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必学的60个命令

linux必学的60个命令,第1张

Linux常用的命令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安装和登录命令、文件处理命令、系统管理相关命令、网络 *** 作命令、系统安全相关命令、其它命令。

安装和登录命令:login、shutdown、halt、reboot、install、mount、umount、chsh、exit、last。

文件处理命令:file、mkdir、grep、dd、find、mv、ls、diff、cat、ln。

系统管理相关命令:df、top、free、quota、at、lp、adduser、groupadd、kill、crontab。

网络 *** 作命令:ifconfig、ip、ping、netstat、telnet、ftp、route、rlogin、rcp、finger、mail、 nslookup。

系统安全相关命令:passwd、su、umask、chgrp、chmod、chown、chattr、sudo ps、who。

其它命令:tar、unzip、gunzip、unarj、mtools、man、unendcode、uudecode。

Linux简介

Linux,全称GNU/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 *** 作系统,是一个基于POS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 *** 作系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Linux得到了来自全世界软件爱好者、组织、公司的支持。

它除了在服务器方面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以外,在个人电脑、嵌入式系统上都有着长足的进步。使用者不仅可以直观地获取该 *** 作系统的实现机制,而且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修改完善Linux,使其最大化地适应用户的需要。

Linux不仅系统性能稳定,而且是开源软件。其核心防火墙组件性能高效、配置简单,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在很多企业网络中,为了追求速度和安全,Linux不仅仅是被网络运维人员当作服务器使用,甚至当作网络防火墙,这是Linux的一大亮点。

