钟后,再分别输入给三片AD9852芯片。为了使输入到每个AD9852的参考时钟信号的延迟时间保持一致,需要采用蛇形差分对的走线方法精心布线,使参考时钟PCB走线距离相同。本系统AD9852的参考时钟之所以采用差分输入模式,是因为它不仅可以抑制时钟信号上的共模噪声,而且它还具有最小的率和更短的上升和下降时间(小于1ns)。

32 更新时钟信号

在对AD9852进行控制编程时,写入AD9852的数据首先被缓存在内部的I/O缓冲寄存器中,不会影响到AD9852的工作状态;只有当AD9852的更新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到来时,触发I/O缓冲寄存器把数据传送给内部控制寄存器以后才改变AD9852的工作状态。更新时钟信号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AD9852芯片内部自动地产生,用户可以对更新时钟的频率进行编程来产生固定周期的内部更新时钟;另一种是由用户提供外部更新时钟,此时AD9852 I/O UD引脚为输入引脚,由外部控制器提供信号。

在同时定改三片AD9852内部的频率和相痊控制寄存器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因数据建立和保持时间的原因而出现编程信息传输错乱,使AD9852的输出信号失去同步,本系统使用由EPLD提供的同一个外部更新时钟信号。若使用AD9852内部更新模式,尽管可以简化系统设计,但因为AD9852内部时钟频率较高,会受到AD8952接口速率的限制,使AD9852的控制时序不易控制。对外部更新时钟信号的PCB布线同参考时钟的要求一样,必须使它的上升沿同时到达每片AD9852

33 复位信号

该系统三片AD9852使用同一个复位信号,它在系统上电后和发送控制数据之间由EPLD产生,对AD9852的所有寄存器进行初始化,使相位累加器的状态被设置为初始零 相位,使三片AD9852输出信号相位同步有个参考起始点;它也可以控制AD9852内部的14位相位调整控制寄存器,根据实际需要使它们输出的模拟信号之间保持一定相位差,它调整相位的精度可达到0022°。

34 参考时钟信号倍频

输出频率较低的温补晶振性价比较高,当使用它产生参考时钟信号时,需要使用AD9852片内参考时钟倍频器的锁相环电路,实现4~20倍频后才成为系统时钟信号,这使多片AD9852芯片同步工作的问题变得复杂了,这是因为AD9852内部的锁相环工作有两个状态;锁定状态和获得锁定状态。在锁定状态,系统时钟信号和输入的参考时钟信号可以保持同步。但当给AD9852发送控制指令时,其参考时钟倍频器工作后的一小段时间内,锁相环不能立刻锁定,它工作在获得锁定状态,此时传送到AD9852的相位累加器的系统时钟周期个数是不可控的,直接导致三片AD9852输出的信号之间相位不能同步,因此一定要等待锁相环工作在锁定状态以后,再更新AD9852内部频率或相位等控制字。AD9852片内锁相环锁定典型时间约为400μs,由于每个AD9852的锁定时间不尽相同,建议至少留出1ms时间给锁相环锁定。

35 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信号

TMS320C6701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需要同时与EPLD和三片AD9852相连接,为了提高总线的驱动能力,DSP输出的总线需要通过TI公司的SN74LVTH162245芯片进行驱动后才能与这些异步接口的器件相连接。但是,这样直接加上驱动的数字总线和地址部被三片AD9852分时复位会带来另一个潜在的问题,即复用的总线给多片AD9852之间提供了一个互相耦合电气通道,使它们的模拟输出信号之间的隔离度可能达不到60dB的系统指标要求,故需要进一步改进。本系统采用的方法是使被复用的TMS320C6701总线上的每一路信号首先驱动SN74LVTH162245上的四个输入端,这样就可以从它的输出端得到四个被相互隔离的四路相同信号,然后再各自加端接匹配电阻,对每路信号进行匹配后再接到各自的终端。这样不仅解决了信号隔离问题,还很好地解决了一路信号线因驱动多路终端所引起的传输阻抗不匹配的问题。

4 AD9852的 *** 作控制时序

(1)给系统上电,DSP控制EPLD产生复位信号RESET,此信号需要至少保持10个参考时钟周期的高电平;

