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服务器通常是单机运做的,不会与其他服务器连接,而多功能的服务器一般会连接到磁盘阵列上。在很多情况下,存储服务器会携带一大堆的特殊服务,包括存储管理软件、保证高灵活性的额外硬件、RAID配置类型,以及确保更多桌面使用者与之连接的额外网络连接等。
长鑫是内存,长江是闪存。内存断电数据丢失,闪存断电数据依然在,技术层面,闪存技术难度更高!另外长鑫是买的国外底层技术,然后升级优化发展,发展有一定局限性,且与世界一流水平有2-3代的差距!而长存完全自主研发,技术几乎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从市场发展来看,内存技术有天花板,需求市场几乎停止增长,而闪存技术革新空间很大,市场需求每年更是以30%的增长速度扩张。综合来看长江存储发展前景更大!
两家企业之间内部高层人员同属于紫光派系。因此在产业结构分工上是协调合作方式。合肥长鑫主攻可读存储;长江存储以研发可写存储。
长江存储属于国家队,合肥长鑫地地道道属省级队。由此看来,长江存储比合肥长鑫起步高。不过合肥长鑫率先将上市产品对标到世界同等级别,而长江存储还需时日。
另外,众所周知,玩存储晶圆是个烧钱项目,风险变数极大,所以这些企业背靠的是有实力的大级别体量玩家。长江存储背靠武汉,是国家倾尽全力打造的存储之都;合肥近几年靠集成芯片(京东方)实实在在是挣到百千亿的,夹持国家科学中心名头不可小觑!
综叙,潜力谁大不好说,一个是小狮子,逐渐霸气侧漏想挑战王位;一个是小老虎,虎虎生威欲占山为王!
冲出重围千亿起步,强敌环伺巨头统治。
存储芯片的前景如何展望?
合肥长鑫,成立于2016年5月, 专注于DRAM领域 ,整体投资预计超过1500亿元。目前一期已投入超过220亿元,19nm8GbDDR4已实现量产,产能已达到2万片/月,预计2020年一季度末达4万片/月,三期完成后产能为36万片/月, 有望成为全球第四大DRAM厂商。
长江存储,成立于2016年7月, 专注于3DNANDFlash领域 ,整体投资额240亿美元,目前64层产品已量产。根据集邦咨询数据,2019年Q4长江存储产能在2万片/月,到2020年底有望扩产至7万片/月,2023年目标扩产至30万片/月产能, 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NANDFlash厂商。
最近利基型内存(Specialty DRAM)的价格大涨,我们今天就来聊聊 DRAM 是什么?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作用原理是利用电容内存储电荷的多寡,来代表一个二进制比特是1还是0。这一段听不懂,听不懂没关系,你只需要知道,它运算速度快、常应用于系统硬件的运行内存,计算机、手机中得有它,你可能没听说过DRAM,但你一定知道内存条, 没错,DRAM的最常见出现形式就是内存条。
近几年的全球DRAM市场,呈现巨头垄断不变,市场规模多变的局面。
全球DRAM生产巨头是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分别占据了413%、282%和25%的市场份额。
2019年市场销售额为620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7%。其中美国占比39%排名第一,中国占比34%排名第二,中美是全球DRAM的主要消费市场。细分市场,手机/移动端占比40%,服务器占比34%。
总结来说,巨头垄断,使得中国企业没有议价权,DRAM芯片受外部制约严重。 当前手机和移动设备是最大的应用领域,但未来随着数据向云端转移,市场会逐步向服务器倾斜。
未来,由于DRAM的技术路径发展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微缩制程来提高存储密度。那么在进入20nm的存储制程工艺后,制造难度越来越高,厂商对工艺的定义已不再是具体线宽,而是要在具体制程范围内提升技术,提高存储密度。
当前供需状况,由于疫情在韩、美两国发展速度超过预期,国内DRAM企业发展得到有利发展。
合肥长鑫、长江存储 两家都是好公司,都在各自的赛道中冲刺,希望他们能够在未来打破寡头垄断的格局。
看哪家产品已经销售了,其他吹得再好都是假的
目前看合肥长鑫优势明显
合肥长鑫和长江存储两个企业的存储芯片和未来发展哪个更有潜力?闪存也好内存也罢都是国内相当薄弱的环节,都是要在国外垄断企业口里夺食,如果发展得好都是相当有潜力的企业。只是对于市场应用的广度而言,合肥长鑫的内存可能相对来说更有潜力一些。
