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梦兰 龙芯梦兰着力打造教育信息化自主产业支撑

龙芯梦兰 龙芯梦兰着力打造教育信息化自主产业支撑,第1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信息化提出明确要求,其中关于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规划,给广大瞄准教育市场的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龙芯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江苏龙芯梦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芯梦兰)深知教育信息化对民族振兴的重要性,龙芯梦兰依托中科院强大的研发实力,坚持自主知识产权,推出的教育云产品系列为教育信息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全力助推教育信息化的实现。
坚持国货精品 得到政府支持
继2004年“龙芯”开始产业化以来,龙芯梦兰格外关注细分市场,把目光投向了教育行业,作为一个民族品牌,致力于为国人提供精品国货。龙芯梦兰的产品定位、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肯定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继2009年4月底常熟市政府首购一万台龙芯电脑之后,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以政府首购的形式采购了15万台龙芯电脑。目前江苏省龙芯电脑项目已经部署10万台电脑,完成初中和中心小学阶段设备的配备集成,布点3500所学校,基本覆盖了江苏省苏北地区中小学。此外,今年江苏省将继续实施定点完小阶段“龙芯”电脑互动教学系统的配备建设工作。在做好江苏规模试点的基础上,将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推广。“龙芯”在教育领域的规模应用,既为自主可控信息产业的产业链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成果显著。
江苏省龙芯电脑项目推广,以“龙芯多媒体互动电脑教室”的整体解决方案推出,摒弃了单纯的电脑配备,推出了集互动电子白板、学习机、教学机为一体的硬件“集装箱”,并通过江苏国产芯片与软件产业联盟内各企业的深度合作,集成共创开源 *** 作系统、红旗中文两千办公软件、极域电子教室等国产自主研发软件,深化了国产软硬件的产业聚集。“龙芯”已经从一个科研成果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小到嵌入式芯片,中到龙芯一体机,大到曙光龙芯刀片服务器,都给龙芯信息化教育应用提供了保证,这也是响应国家教育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
2011年3月28日,江苏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龙芯电脑教学应用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市教育局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校教师结合龙芯电脑,在信息技术、学科多媒体教学、图书电子阅览及学校教学管理等方面深入应用,充分发挥龙芯电脑的教学效益。另外,江苏省第一届“赢在未来・龙芯梦兰杯”国产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大赛也即将拉开序幕。
依托“学龙网”进军云计算
云计算无疑是当前IT界最炙手可热的概念。云计算可以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能为我们使用网络提供无限的可能性。龙芯梦兰把云计算的这种无限的可能性注入到教育信息化当中,为实现教育的无限的可能提供了有效保障。
龙芯梦兰汇集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团队一同研发,建造基于龙芯的交互式学习平台――学龙网(>龙芯2号”的问世,让人们再次看到了“中国芯”的希望,但在市场推广方面,龙芯要走的路才刚开始
“龙芯就是要打破境外芯片巨头在中国的垄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斩钉截铁地说。在李说这番话之际,“龙芯2号”终于在经历了3年多的持续开发后,于日前呱呱坠地。 尽管有无数的处理器应用厂商屈服于英特尔坚不可摧的垄断,国产“龙芯”还是义无反顾地将打破外国巨头的垄断视为己任,中科院计算所(以下简称计算所)甚至把“龙芯”的战略高度提升为中国信息产业领域的“两d一星”。而随着“龙芯2号”的成功发布,以及计算所和综艺股份合作成立将龙芯纳入产业化发展的神州龙芯公司,这更增强了国人抗衡英特尔的信心。
