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L如何实现源端鉴别?

SSL如何实现源端鉴别?,第1张

SSL通信模型采用标准的C/S结构,除了在TCP层上进行传输之外,与普通的网络通信协议没有太大的区别,基于OpenSSL的程序都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 OpenSSL初始化
在使用OpenSSL之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协议初始化工作,这可以通过下面的函数实现:
int SSL_library_int(void);
(2) 选择会话协议
在利用OpenSSL开始SSL会话之前,需要为客户端和服务器制定本次会话采用的协议,目前能够使用的协议包括TLSv10、SSLv2、SSLv3、SSLv2/v3。
需要注意的是,客户端和服务器必须使用相互兼容的协议,否则SSL会话将无法正常进行。
(3) 创建会话环境
在OpenSSL中创建的SSL会话环境称为CTX,使用不同的协议会话,其环境也不一样的。申请SSL会话环境的OpenSSL函数是:
SSL_CTX SSL_CTX_new(SSL_METHOD method);
当SSL会话环境申请成功后,还要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置CTX的属性,通常的设置是指定SSL握手阶段证书的验证方式和加载自己的证书。制定证书验证方式的函数是:
int SSL_CTX_set_verify(SSL_CTX ctx,int mode,int(verify_callback),int(X509_STORE_CTX ));
为SSL会话环境加载CA证书的函数是:
SSL_CTX_load_verify_location(SSL_CTX ctx,const char Cafile,const char Capath);
为SSL会话加载用户证书的函数是:
SSL_CTX_use_certificate_file(SSL_CTX ctx, const char file,int type);
为SSL会话加载用户私钥的函数是:
SSL_CTX_use_PrivateKey_file(SSL_CTX ctx,const char file,int type);
在将证书和私钥加载到SSL会话环境之后,就可以调用下面的函数来验证私钥和证书是否相符:
int SSL_CTX_check_private_key(SSL_CTX ctx);
(4) 建立SSL套接
SSL套接字是建立在普通的TCP套接字基础之上,在建立SSL套接字时可以使用下面的一些函数:
SSL SSl_new(SSL_CTX ctx);
//申请一个SSL套接字
int SSL_set_fd(SSL ssl,int fd);)
//绑定读写套接字
int SSL_set_rfd(SSL ssl,int fd);
//绑定只读套接字
int SSL_set_wfd(SSL ssl,int fd);
//绑定只写套接字
(5) 完成SSL握手
在成功创建SSL套接字后,客户端应使用函数SSL_connect( )替代传统的函数connect( )来完成握手过程:
int SSL_connect(SSL ssl);
而对服务器来讲,则应使用函数SSL_ accept ( )替代传统的函数accept ( )来完成握手过程:
int SSL_accept(SSL ssl);
握手过程完成之后,通常需要询问通信双方的证书信息,以便进行相应的验证,这可以借助于 下面的函数来实现:
X509 SSL_get_peer_certificate(SSL ssl);
该函数可以从SSL套接字中提取对方的证书信息,这些信息已经被SSL验证过了。
X509_NAME X509_get_subject_name(X509 a);
该函数得到证书所用者的名字。
(6) 进行数据传输
当SSL握手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安全的数据传输了,在数据传输阶段,需要使用SSL_read( ) 和SSL_write( )来替代传统的read( )和write( )函数,来完成对套接字的读写 *** 作:
int SSL_read(SSL ssl,void buf,int num);
int SSL_write(SSL ssl,const void buf,int num);
(7) 结束SSL通信
当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信完成之后,调用下面的函数来释放已经申请的SSL资源:
int SSL_shutdown(SSL ssl);
//关闭SSL套接字
void SSl_free(SSL ssl);
//释放SSL套接字
void SSL_CTX_free(SSL_CTX ctx);
//释放SSL会话环境
结束语
SSL协议采用数字证书进行双端实体认证,用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密钥协商,用对称加密算法将数据加密后进行传输以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并且通过计算数字摘要来验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被篡改和伪造,从而为敏感数据在Internet上的传输提供了一种安全保障手段。
OpenSSL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SSL协议的产品实现,它采用C语言作为开发语言,具备了跨系统的性能。调用OpenSSL 的函数就可以实现一个SSL加密的安全数据传输通道,从而保护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数据的安全。

本文主要介绍 UmiJS 的预渲染功能。

服务端渲染(Server-Side Rendering),是指由 服务端 完成页面的 HTML 结构拼接的页面处理技术,发送到浏览器,然后为其绑定状态与事件,成为完全可交互页面的过程。

服务端渲染,首先得有后端服务器(一般是 Nodejs)才可以使用,而没有后端服务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预渲染

预渲染与服务端渲染唯一的不同点在于 渲染时机 ,服务端渲染的时机是在用户访问时执行渲染(即实时渲染,数据一般是最新的),预渲染的时机是在项目构建时,当用户访问时,数据不一定是最新的( 如果数据没有实时性,可以直接考虑预渲染 )。

预渲染在构建时执行渲染,将渲染后的 HTML 片段生成静态 HTML 文件。无需使用 web 服务器实时动态编译 HTML,适用于 静态站点生成

Umi3 在 SSR 上做了大量优化及开发体验的提升,具有以下特性:

默认情况下,服务端渲染时关闭的,可通过配置开启:

服务端渲染的数据获取方式与 SPA(单页应用) 有所不同,为了让客户端和服务端都能获取到同一份数据,Umi 提供了页面级数据的预获取。

每个页面可能有单独的数据预获取逻辑,这里我们会获取页面组件上的 getInitialProps 静态方法,执行后将结果注入到该页面组件的 props 中,如:

getInitialProps 有几个固定参数:

为了结合数据流框架,我们提供了 modifyGetInitialPropsCtx 方法,由插件或应用来扩展 ctx 参数,以 dva 为例:

然后在页面中,可以获取到 store :

同时也可以在自身应用中进行扩展:

同时可以使用 getInitialPropsCtx 将服务端参数扩展到 ctx 中,例如:

在使用的时候,就有 req 对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只在服务端执行时才有此参数:

则在执行 getInitialProps 方法时,除了以上两个固定参数外,还会获取到 title 和 store 参数。

关于 getInitialProps 执行逻辑和时机,需要注意:

执行 umi build ,除了正常的 umijs 外,会多一个服务端文件: umiserverjs (相当于服务端入口文件)。然后在后端框架中,引用该文件:

render 方法参数和返回值如下:

完美兼容客户端动态加载,配置如下:

@umijs/preset-react 插件集中已内置对标题的渲染,通过以下步骤使用:

@umijs/preset-react 插件集中已内置 dva

这时候 getInitialProps(ctx) 中的 ctx 就会有 store 属性,可执行 dispatch ,并返回初始化数据。

Umi 同时支持对服务端和客户端包大小的分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9101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