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客户机/服务器)有三个主要部件:数据库服务器、客户应用程序和网络。服务器负责有效地管理系统的资源,其任务集中于:
1数据库安全性的要求
2数据库访问并发性的控制
3数据库前端的客户应用程序的全局数据完整性规则
4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客户端应用程序的的主要任务是:
1提供用户与数据库交互的界面
2向数据库服务器提交用户请求并接收来自数据库服务器的信息
3利用客户应用程序对存在于客户端的数据执行应用逻辑要求
4网络通信软件的主要作用是,完成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传输。
三层C/S结构是将应用功能分成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三部分。
解决方案是:对这三层进行明确分割,并在逻辑上使其独立。
在三层C/S中,表示层是应用的用户接口部分,它担负着用户与应用间的对话功能。它用于检查用户从键盘等输入的数据,显示应用输出的数据。为使用户能直观地进行 *** 作,一般要使用图形用户接口(GUI), *** 作简单、易学易用。在变更用户接口时,只需改写显示控制和数据检查程序,而不影响其他两层。检查的内容也只限于数据的形式和值的范围,不包括有关业务本身的处理逻辑。
功能层相当于应用的本体,它是将具体的业务处理逻辑地编入程序中。表示层和功能层之间的数据交往要尽可能简洁。
数据层就是DBMS,负责管理对数据库数据的读写。DBMS必须能迅速执行大量数据的更新和检索。现在的主流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因此一般从功能层传送到数据层的要求大都使用SQL语言。
在三层或N层C/S结构中,中间件(Middleware)是最重要的部件。所谓中间件是一个用API定义的软件层,是具有强大通信能力和良好可扩展性的分布式软件管理框架。它的功能是在客户机和服务器或者服务器和服务器之间传送数据,实现客户机群和服务器群之间的通信。其工作流程是:在客户机里的应用程序需要驻留网络上某个服务器的数据或服务时,搜索此数据的C/S应用程序需访问中间件系统。该系统将查找数据源或服务,并在发送应用程序请求后重新打包响应,将其传送回应用程序。随着网络计算模式的发展,中间件日益成为软件领域的新的热点。中间件在整个分布式系统中起数据总线的作用,各种异构系统通过中间件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每个C/S环境,从最小的LAN环境到超级网络环境,都使用某种形式的中间件。无论客户机何时给服务器发送请求,也无论它何时应用存取数据库文件,都有某种形式的中间件传递C/S链路,用以消除通信协议、数据库查询语言、应用逻辑与 *** 作系统之间潜在的不兼容问题。
三层C/S结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单一的访问点,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站点的数据库;
2对于各种信息源,不论是文本还是图形都采用相同的界面;
3所有的信息,不论其基于的平台,都可以用相同的界面访问;
4可跨平台 *** 作;
5减少整个系统的成本;
6维护升级十分方便;
7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8系统的可扩充性良好;
9进行严密的安全管理;
0系统管理简单,可支持异种数据库,有很高的可用性。
1、简单说client直接访问DBserver为两层结构。client通过中间件等应用服务器访问DBserver为三层结构。
三层结构比两层结构安全。
2、可以这样理解:客户端程序访问服务器的结构叫两层结构。中间加一个事务逻辑处理封装的中间件作为沟通就是三层结构,这样可以均衡数据负载!
3、拷贝一些基础知识你看一下。(没有)
附:相关知识
现代社会的软件开发体系结构简单概括就是N层体系结构,这里的N大于等于1。换而言之就是:单机体系(N=1)、Client/Server结构体系(N=2)、多层体系结构(N>2)。下面我们就对这几种体系结构进行简单的介绍和比较。
单机体系:这种软件适用于单机状态,一般凊况下是针对某一种单一的应用,如字典软件、翻译软件等等。这种开发方式不适用于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
C/S结构:c/s结构是在局域网上发展起来的,它具有数据集中管理的能力,在出现之初确实解决了很多计算机发展的难题,哃时随着4GL语言的发展,用户的界面也比较丰富,在CLIENT端的事物处理能力也使整个系统的性能得到全面的提高,并使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得到快速的发展。其大概的图例见图1。
我们根据两层结构体系的概念来分解C/S结构的话,可以将他分为表现层(也叫表达层)和数据层。数据层提供数据存放的载体,而表现层则通过一定技术将数据层中数据取出,进行一定的分析并以某一种格式向用户进行显示。在两层体系结构中,表现层对数据库进行直接 *** 作,且大部分的商业处理逻辑(Business Logic,数据之间的关系规则)也在表现层中实现.
