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服务器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

数据中心服务器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第1张

当前,为推进IT支撑系统集约化建设和运营,进一步发挥集中化能力优势,IT云成为运营商IT支撑系统建设的基础架构。但在IT云资源池部署过程中,服务器技术面临多个新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在性能方面,人工智能(AI)应用快速扩张,要求IT云采用高性能GPU服务器。AI已在电信业网络覆盖优化、批量投诉定界、异常检测/诊断、业务识别、用户定位等场景规模化应用。AI应用需求的大量出现,要求数据中心部署的服务器具有更好的计算效能、吞吐能力和延迟性能,以传统通用x86服务器为核心的计算平台显得力不从心,GPU服务器因此登上运营商IT建设的历史舞台。


在效率成本方面,IT云部署通用服务器存在弊端,催生定制化整机柜服务器应用需求。在IT云建设过程中,由于业务需求增长快速,IT云资源池扩容压力较大,云资源池中的服务器数量快速递增,上线效率亟需提高。同时,传统通用服务器部署模式周期长、部署密度低的劣势,给数据中心空间、电力、建设成本和高效维护管理都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整机柜服务器成为IT云建设的另一可选方案。


在节能方面,AI等高密度应用场景的快速发展,驱动液冷服务器成为热点。随着AI高密度业务应用的发展,未来数据中心服务器功率将从3kW~5kW向20kW甚至100kW以上规模发展,传统的风冷式服务器制冷系统解决方案已经无法满足制冷需求,液冷服务器成为AI应用场景下的有效解决方案。


GPU服务器技术发展态势及在电信业的应用


GPU服务器技术发展态势


GPU服务器是单指令、多数据处理架构,通过与CPU协同进行工作。从CPU和GPU之间的互联架构进行划分,GPU服务器又可分为基于传统PCIe架构的GPU服务器和基于NVLink架构的GPU服务器两类。GPU服务器具有通用性强、生态系统完善的显著优势,因此牢牢占据了AI基础架构市场的主导地位,国内外主流厂商均推出不同规格的GPU服务器。


GPU服务器在运营商IT云建设中的应用


当前,电信业开始推动GPU服务器在IT云资源池中的应用,省公司现网中已经部署了部分GPU服务器。同时,考虑到GPU成本较高,集团公司层面通过建设统一AI平台,集中化部署一批GPU服务器,形成AI资源优化配置。从技术选型来看,目前运营商IT云资源池采用英伟达、英特尔等厂商相关产品居多。


GPU服务器在IT云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现网部署的GPU服务器中,与训练和推理相关的深度学习应用占主要部分,占比超过70%,支撑的业务包括网络覆盖智能优化、用户智能定位、智能营销、智能稽核等,这些智能应用减少了人工投入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以智能稽核为例,以往无纸化业务单据的人工稽核平均耗时约48秒/单,而AI稽核平均耗时仅约5秒/单,稽核效率提升达 90%。同时,无纸化业务单据人工稽核成本约15元/单,采用GPU进行AI稽核成本约0048元/单,稽核成本降低达968%。


整机柜服务器发展态势及在电信业的应用


整机柜服务器技术发展态势


整机柜服务器是按照模块化设计思路打造的服务器解决方案,系统架构由机柜、网络、供电、服务器节点、集中散热、集中管理6个子系统组成,是对数据中心服务器设计技术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整机柜服务器将供电单元、散热单元池化,通过节约空间来提高部署密度,其部署密度通常可以翻倍。集中供电和散热的设计,使整机柜服务器仅需配置传统机柜式服务器10%的电源数量就可满足供电需要,电源效率可以提升10%以上,且单台服务器的能耗可降低5%。


整机柜服务器在运营商IT云建设中的应用


国内运营商在IT云建设中已经推进了整机柜服务器部署,经过实际应用检验,在如下方面优势明显。


一是工厂预制,交付工时大幅缩短。传统服务器交付效率低,采用整机柜服务器将原来在数据中心现场进行的服务器拆包、上架、布线等工作转移到工厂完成,部署的颗粒度从1台上升到几十台,交付效率大大提升。以一次性交付1500台服务器为例,交付工作量可减少170~210人天,按每天配10人计算,现场交付时间可节省约17~21天。