基本linux命令有哪些呢?
1、ls命令
就是 list 的缩写,通过 ls 命令不仅可以查看 linux 文件夹包含的文件,而且可以查看文件权限(包括目录、文件夹、文件权限)查看目录信息等等。
常用参数搭配:
ls -a 列出目录所有文件,包含以开始的隐藏文件
ls -A 列出除及的其它文件
ls -r 反序排列
ls -t 以文件修改时间排序
ls -S 以文件大小排序
ls -h 以易读大小显示
ls -l 除了文件名之外,还将文件的权限、所有者、文件大小等信息详细列出来
实例:
(1) 按易读方式按时间反序排序,并显示文件详细信息
ls -lhrt
(2) 按大小反序显示文件详细信息
ls -lrS
(3)列出当前目录中所有以"t"开头的目录的详细内容
ls -l t
(4) 列出文件绝对路径(不包含隐藏文件)
ls | sed "s:^:`pwd`/:"
(5) 列出文件绝对路径(包含隐藏文件)
find $pwd -maxdepth 1 | xargs ls -ld
2、cd 命令
cd(changeDirectory) 命令语法:
cd [目录名]
说明:切换当前目录至 dirName。
实例:
(1)进入要目录
cd /
(2)进入 "home" 目录
cd ~
(3)进入上一次工作路径
cd -
(4)把上个命令的参数作为cd参数使用。
cd !$
3、pwd 命令
pwd 命令用于查看当前工作目录路径。
实例:
(1)查看当前路径
pwd
(2)查看软链接的实际路径
pwd -P
4、mkdir 命令
mkdir 命令用于创建文件夹。
可用选项:
-m: 对新建目录设置存取权限,也可以用 chmod 命令设置;
-p: 可以是一个路径名称。此时若路径中的某些目录尚不存在,加上此选项后,系统将自动建立好那些尚不在的目录,即一次可以建立多个目录。
实例:
(1)当前工作目录下创建名为 t的文件夹
mkdir t
(2)在 tmp 目录下创建路径为 test/t1/t 的目录,若不存在,则创建:
mkdir -p /tmp/test/t1/t
5、rm 命令
删除一个目录中的一个或多个文件或目录,如果没有使用 -r 选项,则 rm 不会删除目录。如果使用 rm 来删除文件,通常仍可以将该文件恢复原状。
rm [选项] 文件…
实例:
(1)删除任何 log 文件,删除前逐一询问确认:
rm -i log
(2)删除 test 子目录及子目录中所有档案删除,并且不用一一确认:
rm -rf test
(3)删除以 -f 开头的文件
rm -- -f
6、rmdir 命令
从一个目录中删除一个或多个子目录项,删除某目录时也必须具有对其父目录的写权限。
注意:不能删除非空目录
实例:
(1)当 parent 子目录被删除后使它也成为空目录的话,则顺便一并删除:
rmdir -p parent/child/child11
7、mv 命令
移动文件或修改文件名,根据第二参数类型(如目录,则移动文件;如为文件则重命令该文件)。
当第二个参数为目录时,第一个参数可以是多个以空格分隔的文件或目录,然后移动第一个参数指定的多个文件到第二个参数指定的目录中。
实例:
(1)将文件 testlog 重命名为 test1txt
mv testlog test1txt
(2)将文件 log1txt,log2txt,log3txt 移动到根的 test3 目录中
mv llog1txt log2txt log3txt /test3
(3)将文件 file1 改名为 file2,如果 file2 已经存在,则询问是否覆盖
mv -i log1txt log2txt
(4)移动当前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到上一级目录
mv /
8、cp 命令
将源文件复制至目标文件,或将多个源文件复制至目标目录。
注意:命令行复制,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会提示是否覆盖,而在 shell 脚本中,如果不加 -i 参数,则不会提示,而是直接覆盖!
-i 提示
-r 复制目录及目录内所有项目
-a 复制的文件与原文件时间一样
实例:
(1)复制 atxt 到 test 目录下,保持原文件时间,如果原文件存在提示是否覆盖。
cp -ai atxt test
(2)为 atxt 建议一个链接(快捷方式)
cp -s atxt link_atxt
9、cat 命令
cat 主要有三大功能:
1一次显示整个文件:
cat filename
2从键盘创建一个文件:
cat > filename
只能创建新文件,不能编辑已有文件。
3将几个文件合并为一个文件:
cat file1 file2 > file
-b 对非空输出行号
-n 输出所有行号
实例:
(1)把 log2012log 的文件内容加上行号后输入 log2013log 这个文件里
cat -n log2012log log2013log
(2)把 log2012log 和 log2013log 的文件内容加上行号(空白行不加)之后将内容附加到 loglog 里
cat -b log2012log log2013log loglog
(3)使用 here doc 生成新文件
cat >logtxt <<EOF
>Hello
>World
>PWD=$(pwd)
>EOF
ls -l logtxt
