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启动,关注IDC龙头股

东数西算启动,关注IDC龙头股,第1张

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发布了一个很有创意的工程,东数西算。不了解的百度一下。其实就是把东部的数据计算厂房移到了西部。

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电便宜;二是厂房租金便宜;三是引导高端人才向西部欠发达地区流动。

有一个不便:人才储存不够。就比如甘肃,没啥数字高新企业,大街上小宾馆的管理系统都是外地人做的。你建个高大上的数据中心,找谁管。外地高薪聘请,黄土高坡上你再找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建个仓库,管仓库的还得是高技术人员,得开多高的薪水他们才愿意来?

言归正传,无论项目最后推到哪一步,IDC库房建设是先行者,找到那些给大企业盖房子的公司。十个交易日翻个倍不是梦!只是这些厂房最终肯定有一部分是空着的,但这不影响建厂房的企业盈利。

别选在贵州建房子的,贵州已经建了好几年,很成熟了。

在大数据的驱动下AI技术有了实现商用的可能性,同时,随着智能化场景的不断扩大,用作于数据处理和存储的数据中心建设也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根据Arizton的报告显示,从投资额进行计算,预计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达到12764亿美元,在2020至2026年内该市场将以超过402%复合年增长率保持增长。

显然,通过收购的方式,是加快数据中心芯片布局的方式之一,而在这背后,也预示着,这四大芯片巨头决战数据中心的步伐也加快了。

根据IDC的预测显示,2015年到2025年,数据将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这些数据的增长带动了云端计算和边缘计算等市场的兴起,他们的增长也拉动了数据中心市场的成长。由此,芯片巨头们也在数据中心市场展开了布局。

英特尔是全球最大PC和数据中心服务器CPU制造商,2017年初他们更是将其以“PC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到“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中,从2017年初他们确立了这个战略后,到了2019年,数据中心业务便表现出了较好的成绩。到2020年,其全年财报体现出以数据为中心的转型取得了显著进展,数据中心业务呈迅猛发展态势——2020年相较2019年增长11%。

也因此,英特尔已经将以数据为中心业务的总体潜在市场规模由2021年的1600亿美元调整为2022年的2000亿美元。这将是公司 历史 上最为重大的机遇所在。CPU是英特尔在数据中心市场发展的基石,在此基础之上,英特尔新任CEO帕特·基辛格也在今年提出英特尔2023 CPU产品路线图——面向数据中心的Granite Rapids,我们将采用英特尔7纳米制程工艺生产计算芯片。

AMD是英特尔在CPU领域的竞争对手之一,凭借着 EPYC系列产品,AMD再次迎来其高光时刻,同时该系列产品也为AMD进军数据中心市场带来了希望——根据Mercury Research的数据显示,经过长达六年的重返数据中心的争夺战,到2021年第一季度,AMD的X86处理器在数据中心的销售份额达到了115%。

数据中心市场的增长也为AMD的营收带来了提升,从其2021年第一季度显示,AMD营业额同比增长93%,净收入增长超300%,数据中心营业额增长超一倍。此外,根据AMD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博士Computex 2021时的演讲显示,今年还将会有100多款各大厂商的搭载EPYC处理器的服务器平台问世,以及400多个基于EPYC处理器的实例。

这也是Arm服务器芯片在数据中心市场获得契机的原因之一。其于去年推出的ThunderX3 也是针对云计算和HPC高性能运算市场中的特定工作负载而设计,公司希望通过 Marvell 的差异化优势为最终客户带来更高的性能成本比和性能功耗比优势。

与上述三家芯片巨头不同的是,英伟达则是以GPU上的优势进入到数据中心市场。从英伟达的财报中看,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他们营收当中重要的一部分。近几年,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的表现就开始逐渐露出锋芒——2021财年第一季度其数据中心业务首次达到了10亿美元,2021财年第二季度当中,其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达到175亿美元,该项业务的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45%,首超 游戏 业务,创 历史 新高。

但随着数据中心市场的成长,仅凭单一的CPU或者是GPU都难以支撑这个市场的发展。因此,这四大芯片巨头开始向更多的领域做拓展——原来在CPU领域有着优势的企业开始向GPU、FPGA等领域进军,而GPU企业在在试图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于是,我们看到了,这四大芯片厂商在数据中心市场的催化下,开始出现了交集。

英特尔曾在2018年提出XPU异构愿景,既由标量(对应CPU)、矢量(对应GPU)、矩阵(对应ASIC)、空间(对应FPGA)组成的架构,可以进行多种架构组合。英特尔认为,必须在CPU的基础上加入并完善GPU、FPGA、AI芯片、视觉处理芯片等不同类型的计算架构,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而这也是他们能够在数据中心市场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因此,他们也针对这个愿景进行了布局,在自研方面,英特尔于去年11月正式发布其全新服务器GPU,即首款数据中心的独显产品。

