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5月间,华为要做公有云的传闻令国内的云厂商颇为惊讶,消息一度令媒体兴奋了好一阵时间。7月30日,华为在北京正式对外宣布其云服务战略,只不过“公有云”的名字再没有被提及。这是自2010年华为首次发布 云计算 战略以来的另一个重要节点。
在7月30日的发布会上,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表示:“云服务正在成为企业IT的新模式,这已经成为产业界的共识。为了满足企业市场客户与合作伙伴在网络时代的新需求,华为决定推出企业云服务,这是华为ICT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自然延伸。”目前华为在全球已部署了255个云数据中心,云计算虚拟机超过70万个。此外,华为在全球拥有5个云计算研发中心,相关的研发人员超10000人。
9月18日,一年一度的华为云计算大会(HCC2015)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美国《连线》杂志的Kevin Kelly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云就是未来。他预言,2020年,将有60%的应用运营在云上,全球现有的9000多家云计算公司已经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
徐直军指出,企业的IT 架构 要云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全生态链的共同努力。公有云显然并不是华为的优先选择,与运营商合作才是最好的方式。华为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则进一步阐述了华为云计算的概念,即虚拟化纪元是Cloud 10的特征,以资源为核心则是Cloud 20的表现,以及以应用为核心的Cloud 30将是未来云计算的趋势。
全面拥抱 OpenStack
在本年度的华为云计算大会(HCC2015)上,华为发布了基于OpenStack的云 *** 作系统 FusionSphere 60,任何基于社区版本的第三方应用无需改动都能运行在FusionSphere上。在笔者看来,FusionSphere 60在网络部分对 SDN 技术的集成管理是值得关注的部分。此外,基于OpenStack的跨数据中心云灾备解决方案也一并推出。
华为云计算首席架构师顾炯炯在接受InfoQ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球有300多家厂商参与OpenStack贡献,华为从G版本开始参与社区,在最新L版本(受访时)中的综合贡献排名第六,而三年前华为的排名只不过是第二十名。FusionSphere坚持开放原则,即拥抱开源、高于开源、回馈开源。在19日的开源与云应用主题论坛上,顾炯炯详细介绍了华为的公有云架构设计,听众云集以至于笔者未能挤进会场只好站在门外听完顾大师的演讲。顾炯炯在演讲中透露,除了全面拥抱OpenStack,华为FusionSphere还基于开源的Cloud Foundry集成了DevOps技术支持。作为华为三大软件之一,FusionSphere实现了与华为硬件的解耦,并通过了全球300多家主流硬件厂商的兼容验证。
在开源社区版本的基础上,华为FusionSphere系统做了如下产品化增强:
HA framework:解决OpenStack管理进程存在单实例单点故障的问题。支持OpenStack的服务多实例负荷分担方式部署,单个物理服务故障的时候不影响OpenStack功能的使用。
Auto Deployment:数据中心内的所有物理服务器都可以被自动化的安装并纳入云资源池管理。安装服务通过PXE方式将Hypervisor、OpenStack等必须的云平台软件包按照配置部署到对应的物理服务器中。实现整个云平台的快速安装和快速扩容。
Smooth upgrade:提供采用UI界面的升级工具实现全系统的平滑升级。升级过程中通过将虚拟机从被升级节点迁移到其它节点的方式保证虚拟机业务不中断。
Log & Monitor:提供全系统的 *** 作日志记录与性能监控功能。监控全系统的物理服务器性能数据和虚拟机的性能数据。
API proxy:通过API proxy实现OpenStack内部管理网络与外部网络的隔离,提升openStack服务的网络安全性。
Backup:提供全系统的管理数据备份功能。包括OpenStack的所有管理数据的备份和FusionMananger管理数据的备份功能。
除了在OpenStac外围做了产品化增强,华为还在OpenStack和KVM里面针对NFV做了功能增强,如资源调度功能、性能优化、高可用HA。
网络、存储以及容器