cat logtxt
Hello
World
PWD=/opt/soft/test
(4)反向列示
tac logtxt
PWD=/opt/soft/test
World
Hello
10、more 命令
功能类似于 cat, more 会以一页一页的显示方便使用者逐页阅读,而最基本的指令就是按空白键(space)就往下一页显示,按 b 键就会往回(back)一页显示。
命令参数:
+n 从笫 n 行开始显示
-n 定义屏幕大小为n行
+/pattern 在每个档案显示前搜寻该字串(pattern),然后从该字串前两行之后开始显示
-c 从顶部清屏,然后显示
-d 提示“Press space to continue,’q’ to quit(按空格键继续,按q键退出)”,禁用响铃功能
-l 忽略Ctrl+l(换页)字符
-p 通过清除窗口而不是滚屏来对文件进行换页,与-c选项相似
-s 把连续的多个空行显示为一行
-u 把文件内容中的下画线去掉
常用 *** 作命令:
Enter 向下 n 行,需要定义。默认为 1 行
Ctrl+F 向下滚动一屏
空格键 向下滚动一屏
Ctrl+B 返回上一屏
= 输出当前行的行号
:f 输出文件名和当前行的行号
V 调用vi编辑器
!命令 调用Shell,并执行命令
q 退出more
实例:
(1)显示文件中从第3行起的内容
more +3 texttxt
(2)在所列出文件目录详细信息,借助管道使每次显示 5 行
ls -l | more -5
按空格显示下 5 行。
11、less 命令
less 与 more 类似,但使用 less 可以随意浏览文件,而 more 仅能向前移动,却不能向后移动,而且 less 在查看之前不会加载整个文件。
常用命令参数:
-i 忽略搜索时的大小写
-N 显示每行的行号
-o <文件名> 将less 输出的内容在指定文件中保存起来
-s 显示连续空行为一行
/字符串:向下搜索“字符串”的功能
字符串:向上搜索“字符串”的功能
n:重复前一个搜索(与 / 或 有关)
N:反向重复前一个搜索(与 / 或 有关)
-x <数字> 将“tab”键显示为规定的数字空格
b 向后翻一页
d 向后翻半页
h 显示帮助界面
Q 退出less 命令
u 向前滚动半页
y 向前滚动一行
空格键 滚动一行
回车键 滚动一页
[pagedown]: 向下翻动一页
[pageup]: 向上翻动一页
实例:
(1)ps 查看进程信息并通过 less 分页显示
ps -aux | less -N
(2)查看多个文件
less 1log 2log
可以使用 n 查看下一个,使用 p 查看前一个。
12、head 命令
head 用来显示档案的开头至标准输出中,默认 head 命令打印其相应文件的开头 10 行。
常用参数:
-n<行数> 显示的行数(行数为复数表示从最后向前数)
实例:
(1)显示 1log 文件中前 20 行
head 1log -n 20
(2)显示 1log 文件前 20 字节
head -c 20 log2014log
(3)显示 tlog最后 10 行
head -n -10 tlog
13、tail 命令
用于显示指定文件末尾内容,不指定文件时,作为输入信息进行处理。常用查看日志文件。
常用参数:
-f 循环读取(常用于查看递增的日志文件)
-n<行数> 显示行数(从后向前)
(1)循环读取逐渐增加的文件内容
ping 127001 > pinglog &
后台运行:可使用 jobs -l 查看,也可使用 fg 将其移到前台运行。
tail -f pinglog
(查看日志)
14、which 命令
在 linux 要查找某个文件,但不知道放在哪里了,可以使用下面的一些命令来搜索:
which 查看可执行文件的位置。
whereis 查看文件的位置。
locate 配合数据库查看文件位置。
find 实际搜寻硬盘查询文件名称。
which 是在 PATH 就是指定的路径中,搜索某个系统命令的位置,并返回第一个搜索结果。使用 which 命令,就可以看到某个系统命令是否存在,以及执行的到底是哪一个位置的命令。
常用参数:
-n指定文件名长度,指定的长度必须大于或等于所有文件中最长的文件名。
实例:
(1)查看 ls 命令是否存在,执行哪个
which ls
(2)查看 which
which which
(3)查看 cd
which cd(显示不存在,因为 cd 是内建命令,而 which 查找显示是 PATH 中的命令)
查看当前 PATH 配置:
echo $PATH
或使用 env 查看所有环境变量及对应值
15、whereis 命令
whereis 命令只能用于程序名的搜索,而且只搜索二进制文件(参数-b)、man说明文件(参数-m)和源代码文件(参数-s)。如果省略参数,则返回所有信息。whereis 及 locate 都是基于系统内建的数据库进行搜索,因此效率很高,而find则是遍历硬盘查找文件。
常用参数:
-b 定位可执行文件。
-m 定位帮助文件。
-s 定位源代码文件。
-u 搜索默认路径下除可执行文件、源代码文件、帮助文件以外的其它文件。
实例:
(1)查找 locate 程序相关文件
whereis locate
(2)查找 locate 的源码文件
whereis -s locate
(3)查找 lcoate 的帮助文件
whereis -m locate

