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发展,因与 传统PC相比的巨大优势,云桌面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对于 VDI、IDV、VOI、RDS 四种不同架构的云桌面类型,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在有云桌面需求时就不知道怎么选择?下面我就带大家详细介绍下这四种类型云桌面区别。
VDI是采用集中计算、集中存储的虚拟桌面基础架构,属于云桌面技术。其架构是所有计算资源都基于服务器,所有运算都在服务器上,前端只需要瘦终端通过网络连接服务器上虚拟桌面在显示器上显示,每一个用户是一个独立的 *** 作系统,在逻辑上完全隔开。VDI在资源按需分配、移动设备访问、集中管理控制、服务器架构设计、数据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它的劣势表现为:依赖网络环境,断网后就无法连接云桌面;同时集中存储运算的特点决定了需要配置高性能的服务器,投资成本较高。
IDV是采用集中存储、分布运算的构架,是intel为了挽救自身X86业务而提出的虚拟化技术,但不属于云桌面技术。IDV的数据存储集中在后端,镜像存储在本地,因此离线是可用的,但是安全性会低于VDI。IDV 不再对网络过度依赖,无需大量的图像传输,支持系统离线运行,同样可以统一管理终端桌面系统,必须支持VT 等带外特性。而在3D应用方面,IDV同时受本地PC显卡配置和显卡传透技术影响性能略低于物理PC,但可满足普通办公需求。此外,不支持按需分配、不支持多终端接入。
VOI无任何硬件虚拟化层,其本身是无盘工作站模式,虽然现在被很多厂家说成是云桌面,其实它并不属于云桌面技术。VOI为集中存储、分布运算的构架。该模式是在服务器端存储系统数据,在客户机上运行桌面。VOI 针对 IDV 进行改进,抛弃了硬件虚拟化层,让桌面完全运行在本地物理机之上,系统数据在服务器共享存储,终端机器启动的时候,通过网络重定向技术从服务器端获取系统启动数据,同时支持系统缓存到本地运行,支持离线运行,桌面性能完全保持传统 PC的体验。
RDS是Windows *** 作系统RDP的升级版,其通过在一个Windows *** 作系统上创建多个用户帐号来使用,属于云桌面技术。其原理是基于多用户 *** 作系统,在已安装了 *** 作系统的服务器上安装共享云桌面的管理软件,再批量创建用户,然后通过传输协议发送到各个客户端上。
上面介绍了目前市面上常说的4种云桌面类型,那这种架构真的都懂都属于云桌面吗?其实不是的,我们确定一个架构是否属于云桌面,关键是看系统运算是否在服务器端。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就能判断出,VDI和RDS都是服务器集中式计算,所有系统和应用都集中于服务器,所以属于云桌面;而IDV和VOI都是客户端分布式计算,各桌面运行系统分布在各客户端,都不属于云桌面。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云桌面市场会持续增长,其中2016-2023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3%。 说明这个市场需求还是挺大的。而不同的云桌面方案也会因为自身的特点占据着市场一方:
总之,针对私有云桌面现状及优劣势对比,在选择云桌面是可以根据预算、安全性、管理、移动性等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案。
延伸: VDI实例-阿里云·无影C-key
VDI允许部署在数据中心内部的服务器向很多设备交付完整的桌面实例,包括传统PC、瘦客户端乃至零客户端设备。但每个VDI实例是由服务器处理并存储的,即使是较少的实例也可能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网络访问。VDI部署必须先从仔细考虑服务器性能、评估服务器硬件升级需求开始。本文解释与VDI硬件要求相关的一些常见服务器问题。 有必要指出并不存在唯一的VDI硬件需求清单。问题不在于缺少支持,VDI几乎能够在当前任意一台虚拟服务器上运行。然而服务器上能够部署的VDI实例的数量受服务器可用计算资源的限制。
例如,用于企业级VDI部署的典型“白盒”服务器可能包括两个8核处理器以及至少192GB的DDR3 内存。VDI实例使用的存储很可能是集中SAN存储。但为避免存储以及VDI流量出现在同一个局域网中,SAN可能会使用单独的网络(比如FC或者单独的物理局域网)或者使用VDI服务器上的本地存储加载并保护VDI实例。这意味着VDI服务器可能需要16块转速为10-15k 的SAS 6Gbps的高性能硬盘(高度可能为2U或3U)。