(2)依次给每个AD9852发送控制字,使每个AD9852工作状态由缺省的内部更新时钟模式改变成外部时钟更新模式;

(3)将AD9852时钟倍频器工作的控制字依次写入每个AD9852的I/O缓冲寄存器中,EPLD产生外部更新时钟的同时更新每个AD9852内部控制寄存器;

(4)至少等待10ms时间使AD9852内部锁相环锁定。内部锁相环锁定后,DSP就可以发送有关信号波形参数给每片AD9852,对它们的内部控制寄存器内容进行同步更新,使三片AD9852输出同步的模拟信号。

采用DSP控制DDS的方法完成的雷达信号模拟器已经得到了应用,结果证该模拟器输出的三路信号波形同步,具有很高的距离和速度分辨率。另外,DDS技术具有的灵活可编程特性使得上述结构的模拟器还可以有其它应用,只要改变DSP控制程序,就可以根据需要产生三路同步的各种信号波形

电子技术书籍

音响技术

74 立体声音箱的结构、应用和制作

75 电子产品维修技术丛书 音响原理与电路分析

76 家用电器维修丛书 家用音响电路原理与检修方法

77 现代音响设备原理与维修大全

78 高保真音响设计制作

79 实用音响工程与调音技术

80 无线电爱好者丛书 高保真扩音机制作

81 现代扩声技术与工程

82 现代音响工程

83 新编HI-Fi音响原理及检修技术

84 音响设备原理与维修精华

85 家庭影院组建

86 怎样配置、调试家庭影院系统

87 音响爱好者

硬件编程

95 VHDL 与数字电路设计

96 复杂数字电路与系统Verilog HDL设计技术

97 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

98 ahdl入门

仪器仪表

99 常用仪表的使用方法

100 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原理、维修、检定与应用

101 常用仪表的使用方法

102 电子示波器及其应用

103 高压兆欧表

104 胜利牌数字仪器仪表原理与检修指南

105 无线电实验丛书 常用无线电仪器和器件手册

106 现代电信仪表原理与应用

107 常用电子仪器原理、使用、维修

108 电子示波器及其应用

109 模拟与数字万用表检测及应用技术

110 实用万用电表检修

111 万用电表检修技巧与实例

112 无线电爱好者丛书 怎样用万用电表检测集成电路

113 线电爱好者丛书精品系列 万用电表使用技巧与实例

114 新型万用表的使用技巧

115 新型万用表实用手册

116 用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

117 指针式万用表实用测量技法与故障检修

118 万用表测试元器件大全

119 新型数字万用表原理与维修

120 无线电爱好者丛书 怎样用万用电表检测集成电路

显示技术

121 液晶电视――液晶显示的原理和应用

122 液晶器件工艺基础

123 液晶显示应用技术

124 高新技术丛书 平板显示器件原理及应用

125 LED显示屏系统原理及工程技术

126 VGA、SVGA彩色显示器的原理、维修及图集

127 电子显示技术

128 光栅数字显示技术及其应用

129 计算机数据显示器原理与设计

130 微型计算机显示器实用维修技术与实例

131 显示技术(译文集)

132 显示器电路原理与维修

133 显示器维修大全

134 荧光屏上的示波测量法 电子示波器在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135 示波器技术

微波技术

136 微波电路

137 微波技术基础(第二版)

138 微波通信与卫星通信

139 微波电路设计

140 微波技术基础与应用_陈振国

141 微波原理_吴下娴

微电子技术

142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其应用

143 集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144 集成电路名词术语解释

145 集成电路入门

146 集成电路――设计原理与制造

147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148 集成电子技术教程

149 模拟集成电路(原理、设计、应用)

150 专用集成电路高级综合理论

151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基础

152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微细加工技术

153 集成电路及应用

154 微电子电路设计原理及应用

155 微电子焊接与封装

156 微电子技术概论

157 微电子技术基础 双极、场效应晶体管原理

158 微电子器件应用可靠性技术

159 微电子设备的换热

160 微电子学丛书 ULSI器件、电路与系统

161 微电子学丛书 碳化硅宽带隙半导体技术

162 微电子学丛书 小尺寸半导体器件的蒙特卡罗模拟

163 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 微电子器件可靠性

遥控遥测技术

164 实用遥控电路原理与设计速成

165 无线电爱好者丛书 实用无线电遥控(修订本)

