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款正版CPU推出前,和很多软件一样,早期存在许多bug(问题),需要修改,因此ES版CPU就是担当经受严格的测试考验,用来做各种超频和热功耗等的极限测试用的,从而发现问题、修正问题。当测试到后期,产品才逐步成熟。
CPU的推出过程大概分这几个步骤:
ES1:测试架构和工艺制程。
ES2:修正大量BUG 这个时候的U已经能用了,但还存在隐患。
ES3(QS):质量认证样品,型号确定, 在电脑上能显示型号和规格,可能存在或不存在轻微隐患。E7-8890V4 ,单价7200美金 ,e5只能算低端服务器cpu,2699这种最多两路cpu,22核心x2,也就是44核心,而8890v4可以搭建8路,单个cpu是24核心,8路就是8x24就是192核心,服务器来说,e3 1000系列是入门级,e5 2000系列用于2U低端,e7 4000系列用于4U中高端机器,e7 8000系列是8U高端机器服务器CPU的指令一般是采用的RISC(精简指令集)。根据研究,在大多数的应用中,CPU仅仅使用了很少的几种命令,于是研究职员就根据这种情况设计了该指令集,运用集中的各种命令组合来实现各种需求。这种设计的好处就是针对性更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专门的优化,处理效更高。相对应的则是
CISC(复杂指令集),它的特点就是尽量把各种常用的功能集成到一块,例如经常听到的MMX,SSE,SSE
,3D!NOW等等都是这种类型。
另外,服务器CPU设计一般都要考虑它的多路功能,就是多个CPU一起工作,而普通CPU则一般只一颗CPU。
服务器CPU对稳定性要求更高,性能也像,由于测试严格(温度,稳定性等等),成品率相对较低,所以价格也高。
再有就是接口,服务器要求数据吞吐量要高,总线带宽比家用的同一时期的CPU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