信心无疑对推广国产处理器增添了有力的砝码,但“龙芯”在技术上表现出来的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得不让人质疑其市场接受程度。同时,在带有政府干预市场的背景下,这颗小名为“狗剩”(Godson)的国产处理器的市场化就更值得探究。
市场的转向
“龙芯2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可用于桌面和笔记本电脑的通用处理器,它的性能相当于英特尔的“奔腾3”处理器,能够运行完整的64位中文Linux *** 作系统和OpenOffice办公套件,具备了桌面PC的基本功能。
在立项之初,“龙芯”瞄准的市场目标是政府采购,希望凭政府订单迅速站稳脚跟。不少人认为拥有政府采购支持的网络电脑(NC,network computer)将成为它最大的市场方向。事后证明,这样的既定方针完全错误。在“龙芯1号”问世之后,将其产品进行产业化的成果屈指可数,在规模和销量上也未成气候。
在北京市政府2003年招标采购NC的行动中,由于要求主频必须在400MHz以上, 主频仅达到266MHz的“龙芯1号”只能与订单失之交臂。
同样,在其他市场上龙芯也是“出师不利”。计算所的兄弟单位——曙光天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龙腾”服务器就采用了“龙芯1号”。这款服务器本意是应用在对信息安全有较高要求的电子政务以及电子商务等领域,“但由于性能不满足应用,‘龙腾’服务器仅售出几台后就难以继续推广。” 神州龙芯公司市场推广部部长步健告诉《IT时代周刊》。
遭受几度挫折后,计算所和神州龙芯公司终于认识到不能把产业化的希望寄托在用户的爱国热情中。李国杰院士坦承,CPU虽是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产品,但卖产品就是卖产品,不能加上过多政治色彩,必须靠产品本身的可靠性、高性价比和出色的服务取得用户的信任。
基于“龙芯1号”市场推广的不利,神州龙芯公司把“龙芯2号”的主要应用集中到了数字机顶盒、NC、税控机和服务器等领域。而在芯片真正出来后,公司方面再度把目标伸向了更广阔的普通用户。
和英特尔、AMD公司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龙芯”系列处理器具有成本低的优势。“所以我们在保持性能的基础上,生产出百元左右CPU、千元以内的电脑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相信‘十一五’计划期间能够实现。” 李国杰院士说,“借用配置有该款处理器的电脑,我们的目标是要让7、8亿农民都能使用上廉价PC,都能上网。”
根据李国杰院士的规划,“龙芯”系列芯片的后续计划将紧盯英特尔性能5倍于“龙芯2号”中的2C系列和相当于“奔腾4”的2D则将于今年5月交付流片工序。
从嵌入式入手
仅就“龙芯”而言,市场推广工作比研发工作更为艰苦。
据悉,主导“龙芯”设计的计算所研究员胡伟武博士曾向李国杰抱怨,“为什么英特尔的事情、联想的事情、微软的事情都要我们来做?”李院士的解释是,“因为我们的产业不成熟。”因此,除了市场目标、产品策略上的调整变化,在商业模式上,“龙芯”也一直在探索新的道路。
李国杰认为,中国企业做PC芯片,不仅要面对强大的英特尔,还要面对巨大的知识产权壁垒。他告诉《IT时代周刊》:“更何况,PC市场已经开始饱和,是正在走下坡路的产业市场。”神州龙芯公司总裁曾明也向《IT时代周刊》介绍道:“2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产业化的道路。我们的IT产业已经进入了后PC时代,这是一种共识。PC是一个很成熟的市场。‘龙芯’要产业化,就不能沿着英特尔的老路走,必须开辟自己的产业化道路。”
IC发展历史已表明,通用CPU是IC技术发展的源头。最先进的IC制造工艺往往首先在通用CPU上使用。如果不做通用CPU,就只能永远跟着别人,处于技术的下游。研制通用CPU是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CPU核的重要途径。因为一个好的CPU核必须经过多种应用的考验,单独为应用做一个较专用的CPU难以扩充成较通用的CPU核。
从网络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国家政治、经济、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也需研制自己的通用服务器CPU。
从计算所和神州龙芯公司的规划来看,“龙芯”暂时主攻嵌入式市场,但最终仍然是以发展通用CPU为最终目标。不过,神州龙芯公司承认当前的国产CPU并不具备与跨国巨头一比高低的实力,在未来的发展中,研发“龙芯”的观念必须走出“通用CPU=P4”的思维模式。因此,尽管“龙芯”没有明言针对的竞争对手是谁,但是在产品路线的选择上,还是避开了与英特尔和AMD的正面竞争,将目光投向门槛相对较低却潜力巨大的嵌入式市场。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的秘书长郭淳学告诉《IT时代周刊》,嵌入式的定义是为具体应用设计制造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强调应用多样性,因此这嵌入式CPU市场不可能被垄断。”郭淳学说。