二是资源池化带来部件数量降低,故障率大幅下降。整机柜服务器通过将供电、制冷等部件资源池化,大幅减少了部件数量,带来故障率的大幅降低。图1比较了32节点整机柜服务器与传统1U、2U服务器机型各自的电源部件数量及在一年内的月度故障率情况。由于32节点整机柜服务器含10个电源部件,而32台1U通用服务器的电源部件为64个,相较而言,整机柜电源部件数减少844%。由于电源部件数量的降低,32节点整机柜服务器相对于32台1U通用服务器的月度故障率也大幅缩减。



三是运维效率提升60%以上。整机柜服务器在工厂预制机柜布线,网络线缆在工厂经过预处理,线缆长度精确匹配,理线简洁,接线方式统一规范,配合运维标签,在运维中可以更方便简洁地对节点实施维护 *** 作,有效降低运维误 *** 作,提升运维效率60%以上,并大幅减少发生故障后的故障恢复时间。


液冷服务器技术发展态势及在电信业的应用


液冷服务器技术发展态势


液冷服务器技术也称为服务器芯片液体冷却技术,采用特种或经特殊处理的液体,直接或近距离间接换热冷却芯片或者IT整体设备,具体包括冷板式冷却、浸没式冷却和喷淋式冷却3种形态。液冷服务器可以针对CPU热岛精确定点冷却,精确控制制冷分配,能真正将高密度部署带到前所未有的更高层级(例如20kW~100kW高密度数据中心),是数据中心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3种液冷技术对比如表1所示。




液冷服务器在运营商IT建设中的应用


液冷服务器技术目前在我国仍处于应用初期,产业链尚不完备、设备采购成本偏高、采购渠道少、电子元器件的兼容性低、液冷服务器专用冷却液成本高等问题是液冷服务器尚未大规模推广的重要原因。从液冷服务器在运营商数据中心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来看,运营商在IT云资源池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对液冷服务器的发展现状、技术成熟度等进行分析论证。


考虑到目前液冷服务器规模化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3~5年的引入期,因此暂时未在IT云资源池建设中进行大规模落地部署,但在部分地区有小规模应用,如中国移动南方基地数据中心已经开展液冷服务器试点应用,中国联通研究院也在开展边缘数据中心服务器喷淋式液冷系统的开发。未来,随着IT云建设规模、建设密度的继续攀升,以及液冷产业生态体系的逐步成熟,液冷服务器在IT云建设中将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总体来看,运营商IT云资源池建设对服务器计算性能、延迟、吞吐、制冷、定制化、分布式部署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GPU服务器、定制化整机柜服务器、液冷服务器等新兴服务器技术将快速迭代,为运营商数据中心服务器技术的发展和演进带来新的思路和路径。

1、C/S是Client/Server的缩写,服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PC、工作站或小型机,并采用大数据库系统,如Oracle、Sybase、Informix或SQLServer。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

2、B/S是Brower/Server的缩写,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如NetscapeNavigator或InternetExplorer,服务器安装oracle或SQLServer通过等数据库。

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

Client/Server是建立在局域网的基础上的。Browser/Server是建立在广域网的基础上的。

扩展资料:

CS管理软件应用与CS管理软件应用

相比于CS管理软件,BS在安装部署、升级维护、设备带宽、软件学习推广成本等方面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BS管理软件的用户在客户机上无需安装任何软件,使用浏览器即可访问系统。

系统让企业扩张不再需要额外投入更多信息化的资金,让系统培训和后期推广都变得非常容易,管理模式变得可复制。

1、可用性: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系统,只要可以使用浏览器上网,就可以使用BS系统的终端,更多的系统用户加入时只需设立账号、培训即可,并支持移动办公和分布式办公。CS是典型的集中式机械化处理,交互性相对低。