166 无线电遥测

167 遥测遥控技术

168 遥感遥测及计算机应用

169 遥测遥控信息传输原理

嵌入系统设计

嵌入式系统开发圣经

电磁兼容技术

170 机电一体化电磁兼容设计

171 电磁兼容标准汇编·通信、信息技术设备类及系统间卷

172 通信系统中的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

173 无线电工程中的电磁兼容

174 电磁兼容性原理及应用

175 电磁兼容标准与认证

176 电磁兼容标准汇编·电工、电子产品类卷

177 电磁兼容设计

电子工艺技术

178 电子工业生产技术手册(3)电子元件卷

179 电子工艺及电子工程设计

180 电子工艺实训教程

181 电子装配工艺

182 电子组装技术

183 高等学校教材 电器制造工艺学(第2版)

184 高等学校教材 电子工艺基础

185 晶体管原理与工艺

186 现代电子工艺技术指南

187 电工产品学

防干扰技术

188 电子设备的防干扰设计

189 电子电路实用抗干扰技术

190 屏蔽技术

191 电子对抗原理(上册)

192 电子电路实用抗干扰技术

193 密封技术

194 密封

静电技术

195 电机工程手册(第二版)(7) 应用卷(二) 第5篇 静电技术和电的其他

196 电子产品防静电技术要求

197 电子产品制造防静电系统测试方法

198 电子设备制造防静电技术

199 esd 保护设计

200 ESD知识介绍

201 接地技术

自动化技术

202 机械工业自动化技术 检测自动化

203 电气控制与PLC

204 高等工科学校适用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205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手册

206 工业自动化仪表丛书 射流技术及其应用

光电技术

207 光电技术

208 光电子学及其应用

209 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

210 高等学校教材 光测原理和技术

211 光电检测技术

212 光电子学及其应用

213 红外技术基础与应用

214 激光工艺与微电子技术

215 无损检测技术丛书 激光全息检验

216 现代高技术丛书 激光与光电子技术

217 红外电子学

218 红外技术原理手册

219 无线电爱好者丛书 红外线与超声波遥控

220 光电图像处理

221 激光等离子体原理

222 激光技术和应用

223 激光器件原理与设计

224 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

225 固体激光技术基础丛书之二 激光晶体

电工技术

226 安装与维修电工技术 (第2版)

227 带电作业技术

228 低压电工实用技术

229 电动机应用技术丛书 变频器应用技术及电动机调速

230 电工基础

231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 下册

232 电工类实用手册大系

233 电工与电子基础

234 供配电设计手册

235 交流电机的非正弦供电

236 节电技术与节电工程

237 输配电工程学

238 常用电工计算

239 电工必读丛书 电工电气线路与设备故障检修600例

240 电工基础

241 电工实用技术丛书 常用电工测量技术

242 电工实用技术丛书 如何保证安全用电

243 电工实用手册

244 现代家庭生活常识丛书 电工常识百问百答

245 现代家庭实用电工技术

245 袖珍电机修理工手册

247 最新电工实用经典线路范例

248 交流步进传动系统

249 交直流传动系统的自适应控制

250 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

251 执行电动机

252 直流无刷电动机原理及应用

对讲机

253 集群移动通信机和对讲机原理、使用及维护手册

254 对讲机原理、使用及纵图集(二)

255对讲机原理、使用及纵图集(三)