图1:Client/Server 体系结构示例
三层体系结构:三层体系结构是N层体系结构的典型,所谓的三层体系结构就是将原来在两层体系结构中的商业逻辑部分从数据层和表现层中提炼出来,形成中间件服务器,所以三层就是:表现层、商业逻辑层(Business Logic)、数据层。在此之外,还有一种系统结构就是分布式系统,其结构系统图见图2。
图2:分布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分布式系统中,其介于客户端和数据端之间的仅仅是一个应用服务器,它管理客户端的软件,但不做性能调整,比如每一个客户端调用时均产生一个新的数据库连接,而不能够将连接保持形成一个连接缓冲池。虽然在分布式应用中已经结合了一些商业处理逻辑,但是并没有真正改变原来的C/S体系结构。
在三层体系结构中,表现层将主要提供与客户的交互功能,数据层提供系统中的所有的数据保存载体,而商业逻辑层将整个系统中的商业处理逻辑整和在一起,形成中间件,在三层中。中间件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表现层将客户端的请求通过IDL调用中间件,中间件在将其转化成数据处理原则,并从数据库中获得相应的数据,返回给客户端的软件,转换成客户要求的方式显示。关于三层体系结构的示意图见图3。
图3:三层体系结构示意图
我们已经简单的介绍了C/S结构和三层体系结构,有关的优点已经昭然若揭,为了更好的让您了解两者的区别,我们将两者进行一些比较。
C/S结构的缺点:
缺乏有效的集权控制:在众多的C/S软件中我们不难看出,所有的构件不能够在一个地点(如一台机器)进行统一的管理,而不得不将他们分化在各个CLIENT的应用中,使得维护和安全保密均很困难。
缺乏安全性:在分散的计算机系统中,控制信息的访问安全是非常困难的,由于客户端经常需要对一些敏感的数据进行分析导致安全漏洞很容易发生。
客户端工作量重:当将一个应用中的所有的商业逻辑全部在各个客户端来实现的时候,仅仅是使用桌面电脑的客户端资源将发生不堪负载的凊况。
软件的重用性差:由于C/S结构下的应用软件一般均是根据 *** 作系统进行定制,且开发工具也是有一定的限定,一旦需要改变某一个要素的话,很可能只能重做,例如原来用C语言来开发,现在需要转向PB进行开发,那么,原来的所有工作都需要重新来过。
随着应用的不断复杂,桌面电脑将需要不断的升级以适应系统的性能需求,甚至有时侯会完全超出桌面系统能够承受的限度。例如:诸如多线程和对称多重处理技术等先进 *** 作系统的特性可能不能在标准桌面电脑系统中提供,不通过访问具有这些技术的服务器,客户端的桌面系统将可能永远不能获得这些新的技术的性能。
针对这些问题,三层体系结构给予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在三层体系结构中,提供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行应用功能的分割,系统通过应用将用户定义的界面系统从商业处理逻辑中分割出去。通过将商业处理逻辑集中在中间件服务器中,将能够减小客户端的工作量并使敏感数据访问控制变得简单。
在三层结构中,客户端将与服务器端的数据变化隔离,简单的说,商业处理逻辑不受客户端的用户界面的改变而影响。三层体系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就是系统具有良好的组件重用性,例如在PB中开发的组件,可以在VC中进行使用。其图例见图4。
BS架构可以在任何具有浏览器的设备(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上直接从互联网浏览器运行应用程序。 在CS环境中,服务器上的软件与设备(客户端)上的软件进行通信。 设备必须具有与服务器匹配的软件,并且只有特定的设备和 *** 作系统才能工作。
CS模型是一个分布式应用程序结构,它在资源或服务的提供者(称为服务器)和服务请求者(称为客户端)之间分配任务或工作负载。
通常,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过计算机网络在不同的硬件上进行通信,但客户端和服务器可能驻留在同一个系统中。 服务器主机运行一个或多个与客户端共享其资源的服务器程序。 客户端不共享任何资源,但请求服务器的内容或服务功能。 因此,客户端启动与等待传入请求的服务器的通信会话。 使用客户端 - 服务器模型的计算机应用程序的示例是电子邮件,网络打印和万维网。
CS特性描述了应用程序中合作程序的关系。服务器组件向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提供功能或服务,这些客户端启动对这些服务的请求。
服务器按其提供的服务进行分类。例如,网络服务器提供网页,文件服务器提供计算机文件。共享资源可以是从程序和数据到处理器和存储设备的任何服务器计算机的软件和电子组件。服务器的资源共享构成服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