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0大IT业巨头

全球10大IT业巨头,第1张

1、销售额最大的IT企业、最大的PC和打印厂商惠普。 2、最大的IT服务企业、最大的企业级IT企业、最大的中间件厂商IBM 3、最大的软件企业、市值最高的IT企业微软 4、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增速最快的大企业Google 5、最大的网络企业思科 6、最大的手机制造商诺基亚 7、最大的半导体厂商英特尔 8、最大的数据库厂商甲骨文 9、最大管理软件厂商SAP 10、近几年表现非常抢眼的苹果公司 图:全球十大IT巨头2007年业绩一览表 十大IT公司点评中涉及的主要数据 1、惠普 HP下设5大IT部门:企业存储及服务器(ESS)、惠普服务(HPS)、惠普软件、个人系统产品部(PSG)、图像和打印部(IPG)、惠普金融服务(HPFS)和集团投资。ESS、HPS、惠普软件组成了一个大的集团科技解决方案部(TSG)。 2007财年,惠普收入104286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38%。净利润7264亿美元。 1)最大的PSG部门收入36409亿美元,增长21%,PC出货量增长28%。其中笔记本收入增长47%,台式机增长8%。同时消费类客户端产品增长39%,而商用产品增长16%。PDA产品则下滑,其中商用PDA下滑5%,消费类PDA下滑1%。 2)IPG部门收入28465亿美元,增长4%,主要来自于多功能打印机和大幅面打印机 3)2007财年,惠普ESS部门收入18769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5%。其中工业标准服务器增长14%,商业关键系统产品收入下降3%,主要因为PA-RISC和Alpha产品销售下滑,而占商业关键系统64%业务的Integrity服务器则大幅上升37%。 4)惠普服务部门收入16646亿美元,增长3%。其中咨询顾问和集成增长9%。 5)惠普软件收入达2325亿美元,增长高达74%。主要原因来自于2006年7月惠普以45亿美元收购了管理软件公司Mercury Interactive,如果不计算Mercury的收入,惠普软件增长5%。 2、IBM 2007年IBM收入98786亿美元,同比(914亿美元)增长8%;利润10418亿美元,同比(94亿美元)增长11%。 四大IT部门: 1)GTS(全球技术服务部)36103亿美元,比2006年的32322美元增长117%;利润率299% 2)GBS(全球商业服务部)18041亿美元,比2006年的15969亿美元增长13%;利润率235% 3)系统与科技部收入21317亿美元,比2006年的2197亿美元下降3%;利润率397%(下滑原因在于07年6月卖掉了打印部门) 4)软件部门收入19982亿美元,比2006年的18161亿美元增长10%;利润率852% 3、微软 微软2007财年收入51122亿美元,研发投入7121亿美元,利润14065亿美元。 微软产品线: 1)客户端 *** 作系统(Client) 主要产品:Windows Vista、Windows XP 2007财年收入14972亿美元(约80%来自OEM),增长14%,运营利润11603亿美元,增长13% 2)服务器和工具(Server and Tools) 主要产品:服务器 *** 作系统Windows Server 数据库SQL Server(2006年收入2654亿美元,Gartner数据) 开发平台Visual Studio、中间件BizTalk Server 安全工具Forefront Security 2007财年收入:11175亿美元,增长16%;运营利润39亿美元,增长29%。 3)微软商业软件部(Microsoft Business Division,MBD) 主要产品:Office system Exchange Server Dynamics business solutions(ERP、CRM等) 2007财年收入16396亿美元,增长13%;运营利润10838亿美元,增长13%。 4)在线服务业务(Online Services Bus