在收购方面,英特尔于2015年完成了对全球第二大FPGA 厂商Altera的收购,2018年收购无晶圆厂eASIC开始向Chiplet发展,2019年四月收购为FPGA提供IP和定制解决方案的供应商Omnitek,6月,又收购了网络交换芯片厂商Barefoot(该收购旨在解决数据爆发式增长的问题,这些海量数据激发了对分析这些数据的计算能力的需求,也刺激了对在数据中心内交换这些数据的联网系统的需求),2019年还对以色列数据中心AI芯片制造商Habana Labs进行了收购(虽然Habana独立运营,但该笔收购也加强了英特尔在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产品上的实力)。

在英特尔重返独立显卡之前,AMD是业内唯一一家既能做高性能x86 CPU,也能做高性能GPU的公司。而随着新的竞争的到来,AMD也对其GPU领域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规划——AMD在其2020年财报会议上宣布,公司将在通用化GPU的基础上,将其产品定位成专注于 游戏 优化的RDNA和专注于运算导向的CDNA。

在对数据中心的布局上,最值得一提的是,AMD将对FPGA领域的龙头赛灵思的收购,这也是他们布局数据中心市场的重要一步——在拥有CPU 和 GPU 产品后,赛灵思可以为他们布局数据中心市场提供加速能力。

从英伟达方面来看,这是一个市值曾一度超过英特尔的巨头芯片公司,而市场对于他的看好,也来源于他们在数据中心这一市场的布局。而他们也开始突破GPU领域市场,开始向CPU市场进行发力——在今年4月,英伟达推出其基于Arm的数据中心CPU,据英伟达介绍,该芯片是专为大规模神经网络工作负载设计的,预计将于2023年在英伟达的产品中使用。

而针对数据中心方面的布局,英伟达也同样逃不过用收购的方式来进行发展。这其中包括,他们以69亿美元收购Mellanox获得的网络技术,与计划用4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rm。

由于英特尔、AMD、英伟达针对数据中心的布局,使得他们的产品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也被行业成为是数据中心市场的三大巨头。但在他们的发展中,尤其是英伟达以Arm架构为基础推出了CPU之后,我们也看到了Arm架构对于数据中心市场的冲击力,而这就不得不再提一下Marvell,这个在决战数据中心市场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除了他们所推出的Arm服务器芯片以外,在数据中心市场方面,Marvell 凭借着广泛的存储、计算、 安全与网络产品组合带来了同类最佳的构建模块与架构,以优异的总拥有成本满足了基础设施需求,在数据中心市场而占有一席之地。

这针对这些领域的布局,marvell也进行了多笔的收购,包括在2017年以约60亿美元收购Cavium,2019年收购以太网网络连接产品领域的Aquantia、格罗方德旗下Avera半导体子公司。2020年,他们还收购了光芯片厂商Inphi。近期,Marvell还宣布将收购供应云服务器以及边缘数据中心的网络交换芯片等产品的 Innovium。这些收购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加强其在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

如果说,向更多的领域做拓展,是这四大芯片厂商为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而打下基础。近期,这四大芯片厂商又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DPU市场。

在英伟达看来,数据中心路线图包括CPU、GPU和DPU这三类芯片。英伟达也在今年早些时候的博客中表示:“DPU(即数据处理单元)已经成为以数据为中心的加速计算模型的第三个成员,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一次演讲中说:“这将代表未来计算的三大支柱之一。”这三者之间,CPU用于通用计算,GPU用于加速计算,而DPU在数据中心周围移动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因此,除了上文我们提到的,他们在CPU、GPU领域的成就外,他们也针对DPU这一市场进行了布局——去年英伟达发布了第一款DPU产品BlueField-2,今年的GTC上又发布了BlueField-3,BlueField-3会在明年上半年推向市场。

英特尔则在今年推出了名为IPU产品,按照英特尔的说法,英特尔官方的说法,IPU是一种可编程网络设备,旨在使云和通信服务提供商减少在中央处理器(CPU)方面的开销,并充分释放性能价值。在这种介绍下,也有人认为,这与当下主流的DPU作用类似。

而英特尔之所以能够在DPU领域取得成绩,这也离不开当时收购Altera。从DPU的本质上看,根据THENEXTPLATFORM的分析报告显示,在2020年,SmartNIC正在演变成DPU。SmartNIC可以通过从服务器的CPU上卸载网络处理工作负载和任务,提高云端和私有数据中心中的服务器性能。而针对多种SmartNIC的方案来说,由于FPGA是可重编程的,因此利用FPGA实现的数据平面功能可以任意并且实时地去除和重新配置,采用这种设计可以将网络功能提速几个数量级,因而,也被视为是数据中心市场发展的动力之一。

