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牌子笔记本电脑又实惠又便宜?

什么牌子笔记本电脑又实惠又便宜?,第1张

推荐华硕天选,

天选以二次元的活力和多元的灵魂,打造出新时代动感出位的科技产品。

搭载新一代AMD 锐龙标压处理器 Ryzen™ 5 4600H/Ryzen™ 7 4800H,

全新图灵架构独显,选配Nvidia  Geforce  GTX1650Ti,4GB GDDR6显存   /

GTX1660Ti,6GB GDDR6显存    /RTX2060,6GB GDDR6显存 

拥有突破性的图形性能,游戏畅玩完全没有问题。

二次元美学设计,线条利落,独属配色。

配备双PCIE m2接口和一个25寸硬盘接口。

冰川散热结构它采用的是冰川散热系统,采用防尘风扇设计,长时间游戏也能保持凉爽。

产品规格可能会依国家地区而有所变动,我们诚挚的建议您与当地的经销商或零售商确认目前销售产品的规格。

第一位:IBM Think Pad系列。俗称“小黑”,一成不变的颜色和样式。作为现代个人电脑之父,IBM的笔记本有着最好的质量、地位和价格。在笔记本领域累计1000多种专利技术(比如,硬盘之父),ThinkPad是追求性能、便携、稳定、可用的笔记本爱好者的首选佳作。
苹果 MAC系列
第二位:苹果 MAC系列。之所以称苹果机,是不只是因为其由苹果生产,也因为其核心区别于IBM标准PC。是pc机之外的“世外高人”,可以这么理解,苹果公司=精简的IBM加上精简的微软。因为原来只有白色,俗称“小白”。假如当年决策没有失误的话,现在IBM Think Pad系列的地位应该就是MAC系列的了。如果说,IBM是最实用强悍的笔记本,那么,苹果就是最艺术的最火星的笔记本了,当然,价格也很“艺术”。
第三位:HP下的康柏(Compaq)。当年主流pc机中,康柏是几乎可以和IBM抗衡的,现在虽然收归HP公司门下,但是依然沿用着康柏的标志,当初康柏几乎就是商务用笔记本的代名词,其质量和口碑可见一斑。注意一下:家用的康柏可不如商用的。
第四位:富士通(FUJITSU)。富士通被称为日本的“IBM”,是日本笔记本当之无愧的“老大”,pc上充斥着IBM、富士通、康柏、东芝等等寡头们制定的标准,富士通号称“世界笔记本电脑专家”,当然,价格也是“老大”级别的。
 第五位:东芝(TOSHIBA)。东芝号称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的缔造者,不过,最近在走时尚路线,质量和富士通相比有些毛糙。
第五位以后就很难排列了,因为基本设计大同小异,质量不相上下,还是随便排一下吧,就是说,上边五个品牌的位次是基本上人人认同的,下边的顺序就有些见仁见智了。
第六位:NEC。1989年,NEC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彩色液晶的笔记本电脑,在笔记本领域,NEC的液晶研发和制造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在日本的本土销量也一直紧随富士通之后,但是,质量上除了液晶屏之外,没有太大的亮点。
 第七位:SONY 。SONY 97年才开始进入笔记本领域,始终走的是“时尚、高端”的路线,,因此“漂亮”成了最大的卖点(个人感觉很丑)。但在稳定性、安全性、耐用性、上很弱,可以说,买索尼,除了一个牌子,没有什么值得的。
第八位:戴尔(DELL) 。 DELL是IT业的奇迹,96年涉足笔记本领域,短短的几年之内,销量成了全球第一,但是DELL的成本体系也制约了他在中高档笔记本的发展。DELL成为了“低价笔记本”的代表。的确,其质量没有什么可以夸耀的地方,尤其散热,问题多多。
第九位:华硕(ASUS)。华硕是华人电脑的一个不大不小的骄傲,坚持“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有品牌销售” ,因此兼容性好,散热问题解决的也比较彻底,做工上时有新意,号称“坚若磐石”,有一定道理。出于个人情感,把它列在这里吧,反正质量比联想好。
 第十位:三星(SUMSUNG)。2001 年才进入了笔记本领域,完全采用日本风格,走视觉路线,但在笔记本最关键的散热技术上,存在着较大的漏洞。而且设计和生产全部外包给了台湾一些专业笔记本制造商。在成本控制上有较大的优势。就是说,三星是韩国的SONY,但是,如果说“买索尼,除了一个牌子,没有什么值得的”的话,买三星简直连牌子都不值。还不如国产的联想。

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而且有很多新的发展方向出现了,云计算在资本市场是非常火的。主要是云计算提供了存储网络等一系列的现场服务,而且提供了一个共享的平台。那么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云计算对数据进行分析,所以自然而然在资本上市场十分的火热。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行业在更新迭代中所创造出来的,比如说一个人要保存数据的话,可以把数据保存到自己手机里面。但是每一个手机或电脑的存储都是有限度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如存储在云端的数据中,而且通过与对云端数据的分析也能够更好的去得到一些数据和行为。这样的话就能够对行为进行预估,促进消费,同时这些分享的云端的数据也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及时分享给更多的人。而且只要通过一个账号的接口,自己在其他的设备上也能够获得,这就大大的增加了自己使用时的方便度。用户量和用户的服务体验也能够大幅度的提升,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在资本市场也就火了起来。

