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冲击高端服务器 浪潮信息介入高端服务器吗

浪潮,冲击高端服务器 浪潮信息介入高端服务器吗,第1张

浪潮多路高端战略不仅将改变我国服务器产业核心技术空白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在信息化高端核心应用领域,将推动国内服务器平台实现全面自主化,进一步提高国家信息安全水平。
继1993年浪潮推出第一台自主研发的服务器之后,我国服务器产业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10月28日,浪潮服务器产品部总经理王虹莉代表浪潮,将特制的第一万台4路服务器标牌,正式交付给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韩俊、发改委高新司副处长李新、“十一五”“863计划”信息领域专家钱德沛教授、中国科学院信息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卿斯汉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郑纬民教授、河南省质监局副处长何世彬,以及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共同见证了这一国产服务器产业的历史性时刻。
随着浪潮等国产服务器厂商多路战略的逐步落地,“国产服务器缺失核心技术”的顽疾正在慢慢缓解。

破垄断
多路自主很重要

众所周知,由于国产服务器在高端领域的弱势,我国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应用系统大多由国外小型机产品垄断,国家信息安全时时面临威胁,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成本也因垄断而被人为地抬高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对核心应用领域的应用系统的自主创新要求越来越强烈。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韩俊表示: “如果我们在高端技术方面受制于人,就随时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另外,在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倍努力谋取有利的位置。同时要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以减少安全隐患。”
也鉴于此,国家及时出台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包括通信、计算机、软件服务业等在内的电子信息产业今后3年的发展进行了部署,并特别指出,要加快提高产品研发和工业设计能力,集体发展高端服务器,打破国外品牌对关键应用和核心技术的垄断,进一步提升民族产业的话语权。韩俊表示: “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要求下,我国要把发达国家近200年内完成的由工业化到信息化的转变,压缩到今后几十年内完成,就必须要有后发优势。”
在民族责任和国家政策的驱动下,浪潮、曙光、联想等国产服务器厂商一直都在奋力前行。随着曙光5000超级计算机的交付使用,我国在整体计算能力上有了质的提升; 如今,浪潮单型号4路服务器销量破万,标志着国产服务器产业已经初步完成了在中端市场“量”的积累。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表示,浪潮将通过多路高端战略的实施,更进一步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质”的突破,带动国产服务器在核心市场实现全面赶超。

消顽疾
有核心技术才行

在高端科学技术领域,我国一直处于跟随状态。“在核心技术领域没有话语权,意味着产品品质低、成本没有议价权。”一位专家向记者表示。
多年来,国产服务器从无到有,并且在国内中低端市场占据了些许市场份额,但“核心技术缺失”的顽疾一直是其突破高端之路的“拦路虎”。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厂商们的努力,这一“顽症”正在慢慢缓解。
钱德沛教授对此很有感慨,他说:“十几年前,浪潮在比较弱小的时候,IBM、HP、SUN这样的公司根本不会把它放在眼里。但现在不同了,这些跨国公司已经把浪潮、曙光、联想这样的国产品牌服务器看做了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有长远规划,乘胜追击。”
而随着多年来在技术、市场、应用方面的积累,浪潮越来越意识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如今,他们将深入芯片级创新,以核心技术为武器向RISC市场发起全面攻势。
2007年底,国内计算机领域惟一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浪潮; 2008年底,科技部与浪潮签订了“浪潮天梭高端容错计算机”项目,该项目被列入“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重大技术项目。项目总投资74亿元,专注于自主开发承担关键商业应用的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 2009年8月,浪潮成功并购全球第二大内存厂商奇梦达设在西安的芯片研发中心,由此,浪潮拥有了国际一流的集成电路设计团队和先进的芯片研发平台。
沿着开放技术路线,浪潮已经形成了“一个核心、两线突破、三步实施”的多路战略框架: “一个核心”是指突破产业核心技术,掌握高端市场主动权; “两线突破”是指整合产业和自身资源,软硬一体,同时出击x86和RISC市场; “三步实施”是指自主开发4路、8路以及32路高端容错服务器,逐步实现从集成创新到芯片级创新的跨越。