2、稳定性:J2EE的三层架构,采用中间件应用服务器。数据库、应用服务器、视图分层设计,几千几万用户同时在线系统也有优秀的表现。

3、易升级:CS系统往往是一个不可拆分的整体,各部分模块中有一部分改变,就要关联到其它模块的变动,使系统升级成本比较大。

BS都是由构件组成,只需要改变页面就可以同步更新,其开发、维护等几乎所有工作也都集中在服务器端,当企业对网络应用进行升级时,只需更新服务器端的软件就可以。

4、低维护:CS需要专门的客户端安装程序,客户端的安装、升级、网络调试困难;而BS系统只需管理中心服务器。

5、兼容性:CS系统严重依赖于固定的开发工具、开发语言、 *** 作系统、数据库,软件服务商提供的只能是一个整体性的固化软件,对异构 *** 作系统、数据库很难兼容。BS借助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可兼容于所有主流数据库和 *** 作系统。

6、低带宽:CS典型应用是各个客户端直接连接服务器数据库,一般应用在专用的网络上,仅适用于局域网内部用户或宽带用户小范围里的网络环境,不适合作业点分布较广的大型应用。BS建立在广域网之上的,带宽要求低,不必是专门的网络硬件环境,适用于低带宽、欠稳定的环境。

7、丰富展现:CS多是建立在Window平台上,表现方法有限。BS建立在浏览器上,有更加丰富和生动的表现方式与用户交流。

云桌面对服务器要求高不高取决于采用哪种技术架构方式,通常来说,和信创天研发的基于前端计算的VOI架构对服务器配置的要求不高,但不支持移动办公。而支持移动办公的VDI架构模式则对服务器的配置要求高一些,具体要看部署规模和应用场景的复杂程度了。