加强对数据安全的保护

云计算虽然说火了起来,但是这个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比如说有一些人会担心这个云存储器的安全问题,担心自己的隐私问题,所以就会在使用的时候格外小心。要加强用户的信任度,这样的话才能够真正的推广起来。另外的话就是云计算如何更加深入的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推测一些行为,并且用这些数据帮助经济活动,这样的话才能让云计算真正实现高收益,从而能够实现稳定性的增长。

总结

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新兴产业会升起,当然是备受投资人喜欢的,关键还是要真正的转化为盈利的项目才能够长远的发展下去。

公司概览
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 超威半导体 注释:Micro为微小之意 但是AMD公司为自己的中文命名是超威半导体 所以也可称为超微半导体 这里使用的是官方说法) 成立于 1969 年,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 AMD 公司专门为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行业设计和制造各种创新的微处理器、闪存和低功率处理器解决方案。 AMD 致力为技术用户——从企业、政府机构到个人消费者——提供基于标准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其在CPU市场上的占有率仅次于Intel。
AMD 在全球各地设有业务机构, 在美国、中国、德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设有制造工厂,并在全球各大主要城市设有销售办事处,拥有超过 16万名员工 。 2004 年, AMD 的销售额是 50 亿美元。
AMD 有超过 70% 的收入都来自于国际市场,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公司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代号为 AMD。
业务发展
在 AMD,坚持“客户为本 推动创新”的理念,这是指导 AMD 所有业务运作的核心准则。
AMD与客户建立了成功的合作关系,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需求;AMD与技术领袖开展了密切的合作,以开发下一代解决方案,拓展全球市场和推广 AMD 的品牌;我们还与一些以克服艰巨困难并依靠技术获得成功的世界级领先者建立了合作关系。
迄今为止,全球已经有超过 2,000 家软硬件开发商、 OEM 厂商和分销商宣布支持AMD64位技术。 在福布斯全球 2000 强中排名前 100 位的公司中, 75% 以上在使用基于 AMD 皓龙™ 处理器的系统运行企业应用,且性能获得大幅提高。
AMD 的产品系列
计算产品
对于需要高性能计算和 IT 基础设施的企业用户来说, AMD 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
• 1981年,AMD 287 FPU ,使用Intel 80287核心。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性能与Intel 80287基本相同。也是迄今为止AMD
公司 唯一生产过的FPU产品,十分稀有。
• AMD 8080(1974年)、8085(1976年)、8086(1978年)、8088(1979年)、80186(1982年)、80188、80286微处理器,使用Intel 8080核心。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性能与Intel同名产品基本相同。
• AMD 386(1991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P9,有SX和DX之分,分别与Intel 80386SX和DX相兼容的微处理器。AMD 386DX与Intel 386DX同为32位处理器。不同的是AMD 386SX是一个完全的16位处理器,而Intel 386SX是一种准32位处理器----内部总线32位,外部16位。AMD 386DX的性能与Intel 80386DX相差无己,同为当时的主流产品之一。AMD也曾研发了386 DE等多种型号基于386核心的嵌入式产品。
• AMD 486DX(1993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P4,AMD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代486产品。而后陆续推出了其他486级别
的产品,常见的型号有:486DX2,核心代号P24;486DX4,核心代号P24C;486SX2,核心代号P23等。其它
衍生型号还有486DE、486DXL2等,比较少见。AMD 486的最高频率为120MHz(DX4-120),这是第一次在频率上超越了强大的竞争对手Intel。
• AMD 5X86(1995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X5,AMD公司在486市场的利器。486时代的后期,TI(德州仪器)推出了高性价比的TI486DX2-80,很快占领了中低端市场,Intel也推出了高端的Pentium系列。AMD为了抢占市场的空缺,便推出了5x86系列CPU(几乎是与Cyrix 5x86同时推出)。它是486级最高频的产品----334、133MHz,035微米制造工艺,内置16KB一级回写缓存,性能直指Pentium75,并且功耗要小于Pentium。