网络与存储目前仍然是云计算最赚钱的业务,2015年6月,IDC报告显示华为存储全球收入增长率连续七个季度第一。在今年的华为云计算大会(HCC2015)上,华为联合QLogic基于25Gb以太网技术联合发布了横向扩展文件存储系统。通过收购博通的NS2技术,QLogic在以太网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26%之多。华为存储产品线副总裁肖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未来高端存储介质将走向SSD,海量数据必然会影响企业数据存储的架构,数据中心横向扩展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数据中心建设对以太网技术的要求也从10Gb这个量级提高到100Gb的量级。QLogic亚太区资深首席产品经理陈介颂在演讲中表示,25Gb技术将使带宽和性能提升25倍,同时端口成本降低50%,通过线性扩展系统整体带宽可达400GB/s,这对高负载I/O的用户来说是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提升。此外,采用RoCE协议也大大降低了CPU负载和网络延时。当然,这些高性能需要华为硬件设备的支撑。
华为企业核心网解决方案总经理杨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企业云通信在快速增长,占比将从2015年的20%增长到2019年的50%,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元。华为企业云通信支持SaaS和PaaS两个层面的服务,企业可以在公有云或者自己的私有云上部署。作为较早支持NFV的厂商,华为凭借长期以来运营商市场的经验,可以通过定制化解决系统对接、集成和升级等等问题。华为企业BG UC&C MKT与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林明则指出,随着互联网服务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未来云通信的发展将基于统一的基础,通信的可靠性、稳定性需求会越来越高,针对横向扩展的问题,目前的SDK是一个过渡方案。华为做的事情总结起来有两点,即向上开放API,向下开放SDK。
当笔者问到对容器技术的支持时,华为云计算首席架构师顾炯炯表示,随着IT业务越来越互联网化,应用d性问题其实并没有非常好的被解决。华为会考虑将 Docker 与OpenStack相结合,华为有一个开源项目作为Docker调度与编排的引擎,可以实现在基础设施层面对容器管理的自动化。这跟OpenStack基础设施云服务形成一个优势互补整体解决方案。因此,容器与 微服务 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呈现并存的关系。当笔者追问华为容器云服务的进展时,顾大师表示今年年底华为将发布一个在线 测试 版的容器服务。
云服务器比较好的牌子:
1、阿里云
阿里云-阿里巴巴集团是世界领先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公司。提供云服务器、云数据库、云安全、云企业应用等云计算服务,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服务,准确定制基于场景的行业解决方案。专业快速备案,7x24小时售后支持,帮助企业无忧云。
2、腾讯云
腾讯云是腾讯打造的云计算品牌,以卓越的技术能力帮助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为全球客户提供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服务和定制行业解决方案。腾讯云提供可靠的企业云服务,支持5天无理由退款,免费快速备案,7×24小时专业服务。
3、华为云
华为云是华为打造的云战略品牌,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领先的公共云服务,包括d性云服务器、云数据库、云安全等云计算服务、软件开发服务、企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服务以及场景解决方案。免费备案,7x24售后,100倍故障赔偿。
4、天翼云
天翼云是中国电信直属的专业公司,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云计算服务。天翼云为用户提供云主机、对象存储、数据库、云计算机、云桌面、混合云、CDN、大数据等全线产品,为政府、教育、金融等行业创建定制的云解决方案。
5、百度智能云
百度智能云于2015年推出,国内知名云计算品牌,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先行者,以云智一体为核心,致力于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智能大数据、人工智能服务,包括稳定的云服务器、云主机、云存储、CDN、域名注册、物联网等云服务。