这两家企业一家合肥长鑫以DRAM为主要的专注领域,长江存储以NAND FLAH领域,而且投资都相当巨大,都是一千亿元以上的投资。长江存储除了企业投资之外,还有湖北地方产业基金,另外还有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介入,显得更为有气势。而合肥长鑫主要以合肥地方投资为主,从投资来看看似长江存储更有力度更有潜力一些。
不管时闪存还是内存,目前都被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外的几家主要企业所垄断,价格的涨跌几乎都已经被 *** 纵,国内企业已经吃过不少这方面的苦。DRAM领域的三星、海力士、镁光,NAND领域有三星、东芝、新帝、海力士、镁光、英特尔等,包括其他芯片一起,国内企业每一年花在这上面购买资金高达3000多亿美金,并且一直往上攀升。
这两家企业携裹着大量投资进入该领域,但短时间之内要改变这种态势还很难,一个是技术实力落后,另一个是市场号召力极弱。目前与国外的技术距离差不多在三年左右,况且这两家的良品率和产能还并不高没有完全释放,在市场应用上的差距就更为悬殊。
从市场应用上来看,各种电子产品特别是手机及移动产品将会蓬勃发展,内存的应用地方相当多,甚至不可缺少,这带来极大的需求量。相对而言,闪存应用地方可能要稍稍窄小一点,但需求同样庞大。
国外三星、海力士等处于极强的强势地位,而合肥长鑫和长江存储要想从他们嘴里争夺是相当不容易的。不过有国内这个庞大的市场作后盾,相信这两家未来都有不错的前景,一旦发展起来被卡脖子的状况将会大为改观。
更多分享,请关注《东风高扬》。
理论上说长江存储潜力更大,技术水平距离三星更近。长鑫的话制程跟三星还有一些差距,另外gddr5和ddr5长鑫都还没影。
市场来说长鑫的dram内存价值更大。
但是不论nand还是dram存储市场都是需要巨额投入和多年坚持的,所以谁钱多谁潜力大。
合肥长鑫是国产芯片的代表企业,主要从事存储芯片行业中DRAM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计划总投资超过 2200 亿元,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自主研发实力、工作经验丰富的成建制国际化团队,员工总数超过 2700 人,核心技术人员超过 500。
长江存储成立于2016年7月,总部位于武汉,是一家专注于3D NAND闪存设计制造一体化的IDM集成电路企业。目前全球员工已超 6000 余人,其中资深研发工程师约 2200人,已宣布 128 层 TLC/QLC 两款产品研发成功,且进入加速扩产期,目前产能约 75 万片/月,拥有业界最高的IO速度,最高的存储密度和最高的单颗容量。
存储芯片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存储芯片行业起步晚,缺乏技术经验累积。中国本土制造商长江存储、合肥长鑫仍在努力追赶。
谁先做出产品谁就有潜力,两家现在主要方向也不一样,一个nand一个dram,也得看技术和顶级玩家三星的差距
当然是长江存储更有潜力,长江存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堆叠工艺平台,是国家存储产业基地,长鑫买的外国专利授权,发展受到外国技术限制。长江存储可以依靠3d堆叠工艺平台轻松杀入dram领域,而长鑫却没有可能进入nand领域。
服务器配件价格占比如下:1、一套机箱下来可能占40%,一个鼠标上千元,没法估算的。
2、按照正常5000元左右的中端家用组装机估算的话,以下为例:高端I5独显平台(配置清单)价格,CPU占20%,主板占10%,内存占6%,硬盘占10%,显卡占18%,电源占8%,机箱占7%,显示器占15%,剩下的就是键鼠及外设大约6%左右。因为想要将内存也轻易做成硬盘那么大,你需要花更多的钱,并且就目前技术来说实现起来很困难,有人会说那现在固态硬盘不就实现了吗?的确是这样的,虽然都是芯片颗粒,结构也类似,但是其还是有着区别的。
内存和闪存
我们知道过去的固态硬盘其里面的机构是一张类似光盘的磁盘,其实就是一种铝合金上面用特殊的工艺将磁粉附着到了上面,这种记录数据的方式和内存及闪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这里不做赘述。现在最大单挑内存企业也有很大的,比如三星就有一款内存条一斤做到了单挑256GB,还有intel也有512GB的内存条,当然也许有人会说那服务器不是有多少个T的内存条吗?这里我想说的是那些容量都是通过N个内存插槽实现的内存容量。这里描述的是单挑内存就做到和硬盘那么大。再来看下现在的固态硬盘最大的是Nimbus Data的ExaDrive,100TB,3 5寸 ,其次是三星的PM1643,3072TB,25寸。就算是消费级的,单根2TB的NVMe很常见吧?体积还比单根内存小。那为什么内存就是做不到这么大呢?