• AMD K5(1997年)微处理器,1997年发布。因为研发问题,其上市时间比竞争对手Intel的"经典奔腾"晚了许多,再加上性能并不十分出色,这个不成功的产品一度使得AMD的市场份额大量丧失。K5的性能非常一般,整数运算能力比不上Cyrix 6x86,但比"经典奔腾"略强;浮点预算能力远远比不上"经典奔腾",但稍强于Cyrix 6x86。综合来看,K5属于实力比较平均的产品,而上市之初的低廉的价格比其性能更加吸引消费者。另外,最高端的K5-RP200产量很小(惯例吧:)并且没有在中国大陆销售。
• AMD K6(1997年)处理器是与Intel PentiumMMX同档次的产品。是AMD在收购了NexGen,融入当时先进的NexGen
686技术之后的力作。它同样包含了MMX指令集以及比Pentium MMX整整大出一倍的64KB的L1缓存!整体比
较而言,K6是一款成功的作品,只是在性能方面,浮点运算能力依旧低于Pentium MMX。
• K6-2(1998年)系列微处理器曾经是AMD的拳头产品,现在我们称之为经典。为了打败竞争对手Intel,AMD K6-2系列微处理器在K6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的改进,其中最主要的是加入了对"3DNow!"指令的支持。"3DNow!"指令是对X86体系的重大突破,此项技术带给我们的好处是大大加强了计算机的3D处理能力,带给我们真正优秀的3D表现。当你使用专门为"3DNow!"优化的软件时就能发现,K6-2的潜力是多么的巨大。而且大多数K6-2并没有锁频,加上025微米制造工艺带给我们的低发热量,能很轻松的超频使用。也就是从K6-2开始,超频不再是Intel的专有名词。同时,K62也继承了AMD一贯的传统,同频型号比Intel产品价格要低25%左右,市场销量惊人。K6-2系列上市之初使用的是"K6 3D"这个名字("3D"即"3DNow!"),待到正式上市才正名为"K6-2"。正因为如此,大多数K6 3D为ES(少量正式版,毕竟没有量产:)。K6 3D曾经有一款非标准的250MHz产品,但是在正式的K6-2系列中并没有出现。K6-2的最低频率为200MHz,最高达到550MHz。
• AMD于1999年2月推出了代号为"Sharptooth"(利齿)的K6-3(1998年)系列微处理器,它是AMD推出的最后一款支持Super架构和CPGA封装形式的CPU。K6-3采用了025微米制造工艺,集成256KB二级缓存(竞争对手Intel的新赛扬是128KB),并以CPU的主频速度运行。而曾经Socket 7主板上的L2此时就被K6-3自动识别为了L3,这对于高频率的CPU来说无疑很有优势,虽然K6-3的浮点运算依旧差强人意。因为各种原因,K6-3投放市场之后难觅踪迹,价格也并非平易近人,即便是更加先进的K6-3+出现之后。
• 采用直连架构的 AMD 皓龙(Operon)™ 处理器可以提供领先的单核和双核技术。 使IT管理员能够在同一服务器上运行32位与64位应用软件,前提是该服务器使用的是64位 *** 作系统。
• AMD 速龙(Athlon64),又叫阿斯龙™ 64 处理器可以为企业的台式电脑用户提供卓越的性能和重要的投资保护。
• AMD 双核速龙™ 64(AthlonX2 64 )处理器可以提供更高的多任务性能,帮助企业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
• AMD 炫龙™ 64(Turion64) 移动计算技术可以利用移动计算领域的最新成果,提供最高的移动办公能力,以及领先的 64 位计算技术。
• AMD 闪龙™(Sempron64) 处理器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出色的性价比,而且可以提高员工的日常工作效率。
• AMD 羿龙™(Phoenom)处理器 全新架构的4核处理器,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在命名中取消“64”,因为现今的CPU都是64位的,不必再标明)。
对于消费者, AMD 也提供全系列 64 位产品
• AMD 双核速龙™ 64 处理器可以让用户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包括业务应用和视频、照片编辑,内容创建和音频制作等)。这些强大的功能使其成为那些即将上市的新型媒体中心的最佳选择。
• AMD 速龙™ 64 处理器具有出色的功能和性能,可以提供栩栩如生的数字媒体效果――包括音乐、视频、照片和 DVD 等。
• AMD 雷鸟™ (Thunderbird)处理器
• AMD 毒龙™ (Duron)处理器可以说是雷鸟的精简便宜版,架构和雷鸟处理器一样,其差别除了时脉较低之外,就是内建的L2 Cache,只有64K 。
•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轻薄型笔记本电脑领略 64 位性能的消费者, AMD 炫龙™ 64 移动计算技术可以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提供安全的移动办公能力。
• 对于那些希望获得最佳性价比的消费者, AMD 闪龙™ 处理器可以提供从文字处理到照片浏览的各种常用功能。
嵌入式解决方案
AMD 的嵌入式解决方案以个人电脑以外的上网设备为目标市场,锁定的目标产品包括平板电脑、汽车导航及娱乐系统、家庭与小型办公室网络产品以及通信设备。AMD Geode™ 解决方案系列不仅包括基于x86的嵌入式处理器,还包括多种系统解决方案。AMD 的一系列 Alchemy™ 解决方案有低功率、高性能的 MIPS™ 处理器、无线技术、开发电路板及参考设计套件。随着这些新的解决方案相继推出,AMD 的产品将会更加多元化,有助确立 AMD 在新一代产品市场上的领导地位。
