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东和马化腾工作的区别是什么?职业上都写着腾讯广东深圳即时通

张志东和马化腾工作的区别是什么?职业上都写着腾讯广东深圳即时通,第1张

张志东和马化腾只有一个区别,张志东主要负责腾讯公司专有技术的开发,马化腾负责召集股东会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等工作。

1、张志东:

张志东是腾讯创办人之一,腾讯高级副总裁兼科技总裁,1993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取得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及系统架构硕士学位,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多年经验,1998年创立腾讯。

张志东曾任腾讯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全面负责腾讯公司专有技术的开发,包括即时通信平台和大型网上应用系统的开发。

2、马化腾:

马化腾,1993年获深圳大学理学学士学位。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现任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而董事会主席的职责是负责召集股东会,执行股东会决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决定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批准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听取总经理的工作报告并作出决议,制订公司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弥补亏损方案,对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分立、合并、终止和清算等重大事项提出方案。

扩展资料:

创业之初,马化腾率领自己的团队做网页、做系统集成、做程序设计。但由于不懂市场和市场运作,腾讯的产品拿出去向运营商推销,却经常被拒之门外。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是腾讯最大的问题。

1999年2月,腾讯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即OICQ后,受到用户欢迎,注册人数疯长,很短时间内就增加到几万人。

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对公司都不堪重负。2000年,第一次网络泡沫席卷了整个中国互联网,腾讯进入了最为困难的时期,在面临资金困难时,曾险些把开发出的ICQ软件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深圳电信数据局,但终因价格原因告吹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志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化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事会主席

个人财富人民币964亿元

创业团队财富人民币1853亿元 (创始人5人、张志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毕业院校:深圳大学如果看到他的名片上印有QQ号,估计已经不会有人感到吃惊。

但是与大学同窗张志东共同创建腾讯公司、摆弄“网络中文寻呼机”时,马化腾肯定不会想到现在的腾讯QQ会发展到如此规模。当年举步维艰之时,马化腾曾开价十万元人民币将QQ转让,却因开价过高而遭到广东电信的舍弃。正是广东电信的“不识货”,也给了他在6年里打造出一个QQ王国神话的机会。凭着这个小小的即时通讯软件在4年间做到销售过亿元,撰写了一幕深圳版的硅谷传奇。

在互联网这片江湖上,马化腾的“封喉之剑”就是小企鹅QQ。目前QQ的普及程度已经是家喻户晓,几乎“机机必备”,以至于一段时间内,有些公司竟然禁止员工上QQ聊天,免得荒废了工作。

马化腾不仅成功地粘住了中国最大的注册互联网用户群体,他还在恰当的时候,将这种影响力和忠诚度实现了商业化,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盈利之路——不管是付费注册,还是QQ短信聊天,腾讯无不大获成功,公司盈利也像当年QQ会员注册“疯长”的势头一样,一年净盈利3至4亿元。

"他是一个专注的人"。乎所有工作伙伴提到马化腾这位老板,都会这样说。在三五个月热点便会轮流转的网络界,腾迅五年多都在做、而且只做完善和规范QQ服务的工作,是国内惟一专注从事网络即时通讯的公司。

现年32岁的马化腾是广东潮州人,处事低调,不擅言语,平静并且淡然,只有谈到计算机和网络,才会不时露出开心的笑容和得意。不过,斯次上市,包括马化腾在内,腾讯造就了5个亿万富翁,7个千万富翁