抓时机
发展高端服务器

2006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掌握集成电路及关键元器件等核心技术”,重点开发“高效可信的超级计算机系统、新一代服务器系统”,发展“系统容错等关键技术”; 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积极发展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设备等重点产品,构建关键部件配套能力较强的产业体系”成为对国产服务器的最新要求。
最近,记者也采访了科技部重大专项实验室主任许,他指出,如今,我国不缺乏科技人才,缺乏的是能把技术发扬光大、像“比尔•盖茨”这样的科技领袖; 我们也不缺乏科技企业,缺乏的是能够引领技术潮流的大公司。而国务院确立的16个重大专项中的“核高基”,实施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通过国家扶持、引导,企业自主发展培养这样的人和企业。
在此背景下,像浪潮这样的服务器厂商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卿斯汉教授表示: “服务器涉及了芯片、 *** 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很多层面,如今,核高基专项正是要大力发展这些领域。像浪潮这样的整机厂商要抓住历史机遇,通过他们的创新能力,成为中国IT企业中不可忽视的发展力量。”
对此,王恩东透露,围绕多路服务器市场突破,浪潮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战略布局。到2010年,浪潮将先行推出8路服务器。随后,整合自主设计的硬件、 *** 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32路、64路大型机,将正式面市并投放市场,全面实施高端布局。
在各种利好政策的推动下,进军由国外品牌垄断的大型机市场,推动国产服务器在高端市场的全面崛起,已经成为本土厂商的共同呼声。浪潮等整机厂商依托其在国产阵营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领先地位,将有望在多路市场率先打开缺口,并在此过程中,带动国产服务器整体产业环境的升级。

没有固定,需要看服务器配置高低。

不仅仅是访问量问题,主要是数据,如果站点数据量不是太大。没有太多的查询。一台P4的普通电脑可以承受成千上万的上网用户。(还有带宽问题,比如共享的100兆位。高带宽。在线人数更多)

如果您有一个几百兆字节或几十亿字节的数据库。这是另一回事。服务器的内存必须至少是数据库的3倍才能运行。

无论如何。常见的企业网站。几百米的股票。P4的平台。网上几千个就足够了(没有下载,没有视频)。

扩展资料:

WEB服务器类型:

1,IIS

IIS服务器称为:Internet信息服务。它是微软公司拥有的web服务器,是目前最流行的web服务器产品之一。

2、康乐

Kanglewebserver(Kangle)是一款跨平台、功能强大、安全稳定、易于 *** 作的高性能web服务器和反向代理服务器软件。

3,WebSphere

WebSphereApplicationServer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开放Web应用程序服务器,它是IBM电子商务计划的核心部分。它是一个基于java的应用程序环境,用于构建、部署和管理Internet和IntranetWeb应用程序。

4,WebLogic

BEAWebLogicServer是一个多功能的、基于标准的web应用程序服务器,为企业构建自己的应用程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Apache

Apache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Web服务器,占有大约60%的市场份额。

6,Tomcat

Tomcat是一个开源的基于java的Web应用程序容器,它运行servlet和JSPWeb应用程序。

7,Jboss

它是一个基于J2EE的开源应用服务器。JBoss代码是在LGPL下授权的,可以在任何商业应用程序中免费使用,而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CPU,无论是PC还是服务器,其性能和CPU有着直接关系,而CPU的性能主要体现在运行程序的速度上。影响运行速度的指标主要包括CPU的频率、缓存、制程工艺和指令系统等几项参数。通常,主频越高,CPU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制造工艺越密集,CPU功耗越低。

接着,我们再了解下CPU市场,目前,CPU仍是英特尔和AMD的天下,细分到PC和服务器两个市场的话,则是另一番景象。

PC市场上,AMD尚能和Intel抗衡,Intel有酷睿i系列,AMD有锐龙系列,均可分为高中低档,消费者可根据需求灵活选择。

而在服务器市场上, 英特尔是绝对的霸主,占据着服务器CPU 90%以上的市场份额,AMD几乎无招架之力。针对服务器市场,Intel推出的是至强系列处理器,相比PC的酷睿i系列,至强处理器具有更出色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如今,英特尔已将重心放在至强处理器可扩展家族,以铜牌、银牌、金牌和铂金四个级别命名,至强E3、5、7系列,也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说了这么多英特尔和AMD,我们再回到PC和服务器CPU上,那么,服务器和PC CPU究竟有什么不同呢?简单粗暴点来说,由于场景需求,服务器的CPU性能远超PC CPU性能,具体可从稳定性、CPU数量和缓存三方面来体现。