INTEL微处理器的里程碑
1971 年: 4004 微处理器
4004 处理器是英特尔的第一款微处理器。这一突破性的重大发明不仅成为 Busicom 计算器强劲的动力之源,更打开了让机器设备象个人电脑一样可嵌入智能的未来之路。
1972 年: 8008 微处理器
8008 处理器拥有相当于 4004 处理器两倍的处理能力。《无线电电子学》 杂志 1974 年的一篇文章曾提及一种采用了 8008 处理器的设备 Mark-8,它是首批为家用目的而制造的电脑之一——不过按照今天的标准,Mark-8 既难于制造组装,又不容易维护 *** 作。
1974 年: 8080 微处理器
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 Altair 采用了 8080 处理器作为大脑——据称 “Altair” 出自电视剧 《星际迷航 Star Trek》,是片中企业号飞船的目标地之一。电脑爱好者们花 395 美元就能购买一台 Altair。仅短短几个月时间,这种电脑就销售出了好几万台,创下历史上首次个人电脑延期交货的纪录
1978 年: 8086-8088 微处理器
英特尔与 IBM 新个人电脑部门所进行的一次关键交易使 8088 处理器成为了 IBM 新型主打产品 IBM PC 的大脑。8088 的大获成功使英特尔步入全球企业 500 强的行列,并被 《财富》 杂志评为“70 年代最成功企业”之一。
1982 年: 286 微处理器
英特尔 286 最初的名称为 80286,是英特尔第一款能够运行所有为其前代产品编写的软件的处理器。这种强大的软件兼容性亦成为英特尔微处理器家族的重要特点之一。在该产品发布后的 6 年里,全世界共生产了大约 1500 万台采用 286 处理器的个人电脑。
1985 年: 英特尔386™ 微处理器
英特尔386™ 微处理器拥有 275,000 个晶体管,是早期 4004 处理器的 100 多倍。该处理器是一款 32 位芯片,具有多任务处理能力,也就是说它可以同时运行多种程序。
1989 年: 英特尔486™ DX CPU 微处理器
英特尔486™ 处理器从真正意义上表明用户从依靠输入命令运行电脑的年代进入了只需点击即可 *** 作的全新时代。史密森尼博物院国立美国历史博物馆的技术史学家 David K Allison 回忆说,“我第一次拥有这样一台彩色显示电脑,并如此之快地在桌面进行我的排版工作。”英特尔486™ 处理器首次增加了一个内置的数学协处理器,将复杂的数学功能从中央处理器中分离出来,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计算速度。
1993 年: 英特尔 奔腾 处理器
英特尔 奔腾 处理器能够让电脑更加轻松地整合 “真实世界” 中的数据(如讲话、声音、笔迹和)。通过漫画和电视脱口秀节目宣传的英特尔 奔腾 处理器,一经推出即迅速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
1995 年: 英特尔 高能奔腾 处理器
于 1995 年秋季发布的英特尔 高能奔腾 处理器设计用于支持 32 位服务器和工作站应用,以及高速的电脑辅助设计、机械工程和科学计算等。每一枚英特尔 高能奔腾 处理器在封装时都加入了一枚可以再次提升速度的二级高速缓存存储芯片。强大的英特尔 高能奔腾 处理器拥有多达 550 万个晶体管。
1997 年: 英特尔 奔腾 II 处理器
英特尔 奔腾 II 处理器拥有 750 万个晶体管,并采用了英特尔 MMX™ 技术,专门设计用于高效处理视频、音频和图形数据。该产品采用了创新的单边接触卡盒(SEC)封装,并整合了一枚高速缓存存储芯片。有了这一芯片,个人电脑用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捕捉、编辑并与朋友和家人共享数字;还可以对家庭进行编辑和添加文本、音乐或情景过渡;甚至可以使用视频电话通过标准的电话线向互联网发送视频。
1998 年: 英特尔 奔腾 II 至强 处理器
英特尔 奔腾 II 至强 处理器设计用于满足中高端服务器和工作站的性能要求。遵照英特尔为特定市场提供专属处理器产品的战略,英特尔 奔腾 II 至强 处理器所拥有的技术创新专门设计用于工作站和服务器执行所需的商业应用,如互联网服务、企业数据存储、数字内容创作以及电子和机械设计自动化等。基于该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可配置四或八枚处理器甚至更多。
1999 年: 英特尔 赛扬 处理器
作为英特尔面向具体市场开发产品这一战略的继续,英特尔 赛扬 处理器设计用于经济型的个人电脑市场。该处理器为消费者提供了格外出色的性价比,并为游戏和教育软件等应用提供了出色的性能。
1999 年: 英特尔 奔腾 III 处理器
英特尔 奔腾 III 处理器的 70 条创新指令——因特网数据流单指令序列扩展(Internet 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明显增强了处理高级图像、3D、音频流、视频和语音识别等应用所需的性能。该产品设计用于大幅提升互联网体验,让用户得以浏览逼真的网上博物馆和商店,并下载高品质的视频等。该处理器集成了 950 万个晶体管,并采用了 025 微米技术。
1999 年: 英特尔 奔腾 III 至强 处理器
英特尔 奔腾 III 至强 处理器在英特尔面向工作站和服务器市场的产品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提供额外的性能以支持电子商务应用及高端商业计算。该处理器整合了英特尔 奔腾 III 处理器所拥有的 70 条 SIMD 指令,使得多媒体和视频流应用的性能显著增强。并且英特尔 奔腾 III 至强 处理器所拥有的先进的高速缓存技术加速了信息从系统总线到处理器的传输,使性能获得了大幅提升。该处理器设计用于多处理器配置的系统。
