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定制服务器主要是在于以下四点的设计:
1、共享组件
出于资源利用及节能需求,服务器在定制化过程中通常可以采用共享组件的方式提升空间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能耗,类似的做法包括将多个服务器节点置于同一机箱空间内、多个服务器共享风扇及电源组件等。例如在4U空间内集成8 台1U服务器或4 台2U服务器,并实现电源及风扇的共享使用,较传统机架服务器部署密度提升,能耗降低,同时建造成本也下降了。
2、整合接口
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器内部线路及空间资源的利用率,服务器定制化过程中可以将一些常用的接口,如对USB、VGA等进行集成整合,形成统一的标准化接口。
3、按需配置部件
不同数据中心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这导致其承担的业务负载有所差异。比如说互联网数据中心的业务一般单一且规模较大,因此服务器可以按照单一应用来深度定制。而对于大部分运营商来说,其数据中心面临的业务则较为分散,长词需要同时处理人工智能、Web、视频等多种类型的应用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数据中心需要面向不同应用部署相应的定制化服务器。
在服务器定制化过程中,数据中心可以根据业务对资源的需求及服务级别协议的要求对服务器CPU、内存、IO、网卡及硬盘等部件进行针对性的配置,适当减少利用率较低的硬件资源,增加业务负载需求量较大的资源,从而防止资源的过度配置,同时避免了某些资源配置不足造成资源瓶颈。
4、按需定制软硬件
在外部政策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制约下,数据中心会产生某些特定的运维管理需求,这类需求实际上形成了对服务器原有功能的拓展,部分拓展功能的实现需要定制化的软件及硬件支持。例如,不少数据中心用户希望实现对服务器的远程管理,以此进一步降低数据中心运营管理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并且在恶劣天气、当下疫情等不良的外部环境下,服务器远程管理功能能够降低运维人员外出工作的安全风险。为了满足这种特定的功能需求,定制化服务器可以实现智能平台管理接口开放,部署相应的远程管理工具,同时根据软件功能需求对底层硬件进行定制,如基板管理控制器BMC的定制等。
参考链接:定制服务器有哪些关键技术?
1、登录服务器2、配置好网站所需要的运行环境
比如说ASP的网站可以用IIS直接发布
PHP的网站建议用IIS+PHP+MYSQL的环境NET的网站
建议用IIS+MSSQL的环境然后安装下FTP
3、在本地电脑通过FTP把网站源码上传到服务器
4、然后在IIS中发布网站即可
如果不懂IIS发布网站的方法可以百度搜索下图文教程讲解的非常详细
另外如果是租用的服务器通常服务商也可以帮配置网站的只需要会上传数据即可
无论是云服务器还是物理服务器,部署企业门户网站的流程都是一样的。
云服务器部署门户网站流程,有以下几个步骤:
1服务器选型(这里我的服务器选型标准是按照日访问量1W的展示类网站)
这个过程就是根据网站所需要的环境来选择合适的配置。
①CPU,如果门户网站是纯展示的网站,4核的CPU足够。
②内存,至少4G。
③硬盘,取决于网站的内容的大小
2系统选择
需要根据网站的具体需求选择,一般情况Linux比较稳定
3域名
无论是什么网站,都需要一个域名,一个容易让人记得住的域名,可以为公司加分
4部署网站
不同的网站有不同的环境,具体的环境可以根据网站制作方要求部署。网站程序主流的为PHP,java,aspnet等
5安全
只要涉及到企业,因此数据安全都是头等地位。具体措施主要为服务器权限、关闭不必要的端口,为网站目录设立单独的执行权限,网站备份等。
如果有疑问或者回答有争论的地方,欢迎留言
Linux 服务器 CPU 架构主要可分为: X86_64/AMD64 、 ARM64/AARCH64 两大类,大多情况使用的都是基于 AMD64 CPU 架构的服务器。但随着国产 *** 作系统、CPU 等自主生态打造的应用产品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和应用,如:华为鲲鹏、统信 UOS 这类服务器不断被采购使用,而它们均有采用 ARM64 CPU 架构,所以 NET 程序如果需要在更多的国产服务器中运行,适配 ARM64 CPU 架构将是开始的第一步。本文的介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 Demo 示例,而是基于一个较大项目适配 ARM64 架构改造的经验分享。
该项目的大概背景如下:
当时提出整个项目需要支持在 ARM64 CPU 架构的服务器中进行部署时,其实并没有太多担忧,因为 NET Core 的跨平台能力与生俱来,所以随便找了个服务来测试,结果马上被打脸了,跑不起来。接着一度怀疑是运行环境的问题,尝试多次重装 NET Core SDK,并测试了多个版本,结果还是失败。经过一番研究与确认,主要是以下3个问题:
以上主要是 NET Core 服务本身适配 ARM64 服务器部署遇到的一些问题,不过不同的项目还是会面对不一样的情况,解决后目前来看一切正常。当然这还不包含其他配套组件的改造,比如:MySQL 替换成 MariaDB 等。说说我以前最常用的三种批量部署方案(有疑问接受私信):
第一:服务器一般都会用两块磁盘做RAID1作为系统盘,手动安装完第一台 *** 作系统,RAID1的功能是两块盘中具有相等的数据,所以两块盘都存在了刚刚安装好的linux系统,拔出一块系统盘(服务器认为你这块盘坏了),再插入一块新盘到刚刚拔出磁盘的位置,此时服务器会再次向新磁盘自动同步数据,保持1:1备份。接下来刚刚拔出的那块系统盘派上用场,把刚刚扒出来的那块有系统的盘插到另外一台无系统的服务器上,自动完成与另外一块盘的同步,以此类推,1生2,2生4,4生8,8生16,16生32
第二种:刻录无人值守光盘
第三种:PXE批量部署
PXE实例:
我3年前做过一套PXE部署系统(以下是当时用于机房部署系统的截图界面)。可以部署windows+linux的各个版本,部署服务器采用的windows系统(因为windows能通过easybcd制作syslinux引导),syslinux就可以成功引导起win和linux,引导成功后,调用kickstart制作的linux无人应答文件,wds &AKT制作的windows无人应答文件,完成系统安装。你的需求只需要安装统一的linux版本,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花两天学习下kickstart基本就能在虚拟机上实践成功,但是如果要应用到物理服务器,还需要考虑驱动,raid,格式化等问题
解决办法当然是PXE+Kickstart了,学会一次就能一直用很方便。
你需要准备:
1、交换机,用于连接Server和客户机(必须临时关闭DHCP)
2、部署用server主机(由此台主机接管DHCP服务)
3、其他一堆客户机(需要调节至PXE引导模式)
然后按照教程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