通信技术

256 GSM手机维修培训教程

257 OHM科学丛书 图解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258 可视图文业务网

259 通信基础知识

260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261 射频通信电路

262 综合业务数字网导论

263 综合宽带接入技术

264 宽带城域建设与管理

265 专用移动通信网组网技术及维护

266 渔业电子技术丛书 单边带通信原理

267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信息类教材(通信技术专业) 手持移动电话原理与维

268 有线电视模拟-数字光纤与微波传输技术

269 异步转移模式――ATM技术及应用

270 异步传递方式宽带ISDN技术

271 移运通信前尚技术丛书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

272 移动通信前沿技术丛书 GSM网络与GPRS

273 曜高技术普及丛书 虚拟专用网

274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丛书 蓝牙协议及其实现

275 无线寻呼机(BB机)原理与维修

276 无线寻呼系统

277 无线电寻呼和无绳通信

278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的使用与维修

279 微机通信指南

280 微机通信原理与实用技术

281 微波与光导波技术

282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丛书 电子商务站点黑客防范

283 同步数字体系(SDH)技术及其应用

284 完全手册系列丛书 MODEM完全手册

285 网络与通信译林精选系列 ADSL/VDSL原理

286 通信原理与技术

287 通信原理(第4版)

288 通信网原理及其实现技术

289 锁相与频率合成技术

290 数字移动通信及ISDN

291 数字移动电话机原理及维修技术

292 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技术

293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及设备

294 数字通信:第三版

295 实用卫星电视接收技术 ――原理、安装、测试和检修

296 时分双工CDMA移动通信技术

297 时尚数字手机原理与维修(二)

298 雷达原理(修订版)

299 全国高技术重点图书·通信技术领域 信号复制生成理论及应用

300 全国高技术重点图书·通信技术领域 编码密码学

301 宽带无线接入和无线局域网

302 宽带网络技术及测试

303 宽带Zooe丛书 xDSL技术与应用

304 宽带Zone丛书 宽带接入技术

305 纠错编码技术和应用

306 精通串行通信

307 介质光波导器件原理

308 集成锁相环路 原理 特性 应用

3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综合业务数字网与异步转移模式ISDN

310 光纤通信设计

311 光纤接入网技术

312 光纤技术及应用

313 蜂窝移动通信――模拟和数字系统

314 分组变换技术及其应用

315 调制解调器实用技术

316 调制解调器初学者指南

317 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工作原理及标准

318 cdma 2000技术

319 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

320 通信流理论基础与多媒体通信网

321 现代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管理

322 信息高速公路实用教材 宽带网络技术及其应用

323 信息编码技术及其应用大全

324 异步传递方式宽带ISDN技术

325 GSM标准

326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原理与工程设计IS-95 CDMA和cdma2000

单片机

327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328 MCS-51单片机原理及实用技术

329 位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技术及其应用

330 单片机开发与典型应用设计

331 单片机实用系统设计技术

332 IBM PC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333 MCS-51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修订版

334 北京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培训教材 单片机――原理· *** 作·实验·应用

335 单片机实用技术_整机设计、多机通信、实用技术

336 EM78系列单片机简介

337 单片机器件应用手册

338 MCS 96 MC6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339 数字PID及其算法

家用电器电器维修技术

340 45种厨房电器使用与维修

341《家用电器常识丛书》 声像·厨房家用电器分册

342 DVD机维修技术原理与方法

343 OHM科学丛书 图解数字磁带录音机

344 VCD、CVK、SVCD、DVD激光影碟机实用指南

345 VCD/DVD视盘机原理与维修

346 VCD/SVCD/DVD机维修宝典丛书 十大主板名牌VCD/SVCD/DVD机维修精

347 VCD/SVCD/DVD机维修宝典丛书 十大主板拼装VCD机维修精要与实例

348 百种家用电器实用手册

349 彩色显示器原理与检修技术速成

350 初级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含视频设备维修工、音频设备维修工)

351 磁带录像机原理与调试

352 大彩电、摄录机、影碟机 原理·调测·检修

353 大哥大 BP机 住宅电话使用手册

354 大屏幕遥控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电子基础

442 图解电子学入门[日]OHM

443 变流技术基础及应用

444 超高频技术

445 磁路与磁场

446 等离子体电子工程学

447 低频电子线路

448 电子工程师便携手册

449 电子高新技术丛书 第6分册

450 电子调节技术入门

451 电子工程中的积分变换

452 电子模拟数字转换器

453 电子技术教育丛书 电子特技原理及应用

454 电子设计技术

455 电子线路(提高版·模拟电路与脉冲数字电路)