长期以来,业界倾向于认定一切非安装在PC机、笔记本、工作站、服务器内的CPU都被视为嵌入式CPU,而嵌入式CPU市场的巨大也非通用CPU市场所能比。据统计,通用CPU市场只占全部微处理器市场的1%左右。有专家指出,嵌入式芯片的应用非常广泛,一辆汽车需要用三、四十枚嵌入式芯片;一架飞机则可能用到上千枚嵌入式芯片。在手机、机顶盒、掌上电脑等多种产品里,都有嵌入式芯片。此外,一个比较现实的市场还包括,目前中国有超过20万所学校需要进行校园网建设,急需低价电脑和各种网络设备,这其中包含着巨大的商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就认为,为各种信息设备(IA,Information Appliance),如手机、掌上电脑、信息家电、NC等提供芯片是国内芯片企业切实可行的做法。“开发嵌入式的CPU,不必有很高的技术性能。嵌入式CPU对半导体生产工艺的要求较低 ,一旦开发出嵌入式CPU和它的配套软件,可以迅速产业化。”倪院士说。
一方面是市场前景广阔,另一方面是当前在该市场上还未出现占有绝对优势的企业,“龙芯”此时的介入可谓恰逢其时。
IP服务同样让人忧
2005年1月,神州龙芯公司正式启动“龙芯”IP业务,这一业务模式为业界首创。主要做法就是把“龙芯”2年来经市场验证了的成熟的龙芯CPU裁减成多款可配置、适用的CPU 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核(指处理器核心功能模块),借此,龙芯公司新的业务模式就是提供IP服务,即在提供软硬IP时收取授权费用。此前,“龙芯1号”已经IP化,并成功应用于海尔、AVS的音视频解码芯片。据步健介绍,“CPU仍然是神州龙芯的主业,但提供CPU IP服务将是神州公司未来的新方向。”
传统上,IC设计是我国芯片产业最薄弱的环节,这主要反映在高级设计人才和IP核的缺乏,而IP核的作用是把一组具有知识产权的电路设计集合在一起,构成芯片的基本单位。这种业务模式可灵活配置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功能模块,可以根据用户不同需求提供性能功耗不同的IP核。但是,国际IP核联盟迄今没有任何中国内地企业的身影。据了解,外国的设计是基于系统级芯片,而国内不少企业停留在芯片仿制、系统组装阶段。
因此,在龙芯成为国内首家提供CPU IP服务的厂商后,业界同行不免担忧龙芯会在知识产权方面步威盛的后尘。此前,这家台湾芯片公司在专利方面跟英特尔打了很多官司,虽然没有输一宗,但也在财政、市场和其他方面付出了巨大代价。
但据神州龙芯公司的看法,“龙芯”在知识产权上和英特尔处理器不会产生冲突,两者采用了不同的结构并完全不兼容。据神州龙芯公司一负责人介绍,龙芯采用的是20年前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发的指令系统,最近几年才开始在国外推向市场并在各国申请专利,到中国开设分支机构也仅是去年的事情。“‘龙芯’采用该指令系统时,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发展到中国。因此我们有这样的机会。再说,国家已为‘龙芯’的研发投入了1亿多元人民币的资金,政府方面也会和美方交涉这个问题。”该负责人说。
然而,对龙芯的担心还不止于此。有人担心当龙芯CPU成大气候时,外国公司可能趁机讹诈,或者借指令系统不断升级,以向中方不断讨要新的许可费。龙芯公司对此的态度是,“在芯片正式上市销售前,我们一定会按市场惯例与所有有关公司签订合理合法的商务协议,签订永久使用某一版本指令系统也是市场上允许的一种做法。”
对于知识产权,胡伟武的话非常干脆。他告诉《IT时代周刊》:“我拿不出什么来证明我们在知识产权上没有问题,但是别人也不能证明我们在知识产权上有问题。”
尽管“龙芯2号”在技术性能上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市场化的问题依然非常艰巨。而年轻的龙芯课题组的研发人员对挑战英特尔却充满了信心。胡伟武就表示:“我就不服气英特尔,在结构上,‘龙芯’就比英特尔有优势。”
另据《IT时代周刊》最新消息,神州龙芯公司加快了市场化的进程,并开始了“龙芯3号”的研发布局,相当于多处理器的“龙芯3号”将在“十一五”期间完成。(《IT时代周刊》 马晓宁 )
>

有了龙芯,我们可以开发自己的服务器、路由器,甚至军工产品。
世界工厂的困惑
众所周知,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到过“珠三角”、“长三角”的读者,特别是在此两地工厂工作过的应该有切身感受。众多外资企业将生产过程的低端部分----主要是加工和组装环节转移到中国,这些低端环节耗费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但附加值很低。
电脑业界赫赫有名的罗技鼠标,生产工厂设在苏州,每年向美国运送2000万个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鼠标,每只在美国的售价约为40美元。在这一价格中,罗技拿8美元,分销商和零售商拿15美元,另外14美元进入零部件供应商的腰包,中国从每只鼠标中仅能拿到3美元,而且工人工资、电力、交通和其他开支全都包括在这3美元里!