MAS是Mobile Agent Server的简称,是协助企业原有业务系统实现无线应用的接入工具,实现MAS接入后企业原有的业务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无线应用,如:OA系统可以实现手机办公、邮件通知、手机审批等。 移动代理服务器 Mobile Agent Server 1、MAS系统组成和功能: MAS系统包括MAS终端、MAS服务器和MAS管理平台,中国移动通过在集团客户(主要为拥有完备企业信息系统的政府行业用户和企业)内部部署移动代理服务器,为集团客户提供的基于移动终端(包括短信、彩信、GPRS 、WAP、手机客户端等)的信息化应用服务。通过移动代理服务器将不同的行业用户应用和业务延伸到移动终端。 1.1 MAS服务器组成和功能: MAS服务器的组成: MAS服务器由应用接入适配插件模块、业务调度模块、移动安全接入模块及管理模块组成。 各组成完成的功能: 应用接入适配插件模块实现移动应用业务的移动应用接口,通过多种移动通讯方式完成移动办公、移动Email、数据的现场查询、采集、录入、WAP应用等移动应用业务。 业务处理模块对从应用系统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主要功能包括信息处理及路由、用户认证、业务调度、日志处理和QoS控制等。 移动安全接入模块一方面通过移动行业网关提供的接口协议,实现MAS服务器与行业网关的数据通信。另一方面采用安全加密技术提供短信安全接入、彩信安全接入、GPRS安全接入、WAP安全接入、USSD安全接入、智能终端安全接入功能,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信息的空中加密传输,为MAS终端提供安全服务。 管理模块完成MAS服务器的自管理和服务,可提供网络管理、认证鉴权在内的接口子模块。可选用业务导航、路由管理、业务管理、数据管理、应用发布、统计分析、地址本管理、系统配置管理等功能模块。 1.2、MAS管理平台: MAS管理平台运行于移动公司,通过加密IP通道与MAS服务器进行通讯,完成对MAS服务器的管理和控制,具体的管理的内容有配置管理、认证管理、监控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升级维护管理。 1、3、MAS终端: 移动终端通过MAS系统能够以SMS/MMS短消息、GPRS等移动通讯方式连接访问信息网中应用数据,完成对数据移动应用。MAS终端配备硬件加密模块(如手机配备安全SIM卡、笔记本配备安全PCMCIA卡),对移动安全接入模块加密的下发信息进行解密,对上行信息进行加密等 *** 作,保证接收到的信息或发送的信息的传输安全。MAS终端可以是普通手机、智能手机或PDA手机、移动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 2、MAS系统结构: 2.1 系统结构图: 2.2 MAS网络结构: MAS服务器:部署在行业用户和企业内部,通过广域网或者移动公网与行业网关、MAS管理平台进行通讯。 MAS管理平台:部署在移动机房,通过中国移动内部网络与BOSS及省综合网管通讯,通过广域网对各MAS服务器进行管理。 MAS终端:MAS终端通过移动网络使用MAS系统所提供的业务。根据需要,可能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 3、MAS完成的业务: 3.1 MAS业务描述: MAS终端通过安全短消息、GPRS在线方式、IP 在线业务、WAP等数据业务方式,通过MAS业务代理服务器转发MAS终端的业务请求,完成数据的移动查询、采集、录入等移动应用,业务处理完毕后从MAS服务器接收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返回到MAS终端。 3.2 MAS完成业务的流程: 1)MAS服务器的部署:依据行业用户需要完成的业务进行MAS服务器的安装部署, 2)业务受理: 业务受理时序图: 3)MAS服务器的注册: MAS服务器注册管理: 4)MAS服务器认证与鉴权: MAS服务器认证与鉴权 5)配置应用接入适配模块: 在MAS服务器对移动应用接入适配模块中的需开通的插件进行配置,配置内容包括MAS 服务器的基本信息,包括主机信息、支持用户数、IP地址、业务服务端口等。 6)运行MAS系统: MAS服务器根据MAS管理平台下发的移动数据业务及业务适配能力开通相应功能; MAS管理平台对MAS服务器的设备状态及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 MAS终端配置安全模块、应用模块,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MAS服务器之间实现安全通信, MAS服务器作为业务代理服务器向应用业务处理服务器转发MAS终端的业务请求,业务处理完毕后从MAS处理服务器接收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返回到MAS终端。 4、MAS系统中的安全: MAS系统采用安全措施保证信息网络传输安全、MAS服务器安全、行业用户信息网信息安全、移动终端安全,保护中国移动行业用户移动应用整体安全。 4.1 数据传输安全: MAS服务器通过VPDN方式连接到行业网关和MAS管理平台等设备,从IP链路上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信息在网络传输中以加密方式进行传输,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 在对安全传输有较高要求的行业与应用中,可采用安全级别更高的专用安全传输与认证系统,保证信息安全。 4.2 移动终端安全: 移动终端上可使用专用安全SIM卡、安全PCMCIA模块进行信息加密、用户身份认证,以保证移动终端的安全。 4.3 MAS管理平台安全: MAS系统从访问控制、安全检测、攻击监控、 *** 作审计等一系列方面提供安全功能,有完整的网络安全监控、报警和故障处理功能,保证了MAS管理平台的安全。 4.4 完善的权限管理和日志管理: MAS系统提供数据库日志、 *** 作系统日志完善的管理日志;移动终端上的安全SIM卡/安全PIMCIA卡以及MAS管理平台提供的使用用户、管理员权限管理有效的对MAS系统的使用进行权限管理。 161端口:161端口是用于“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简称SNMP)。 端口说明:161端口是用于“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简称SNMP),该协议主要用于管理TCP/IP网络中的网络协议,在Windows中通过SNMP服务可以提供关于TCP/IP网络上主机以及各种网络设备的状态信息。目前,几乎所有的网络设备厂商都实现对SNMP的支持。 在Windows 2000/XP中要安装SNMP服务,我们首先可以打开“Windows组件向导”,在“组件”中选择“管理和监视工具”,单击“详细信息”按钮就可以看到“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选中该组件;然后,单击“下一步”就可以进行安装。 端口漏洞:因为通过SNMP可以获得网络中各种设备的状态信息,还能用于对网络设备的控制,所以黑客可以通过SNMP漏洞来完全控制网络。 *** 作建议:建议关闭该端口。