而赛灵思也是SmartNIC领域中的杰出玩家,据了解,该公司于2019年秋季收购了Solarflare Communications,并且Solarflare自2012年以来一直在构建基于ASIC和FPGA的NIC进行电子交易。由此来看,如果AMD收购了赛灵思,那么对于他们发展DPU来说也大有裨益。

除此之外,近期,Marvell也发布了一款DPU产品,根据半导体行业观察此前的报道显示,Marvell将推出OCTEON 10系列DPU,这是一个全新的SoC系列,建立在TSMC的5nm工艺节点之上,在这个处理器上,将首次展示Arm的新型基础设施处理器——Neoverse N2。根据公开消息显示,这将是Marvell第一个基于TSMC N5P工艺的芯片设计,实际上也是同类中第一个采用该工艺的DPU。

但对于未来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而言,这个市场可能会由这些芯片巨头厂商所主导,但并不意味着其他厂商没有机会,一些细分领域的巨头和初创公司也将会是这个市场中另外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

1成长历程

1999年,光环新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获得ISP服务资质(瀛海威听过吧?当时的老大,连移动都是靠ISP起家)

2001年,获得电信和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2002年,建设自有北京东二环B2互联网数据中心,率先在北京进入IDC业务。

2007年,北京东环B1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建成投入运营,自建面积达3000平米。

2009年,公司股份改制,更名为:北京光环新网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 酒仙桥数据中心 建成投入运营。

2013年, 燕郊云计算基地 一期数据中心建成投入运营。

2014年,公司登陆创业板,股票代码 300383, 股票名 光环新网

2015年,全资收购 中金云网、无双 科技 ,进入大数据分析领域。

2016年,公司与 亚马逊AWS 签订协议,运营AWS中国区域云服务;房山云计算基地项目一期顺利封顶, 酒仙桥二期、太和桥数据中心 均投入运营。

2017年, 上海嘉定 云计算基地投入运营,云计算业务发展壮大,获得云服务经营许可证

2018年, 房山数据中心 新建成投入运营。

2经营现状

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1)IDC业务

目前在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拥有8处数据中心,规模近40万平米,可容纳约5万个机柜;在建的新数据中心项目5个,设计容量约5万个机柜。IDC业务还在不断扩大,公司继续成长。

(2)云计算业务

公司运营的AWS中国区云服务进展顺利,可提供175项相关服务,也是公司的业务大头。

子公司光环云数据,基于亚马逊AWS云服务向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上线INSPIRE平台,赋能云生态。

子公司无双 科技 ,向客户提供SaaS服务,SEM多渠道管理系统对接百度搜狗、谷歌、360,客户来源广泛,覆盖2B和2C市场,是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细分领域服务商。最近引入了战投开城国际控股。

3估值水平

为了与国际IDC行业的同行相比,采用EV/EBITDA估值法(企业价值倍数),以2019年报为基准,全球主要IDC企业均值19倍,平均增速约为13%;龙头Equinix为20倍,增速11%;Digtal Realty为18倍,增速为8%;我们国家的龙头万国数据为29倍(在美国上市), 光环新网19年为16倍,在行业内明显低估,而且增速达到了30%,处于高速发展期。

4财务状况

由于自建项目较多,投入大、周期长,近几年ROE维持在10%左右,但净利润和营收还能保持一定的增速,只不过相比于起步阶段,明显放缓了。

负债率在最近的几个财报季里面都是维持在35%左右,还是比较 健康 的。

现金流从年报季来看,是比较紧张的,大都是自建项目影响,但是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市场对大数据和云计算这方面的需求暴增,所以今年的业绩还是非常亮眼的。

现在期待的是定增落地和新基建Reits发行成功,届时将有机会向轻资产转变。

IDC服务商划分为三类:

1基础电信运营商

公司: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

特点:拥有大量基础设施,在宽带资源和接口上具有明显优势,占据最大市场份额,但不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2云服务商

公司: 亚马逊云、谷歌云、阿里云 等。

特点:主要作用是为了承载自身的业务需求,国外模式为规模自建+租用为主,国内模式为大规模自建+租用+共建。

3第三方IDC服务商

公司: Equinix、万国数据、宝信软件、数据港、光环新网 等。

特点:具有专业的建设和运维能力,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式的服务,未来趋势就是向规模化和集中化发展。

光环新网是传统的第三方IDC服务商,后续的业务增长动力还是需要靠云计算来推动,而且现在云计算行业还是处于初期阶段,增长空间很大,未来必定可以达到万亿规模,天花板非常高,不必担心行业的发展潜力。