2000 年: 英特尔 奔腾 4 处理器
基于英特尔 奔腾 4 处理器的个人电脑用户可以创作专业品质的;通过互联网发送像电视一样的视频;使用实时视频语音工具进行交流;实时渲染 3D 图形;为 MP3 播放器快速编码音乐;在与互联网进行连接的状态下同时运行多个多媒体应用。该处理器最初推出时就拥有 4200 万个晶体管和仅为 018 微米的电路线。 英特尔首款微处理器 4004 的运行速率为 108KHz,而现今的英特尔 奔腾 4 处理器的初速率已经达到了 15GHz,如果汽车的速度也能有同等提升的话,那么从旧金山开车到纽约只需要 13 秒。
2001 年: 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
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的应用目标是那些即将出现的高性能和中端双路工作站、以及双路和多路配置的服务器。该平台为客户提供了一种兼具高性能和低价格优势的全新 *** 作系统和应用选择。与基于英特尔 奔腾 III 至强 处理器的系统相比,采用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的工作站根据应用和配置的不同,其性能预计可提升 30% 到 90% 左右。该处理器基于英特尔 NetBurst™ 架构,设计用于为视频和音频应用、高级互联网技术及复杂 3D 图形提供所需要的计算动力。
2001 年: 英特尔 安腾 处理器
英特尔 安腾 处理器是英特尔推出的 64 位处理器家族中的首款产品。 该处理器是在基于英特尔显式并行指令计算(EPIC)设计技术的全新架构之基础上开发制造的,设计用于高端、企业级服务器和工作站。该处理器能够为要求最苛刻的企业和高性能计算应用(包括电子商务安全交易、大型数据库、计算机辅助的机械工程以及精密的科学和工程计算)提供全球最出色的性能。
2002 年: 英特尔 安腾2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4 /Hyper Threading处理器
英特尔 安腾 2 处理器是安腾处理器家族的第二位成员,同样是一款企业用处理器。该处理器家族为数据密集程度最高、业务最关键和技术要求最高的计算应用提供英特尔 架构的出色性能及规模经济等优势。该处理器能为数据库、计算机辅助工程、网上交易安全等提供领先的性能。
英特尔推出新款Intel Pentium 4处理器内含创新的Hyper-Threading(HT)超执行绪技术。超执行绪技术打造出新等级的高效能桌上型计算机,能同时快速执行多项运算应用, 或针对支持多重执行绪的软件带来更高的效能。超执行绪技术让计算机效能增加25%。除了为桌上型计算机使用者提供超执行绪技术外,英特尔亦达成另一项计算 机里程碑,就是推出运作时脉达306 GHz的Pentium 4处理器,是首款每秒执行30亿个运算周期的商业微处理器,如此优异的性能要归功于当时业界最先进的013微米制程技术,翌年,内建超执行绪技术的 Intel Pentium 4处理器时脉达到32 GHz。
2003 年: 英特尔 奔腾 M 处理器
英特尔 奔腾 M 处理器,英特尔 855 芯片组家族以及英特尔 PRO/无线 2003 网卡是英特尔 迅驰™ 移动计算技术的三大组成部分。英特尔 迅驰™ 移动计算技术专门设计用于便携式计算,具有内建的无线局域网能力和突破性的创新移动性能。该处理器支持更耐久的电池使用时间,以及更轻更薄的笔记本电脑造形。
2005年 :Intel Pentium D 处理器
首颗内含2个处理核心的Intel Pentium D 处理器登场,正式揭开x86处理器多核心时代。
2006年:Intel Core 2 Duo处理器
Core微架构桌面处理器,核心代号Conroe将命名为Core 2 Duo/Extreme家族,其E6700 26GHz型号比先前推出之最强的Intel Pentium D 960 (36GHz)处理器,在效能方面提升了40%,省电效率亦增加40%,Core 2 Duo处理器内含291亿个晶体管。
1971 年:4004微处理器 1972年:英特尔8008微处理器
1976年: 发布8085处理器 1978年:英特尔推出477MHz的8086
1979年:英特尔推出477MHz的准16位微处理器8088
1981年:80186和80188发布。 1982年:80286就发布。
1988年6月16日:80386SX发布。
1989年4月,英特尔推出25MHz 486微处理器。
1991年5月22日:80486DX的廉价版80486SX发布,它和DX的区别是没有整合FPU
1993年3月22日:全面超越486的新一代586 CPU问世。
1994年3月7日:英特尔发布90和100MHz 的Pentium 处理器
1994年10月10日:英特尔发布75MHz 版本的Pentium 处理器
1995年3月27日:英特尔发布120MHz 的Pentium 处理器
1995年6月1日:英特尔发布133MHz 版本Pentium 处理器
1995年11月1日,英特尔推出了Pentium Pro处理器。Pentium Pro的工作频率 有150/166/180和200MHz四种,都具有16KB的一级缓存和256KB的二级缓存。
1996年1月4日英特尔发布150&166 MHz Pentium CPU,包括了越33M个晶体管
1996年10月6日:英特尔发布200MHz Pentium CPU
1997年4月7日 。英特尔发布了Pentium II处理器
1998年2月:Intel 发布333MHz Pentium II处理器
1999年1月,英特尔推出奔腾III处理器
1999年10月,Intel推出了基于018微米工艺制造的Pentium III处理器
2000年3月8日: Intel 限量供应1GHz Pentium III 处理器
2000年11月20日,英特尔正式发布了下一代处理器——奔腾4
INTEL微处理器的里程碑