腾迅现在年收入已经过亿元 马化腾和他的腾讯公司也许大多数人还比较陌生,但说到围着红领巾的小企鹅QQ,多数网民都会觉得亲切。截至2002年底,腾讯的QQ注册用户达到16亿,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群,腾讯也不仅成为亚洲第一大即时通讯公司,还仅次于微软、ICQ美国即时通讯软件公司居世界第三。小企鹅QQ的“父亲”马化腾,也凭着这个小小的即时通讯软件在4年间销售过亿元,撰写了深圳版的硅谷传奇。 不堪负担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QQ差点被卖掉 在成立腾讯公司以前,马化腾只是深圳一家电讯公司的程序员,做寻呼软件开发,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的位置。除了工作,这个不爱说话的年轻人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只有在网上我才会获得完全的兴奋。”1996年的深圳,真正了解互联网的人还不多,他是最早的一批网虫之一。 “许多软件技术人员往往对自己的智力非常自信,写软件甚至成了互相攀比的一种方式。而我却希望自己写出的东西被更多的人应用,能卖出钱来。”1998年11月,马化腾和同学张志东注册了腾讯,他们最初的想法就是将寻呼与网络联系起来,开发无线网络寻呼系统。 在新兴互联网市场中淘金,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当时,这家十几个人的小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QQ只是公司的副产品。整个公司经常为了一个项目倾巢而出,还要时刻避免露出马脚。为了给客户留下很有实力的印象,那时马化腾的名片上从来不印“总经理”的字样,而只带“工程师”的头衔——在深圳,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马化腾当时的期望,只是公司能生存下来。 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是腾讯最大的问题。“先是缺资金,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1999年2月,腾讯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即腾讯“QQ”,受到用户欢迎,注册人数疯长,很短时间内就增加到几万人。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对公司都不堪重负。“我们只能到处去蹭人家的服务器用,最开始只是一台普通PC机,放到具有宽带条件的机房里面,然后把程序偷偷放到别人的服务器里面运行。” “那时候觉得养不起就卖掉吧,”马化腾提起当时情形很庆幸地笑了:“但是在卖QQ时我们碰到了麻烦。我跟许多ICP(内容提供商)谈,他们都要求独家买断。”这让本想靠QQ软件多卖几家公司赚钱的马化腾非常犹豫。最悬的是当时与深圳电信数据局的谈判,对方准备出60万元,马化腾坚持要卖100万元,始终谈不拢,只好告吹。 软件卖不掉,但用户增长却很快,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俨然一个无底洞。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抵押贷款的;与国内投资商谈,对方关心的大多是腾讯有多少台电脑和其他固定资产。1999年下半年,从美国到中国,互联网开始“发烧”,受昔日老网友丁磊海外融资的启发,马化腾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QQ220万美元,分别占公司20%的股份。QQ发展到2000万用户时,这笔钱还没用完。” 有了这笔资金,公司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当时放在桌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时至今日,马化腾回忆当时情景,还喜不自禁。 规避跨行业风险 2000年6月,腾讯开始赢利,并且在随后的两年多里保持了业绩的稳定增长,现在年收入已经过亿元。马向记者介绍,目前腾迅平均每月大概有5000~6000人左右的账号注册,来自各种渠道的收费用户约1000万左右,马化腾对继续保持公司的活跃成长显得信心十足。 在互联网这片江湖上,马化腾的“封喉之剑”就是小企鹅QQ。“他是一个专注的人”,几乎所有业内伙伴提到这位才32岁的老板,都会用“专注”这个词。在“三五月”热点便会轮流转的网络界,腾迅五年都在做而且只做完善和规范QQ服务的工作,是国内惟一专注从事网络即时通讯的公司。 比如现在街头随处可见的QQ族产品开发,马化腾坦言:“最初腾讯也想自己做,但是经过反复考虑,还是决定从主体业务中分离出去,以授权形式外包出去。这样虽然要损失掉一部分利润,但是可以让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QQ系统的完善上。而且,我们对玩具行业不熟悉,这种方式可以使我们规避掉跨行业的风险。” 2001年底,腾讯授权广州东利行公司生产、经营QQ族产品,目前东利行Q-GEN专卖店在全国已经超过了100家,预计年底会达到300家。虽然直接利润有些损失,但Q-GEN为腾讯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益———遍布各大中城市的Q-GEN为腾讯省下了大量的广告费用。 马告诉记者,还有许多娱乐公司、出版社找上门来谈合作,计划都很宏大,也很吸引人,但他觉得超越了腾讯的能力范围,都拒绝掉了。“专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现在已经成为腾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仗剑独行即时通讯市场数年后的今日,马化腾觉得自己遇到了最强的竞争对手:微软的MSN。去年10月,微软耗资5亿美元研发,3亿美元市场推广费,推出MSN8,在美国和加拿大同步上市。对这个超级杀手,有人预言,MSN携领先的技术与服务、强大的功能、雄厚的资金、创新性的商务模式和本土化战略进入中国之时,就是QQ悲剧性命运的开始。 有感于马化腾的“三问” 刘立喜 有人把QQ的胜利归结于“说不清楚的原因”。其实不然。据说,马化腾在经营中总是小心翼翼地追问自己三个问题。 “三问”准确地揭示了马化腾的经营哲学理念。 一问:这个新的领域你是不是擅长?“竞争对手多半对商务、对利润、对资本感兴趣,却不一定把握客户的真正需求;而马化腾凭着对网络市场一种朦胧却又相当有预见性的理解,用近乎偏执的兴趣和近乎狂热的工作热情搭起腾讯的架子,牢固坚持以技术为核心的公司理念,极端专注于技术开发和提升质量,固然能高出对手一筹。 二问:如果你不做,用户会损失什么吗?做软件工程师的经历使马化腾明白,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其实我只是个很爱网络生活的人,知道网迷最需要什么,所以为自己和他们开发最有用的东西,如此而已。”出奇的平静,出奇的淡然。和传统行业比如张瑞敏的海尔家电不同的是,马化腾开发的产品最大受益者首先是自己,自己使用的方便。如果自己不做,用竞争对手的产品,自己和用户都有诸多不便,大家会损失乐趣、时间、金钱等等。用户所损失的,恰是马化腾苦苦追求的,自然会受到用户的拥戴。这种对客户所急、所想的认识和不断追问,是马化腾成功最大的秘密之一。 三问:如果做了,在这个新的项目中自己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在腾讯从寻呼解决方案转向即时通信产品为主的经营模式的时候,这一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999下半年,腾讯在网络寻呼系统市场上越做越大,淘到大桶“金银”,然而也面临着重大选择:一方面寻呼行业在走下坡路;另一方面,腾讯的QQ用户数达到了100万,而且还在迅猛增长。早先,QQ只是作为公司的一个副产品存在的,马化腾们对QQ所蕴含的巨大市场价值并没有充分足够的认识。而且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资金上,他对自己究竟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并没有把握。当时所采取的策略是“三管齐下”:一方面继续巩固传统网络寻呼系统带来的大量利润;一方面将精力更多集中在改进QQ功能和开发新版本上;一方面寻找风险投资的支持。事实证明,这样的策略是正确的。