1毛利率高于同行

之前证监会还专门发函询问公司的毛利润问题,公司解释是由于拥有自有土地以及房产,而其他公司譬如万国数据的数据中心位于自有厂房的比例仅为97%,其余903%位于租赁的数据中心建筑物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公司属于零售型IDC,在建立数据中心之前没有确定客户,数据机柜签约订单在不断扩张中逐渐下降。所以,光环新网的毛利率相比宝信软件、数据港、万国数据等这些大批发商就更高了,他们只有20-30%,光环却有50%多,特别显眼。

但正是由于光环新网属于零售IDC,没有绑定的大客户,所以二季度的业绩增速预期不高,批发型IDC抱大腿虽然毛利率不高,但业绩确定性就比较强。所以市场资金就去追逐宝信软件、数据港,给的估值也是相当高。

2地域布局良好

光环新网8个数据中心全都布局在一线城市和周边,现有的资源可以容纳5-8万机柜,等后续在建项目完工,三年内预期容纳10-15万机柜,行业优势非常显著!

此外,一线城市周边,高价值客户极多,合约签订之后一般都是常年合作,机柜的出租率也可以得到较好的保障,有利于持续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3数据中心自建

公司的数据中心基本都是自有土地,相对于那些租赁土地来发展的对手来说,光环的摊销和折旧会少很多,融资成本也会低不少,这也就是光环能够保持合理负债率的原因之一了。

机构之前预测光环新网2020年全年净利润为10亿,考虑市场对 科技 股情绪较高,可以给予35-40倍PE估值,那么对应的 合理市值区间就是350亿-400亿,对应的合理股价区间就是23-26元。现在股价是2236元左右,刚刚回到合理估值区间以下。 如果看好云计算+IDC这个行业,那么现在考虑光环新网作为配置仓,我认为是很不错的。

个人观点:

1优质赛道

IDC行业是未来非常优质的行业赛道,万亿级别的规模妥妥的,像光环这种零售型IDC预计要等流量全面爆发,才会有更好的表现机会,暂时落后于对手不足为虑。

众所周知,受到今年疫情冲击,5G时代的来临是被推迟的,再加上现在还没有现象级的云应用面世,整个行业还是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空间广大。

2长期思维

个人认为,如果光环新网能够拿2-3年,可能会有不小的收获,15万的总机柜规划,2021、2022年零售净利润释放会很好。

光环目前是国内IDC企业里唯一有条件发Reits的,后面要是成功发行,估值水平还能提升,另外外资是习惯用EV/EBITDA估值的,目前光环外资有定价权,因为国内增速(30%)是高于国外的(13%),EV/EBITDA倍数势必也会适当高于国外相关企业。

3分拆上市

其实,光环新网可能还有一个小彩蛋,就是把无双 科技 剥离出去,作为纯正的SaaS企业去科创板上市,以科创板的高估值定价和想象空间,必定会大幅提高光环新网的估值。

1所处IDC行业前景广阔,天花板高,是具有政策扶持的朝阳行业。

2数据中心布局在一线城市及周边,以零售为主,高价值客户多,营收毛利润远高于同行,成长能力较强。

3扩张模式以自建为主(自有土地),融资成本低、抗风险能力强。

4公司EV/EBITDA倍数低于同行,估值处于合理偏低水平,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1IDC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数据中心建设周期长,涉及的流程也非常多,光环的项目都在核心城市附近,政策监管趋严,可能会影响到项目交付进度。

2与亚马逊AWS云服务只不过是合作关系,中美长期对立局势下,可能会影响到合作关系,目前亚马逊云在中国有两个合作伙伴(另一个在宁夏),不排除合作终止的可能。

3云计算发展目前还是要看5G,但今年疫情影响已经降低了国内的5G建设速度,所以不排除后续云计算业务低于预期的可能,这会切实影响利润增速。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光环新网的全部理解,今天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一点思路。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啊 我想这么大个国家每天都会诞生很多新兴的企业吧尤其是IDC这个行业门槛较低全国各地这样的公司有很多没有办法去统计每个新公司的名字也没法去对比他们的实力其实如果需要租用服务器的话没这么复杂只要是正规的IDC公司质量以及售后有保障就可以现在的IDC公司运营全国多个机房最好是根据自己选择的机房找到该机房的运营商这样的话在价格以及售后上更有优势实力强的公司运营成本可能会高一些那么产品定价也就会高一些的只选对的不选贵的适合自己就行不要太在意公司
我也是从事IDC行业的公司从事这一行业七八年时间了以上是个人观点如果有需要帮忙的可以看我个人资料找我或者百度HI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8839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