站在电子爱好者角度看,鼠标的制造有何难难就难在罗技能将小小鼠标产业做得这么大,关键在于其知识产权和品牌。说得极端一点,小小的CPU芯片,动辄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元一颗,其主要材料无非是一点金属和可从沙子中提炼的硅,但是不掌握CPU设计技术、芯片制造技术,我们又能有何选择
对PC产业来讲,包括联想、方正这样的大企业利润也是相当低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买别人的芯片来组装,只是一个组装工厂而已。而且,在国际CPU巨头AMD与英特尔的明争暗斗中,中国PC厂商无论怎样都掩盖不了“看他人脸色”的尴尬处境,既要哄着占有份额优势的英特尔,又不敢得罪价格占优的AMD,而这一切都缘于我们无“芯”可挑大梁,缘于中国PC业长期以来没有占据技术的制高点。
“龙芯”的市场前景
进口一颗服务器用的CPU芯片(至强MP)价格高达几万元,占到服务器成本的70%以上,据统计,光进口芯片国外大公司每年就能从中国赚走一百多亿美元。如果“龙芯”可以替代,市场前景不可限量。
为了促使“龙芯”能尽快得到整机制造企业和系统设计企业的应用,使其顺利进入产业链,促进产业化,国内MII-MS嵌入式软件实验室为“龙芯二号”CPU开发面向的BSP软件支持包,使“龙芯”能支持微软公司的Windows CE这一嵌入式 *** 作系统。“龙芯2号”电脑亮相国际市场,基于Linux,含40GB硬盘、256MB内存,具有上网、收发邮件、办公文本处理、音视频播放等基本功能,相当于1GHz的奔3台式机,售价仅150美元。但仅仅只有低价是不够的。CPU的产业链非常长,并不是说做出了一个产品马上就可以形成一个产业,就能够大量的卖出去。它需要 *** 作系统、应用软件、硬件设计的配合。产业化的主要手段就是建立产业联盟,在北京有龙芯公司,在重庆、江苏、广东等地都有“龙芯“的基地。“龙芯”的应用不仅仅限于电脑,对国防工业,网络服务器、路由器、游戏机,特别在中国广大的消费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龙芯让人人都用得起电脑,当初龙芯一个研发宗旨是信息化要为广大人群服务,因此龙芯一直注重在低成本方面的突破。虽然电脑价格越来越低,但是对于广大的中国市场来说,仍然太贵,特别是农村和西部市场。龙芯电脑的推出为填平数字鸿沟提供了可能性,有广阔的前景。

“龙芯2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可用于桌面和笔记本电脑的通用处理器,它的性能相当于英特尔的“奔腾3”处理器,能够运行完整的64位中文Linux *** 作系统和OpenOffice办公套件,具备了桌面PC的基本功能。
在立项之初,“龙芯”瞄准的市场目标是政府采购,希望凭政府订单迅速站稳脚跟。不少人认为拥有政府采购支持的网络电脑(NC,network computer)将成为它最大的市场方向。事后证明,这样的既定方针完全错误。在“龙芯1号”问世之后,将其产品进行产业化的成果屈指可数,在规模和销量上也未成气候。
在北京市政府2003年招标采购NC的行动中,由于要求主频必须在400MHz以上, 主频仅达到266MHz的“龙芯1号”只能与订单失之交臂。
同样,在其他市场上龙芯也是“出师不利”。计算所的兄弟单位——曙光天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龙腾”服务器就采用了“龙芯1号”。这款服务器本意是应用在对信息安全有较高要求的电子政务以及电子商务等领域,“但由于性能不满足应用,‘龙腾’服务器仅售出几台后就难以继续推广。” 神州龙芯公司市场推广部部长步健告诉《IT时代周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6648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