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一个以太网需要些什么配置??

组建一个以太网需要些什么配置??,第1张

局域网组成 一、局域网的特征: 局域网分布范围小,投资少,配置简单等,具有如下特征: 1.传输速率高:一般为1Mbps--20Mbps,光纤高速网可达100Mbps,1000MbpS 2.支持传输介质种类多。 3.通信处理一般由网卡完成。 4.传输质量好,误码率低。 5.有规则的拓扑结构。 二、局域网的组成: 局域网一般由服务器,用户工作站,传输介质四部分组成。 1.服务器: 运行网络0S,提供硬盘、文件数据及打印机共享等服务功能,是网络控制的核心。 从应用来说较高配置的普通486以上的兼容机都可以用于文件服务器,但从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尤其是从网络的系统稳定性来说,还是选用专用服务器为宜。 目前常见的NOS主要有Netware,Unix和Windows NT三种。 Netware: 流行版本V312,V411,V50,对硬件要求低,应用环境与DOS相似,技术完善,可靠,支持多种工作站和协议,适于局域网 *** 作系统,作为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性能好。 Unix: 一种典型的32位多用户的NOS,主要应用于超级小型机,大型机上,目前常用版本有Unix SUR40。支持网络文件系统服务,提供数据等应用,功能强大,不易掌握,命令复杂,由AT&T和SCO公司推出。 Windows NT Server 40: 一种面向分布式图形应用程序的完整平台系统,界面与Win95相似,易于安装和管理,且集成了Internet网络管理工具,前景广阔。 服务器分为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在Internet网上,还有Web,FTP,E—mail等服务器。 网络0S朝着能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多种网卡和工作站的方向发展。 2.工作站:可以有自己的0S,独立工作;通过运行工作站网络软件,访问Server共享资源,常见有DOS工作站,Windows95工作站。 3.网卡:将工作站式服务器连到网络上,实现资源共享和相互通信,数据转换和电信号匹配。 网卡(NTC)的分类: (1)速率:10Mbps,100Mbps (2)总线类型:ISA/PCI (3)传输介质接口: 单口:BNC(细缆)或RJ一45(双绞线) 4.传输介质:目前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1)双绞线(TP): 将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为了降低干扰,每对相互扭绕而成。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局域网中UTP分为3类,4类,5类和超5类四种。 以AMP公司为例: 3类:10Mbps,皮薄,皮上注“cat3’,箱上注“3类”,305米/箱,400元/箱 4类:网络中用的不多 5类:(超5类)100Mbps,10Mbps,皮厚,匝密,皮上注“cat5”,箱上注5类,305米/箱,600—700元/箱(每段100米,接4个中继器,最大500米) 接线顺序: 正常: 白桔 桔 白绿 蓝 白蓝 绿 白棕 棕 1 2 3 4 5 6 7 8 集联: 白绿 绿 白桔 棕 白棕 桔 白蓝 蓝 1 2 3 4 5 6 7 8 STP:内部与UTP相同,外包铝箔,Apple,IBM公司网络产品要求使用STP双绞线,速率高,价格贵。 (2)同轴电缆: 由一根空心的外圆柱导体和一根位于中心轴线的内导线组成,两导体间用绝缘材料隔开。 按直径分为粗缆和细缆。 粗缆:传输距离长,性能高但成本高,使用于大型局域网干线,连接时两端需终接器。 A粗缆与外部收发器相连。 B.收发器与网卡之间用AUI电缆相连。 C.网卡必须有AUI接口:每段500米,100个用户,4个中继器可达2500米,收发器之间最小25米,收发器电缆最大50米。 细缆:传输距离短,相对便宜,用T型头,与BNC网卡相连,两端安50欧终端电阻。 每段185米,4个中继器,最大925米,每段30个用户,T型头之间最小05米。 按传输频带分为基带和宽带传输。 基带:数字信号,信号占整个信道,同一时间内能传送一种信号。 宽带:传送的是不同频率的信号。 (3)光纤: 应用光学原理,由光发送机产生光束,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再把光信号导入光纤,在另一端由光接收机接收光纤上传来的光信号,并把它变为电信号,经解码后再处理。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绝缘保密性好。 单模光纤:由激光作光源,仅有一条光通路,传输距离长,2公里以上。 多模光纤:由二极管发光,低速短距离,2公里以内。 三、计算机网络软件体系: 四、局域网的几种工作模式: 1.专用服务器结构:(Server—Baseb) 又称为“工作站/文件服务器”结构,由若干台微机工作站与一台或多台文件服务器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组成工作站存取服务器文件,共享存储设备。 文件服务器自然以共享磁盘文件为主要目的。 对于一般的数据传递来说已经够用了,但是当数据库系统和其它复杂而被不断增加的用户使用的应用系统到来的时候,服务器已经不能承担这样的任务了,因为随着用户的增多,为每个用户服务的程序也增多,每个程序都是独立运行的大文件,给用户感觉极慢,因此产生了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2.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 其中一台或几台较大的计算机集中进行共享数据库的管理和存取,称为服务器,而将其它的应用处理工作分散到网络中其它微机上去做,构成分布式的处理系统,服务器控制管理数据的能力己由文件管理方式上升为数据库管理方式,因此,C/S由的服务器也称为数据库服务器,注重于数据定义及存取安全后备及还原,并发控制及事务管理,执行诸如选择检索和索引排序等数据库管理功能,它有足够的能力做到把通过其处理后用户所需的那一部分数据而不是整个文件通过网络传送到客户机去,减轻了网络的传输负荷。C/S结构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与局域网技术发展相结合的结果。 3对等式网络:(Peer—to—Peer) 在拓扑结构上与专用Server与C/S相同。在对等式网络结构中,没有专用服务器 每一个工作站既可以起客户机作用也可以起服务器作用。