性能更好的服务器可以支持更多的VDI实例,而采购较早或者性能较差的服务器支持的VDI实例数量较少。上文中列举的服务器配置可能能够支持80到130个实例,然而服务器能够支持的VDI实例的准确数量取决于其他细节比如基础镜像的大小以及复杂性、个性化程度、虚拟应用的数量、网络中用户以及应用的活跃程度等等。
看起来像是有很多实例,但一家规模足够大的采用VDI的企业可能会雇佣1000名员工或者更多—这意味着至少需要部署10台服务器,还要有额外的服务器用于支持实例数量增加以及故障切换。拥有5000名用户的企业将需要大约50台这样的物理服务器。物理服务器数量增多,hypervisor的成本以及VDI平台的许可费用也会相应增加。 VDI在一台服务器内完成所有的处理任务,仅将终端设备用作一个I/O平台(比如视频、鼠标、键盘)。因此所有的桌面以及可视化渲染工作是在主机服务器的处理器内完成的,生成的图像通过局域网转发给终端设备。渲染基本的Windows桌面会话以及其他元素通常没有任何问题,但在执行高级图形任务(比如流媒体或者3-D图形)时很可能会遇到问题。
问题恰恰是硬件支持。服务器往往省略了GPU,因为传统的服务器端任务比如文件服务器或者活动目录服务器并不使用图形。但当需要处理图形指令(比如SSE3指令)时,无法使用GPU卸载负荷—只剩下CPU使用无效率的软件仿真搞定这些指令。结果就是性能显著降低,与受影响的CPU核心相关的所有VDI实例都会受影响。由于VDI使用成熟并容纳了更多复杂的虚拟化应用,因此有必要让VDI服务器提供GPU支持以提升系统性能。
GPU往往作为一个单独的设备部署,但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集成。最常见的方式是将GPU作为扩展设备安装比如PCIe适配器卡。日常办公电脑通常使用该方式,因为PCIe插槽很多而且易于访问,而且服务器能够使用功能强大的服务器级产品比如NVIDIA基于Kepler的GRID K1和K2适配器。然而服务器可能没有足够多的PCIe插槽容纳GPU适配器,GPU适配器通常非常大而且配置了一些散热风扇。数量有限的PCIe插槽可能被用于其他扩展设备比如多端口网络适配器或者存储加速。
另一个选择是使用外置GPU比如Cubix GPU-Xpander,使用一个简单、低配置的PCIe适配器连接外部、单独供电的独立GPU系统。该方法避免了过度占用服务器有限的电力供应以及PCIe插槽空间限制。
第三种方式是直接将GPU集成到处理器中,这样每个CPU插槽都能够访问其自己的GPU。例如,Intel在Xeon E3处理器中增加了GPU,并提出了改善转码性能的方案用于提升图形性能。基于ARM架构的RISC处理器同样增加了GPU用于处理图形任务。集成GPU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因为既不会榨取服务器的电力供应也不需要使用PCIe插槽,但IT规划人员可能需要等待技术升级才能够获得对CPU/GPU进行集成的服务器。 有一些商业系统用于满足VDI硬件需求,不过这些系统更多是进行了预先封装而不是专门设计的系统。一个例子是Dell的DVS简易设备。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DVS)包基于Dell标准的PowerEdge R720或T620服务器,并与Citrix XenServer或Microsoft Hyper-V以及VDI管理工具进行了捆绑。根据报道该设备可以支持高达129个用户,而且很容易部署更多的设备以支持更多的用户。
其他VDI设备包括VMware基于VMware Horizon View的快速桌面设备,Tangent公司的 Vertex VDI设备以及Pivot3公司的vSTAC VDI设备。
由于DVS依赖于标准的服务器,并没有进行定制或者专门设计以区别传统服务器。像N+1冗余、自动故障切换、负载均衡、桌面配置以及桌面镜像管理都可以通过软件工具实现。
VDI实例支持与计算资源直接相关,但VDI硬件要求取决于桌面镜像的复杂性以及分层特性比如个性化以及应用虚拟化。上述因素使得确定每个桌面实例所需要的准确的资源数量以及给定服务器能够支持的实例数量具备相当大的挑战。这强调了企业在大规模部署VDI前,在经过良好规划的PoC项目以及规模有限的部署环境中(比如选择工作组或者部门)进行测试的必要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