广州弘行电脑120 上门费用60元全包,修不好不收任何费 服务QQ:191561824 联系人: 曹生 广州弘行电脑是广州市一家专业上门电脑维护维修的服务公司,提供迅速、快捷的电脑软硬件上门维修服务,我们秉承着专业、服务至上的原则,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维修各种品牌机、兼容机、组装机,提供软硬件上门维修服务,帮助客户解决相关疑难问题,并向中小企业及家庭个人提供电脑、局域网长期维护服务。 公司还经营:计算机硬件、外设、耗材及周边设备销售,电脑组装、局域网构建、网站建设、数码多媒体制作。本公司拥有快捷的资讯和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上门维修服务队伍,您只需拨通公司电话:020-88341158,专业维修员会在2小时内到达您的家(单位)中,及时地为您排除电脑故障! ,帮助客户解决相关疑难问题,并向中小企业及家庭个人提供电脑、局域网长期维护服务。 电脑维修 电脑维修的服务内容包括,电脑整机的软硬件故障维修,系统修复,计算机主板维修,硬盘维修,电脑硬件及耗材配件送货上门安装升级调试服务,电脑主机上门维修服务,笔记本电脑以及各类品牌计算机(联想、方正、IBM、HP、TCL)维修业务等服务。 各类品牌电脑与兼容机维修 清华紫光电脑维修 清华同方电脑维修 苹果电脑维修 七喜电脑维修 SONY电脑维修 NEC电脑维修 实达电脑维修 海尔电脑维修 海信电脑维修 创想电脑维修 联想电脑维修 方正电脑维修 皇牌电脑维修 IBM电脑维修 HP电脑维修 DELL电脑维修 TCL电脑维修 现代电脑维修 松下电脑维修 LG电脑维修 长城电脑维修 ACER电脑维修 BENQ电脑维修 润衡电脑维修 神州电脑维修 北极熊电脑维修 新蓝电脑维修 宝朗电脑维修 好福电脑维修 HPC电脑维修 华硕电脑维修 富士通电脑维修 各类笔记本电脑维修 三星笔记本电脑维修 富士通笔记本电脑维修 腾龙笔记本电脑维修 CTX笔记本电 脑维修 SONY笔记本电脑维修 NEC笔记本电脑维修 华硕笔记本电脑维修 七喜笔记 本电脑维修 日立笔记本电脑维修 东芝笔记本电脑维修 联想笔记本电脑维修 方正笔记本电脑维修 神州笔记本电脑维修 清华紫光笔记本电脑维修 HP笔记本电脑维修 DELL笔记本电脑维修 清华同方笔记本电脑维修 微星笔记本电脑维修 海尔笔记本电脑维修 苹果笔记本电脑维修 TCL笔记本电脑维修 现代笔记本电脑维修 松下笔记本电脑维修 LG笔记本电脑维修 长城笔记本电脑维修 ACER笔记本电脑维修 BENQ笔记本电脑维修 SOTEC笔记本电脑维修 STAMP笔记本电脑维修 HPC笔记本电脑维修 SHARP笔记本电脑维修 AOPEN笔记本电脑维修 各类电脑主板维修 华硕电脑主板维修 微星电脑主板维修 精英电脑主板维修 钻石电脑主板维修 磐正电脑主板维修 磐英电脑主板维修 双敏电脑主板维修OYO电脑主板维修 昂达电脑主板维修 技嘉电脑主板维修 INTEL电脑主板维修 升技电脑主板维修 硕泰克电脑主板维修 捷波电脑主板维修 IWILL电脑主板维修 AOPEN笔记本电脑主板维修 BIOSTAR电脑主板维修 DDD三帝电脑主板维修 康柏电脑主板维修 苹果电脑主板维修 金鹰电脑主板维修 同维电脑主板维修 浩鑫电脑主板维修 DELL电脑主板维修 联想QDI电脑主板维修 青云电脑主板维修 BENQ电脑主板维修 顶星电脑主板维修 柏钰电脑主板维修 HP电脑主板维修 小影霸电脑主板维修 AOPEN笔记本电脑主板维修 同时我公司还为您提供以下内容的服务(液晶)显示器,打印机,传真机,卡钟,复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电脑及网络的维修与定期维护保养,组装整机及配件销售各类型网络工程方案解决各类型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耗材销售服务(上门送货,专业加各类硒鼓碳粉)各类型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的定期的维护保养(凡是用我公司出售打印机耗材的打印机送免费维护保养)专业加粉,MP3维修 维修地区: 广圆路电脑维修/三元里电脑维修/白云区电脑维修/芳村区电脑维修/荔湾区电脑维修/天河区电脑维修/越秀区电脑维修/东山区电脑维修/花都区电脑维修/新华镇电脑维修 弘行电脑 电脑维修 电脑维护 广州电脑维修 天河电脑维修 天河区上门维修 越秀电脑维修 越秀区上门维修 黄浦电脑维修 黄浦区上门维修 芳村电脑维修 芳村区上门维修 荔湾电脑维修 荔湾区上门维修 东山维修 东山区上门维修 白云电脑维修 白云区上门维修 番禺电脑维修 环市路电脑维修 火车站电脑维修 数据恢复 数据还原 数据修复 主板维修 硬盘维修 快速维修 维护外包 企业网络维护 电脑网络维护 死机 蓝屏 很慢 掉线 常见问题 重装系统 安装系统 中山大道电脑维修 黄浦大道电脑维修 机场中电脑维修 小区电脑维修维护 家用电脑上门维护 个人电脑上门维修 网站建设 电脑回收服务 广州电脑维修上门服务 天河北电脑维修 装机报价 送货上门服务 快速上门服务 高价回收电脑 回收二手电脑服务 上门回收电脑 广州回收 电脑维修公司 笔记本维修
麻烦采纳,谢谢!

