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端测试 多个用户完全相同的时间请求,怎么模拟

web端测试 多个用户完全相同的时间请求,怎么模拟,第1张

1 怎样的性能测试结果才是有效的
11 错误观点
性能测试工具运行一定用户数都成功,则表示该服务器能支持这么多用户数。这是错误的。
解答:
A
因为一次有效的测试结果,不只用户都运行成功,同时需要保证访问一个页面或一次交易的响应时间在合理范围。“2-5-8原则”,简单说,就是当用户访问一
个页面或一次交易能够在2秒以内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的响应很快;当用户在2-5秒之间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的响应速度还可以;当用户在5-8秒以内
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的响应速度很慢,但是还可以接受;而当用户在超过8秒后仍然无法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糟透了,或者认为
系统已经失去响应,而选择离开这个Web站点,或者发起第二次请求。
B 测试场景不一定模拟了真实业务场景,因为浏览器是并发多线程多TCP完成一个页面的,而测试工具基本都是1,2个线程;对服务器的压力是不一样的,真实环境的TCP压力是性能测试工具虚拟环境的几倍。
2 影响WEB服务器性能指标的因素有哪些
为什么性能测试工具,需要提供事务(页面或交易、全脚本)指标、TCP连接、吞吐量、服务器资源监控、请求数/响应数。
1) 硬件资源:如CPU、内存、网卡吞吐量、I/O能力、SWAP交换能力
2) 线程数:这里介绍JAVA的WEB服务器,默认每线程占用的内存为2M,而32为系统JAVA进程(如tomcat、JBoss)占得空间只有2G(一般比这个小),因此线程数有限制;64为无限制线程,但CPU要跟得上
3) TCP连接数: *** 作系统的TCP连接数理论值一般很大, *** 作系统对TCP连接设置有默认值(怎么配置,可以网上搜索,这里不介绍);但实际测试中TCP连接在几百,就出现测试的响应时间很长。抓包分析,原来是三次握手的SYN包服务器不及时响应,导致SYN重传(3秒后,9秒后)。
如果SYN丢了,则会重发,但是第一次是3秒后,第2次是在9秒后,如果重发才收到的SYN_ACK,则导致TCP连接超长,从而导致业务响应时间延长。
4) 响应时间:服务器响应时间小,用户体验才好,在大量用户并发的情况下,>

国内的不清楚,给你看看YOUTUBE的

YouTube的架构扩展

在西雅图扩展性的技术研讨会上,YouTube的CuongDo做了关于YouTubeScalability的报告。视频内容在GoogleVideo上有(地址),可惜国内用户看不到。

KyleCordes对这个视频中的内容做了介绍。里面有不少技术性的内容。值得分享一下。(KyleCordes的介绍是本文的主要来源)

简单的说YouTube的数据流量,"一天的YouTube流量相当于发送750亿封电子邮件",2006年中就有消息说每日PV超过1亿,现在更夸张了,"每天有10亿次下载以及6,5000次上传",真假姑且不论,的确是超乎寻常的海量国内的互联网应用,但从数据量来看,怕是只有51com有这个规模但技术上和YouTube就没法子比了

1Web服务器

YouTube出于开发速度的考虑,大部分代码都是Python开发的。Web服务器有部分是Apache,用FastCGI模式。对于视频内容则用Lig>

2视频

视频的缩略图(Thumbnails)给服务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每个视频平均有4个缩略图,而每个Web页面上更是有多个,每秒钟因为这个带来的磁盘IO请求太大。YouTube技术人员启用了单独的服务器群组来承担这个压力,并且针对Cache和OS做了部分优化。另一方面,缩略图请求的压力导致Lig>

出于冗余的考虑,每个视频文件放在一组迷你Cluster上,所谓"迷你Cluster"就是一组具有相同内容的服务器。最火的视频放在CDN上,这样自己的服务器只需要承担一些"漏网"的随即访问即可。YouTube使用简单、廉价、通用的硬件,这一点和Google风格倒是一致。至于维护手段,也都是常见的工具,如rsync,SSH等,只不过人家更手熟罢了。

3数据库

YouTube用MySQL存储元数据--用户信息、视频信息什么的。数据库服务器曾经一度遇到SWAP颠簸的问题,解决办法是删掉了SWAP分区!管用。

最初的DB只有10块硬盘,RAID10,后来追加了一组RAID1。够省的。这一波Web20公司很少有用Oracle的(我知道的只有Bebo,参见这里)在扩展性方面,路线也是和其他站点类似,复制,分散IO。最终的解决之道是"分区",这个不是数据库层面的表分区,而是业务层面的分区(在用户名字或者ID上做文章,应用程序控制查找机制)

YouTube也用Memcache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6791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