不是同一个人,QQ创始人是马化腾,微信创始人张小龙。QQ和微信都是腾讯公司的产品。1997年,马化腾首次接触ICQ,便被其独特魅力吸引,注册使用一阶段后,便发现因为ICQ对中国用户有两个致使的弱点:一为英文界面,对于推广中文用户不易;二因使用 *** 作技术要求上有相当难度,使得ICQ在中国虽稍广,但始终不普及,大多局限于"网虫"级的高手。所以,当他在1998年考虑创业的时候,便和伙伴们决定开发一个中文ICQ软件。1998年11月,马化腾和同学张志东注册了腾讯公司,他们最初的想法就是将寻呼与网络联系起来,开发无线网络寻呼系统。在新兴互联网市场中淘金,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当时,这家十几个人的小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QQ只是公司的副产品。整个公司经常为了一个项目倾巢而出,还要时刻避免露出马脚。为了给客户留下很有实力的印象,那时马化腾的名片上从来不印"总经理"的头衔,而只印着"工程师"字样--在深圳,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马化腾当时的期望,只是公司能生存下来。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是腾讯最大的问题。"先是缺资金,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1999年初,腾讯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即腾讯"QQ",受到用户欢迎,注册人数疯长,很短时间内就增加到几万人。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对公司都不堪重负。"我们只能到处去蹭人家的服务器用,最开始只是一台普通PC机,放到具有宽带条件的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8663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