连接跟踪定义很简单:用来记录和跟踪连接的状态。
为什么又需要连接跟踪功能呢?因为它是状态防火墙和NAT的实现基础。
Neftiler为了实现基于数据连接状态侦测的状态防火墙功能和NAT地址转换功能才开发出了连接跟踪这套机制。那就意思是说:如果编译内核时开启了连接跟踪选项,那么Linux系统就会为它收到的每个数据包维持一个连接状态用于记录这条数据连接的状态。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一下Netfilter的连接跟踪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式。
之前有一副图,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到:用于实现连接跟踪入口的hook函数以较高的优先级分别被注册到了netfitler的NF_IP_PRE_ROUTING和NF_IP_LOCAL_OUT两个hook点上;用于实现连接跟踪出口的hook函数以非常低的优先级分别被注册到了netfilter的NF_IP_LOCAL_IN和NF_IP_POST_ROUTING两个hook点上。
其实PRE_ROUTING和LOCAL_OUT点可以看作是整个netfilter的入口,而POST_ROUTING和LOCAL_IN可以看作是其出口。在只考虑连接跟踪的情况下,一个数据包无外乎有以下三种流程可以走:
一、发送给本机的数据包
流程:PRE_ROUTING----LOCAL_IN---本地进程,如果是新的包,在PREROUTING处生成连接记录,通过POSTROUTING后加到hash表
二、需要本机转发的数据包
流程:PRE_ROUTING---FORWARD---POST_ROUTING---外出,在PREROUTING处生成连接记录,在LOCAL_IN处把生成的连接记录加到hash表
三、从本机发出的数据包
流程:LOCAL_OUT----POST_ROUTING---外出,在LOCAL_OUT处生成连接记录,在POSTROUTING处把生成的连接记录加到hash表。
我们都知道在INET层用于表示数据包的结构是大名鼎鼎的sk_buff{}(后面简称skb),如果你不幸的没听说过这个东东,那么我强烈的建议你先补一下网络协议栈的基础知识再继续阅读这篇文章。在skb中有个成员指针nfct,类型是struct nf_conntrack{},该结构定义在include/linux/skbuffh文件中。该结构记录了连接记录被公开应用的计数,也方便其他地方对连接跟踪的引用。连接跟踪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都通过强制类型转换将nfct转换成指向ip_conntrack{}类型(定义在include/linux/netfilter_ipv4/ip_conntrackh里)来获取一个数据包所属连接跟踪的状态信息的。即:Neftilter框架用ip_conntrack{}来记录一个数据包与其连接的状态关系。
同时在include/linux/netfilter_ipv4/ip_conntrackh文件中还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接口:struct ip_conntrack ip_conntrack_get(skb, ctinfo)用于获取一个skb的nfct指针,从而得知该数据包的连接状态和该连接状态的相关信息ctinfo。从连接跟踪的角度来看,这个ctinfo表示了每个数据包的几种连接状态:
l IP_CT_ESTABLISHED
Packet是一个已建连接的一部分,在其初始方向。
l IP_CT_RELATED
Packet属于一个已建连接的相关连接,在其初始方向。
l IP_CT_NEW
Packet试图建立新的连接
l IP_CT_ESTABLISHED+IP_CT_IS_REPLY
Packet是一个已建连接的一部分,在其响应方向。
l IP_CT_RELATED+IP_CT_IS_REPLY
Packet属于一个已建连接的相关连接,在其响应方向。
在连接跟踪内部,收到的每个skb首先被转换成一个ip_conntrack_tuple{}结构,也就是说ip_conntrack_tuple{}结构才是连接跟踪系统所“认识”的数据包。那么skb和ip_conntrack_tuple{}结构之间是如何转换的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与具体的协议息息相关。例如,对于TCP/UDP协议,根据“源、目的IP+源、目的端口”再加序列号就可以唯一的标识一个数据包了;对于ICMP协议,根据“源、目的IP+类型+代号”再加序列号才可以唯一确定一个ICMP报文等等。对于诸如像FTP这种应用层的“活动”协议来说情况就更复杂了。本文不试图去分析某种具体协议的连接跟踪实现,而是探究连接跟踪的设计原理和其工作流程,使大家掌握连接跟踪的精髓。因为现在Linux内核更新的太快的都到34x,变化之大啊。就算是2622和2621在连接跟踪这块还是有些区别呢。一旦大家理解了连接跟踪的设计思想,掌握了其神韵,它再怎么也万变不离其宗,再看具体的代码实现时就不会犯迷糊了。俗话说“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一渔”,我们教给大家的是方法。有了方法再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那就成了技能,最后可以使得大家在为自己的协议开发连接跟踪功能时心里有数。这也是我写这个系列博文的初衷和目的。与君共勉。
在开始分析连接跟踪之前,我们还是站在统帅的角度来俯视一下整个连接跟踪的布局。这里我先用比较粗略的精简流程图为大家做个展示,目的是方便大家理解,好入门。当然,我的理解可能还有不太准确的地方,还请大牛们帮小弟指正。