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是指随温度上升电阻呈指数关系减小、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现象和材料。该材料是利用锰、铜、硅、钴、铁、镍、锌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氧化物进行充分混合、成型、烧结等工艺而成的半导体陶瓷,可制成具有负温度系数(NTC)的热敏电阻。其电阻率和材料常数随材料成分比例、烧结气氛、烧结温度和结构状态不同而变化。现在还出现了以碳化硅、硒化锡、氮化钽等为代表的非氧化物系NTC热敏电阻材料。
waf防火墙有什么作用
1、网站安全防护的主要功能:
漏洞攻击防护:网站安全防护目前可拦截常见的web漏洞攻击,例如SQL注入、XSS跨站、获取敏感信息、利用开源组件漏洞的攻击等常见的攻击行为。
虚拟补丁:网站安全防护可提供0Day,NDay漏洞防护。当发现有未公开的0Day漏洞,或者刚公开但未修复的NDay漏洞被利用时,WAF可以在发现漏洞到用户修复漏洞这段空档期对漏洞增加虚拟补丁,抵挡黑客的攻击,防护网站安全。
 2、网站安全防护系统特点:
 实时防护:网站安全防护可以实时阻断黑客通过web漏洞试图入侵服务器、危害用户等恶意行为;可以实时屏蔽恶意扫描程序爬虫,为您的系统节省带宽和资源。
3、网站安全防护的用途:提供安全保护:网站安全防护(WAF) 专门保护网站免受黑客攻击,能有效阻挡黑客拖库、恶意扫描等行为;同时在0 day漏洞爆发时,可以快速响应,拦截针对此类漏洞的攻击请求。
防护漏洞攻击:网站安全防护(WAF)目前可拦截常见的web漏洞攻击,例如SQL注入,XSS跨站、获取敏感信息、利用开源组件漏洞的攻击等常见的攻击行为。
4、网站安全防护的工作原理:网站安全防护(WAF)基于对>网络组建基础的很容易很容易的,找个局域网组建的书看看,  从技术上讲,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计算机来处理各种数据,再通过各种通信线路实现数据的传输。
 
  从组成结构来讲,计算机网络是通过外围设备和连线,将分布在相同或不同地域的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特点
 
  组成网络的基础是计算机,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几个阶段。伴随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也经历了以下4个发展过程。
 
 1)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使用线路控制器的计算机网络
  使用前端处理机的计算机网络
  使用集中器的计算机网络
 
 2)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时,必须强调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概念。分组交换也称为包交换。
  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
 
 3)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制定了统一的不同计算机之间互连的标准,从而实际了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之间互连成网。
 