第一,相比PC CPU,服务器CPU稳定性更好。通常情况下,PC的CPU是按3x24小时连续工作而设计的,在不使用时,PC一般处于关机状态。而服务器则是365天全年无休,这也要求与其匹配的CPU必须符合长时间连续工作的场景。

第二,服务器可支持多个CPU。在PC上,只能安装一个CPU,但是在服务器上,却能够使用两个、四个甚至八个CPU,我们经常听到的几路服务器,几路就代表几个CPU。

第三,服务器CPU提供三级缓存。CPU通常用L表示缓存级别,L1缓存容量小,L2较大,L3级缓存主要是服务器CPU或工作站级CPU的特性。L2和L3缓存的大小也是特定系列中CPU型号的主要区别之一,其缓存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CPU的性能。

资讯 咨询机构IDC近日发布的《2017年中国AI基础设施市场跟踪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GPU服务器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为5.65亿美元(约合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0.7%,约占中国X86服务器市场的6%。

该机构预测,未来五年GPU服务器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2017~2022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43%。到2022年,GPU服务器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中国X86服务器市场整体规模的16%,将直接改变整个服务器市场的格局。

从厂商市场占有率来看,浪潮处于领先位置,曙光和新华三紧随其后。从行业分布来看,互联网是GPU服务器的主要用户群体,提供AIaaS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和AI解决方案提供商有望成为未来驱动市场增长的新动力。从市场趋势来看,2017年GPU服务器市场不再是一个小众的市场,几乎所有互联网用户和大量的AI初创公司都开始采购GPU服务器搭建自己的AI平台,主流的公有云厂商也都先后推出自己的AIaaS服务。

从AI生态系统建设来看,Nvidia具有明显优势,其Tesla系列产品在AI基础设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尤其在线下训练场景中几乎垄断了市场。从其产品分布来看,P40和P100占据超过70%的市场份额,分别面向推理和训练工作负载,P4在2017年也取得了快速增长,主要面向1U紧凑型推理计算平台。

该机构中国服务器市场高级研究经理刘旭涛认为:“2017年是中国AI元年,也是AI生态和市场迅速发展的一年。在国家政策和资本的共同推动下,大量AI初创企业涌现、行业应用迅速落地。AI市场的火热推动了以GPU服务器为主的AI基础设施市场取得了爆发式增长,未来伴随AI市场的发展和繁荣,AI基础设施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他认为,目前,AI的应用以线下训练为主,使用者主要是拥有海量数据的用户群体,基础设施以GPU为主。未来,在线推理的应用将更加广泛,除了GPU,FPGA、ASIC等加速计算技术,甚至基于ARM架构的一些新的专用AI芯片都会迎来发展机遇。

浪潮服务器拥有出色性能以及计算力,在新基建背景下,伴随着云计算产业的蓬勃发展,大型公有云厂商成为通用服务器和 AI 服务器需求的重要来源。在新基建如火如荼推进的背景下,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加码,阿里云宣布未来3年将再投入2000亿,用于云 *** 作系统、服务器、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和数据中心建设。腾讯宣布未来五年将投入5000亿元用于新基建的进一步布局,重点投入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服务器、大型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作为上游供应商的浪潮信息自然受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一片大好。
像亿万克服务器,亿万克起源于中国企业500强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1996年所启动的“蛟云计划”,在获得当时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颁布的“科技进步”一等奖后,被列为“工业产品重点发展项目”。也正因为这次的脱颖而出,让亿万克“蛟龙得云雨,一跃便化龙”,成为行业内的新兴力量,成立研祥-中科院计算所龙芯CPU嵌入式应用联合实验室、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成为英特尔嵌入式联盟Associate级会员、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示范项目等一系列殊荣,最终在2021年,亿万克品牌正式以研祥旗下全资子公司的身份亮相。
感兴趣请点击此处,了解一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6050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