我还是重申一下:连接跟踪分入口和出口两个点。谨记:入口时创建连接跟踪记录,出口时将该记录加入到连接跟踪表中。我们分别来看看。
入口:
整个入口的流程简述如下:对于每个到来的skb,连接跟踪都将其转换成一个tuple结构,然后用该tuple去查连接跟踪表。如果该类型的数据包没有被跟踪过,将为其在连接跟踪的hash表里建立一个连接记录项,对于已经跟踪过了的数据包则不用此 *** 作。紧接着,调用该报文所属协议的连接跟踪模块的所提供的packet()回调函数,最后根据状态改变连接跟踪记录的状态。
出口:
整个出口的流程简述如下:对于每个即将离开Netfilter框架的数据包,如果用于处理该协议类型报文的连接跟踪模块提供了helper函数,那么该数据包首先会被helper函数处理,然后才去判断,如果该报文已经被跟踪过了,那么其所属连接的状态,决定该包是该被丢弃、或是返回协议栈继续传输,又或者将其加入到连接跟踪表中。
连接跟踪的协议管理:
我们前面曾说过,不同协议其连接跟踪的实现是不相同的。每种协议如果要开发自己的连接跟踪模块,那么它首先必须实例化一个ip_conntrack_protocol{}结构体类型的变量,对其进行必要的填充,然后调用ip_conntrack_protocol_register()函数将该结构进行注册,其实就是根据协议类型将其设置到全局数组ip_ct_protos[]中的相应位置上。
ip_ct_protos变量里保存连接跟踪系统当前可以处理的所有协议,协议号作为数组唯一的下标,如下图所示。
结构体ip_conntrack_protocol{}中的每个成员,内核源码已经做了很详细的注释了,这里我就不一一解释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哪些函数再具体分析。
连接跟踪的辅助模块:
Netfilter的连接跟踪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模块:helper。该模块可以使我们以很小的代价来完成对连接跟踪功能的扩展。这种应用场景需求一般是,当一个数据包即将离开Netfilter框架之前,我们可以对数据包再做一些最后的处理。从前面的图我们也可以看出来,helper模块以较低优先级被注册到了Netfilter的LOCAL_OUT和POST_ROUTING两个hook点上。
每一个辅助模块都是一个ip_conntrack_helper{}结构体类型的对象。也就是说,如果你所开发的协议需要连接跟踪辅助模块来完成一些工作的话,那么你必须也去实例化一个ip_conntrack_helper{}对象,对其进行填充,最后调用ip_conntrack_helper_register{}函数将你的辅助模块注册到全局变量helpers里,该结构是个双向链表,里面保存了当前已经注册到连接跟踪系统里的所有协议的辅助模块。
全局helpers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在net/netfilter/nf_conntrack_helperc文件中完成的。
最后,我们的helpers变量所表示的双向链表一般都是像下图所示的这样子:
由此我们基本上就可以知道,注册在Netfilter框架里LOCAL_OUT和POST_ROUTING两个hook点上ip_conntrack_help()回调函数所做的事情基本也就很清晰了:那就是通过依次遍历helpers链表,然后调用每个ip_conntrack_helper{}对象的help()函数。
期望连接:
Netfilter的连接跟踪为支持诸如FTP这样的“活动”连接提供了一个叫做“期望连接”的机制。我们都知道FTP协议服务端用21端口做命令传输通道,主动模式下服务器用20端口做数据传输通道;被动模式下服务器随机开一个高于1024的端口,然后客户端来连接这个端口开始数据传输。也就是说无论主、被动,都需要两条连接:命令通道的连接和数据通道的连接。连接跟踪在处理这种应用场景时提出了一个“期望连接”的概念,即一条数据连接和另外一条数据连接是相关的,然后对于这种有“相关性”的连接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我们说过,本文不打算分析某种具体协议连接跟踪的实现。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期望连接。
每条期望连接都用一个ip_conntrack_expect{}结构体类型的对象来表示,所有的期望连接存储在由全局变量ip_conntrack_expect_list所指向的双向链表中,该链表的结构一般如下:
结构体ip_conntrack_expect{}中的成员及其意义在内核源码中也做了充分的注释,这里我就不逐一介绍了,等到需要的时候再详细探讨。
连接跟踪表:
说了半天终于到我们连接跟踪表抛头露面的时候了。连接跟踪表是一个用于记录所有数据包连接信息的hash散列表,其实连接跟踪表就是一个以数据包的hash值组成的一个双向循环链表数组,每条链表中的每个节点都是ip_conntrack_tuple_hash{}类型的一个对象。连接跟踪表是由一个全局的双向链表指针变量ip_conntrack_hash[]来表示。为了使我们更容易理解ip_conntrack_hash[]这个双向循环链表的数组,我们将前面提到的几个重要的目前还未介绍的结构ip_conntrack_tuple{}、ip_conntrack{}和ip_conntrack_tuple_hash{}分别介绍一下。
我们可以看到ip_conntrack_tuple_hash{}仅仅是对ip_conntrack_tuple{}的封装而已,将其组织成了一个双向链表结构。因此,在理解层面上我们可以认为它们是同一个东西。
在分析ip_conntrack{}结构时,我们将前面所有和其相关的数据结构都列出来,方便大家对其理解和记忆。
参考>检查一下ntp的配置。