456 电子学基础及应用集成和分立系统

457 电子系统建模仿真与评估

458 电子学重要公式活用手册

459 高等电路

460 高等学校教材 数字电路

461 固态高频电路

462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三版

463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无线电技术

464 脉冲与数字电路

465 实用电气线路及原理

466 实用电子公式手册

467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468 数字集成电子技术基础

469 数字信号处理(修订版)

470 数字原理

471 现代工程师实用数字化技术

472 线性与非线性电路

473 线性系统理论和设计

474 新旧电气图形符号对照读本

475 现代电子学辞典――英汉、汉英名词对照

476 信号变换与处理

477 袖珍电子工程师手册

478 优化方法与电路优化设计

479 与电子爱好者谈电子技术

480 怎样看电气线路图

481 自适应滤波器原理(第三版)

482 电子工程师指南

483 无线电爱好者丛书精品系列 无线电爱好才读本

484 无线电爱好者丛书精品系列 无线电爱好才读本(上)

485 21世纪电子电气工程师系列 数字电路

486 数控技术

487 数字控制系统――原理、硬件与软件

488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489 数字电子技术分析及其实用电路设计

490 21世纪电子电气工程师系列 数字电路

491 数字系统现场集成技术丛书

492 图解数字电路的计算

493 无线电接收

494 通讯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设计

495 电子电路资料荟萃

496 超高频技术和器件(上册)超高频技术

497 磁偏转线圈设计理论基础

498 电器照明设计

499 电子爱好者电子线路设计应用手册

500 电子电路系统及标准最佳设计及实践

501 电子线路设计手册

502 蓄电池快速充电的原理与实践

502 非线性半导体电阻及其应用

503 变容二极管的应用

504 常用电子元器件简明手册

505 常用新颖电子器件及其应用

506 磁性材料基础

507 电力电子电路精选 ――常用元器件·实用电路·设计实例

508 电介质材料及其介电性能

509 电力电子新器件及其应用技术

510 电子电路及电子器件

511 电子工程师手册 上册 第4篇 电子元器件

512 电子工程师手册 上册 第1篇 常用资料

513 电子电路及电子器件

514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

513 无线电元器件精汇

514 无线电元器件检测与修理技术入门

515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丛书 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及应用

516 最新电子元器件产品大全第三册--真空电子器件与显示器件

517 最新电子元器件产品大全第一册--分立半导体器件

518 固态继电器

电子制作技术

519 电子镇流器原理与制作

520 实用电子装置制作精选·续集·

521 新颖实用电子设计与制作

522 无线电制作精汇

电视技术

523 背投影式彩色电视机检修手册 1

524 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

525 闭路电视系统设计与应用

526 彩色电视和立体电视

527 超高频电视调谐器设计与原理

528 大屏幕电视

529 大屏幕遥控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530 等离子体电子工程学

531 电视机元器件检修大全(下)

532 电视机原理与检修

533 电视技术与应用

534 电视墙显示及控制技术

535 电视天线放大器原理、制作与维修

536 电信技术普及丛书 大屏幕电视

537 电信新技术培训系列教材 会议电视

538 高清晰度电视(HDTV)

539 工业电视摄象机

540 共用天线电视系统(修订本)

541 广播电视设备原理·使用·维修系列教材 有线电视原理·设计·维修

542 家用电器维修金例丛书 大屏幕及背投彩电维修金例

543 监控电视系统原理与设计

544 开路与闭路电视原理及维修

545 看图学修家丛书 看图学修彩色电视机

546 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和DVB

547 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

548 数字电视技术:高清晰度数字视频原理与应用 (第三版)

549 数字电视原理

550 天线原理

551 图文电视系统原理与应用

552 卫星电视与有线电视技术

553 电视与有线电视技术(修订本)

554 无线电爱好者丛书 电视接收天线

555 相控阵和频率扫描天线原理

556 新型电视接收天线

557 有线电视模拟-数字光纤与微波传输技术

558 有线电视系统性能检测

559 最新实用卫星电视接收技术(第二版)