汉语资料

蒙太奇宗师--谢尔盖·爱森斯坦
英文全名:Sergei Mikhailovich Eisenstein
中文全名: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爱森斯坦
生卒年:1898年1月22日—1948年2月11日
出生地:拉脱维亚首府里加
去世地:莫斯科
国籍:苏联
生平:
谢尔盖·爱森斯坦,富于创新精神的苏联**导演、**艺术理论家、教育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功勋艺术家、艺术学博士、教授。
爱森斯坦出生于一个犹太建筑师家庭,童年在都市里度过,他曾到巴黎旅行(在那里看了生平第一部**),并学法文、德文和英文。他从小便热爱阅读,喜画漫画,并且对剧场有极深切的兴趣。
起先爱森斯坦打算继承父业,1915年,他自中学毕业后,即进入圣彼得堡的土木工程学院就读,接下来两年,他在该校就读时,便与母亲同住。
1917年的革命打断了他的学业。二月时,爱森斯坦被征召到前线服役,等到布尔什维克在十月停火,爱森斯坦才回到工程学院。1918年,内战已炽,爱森斯坦加入红军,在工程部队担任技师。他的父亲则加入。
在军队里,爱森斯坦仍继续绘图、画漫画,并为跑遍全国的宣传火车装饰车身,还在各停驻城市参与当地的舞台剧制作,自然而然地,他便奉命在前线组织并制作舞台剧。
1920年秋天,爱森斯坦被遣散,回到莫斯科。他开始在大众学院研习日文,进入普罗特克特中央工人剧场工作后,他便离开大众学院。在普罗特克特剧场,他指导布景设计,并在导演研习班授课。1920年到莫斯科第一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工人剧院工作。他以美工师和导演的身份参加了根据杰克伦敦的小说改编的话剧《墨西哥人》的演出。
1921~1922年,他进入由B梅耶荷德指导的高级导演班学习。1922年,在《左翼艺术战线》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纲领性的美学宣言《杂耍蒙太奇》,引起了长期的争论,并对整个**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库里肖夫的蒙太奇概念不同,爱森斯坦认为蒙太奇的精髓在于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冲突。这些元素是为造成某种效果特意选取的,而这种冲突将会产生新的综合。这种强化的效果用传统的戏剧手法是远远不能企及的。爱森斯坦的观念和方法暗示了导演在**创作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演员的作用则被降至只是再现类型或原型。
爱森斯坦在1924年转入**界,导演的第一部影片《罢工》(1925)被《真理报》看作是“第一部真正无产阶级的影片”。他用“杂耍蒙太奇”、群众场面、类型演员、外景拍摄代替了先前**中一般的“情节”、个别主人公、明星表演和布景,体现了他的纪实风格。影片《战舰波将金号》(1925)进一步发展了《罢工》的思想主题倾向和美学原则。影片塑造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人民群众的综合形像。影片中的石狮子、敖德萨阶梯等等一系列场面,成为世界**史上最为著名的不朽经典。《战舰波将金号》的成功不仅在于爱森斯坦蒙太奇理念的完整呈现,片中丰富的影像元素、隐喻、母题串联、纯粹音乐性的形式建构、以及形式概念的辩证思考,即使百年后的今天,本片仍具有无法超越的艺术价值,或许就像片中那只运用蒙太奇手法而站起的石狮,影史地位永远屹立不摇。在1958年布鲁塞尔国际**节上,《战舰波将金号》被评为**问世以来12部最佳影片之首。
为纪念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周年,他接受了拍摄影片《十月》的委托。在这部影片中,他使用了理性**的原则。不仅再现了1917年 2~10月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并且揭示了这些事件的含义。1950年,该片配上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重新走上了世界银幕。1928年以后,他又继续完成了被《十月》中断了的影片《总路线》,修改后以《旧与新》(1929)的片名上映。这是苏联第一部表现农村合作化的影片。
1929~1932 年他同摄影师ЭК基赛、助理导演ГВ亚力山大洛夫一起出访欧美。他在法国拍了一部短片《感伤曲》(1930),试验了声画对位法。1932年在美国作家U辛克莱的资助下,去墨西哥拍摄了纵贯墨西哥2000年历史的史诗片《墨西哥万岁》。在这部影片中,他探索了单镜头画面的运动、节奏及结构。这部影片的 8万米底片在爱森斯坦生前始终未送到莫斯科。许多人根据它的材料剪辑成《墨西哥风暴》、《悲惨的狂欢节》等10余部影片在世界各地放映。直到1979年,经各方努力,有6万余米胶片集中到莫斯科,由名导演、爱森斯坦当年的助手亚历山大洛夫剪辑成完整的影片,在1979年的莫斯科国际**节上获荣誉金质奖。
1932年回国后,他在莫斯科苏联国立**学院导演系任教,他制定的导演实习课方法,为**导演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他1935年拍了《白静草原》,在拍《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938)时,将影片的叙事结构同古老的传说、民间故事联系起来,将影片的映像处理同古俄罗斯的壁画及建筑艺术交织起来,又将这两者同普洛科菲耶夫的音乐进行对位的或对应的结合。其中冰湖大战一场成为世界**史上的经典之作。3集片《伊凡雷帝》(第一、二集,1945,第三集未完成)是他导演的最后一部影片。在对伊凡雷帝的解释上他从А.С.普希金的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中汲取了灵感,而在结构上则借鉴并超越了世界经典艺术家们的经验。这部多声部的影片,特别是近卫兵宴会的场面以及第二集的声音色彩蒙太奇,都使它成为世界**的高峰之一,并对**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当时的历史状况下,这些影片受到批判,《白静草原》底片被毁,《伊凡雷帝》被禁映。
爱森斯坦的**理论,在影片的总体结构、蒙太奇、声画框架、单镜头画面的结构、色彩以及**史等领域,都进行了多方面的开创性的研究。此外,他关于艺术激情的本质、艺术方法、接受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也在他的理论遗产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苏联出版了《爱森斯坦文集》(6卷);世界各国的**界对他的艺术理论都给以相当的重视。
爱森斯坦是早期世界默片时代四巨头之一,俄国**之父,也是世界**的先躯。爱森斯坦以自己气势雄浑的作品在世界史上写下了瑰丽的篇章,而对后世影响更深远的是,他把格里菲斯首先提出的蒙太奇手法发展并形成了理论,格里菲斯只是把蒙太奇当作叙事手段,而爱森斯坦则通过蒙太奇创造出一种意境、传达出一种感情,注意揭示画面的内在含义,把蒙太奇当成了**艺术特有的美学原则。爱森斯坦是**学中蒙太奇理论奠基人之一,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位**理论家。
作品年表:
短片《格鲁莫夫的日记》( 1923 年)
《罢工》( Stachka,1925年)
《战舰波将金号》(Bronenosets Potyomkin,1925年)
《新与旧》
《感伤曲》
《十月》(Oktyabr,1927年)
《墨西哥万岁》(¡Que viva Mexico!,1932年)
《白静草原》(1935)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938)
《伊凡雷帝》(Ivan Groznyy)
理论著作有:
《蒙太奇》
《蒙太奇1938》
《垂直蒙太奇》
《杂耍蒙太奇》
《**中的第四维》
《镜头以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8726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