但这个团队完全没有市场思维,不懂市场经济,不懂杠杠原理。因此,即使再给20年,也还是一个市场边缘产品。

龙芯公司体量太小,人手严重不足,专职从事开发工作的工程师数量更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针对这个现状,龙芯应该效仿ARM公司初期在自己弱小的时候走组队模式(傻子才会指望几百名工程师真的能击败英特尔AMD数万名工程师团队)。龙芯公司主动放弃开发具体的芯片产品,集中精力开发新一代ip核,切实提高新一代ip核的性能,然后将ip核授权给其他公司开发具体的芯片产品。

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认识到过度依赖美国的英特尔和AMD的产品,会导致国家安全存在巨大的漏洞。想摆脱,自己又搞不定。这时候如果有一家公司能够出售ip核帮助这些国家尽快推出自己的计算机芯片来平衡因特尔和AMD的影响,我相信很多国家会乐观其成。像俄罗斯、印度、韩国、欧洲各国,想摆脱美国英特尔和AMD的国家真的是太多了。

在国内,可以把ip核授权给华为、联想、浪潮、紫光等公司。这样一来,龙芯相关产品的开发人员迅速壮大到数十万工程师,与之相关的从业人员达到数百万,完全不是梦。

虽然性能不如intel,但是真正的自主可控,是纯正的中国芯。

一、龙芯的自主可控

龙芯真正立项是2001年左右,当时奔着就是自主可控的方向去做的,所以选择了MIPS架构,并且直接买了下来,别人不再使用了,而不是所谓的授权,不像ARM这种。

在买下MIPS架构之后,龙芯团队还扩展了指令集,可以说龙芯是来源于MIPS,但又脱胎于MIPS,是从架构开始就属于自主可控的中国芯,是纯正的中国芯。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目前龙芯在政府、军事、金融、教育等众多行业,对保密性有要求的领域,对安全可控非常重视的领域,得到了大量的使用。

二、龙芯的性能

对于一款芯片,自然是要考虑性能的,目前龙芯的性能和intel比较起来,确实有3-5年左右的差距,所以个人消费者对龙芯没什么感知,因为龙芯也没有面向个人消费领域,因为这个领域喜欢“不服跑个分”,自然龙芯很难得到认可。

更重要的是,个人消费领域,对生态要求很高,目前windows只能安装在X86架构的intel\AMD芯片上,不支持龙芯,所以使用龙芯的笔记本、台式机非常少。

三、龙芯的意义
另外,目前很多人对于龙芯有误解,觉得这芯片性能不行,完全是在靠政府补贴的货,但其实还真不是的,国家早就不补贴龙芯了。

龙芯现在是商业化动作,完全的自负盈亏的,并且在2014年龙芯就实现了盈利,2019年利润有1亿多,这些年以来龙芯纳的税早已经超过了政府给予的补贴,所以不要拿骗补来说龙芯。

龙芯一旦成功,将真正的使中国芯摆脱国外的依赖,毕竟ARM还要依赖ARM架构,但龙芯啥都不依赖,完全的100%纯正中国芯,意义重大,值得大家支持。

龙芯是基于MIPS指令集来的,而且获得了相关指令集的永久授权,可以说在指令集等知识产权上面龙芯不存在被卡脖子的问题了,不过因为MIPS指令集在目前的市场上已经没有什么地位,所以其应用领域比较有限,起码在消费级市场上面是看不到多少希望了,消费市场上的PC主要是X86架构处理器,而手机等中端主要是ARM处理器,根本就没有留给龙芯多少空间,虽然很多人说龙芯的性能达到了英特尔某些产品的多少多少,或者达到了AMD挖土机多少多少的性能,但是因为架构不同,实际上这种对比对于普通用户意义不大,因为目前普通消费者的生态对龙芯的支持很差,就算能够运行Windows系统,那也是模拟的,表现自然会打折扣。
虽然龙芯在消费级大众市场上面没有什么起色,但是在一些细分领域还是可以慢慢发展的,而且有龙芯的技术在手,起码解决了有还是没有的问题,在面对国外的竞争时,底气足一些,而且龙芯的研发和应用发展过程中,也培育了自己的人才,所以长远来看,龙芯的意义还是不小的,所以初期龙芯的发展还是以政府扶持为主,后来龙芯开始自负盈亏,到了2015年据说已经开始盈利了,这点还是很不错的,算是洗刷了当年汉芯的 历史 耻辱吧,当然还是会有很多人质疑龙芯,估计是因为汉芯当年的负面影响太大了吧。
当然很多人会拿ARM和MIPS相比较,因为二者都是精简指令集的处理器,二者之间当然有不少差异,但是MIPS对商业不敏感,错失了移动化的浪潮,所以虽然MIPS出现的比ARM还要早,而且当初在性能上并不输于ARM,但是因为没有把握住机会,这些年MIPS的发展并不理想,ARM这些年反而发展很快,MIPS被拆分,然后卖来卖去的,基本上已经GG了,至于今后MIPS还有没有机会,目前来看,难度比较大就是了,不过我们还是希望龙芯能够在未来发展起来。
可以说,龙芯最能提现军事应用上芯片的自主可控。

2015年3月,由中科院负责研制的新一代导航卫星I1-S(北斗三号首发星)首次使用了中国制造的“龙芯”中央处理器(CPU)。之后发射的每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都配备了大量的龙芯。这些龙芯除了当CPU外,最典型的一个应用就是可重构技术。也就是说在轨卫星的软件随时可以通过地面上注进行重构,这就大大提高了软件的生存能力。从五年的实际应用来看,龙芯1E和龙芯1F的在轨性能还是要更好一些,处理能力和可靠性也与进口CPU持平,当然价格会是进口的一半。

龙芯是中科院北京计算机所研发,龙芯成立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全球第一的芯片帝国 Intel。但是目前看来,龙芯军事应用居多,普及商用还是任重而道远。
最有前景难度最大最自主的国产处理器 持续关注龙芯15-16年了 现在送去流片的3A5000CPU有望单核跑到25ghz 30分(转自知乎:2017年AMD在34G赫兹下使用gcc46编译器优化参数-o2,3代CPU的spec int06测试值分为:打桩机207 ;挖掘机192 ;ryzen315)看样子还算不错。

龙芯设计团队是国内内功最扎实的团队之一,龙芯老大胡伟武的目标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不同于其他国产CPU 可以搭上现有成熟生态体系的快车从而高速发展 龙芯要自建生态 打造一个不受外部环境制约的第三套软件体系(内有个别厂家预测分数)
关于龙芯的简介

一直以来,因为曾经汉芯骗局以及可能存在的故意混淆,很多人对龙芯要么不了解、要么误解,还有人是因为没看到龙芯CPU出现在普通电脑中从而认为龙芯也是骗局。就此问题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龙芯是怎么回事。

龙芯的团队:

龙芯团队由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胡伟武任总师于2001年起步,并于2002年正式获得立项并得到500万人民币的研发资金,至2010年龙芯团队成立公司以前,总共获得国家资金五亿人民币,对比英特尔公司2015年一年的研发投入124亿美元、2017年一年研发投入不低于130亿美元,龙芯九年间的资金合计连人家一年的零头都差远了。不过很奇怪,龙芯从2011年起就不拿扶持资金了、只拿过北京市政府和其它公私营机构和企业的合计两亿人民币的投资,但还是有大量帖子到处宣扬龙芯骗经费,而且动不动就指责龙芯骗取上百亿千亿经费!