电源技术

560 电源技术

561 电子工业技术词典 电源

562 不间断电源的原理安装调试和维修

563 电子设备电源技术普及丛书 逆变器知识

564 开关集成稳压器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

565 特种集成电源最新应用技术

567 微型计算机电源原理与维修

568 新型单片开关电源的设计与应用

569 转换式电源供给器原理与设计

570 PWM开关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571 UPS不间断电源剖析与应用

572 UPS应用及其维修技术

573 不连续导电模式高功率因数开关电源

574 集成开关电源的设计制作调试与维修

575 开关电源

576 开关电源的设计

577 开关电源的设计与应用

578 开关式稳压电源

579 开关稳压电源――原理、设计与实用电路

580 实用电源电路集锦

581 无线电爱好者丛书精品系列 新型实用电源电路集锦

582 现代电源设计大全

583 新型特种集成电源及应用

变频技术

584 变频高速应用技术

585 变频器基础及应用

586 变频器应用手册

587 电气自动化新技术丛书 SPWM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588 交流调速技术

589 脉宽调速系统

590 PWM变频调速技术

591 SPWM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版

592 大功率交-交变频调速及矢量控制

变压器技术

593 电力变压器安装

594 变压器应用与维修

595 变压器全书 (电力变压器实用技术)

596 电力变压器的安装、运行和维修

597 电力变压器绝缘技术

598 电流互感器

599 电能表修校及装表接电工

600 继电保护丛书 发电机变压器 整流型保护继电器原理

601 脉冲变压器设计

602 新编变压器实用技术问答

程控交换技术

603 EWSD数字电子交换系统

604 程控交换机原理及维护

605 程控数字交换与现代通信网

606 清华大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系列教材 程控交换与综合业务通信网

607 数字程控交换原理与应用

608现代交换原理

传感器技术

609 传感器

610 传感器的理论与设计基础及其应用

611 传感器原理 设计与应用(第三版)

612 现代传感器集成电路:通用传感器电路

613 新编传感器技术手册

DSP技术

614 DSP基础与应用系统设计

615 DSP控制器及其应用

616 DSP芯片的原理与开发应用(第2版)

617 DSP原理及其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618 TMS320C6000系列DSPs的原理与应用

619 DSP开发技术

620 DSP原理及应用

621 DSP广度与深度

622 DSP指导

USB技术

623 USB系统体系

SMT技术

624 实用表面组装技术

625 表面安装技术设计指南

626 自动装置元件及其动态特性

627 表面组装工艺通用技术要求

628 表面组装用胶粘贴通用规范

629 表面组装元器件焊接实验

630 表面组装组件焊点质量评定

631 贴片代码手册

PLC技术

632 CAD应用系列丛书 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

633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应用技术

634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技术

635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原理及应用

636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

637 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与编程技巧

638 逻辑与可编程控制系统

639 现代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640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原理与应用

641 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

642 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开发与应用

PCB技术

641 无线电电子设备印制板的设计和生产的自动化

642 印制电路技术

643 印制电路设计标准手册

644 高速PCB设计指南

645 PCB设计基础教程

646 PCB设计基本工艺要求

647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原则和抗噪声措施

648 印刷电路板的平衡设计

649 PCB Designer’s SI Guide

半导体技术

650 CMOS模拟电路设计

651 半导体变流技术

651 半导体超晶格材料及其应用

652 半导体导波光学器件理论及技术

653 半导体电路原理及应用

654 半导体发光材料和器件

655 半导体和半导体器件

656 半导体器件物理

657 半导体手册 第二编 材料

658 半导体应用知识

FPGA/CPLD技术

659 CPLD技术及其应用

661 CPLD数字电路设计--使用MAX+plusⅡ入门篇

662 PLD与CPLD数字电路设计――使用machxl

663 FPGA高级设计

664 FPGA原理、设计与应用

665 可编程逻辑陈列FPGA和EPLD

666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与应用

667 FPGA设计指导手册

668 FPGA集成培训

669 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CPLD

以上就是关于数控机床快速高精度进给的设计与应用全部的内容,包括:数控机床快速高精度进给的设计与应用、电子设计用软件哪个比较好、集成电路设计开发最佳的软件是哪一款软件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6249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