内存条一般里面有着几千万上亿个存储单元(cell),一个存储单元由一个晶体管+一个电容组成,闪存只有一个浮栅晶体管。其中一个存储单元就可以存储1bit数据,而一个浮栅晶体管可以存储1-4bit数据,这就是为什么会有slc、tlc的这些东西的由来。因此内存在每一个存储单元需要占用的硬件体积就要比闪存大的多,虽然现在很多都采用了垂直电容技术,但还是要大很多,有了电容就会发热,并且这个发热量是非常大的。
我们还要知道,内存和闪存想要实现单颗颗粒达到大容量的话,就要通过一种内存堆叠技术才可以让更多的晶体管集成到一颗内存颗粒上,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就是CPU对内存的访问是按字节访问的,而NAND闪存则是按页访问,NAND闪存一页大2KB~16KB。这带来两个影响:NAND闪存的浮栅晶体管排列可以更紧密,相邻的两个浮栅晶体管共用源极/漏极,如下图;NAND闪存使用更少的连通导线。打个比方,同样是在小区内修房子,内存每间房子都要修一条路到小区门口;闪存是一排房子紧挨着打通,只要最外面的房子有一条路到小区门口就行。就算让你在小区修立交桥高架路,你想想要多占多少地方。
以上因为一些特殊访问的原因导致内存内部构造更复杂在单个数据存储单元情况下内存需要更多的结构,这样就会导致单颗内存颗粒很难和闪存颗粒相比较。并且在数据访问的时候内存为了不能让内部数据发生变化,电容就要不停的放电充电,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产生热量,当如果内存颗粒像闪存颗粒那样实现单颗颗粒几十层堆叠以后会出现发热量巨大的现象,这样会导致一个现象就是温度过高直接能够烧毁颗粒。而闪存颗粒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因为闪存颗粒只有使用的存储单元会产生热量,不适用的存储单元的晶体管是不工作的,这样就可以大量堆叠让单颗闪存颗粒的存储空间变得很大。因此闪存可以实现甚至1000蹭堆叠,但是内存就不行。这就是内存很难做到和硬盘那样大的一个原因。
最后一个就是内存做的过大的话,CPU需要有一个能够和内存想匹配的内存控制器,当内存过大的时候那么集成在CPU内部的北桥中的内存控制器的结构就要发生变化,这个变化是非常大的,这样最后的结果就是会让CPU的制造成本非常高,那个时候即使我们用上这么多内存的时候,也要为多出的制造成本来多掏银子,这时消费者不想要的结果。以上就是为什么内存不能轻易的将内存做成硬盘那样的原因。
全球GPU芯片行业发展历程
在1984年之前,GPU原本只是用于图形和图像的相关运算,受CPU的调配,但随着云计算、AI等技术的发展,GPU并行计算的优势被发掘,在高性能计算领域逐渐取代CPU成为主角。1999年,NVIDIA公司在发布其标志性产品GeForce256时,首次提出了GPU的概念。2006年,NVIDIA发布了第一款采用统一渲染架构的桌面GPU和CUDA通用计算平台,使开发者能够使用NVIDIAGPU的运算能力进行并行计算,拓展了GPU的应用领域。2011年,NVIDIA发布TESLAGPU计算卡,正式将用于计算的GPU产品线独立出来,标志着GPU芯片正式进入高性能计算时代。
全球GPU芯片出货量超过46亿片/年
近些年,全球GPU技术快速发展,已经大大超出了其传统功能的范畴,除了满足目前大多数图形应用需求,在科学计算、人工智能及新型的图形渲染技术方面的技术应用日益成熟,进而推动全球GPU芯片市场的持续高速发展。
从全球GPU芯片出货量来看,根据全球知名调研机构JPR数据,从2021年各个季度来看,全球GPU芯片的季度出货量维持在1-13万片之间,2021年全年出货总量超过46亿片。
全球集成GPU芯片出货量占比超八成
GPU芯片主要可分为独立GPU(封装在独立的显卡电路板上,使用专用的显示存储器,一般来讲,其性能更高)和集成GPU(集成GPU常和CPU共用一个Die,共享系统内存)。
目前,全球集成GPU出货量占比超过八成,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但从占比变化趋势来看,独立GPU的市场份额有所增长,反映出市场对高性能GPU芯片需求有所增长。
注:内环2020年q4,外环2021年q4数据。
预计2027年全球市场规模超过320亿美元
根据IC Insights数据,2015-2021年全球GPU芯片市场规模增速超过20%,2021年,全球GPU芯片市场规模超过220亿美元。
根据JPR资料,预计2022-2026年,全球GUP出货量将实现63%复合年增长,以此增长率测算2027年全球GPU芯片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320亿美元。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GPU芯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