龙芯的指令集:

一开始龙芯直接采用了MIPS指令集,在金融危机期间低价购买了MIPS指令集527条指令的永久授权,后来根据自己的规划修改并增加到1907条指令,因此现在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芯指令集(loogISA),已经不能叫做MIPS指令集了,1907条指令基本情况如下:

源自MIPS的指令:

216条MIPS基础指令,获得永久授权;

311条DSP指令,获得永久授权。

龙芯自主指令:

MIPS基础指令扩展——148条loongEXT;

虚拟机扩展——5条loongVM指令;

二进制翻译扩展——213条loongBT;

向量指令扩展——1014条loongSIMD。

龙芯目前的型号命名:

龙芯1系列:分别是面向特种、嵌入应用;

龙芯2系列:面向高端嵌入、工控、特种应用、服务器、桌面;

龙芯3系列:用于PC、服务器、高级特种应用,其中3A是四核、3B是不低于3A的可多路互联(常用于服务器)。

龙芯7:目前定位是桥片,也就是南北桥芯片,现只有一款龙芯7A-1000,其中还集成了龙芯自研的第一款GPU,估计其图形性能不会比十年前的主板集显更好,但至少普通日常应用是可以的,而且该桥片支持独显,可以用英伟达或AMD的显卡来提高性能,并且龙芯正在与英伟达开展合作。

龙芯的性能:

2015年,基于大改内核GS464E、使用国内40nm低速工艺制造的主频1GHz的龙芯3A-2000四核CPU的单核性能测试SPEC CPU2006分值6~7分,达到了GS464单核的3倍左右;2016年最高主频15GHz的龙芯3A-3000测SPEC CPU2006单核分值11、四核分值36,也就是说SPEC CPU2006测试下,龙芯GS464E内核的每GHz得分为7分,距离AMD和英特尔的每GHz得分10~15分还有距离。

2019年12月24日发布的基于新研发GS464V内核的龙芯3A/B-4000每GHz分值提高到10分,主频提高到20GHz,因此得分21分,接近了AMD前两年的挖掘机CPU,距离英特尔和AMD现在主流的得分在30~40分的CPU差距已经不太大了。

龙芯的经营:

当然,微软和谷歌不可能给龙芯做兼容,因此虽然龙芯通过二进制模拟X86指令的方式实现了安装运行WindowsXP,但较大软件和专业性的软件(比如PS、股票、 游戏 等软件)还不能使用,这样一来龙芯还不能正常使用Windows和安卓,那么龙芯目前就无法进入消费产业领域,普通用户自然就看不到龙芯处理器。

所以,龙芯团队于2010年离开中科院成立龙芯公司开始自负盈亏以后,起步靠北京市政府天使投资近两亿人民币维持存在,从低端嵌入领域起步,扩展到行业领域和特种、定制领域,毕竟作为企业得自己赚钱生存,能活下来才谈得上理想,不过龙芯在行业领域混的还不错,上到网络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卫星用的抗辐照处理器,中到行业定制电脑、机顶盒、电视机CPU、军用指挥控制系统、高温高压等特种处理器,下至红绿灯、充电桩等低端嵌入等等应用场景都在做,同时也在做软件等业务。

2015年龙芯实现扭亏为盈,除持续增长的嵌入和特种等领域业务以外,龙芯桌面应用也开始增长,2018年龙芯桌面CPU销售5万片,占中国桌面电脑CPU市场份额的01%;2019年龙芯CPU中的桌面用CPU销售达50万片,占国内桌面CPU市场份额的1%;

胡伟武说,以前龙芯连英特尔的影子都看不到,2020年龙芯从性能上可以看到英特尔的后脑勺,并在局部形成体系,在行业市场领域应该能做到国内企业第一位,之后会扩展业务逐渐向消费领域进军,争取到2030年后能与英特尔、AMD、IBM同台竞技。

注:有兴趣可以在B站搜索“龙芯”,可以找到2019年4月19日龙芯公司的张福新博士在山东大学做了题目为《从inside到outside,龙芯的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的演讲,2019年6月龙芯总师胡伟武在中山大学的演讲,2019年12月24日龙芯发布会中胡伟武的演讲,这些里面有超出一般想象的信息,比如:通过这两年的局部试点,公务员用的设备即将大规模使用龙芯设备;龙芯在军用装备领域已经呈面上铺开趋势、还为军队制作了数字地球,结合以前的信息来看(官方主动讲的,不涉及泄密),龙芯军用范围至少包括指挥控制、导d制导、精确定位、坦克等战车控制或火控系统、军用信息系统;等等等等

必须要有存在

龙芯必须存在,别家的石头,不可靠!

虚心向优秀的企业学习,坚持独立自主,这样才能发展有底气。

支持国产,说明国家芯片更上一层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6312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