参考如下:

配置的环境及要求:
1假设在19216800网段内,要以IP为1921680240的Linux机器时间服务器。
21921680240服务器能上外网,能与比较权威的公网时间服务器同步
3同网段内的其他机器每小时自动向1921680240同步时间
配置方法
一、配置NTP服务器(假定要配置的服务器的IP地址为1921680240)
1NTP server的主配置文件为/etc/ntpconf
现对/etc/ntpconf的各项进行说明
#配置前做好备份
cd /etc/
mv ntpconf ntpbakconf
2vi
/etc/ntpconf(以下是ntpconf文件的内容)
#设置此服务器同上层服务器做时间同步的IP地址,prefer意味着首选IP地址
#经试验,下面的几个时间服务器速度还不错
server 2107214544 prefer
server 2182113042
server 0asiapoolntporg
server 1asiapoolntporg
server 2asiapoolntporg
#记录上次的NTP server与上层NTP server联接所花费的时间
driftfile /etc/ntp/drift
#设置默认策略为允许任何主机进行时间同步
restrict default ignore
#设置允许访问此时间服务器的时间服务的IP地址
#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配置
restrict 127001 
restrict 192168102# 指定某台机器时间同步
restrict 19216800 mask 2552552550 #允许19216800/254子网内主机时间同步
restrict 0000 mask 0000 nomodify notrap #允许任何主机跟进行时间同步
#指定阶层编号为10,降低其优先度。
fudge 12712711 stratum 10
#设置ntp日志的path
statsdir /var/log/ntp/
#设置ntp日志文件
logfile /var/log/ntp/ntplog
3NTP server的维护
----添加为服务
chkconfig --level 345 ntpd
on
----启动
service ntpd start

/etc/rcd/initd/ntpd
start
----停止
service ntpd stop

/etc/rcd/initd/ntpd
stop
----管理命令
ntpq –p #查看本机和上层服务器的时间同步结果
ntptrace #可以用来追踪某台时间服务器的时间对应关系
ntpdate IP #客户端要和NTP server进行时钟同步。
/var/log/ntp/ntplog
#查看ntp日志
二、配置客户端
1LINUX客户端: (局域网内对时间有要求的机器)
echo “00 /1 root /usr/sbin/ntpdate
1921680240;/sbin/hwclock -w”>>/etc/crontab
每小时同NTP server进行一次时钟同步,并写入本机BIOS
2Solaris客户端:
echo “15 5 /usr/sbin/ntpdate
1921680240”>>/etc/crontab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6470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