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清除服务器日志

手工清除服务器日志,第1张

在入侵过程中,远程主机的Windows系统会对入侵者的登录、注销、连接,甚至复制文件等 *** 作都进行记录,并把这些记录保存到日志文件中。在这些日志文件中,记录着入侵者登录所用的账号,以及入侵者的IP地址等信息。入侵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擦除入侵留下的痕迹,其中手段之一就是用服务器日志进行手动清除。

具体的 *** 作步骤如下。

步骤1:先使用管理员账号与远程主机建立IPC$连接,在远程主机的控制面板窗口中双击管理工具图标,即可打开管理工具窗口。双击计算机管理图标项,即可打开计算机管理窗口。

步骤2:在其右边列表中展开计算机管理(本地)→系统工具→事件查看器选项,即可打开事件日志窗格,如图8-35所示。其中的事件日志分为 "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性"日志及"系统"日志3种,这3种日志分别记录了不同种类的事件。

步骤3:用鼠标右键单击要删除的日志文件,在d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清除命令,即可清除选中的日志。如果想彻底删除日志文件,则可以在计算机管理窗口的左窗格中展开计算机管理(本地)→服务和应用程序→服务选项,再在其右窗格中用鼠标右健单击Event Log服务,在d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在打开的属性对话框中把该服务禁用,如图8-36所示。

(大图)图8-35 计算机管理窗口中的事件记录窗格

(大图)图8-36  禁用"Event Log"服务

此后,用户只要重新启动系统,该主机/服务器就不会对任何 *** 作进行日志记录了。

要使用DSET来清除ESM日志
下载并打开DSET实用程序。
单击System(系统)旁边的加号(+),然后单击Logs(日志)旁边的加号(+)。
单击ESM选中它。
单击位于页面右上角的Clear ESM Log(清除ESM日志)。
要使用OpenManage Server Administrator (OMSA)来清除ESM日志
启动OpenManage Server Administrator (OMSA)。
输入您的用户名和密码,然后按Enter,登录OMSA。
依次单击Logs(日志)选项卡和Hardware(硬件)。
单击Options(“选项”)旁边的Clear Log(清除日志)。
要使用Dell IT Assistant来清除ESM日志
启动IT Assistant。
从中间的System Tree(“系统树”)栏,单击选中您的服务器。
单击Logs(日志)选项卡,然后单击位于页面右上角的Clear Log(清除日志)。

用命令查看: show binary logs;
然后去从服务器上查看哪个二进制正在使用,
我们看到mysql-tb-bin000005这个日志文件正在使用。
回到主服务器开始清理日志,但是不能清理mysql-tb-bin000005这个日志文件,用命令清理:
purge binary logs to 'mysql-tb-bin000005';
这个命令就是清理除mysql-tb-bin000005以外的其他二进制日志;执行成功后,再查看二进制日志列表:show binary logs;
清理成功,但是这样手动清理危险很大,而且还比较复杂,有没有自动清理的方法呢?答案是有的,在myini里面加上这个配置:expire_logs_days=5 这个配置的意思就是,日志的过期天数,超过5天的日志,mysql会自动清理5天以前的日志,这样就不用再担心日志文件文件越来越大的问题了,执行命令的时候一定要慎重,确保万无一失再执行,有不正确的地方,望大家指正!

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日志、系统日志、DNS日志默认位置:%systemroot%system32config,默认文件大小512KB,管理员都会改变这个默认大小。安全日志文件:%systemroot%system32configSecEventEVT系统日志文件:%systemroot%system32configSysEventEVT应用程序日志文件:%systemroot%system32configAppEventEVTInternet信息服务FTP日志默认位置:%systemroot%system32logfilesmsftpsvc1,默认每天一个日志Internet信息服务>

定期清理linux服务器日志文件的几个思路


1,在跑批程序中,用java代码调用shell脚本;
2,在跑批程序中,用纯java代码实现,也就是使用java的文件 *** 作类File;
3,纯shell脚本方式,使用linux服务器的调度程序调用shell脚本;
结合最近的项目,这里提供一个示例。首先,我们是在跑批项目中实现的定期清理日志功能,
因为我们有跑批项目,使用的是Control M进行调度,所以这种方式还是很方便的。
第一步:写shell脚本
find /home/logs/ -mtime +30 -name "log" -exec rm -rf {} \;
脚本其实很简单,一行代码就够了,把这个代码放在一个shell文件中,然后放在服务器的
指定目录下,等待java程序调用。


第二步:写java代码,调用shell脚本,示例代码仅提供思路,请大家自己调试
// 设置可执行权限
String commond = "chmod 777 clearLogFileOnTimesh";
Process proc = RuntimegetRuntime()exec(commond);
procwaitFor(); 
// 执行shell脚本
commond = "bash clearLogFileOnTimesh";
proc = RuntimegetRuntime()exec(commond);
第三步:配置Control M,进行作业调度
关于Control M的配置不再赘述,主要就是设置跑批程序的执行时间,以及一些其他参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6366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