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 空间 服务器 三者之间的关系

域名 空间 服务器 三者之间的关系,第1张

域名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名字组成的Internet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有时也指地理位置),域名首先指向你的服务器,这个过程叫解析。 服务器分成好多小块,每小块叫一个空间或者一个虚拟主机。

空间和服务器可以说是一个东西的两种说法,网站要放到网络上,就必须有域名,还需要有一个存放到文件(包括你的网站的所有资源)的地方。而服务器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所谓所占用的就叫做空间。

扩展资料

域名的起源

IP地址是Internet主机的作为路由寻址用的数字体标识,人不容易记忆。因而产生了域名这一种字符型标识。

域名解析服务,最早于1983年由保罗·莫卡派乔斯发明;原始的技术规范在882号因特网标准草案(RFC 882)中发布。1987年发布的第1034和1035号草案修正了DNS技术规范,并废除了之前的第882和883号草案。

20世纪80年代,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来促进网络互联发展。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9年建立了一个分委员会来专门研究一种用于开放系统的体系结构,最后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这是一个定义连接异种计算机的标准主体结构。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联合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为开放式互连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功能结构的框架。

OSI/RM从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扩展资料: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目的: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目的是为异种计算机互连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和标准框架,并为保持相关标准的一致性和兼容性提供共同的参考。

这里所说的开放系统,实质上指的是遵循OSI参考模型和相关协议能够实现互连的具有各种应用目的的计算机系统。

OSI参考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发展的产物,它的基本内容是开放系统通信功能的分层结构。

OSI参考模型把开放系统的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从邻接物理媒体的层次开始,分别赋于1~7层的顺序编号,相应地称之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互联网不是一个人发明的,而是一个群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互联网之父这一美称被先后授予多人,包括: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温顿·瑟夫(Vint Cerf 原名:Vinton Gray "Vint" Cerf )、罗伯特・卡恩(Robert Elliot Kahn)等, 所以“互联网之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

互联网的发明与发展可以归结为“几个人的梦想,几代人的创造”。

利克里德――最早提出互联网的梦想,在今天看来,这位网络“思想家”并未得到与其贡献相称的荣誉和名望,但历史不会忘记这位互联网思想的奠基者。

克莱因洛克和罗伯茨发明并创建了互联网的雏形――ARPAnet,迈出了互联网梦想的第一步。

但以现在的眼光看,ARPAnet显然无法成为真正的互联网,称之为互联网的“实验网”是比较恰当的,只有使硬件和软件都不相同的计算机自由相连,使互不兼容的计算机彼此通信,互联网的梦想才能真正实现。

瑟夫和卡恩以其TCP/IP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最终被称为“互联网之父”是当之无愧的。伴随着几位杰出科学家网络梦想的是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使我们享受到了今天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带给这个地球村的伟大变革。

扩展资料

对互联网发明起重大作用的人:

1、利克里德――互联网思想的奠基者

利克里德(1915~1990)因其最早播下了互联网思想的种子,被称为“网络畅想家”。利克里德在1942年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后开始接触当时新兴的计算机技术,由于其心理学背景使得他与其他早期的计算机研究人员的数学和工程背景相比具有不同的思考问题角度,利克里德对人―机交互和通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克莱因洛克和罗伯茨――互联网雏形的设计者

里奥纳德・克莱因洛克(1934~)在1961年发表的论文中最早提出了“分组交换”的概念,这一有悖于传统网络理论的想法却成为互联网通信的基础。

克莱因洛克于196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来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继续从事网络理论研究,并于1964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网络理论的专著《通信网络》。

1968年,克莱因洛克因其在网络通信领域的专长被邀请参与ARPAnet的设计工作,负责起草ARPAnet的规格说明。由于克莱因洛克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工作,1969年ARPAnet最早进行实验时,该校被选为第一个节点。

3、瑟夫和卡恩――互联网协议的制定者

1974年,瑟夫和卡恩在IEEE通信学报上发表了论文《分组网交互通信的协议》,描述了他们共同制定的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这奠定了互联网的基础。虽然30多年来TCP/IP的内容不断扩充,但其基本概念仍保持着当年的轮廓。

二人因此被称为“互联网之父”,并于2004年获得了计算机科学界的最高奖――图灵奖,这也是图灵奖首次授予在互联网创建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互联网之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6366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