  197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提出了各种计算机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互连成网的标准框架,即著名的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Reference Model),简称为OSI。OSI模型共分为七层,从下到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4)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的发生和发展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是进入90年代后,随着数字通信的出现而产生的,其特点是综合化和高速化。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分类,目前多根据地域范围的大小来划分网络,根据地域范围的大小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两种。
 
  局域网(LAN)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也叫局部网络,一般是将一个相对较小区域内的计算机通过高速通信线路相连后所形成的网络。
 
  按网络工作方式的不同,局域网一般分为令牌环网和以太网两种。
 
  广域网(WAN)
 
  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也叫远程网络,指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的网络。与局域网相比,广域网只能利用相当有限的带宽,数据传输速率要比局域网慢得多。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模式
 
  根据计算机在网络中扮演角色的不同,目前的计算机网络主要分为对等式网络、基于服务器的网络和混合网络3种类型。
 
 1)对等网
 
  对等网(Peer-to-Peer)也称为同级网络,就是在一个网络中不存在专用的服务器,每一台接入网络的计算机即是服务器,也是工作站,拥有绝对的自主权。
 
  工作组是对等网的组织形式。在同一个对等网中一般只允许同一工作组中的用户共享资源。目前广泛使用的Windows95/98、WindowsNT Workstaion、Windows2000 Professional、Wimdows ME等单机 *** 作系统,因为其内部分别内置了部分网络功能,所以都可以利用来组建对等网。
 
  注意:在组建安全性能较高的对等网时,可以使用Windows NT Workstaion、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Windows XP Professional *** 作系统,因为与Windows 95/98/ME等 *** 作系统相比,这些 *** 作系统内置的网络功能更加强大。
 
  对等网具有以下的优点:
 
  组建和维护容易;
  不需要专用的服务器,网络投资较少;
  可实现低价格组网,是建立小型网络的首选;
  设置方便,使用简单;
  用户可通过设定密码对共享资源进行安全保护和控制。
 
  对等网存在以下的缺点:
 
  数据的保密性差;
  由于资源共享,为网络中的计算机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文件的存放分散,没有一个统一的地方保存一些重要文件;
  缺乏统一组织和管理。
 
 2)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基于服务器的网络也称为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网络。在基于服务器的网络中必需有一台服务器,这台服务器提供了网络的安全保护和管理功能。
 
  与对等网一样,基于服务器的网络也只是表示计算机之间的工作方式,与网络的实际结构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基于服务器的网络既可以是总线型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是星型总线结构,用户可以根据组网的实际条件来确定其结构。
 
  基于服务器的网络具有以下优点:
 
  统一的文件存储,允许在相同的数据基础上工作,并方便地备份关键的数据,数据的保密性很强。
  可将软硬件集中到一起来使用,降低了总体的费用。
  可共享一些价格较为昂贵的设备,如彩色激光打印机等。
  可以严格地对每一个用户设置访问权限。
  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
  用户只需要输入安全密码登录服务器就可以共享网络中的所有可共享资源。
  使用户从对等网的共享资源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
  易于管理大量的用户。
  集中管理,可避免数据分散在不同的计算机中。
 
  基于服务器网络的缺点:
 
  需要一台较高配置的计算机作为服务器,增加了网络的投资。
  在服务器上需要安装所需的网络 *** 作系统,与单机 *** 作系统相比,网络 *** 作系统的价格要高得多。
  一般至少需要一台专职的网络管理人员。
 
 3)混合网络
 
  混合网络是指网络中的计算机即能以客户机的身份登录服务器,也可以不登录服务器,而与其他的客户机组成对等网。这意味着尽管大多数的共享资源都位于服务器,但网络用户仍然有权访问工作组里供对等网共享的任何资源。
 
 网络的应用
 
  建立网络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应用是通过各种网络功能来实现的,每种功能都要由相应的软件来提供,每种网络功能也称为服务。
 
  1) 文件服务指使用文件服务器提供数据文件、应用和磁盘空间共享的功能。
  2) 打印服务指使用打印服务来共享网络上的打印机也会节省时间和资金。
  3) 通信服务是借助于网络通信服务,远程用户可以连接到网络。术语“远程用户”指在地理位置上与局域网服务器不同的计算机用户。
  4) 邮件服务可以保证网络上的用户间电子邮件的保存和发送。用户借助于电子邮件可以实现组织内外快捷方便的通信。
  5) Internet服务是全球覆盖面最广的网络,Internet服务包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6493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