一、办公类应用服务器
办公软件的种类非常多,应用最多的主要是OA、ERP、CRM、企业邮箱等。步骤如下:
1、安装所需要的办公软件以及相应的数据库;
2、检查办公软件所需要的端口是否有开启;
3、检查防火墙开启情况,是否有对端口进行限制。
4、检查软件是否设置成开机启动,避免重启后应用没有运行。
5、常规软件分为CS架构和BS架构的软件,CS架构软件直接安装即可,BS架构软件要安装该软件所需的环境,如aspnet,php。
二、网站类应用服务器
网站是服务器上最常见的应用,主要包括门户类网站、企业类网站、个人网站、交易型网站、论坛、博客等。部署网站前,首先确保是否拥有管理权限,其后步骤如下:
1、需要在系统上安装web服务,如IIS,apache;
2、需要安装网站的相应环境以及所使用的数据库;
3、检查防火墙是否有做一些限制,如网站的80端口是否有开启;
4、检查服务器是否有做一些会阻止外部访问网站的安全策略;
5、检查域名解析式否正确,是否对网站绑定了相应的域名。
三、数据库类应用服务器
1、安装相应的数据库软件如mysql;
2、配置mysql数据库,设置数据库文件的存放路径,对配置文件进行相应的编译;
3、管理数据库的用户名与密码,避免使用弱密码,防止被入侵;
4、确认是否已将数据库服务设置成开机自动启动。
5、保证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的安全,对数据进行备份。
四、虚拟主机类应用服务器
1、搭建NET环境和php环境等;
2、搭建好IIS来存放主机站点,搭建好FTP服务,方便数据的上传于下载;
3、确认是否设置虚拟主机服务开机自动启动。
4、需要安装相应的杀毒软件,配置相应的安全策略;
5、可以安装虚拟主机管理系统软件,方便购买与管理虚拟主机。

WebLogic Server Scripting Tool(WLST)是一种命令行脚本工具,BEA公司计划在WebLogic Server 90版本中包含它。现在,该工具及所有的服务包(service packs)都可以从BEA公司的dev2dev站点下载得到,并在WebLogic Server 70和80下运行。
背景知识
人们一直希望WebLogic Server支持一个脚本解决方案,以允许开发人员和系统管理员可靠地、交互式地对WebLogic Server配置执行简单和复杂的更改。当前,WebLogic Server 支持三个命令行工具:weblogicAdmin、weblogicDeployer和WLConfig Ant 任务工具。
这三个工具都需要一个运行的Weblogic Server实例。其中WeblogicAdmin和WLConfig用来修改配置和查询MBean,weblogicDeployer则严格用于部署应用程序。还有一些工具WebLogic Server不支持,但是用户很熟悉,例如WLShell、Config2Admin和MBeanExplorer等。
许多用例如果使用一个简单的脚本工具将会非常容易处理。例如,开发人员和管理员可能需要编写脚本来配置服务器,并且想要通过循环和其他流程控制结构来为服务器增加配置元素。类似这样的用例使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可以读取用户脚本并且在WebLogic Server上运行的脚本语言解释器。
WLST试图解决一些当前WebLogic Server开发人员和管理员者所面临的难题。这包括捕捉那些可重复的配置和部署工作,其中配置工作主要是将环境(应用程序和依赖性)准备为大环境的一部分);在生命周期的某一级别或各个级别之间(例如开发和分段级别之间)的用户间共享复杂的配置更改;以及跨一个拓扑结构的多个节点或者在一些其他范围,迭代地应用相同的更改。向WebLogic Server增加对用户定义脚本编程的支持,可以极大地增强可用性,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使用WLST,用户可以定制WebLogic Server,以满足自己的需要,简化日常任务,扩展其他功能。通过提供脚本来处理,重复的任务和复杂的过程现在可以被简化。脚本语言扩展了Java语言,提高了开发速度。
简介
WLST是WebLogic Server的一个命令行脚本接口。WLST脚本环境基于Java脚本解释器(Jython)。WLST使您能够利用所提供的WebLogic Server脚本功能,以及解释型语言的共同特性。这些特性包括局部变量、条件变量和流程控制语句。WebLogic Server开发人员和管理员可以根据Jython语法,扩展WebLogic Server脚本语言来适应自己的需要。
Jython是高级、动态、面向对象语言Python的一个与Java平台无缝集成的实现。Jython是100%纯Java的,由于它清晰简单的语法,使得Jython非常容易学习。Jython的一个主要优点是您可以通过Jython解释器调用任何Java对象。这就意味着用户可以重用自己编写的任何Java代码或者Java工具。本文我们对Jython不做太多深究。关于Jython的更多信息,请访问模块中使用。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6840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