6、移动云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旗下自主研发的公有云平台,主要面向事业单位、开发者等客户。移动云拥有较强的运营和运维支持团队,旗下业务产品丰富,并具有部署周期短、业务上线快等优势,可搭建一站式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华为和思科都是世界知名的 科技 公司,而且两者都是通讯网络设备供应商,所以形成了直接的竞争,有竞争难免就会有摩擦。对于 科技 发烧友来说,估计华为跟思科的恩怨大家都不陌生,思科作为美国最具有代表性的 科技 企业之一,在全球都有较高的地位。然而从华为进入北美的哪一天开始,华为跟思科的恩怨就没有停止过, 思科一直在寻找各种办法来阻止华为。
为了打击华为,思科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比如包括给客户发“黑材料”劝诱客户不要和华为做生意;指责华为抄袭其源代码;花费数百万美元动员美国国会议员、政府高管阻止华为在美国本土与其竞争等等。其中最直接的正面冲突是2003年,当年1月思科宣布对华为及其子公司就华为非法侵犯思科知识产权提起法律诉讼,指控包括非法抄袭、盗用包括源代码在内的的IOS软件等等。在近的起诉书中,包括了二十多项项罪名,几乎涵盖了知识产权诉讼的所有领域。
最终在2004年7月28日双方达成共识,思科撤诉,而华为在没有侵犯思科的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华为同意修改其命令行界面、用户手册以及帮助界面和部分源代码,以消除思科公司的疑虑,此后思科跟华为的恩怨开始了长达十几年年的拉锯战,虽然这里面有些事情思科并没有正式出面,但是大家都知道华为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些思科的影子。
经过多年的竞争,虽然华为百般受到思科的阻挠,但是这仍然阻挡不了华为成长的步伐,华为已经从一个不知名的企业成长为世界最大的通讯设备商,而且在很多地方都已经超过了思科。
首先、从营业收入上来看,华为比思科多。2018年华为的营业收入是7212亿人民币,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而2018年思科的营收只有493亿美元,相当于华为的营收是思科的2倍以上。
其次,在通讯设备和手机制造上面,思科跟华为是没法相比的,从2017年开始华为通讯设备的销售规模就超过了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通讯设备供应商,与此同时2018年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超过2亿部,成为世界销量第三的手机厂家。
但是我们需要清醒的看到,思科的底蕴还在,不是谁几年就可以超越的,目前思科在不少领域仍然有很强的竞争力。
第一、思科企业网和交换机等数通设备仍然有很强的竞争力
目前思科能提供数通领域的全套解决方案,尤其是在企业网设备更是处于优势地位。虽然华为的核心路由器在2017年的市场份额就超越了思科成为全球第一,但是核心路由器的质量和稳定性跟思科仍然有一些差距,只不过华为的价格明显比思科低很多,所以把思科赶下了第一的宝座。
除了核心路由器之外,思科在企业网更是处于垄断的地位,其市场份额超占很大的比例。而目前华为的企业网市场占有率比较小,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网的渠道铺设和市场营销手段都不一样。华为的优势在于做运营商,而一个国家的运营商是很少的,一般就几家,所以只需要通过招标等方式把运营商拿下,那基本就可以准率占领这个国家的通讯市场,但是对应的与运营商市场的利润要比企业网低很多。虽然这几年华为也在积极拓展企业网市场,但是短期之内很难撼动思科的地位。
第二、思科在技术服务上比华为强
大家都知道思科是一家硬件公司,但是其软件服务其实并不差,目前思科吃了提供硬件之外,还提供咨询服务、实施服务、优化服务、托管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服务,这些服务内容每年给思科创造的收入至少达到120亿美元以上。
此外,思科在云IT市场上也比华为更有优势。未来云业务将会对传统的基础架构产品如交换机和路由器产生较大的冲击,所以目前很多巨头都在布局云IT市场,在这方面目前思科要比华为走在前面。
最近几年华为发展可谓是高歌猛进,不论是通讯设备市场还是手机是市场都是风生水起,不过和华为迅猛发展相比,思科过去几年发展并不顺利。比如思科2018财年净营收为493亿美元,相比2017财年的480亿美元之增长了增长3%,而利润更是只有1亿美元,相比比2017财年的96亿美元下滑99%。
而前几年思科还进行了多次重组和裁员,比如2014年思科宣布将进行第四次重大重组行动,并裁减6000名员工,而从2011年至2013年,思科已经通过裁员、出售业务等方式共计减员约2万人。直到目前思科的发展仍然不太顺利。
目前来说,思科还是相当大的企业,但是华为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通讯设备供应商了。
思科很华为一样,都是以交换机起家的企业。当年的思科实在非常强啊,可以说是全球顶级网络通讯巨头。
起家于美国的思科创始人是斯坦福大学的教师夫妇,1984年12月在美国成立。当时的思科要技术有技术,要资金有资金。所以在1996年的时候,思科就成为了全球顶级的网络交换机的企业了。
思科跟华为的恩怨很早就开始了,在2003年的时候,思科指控华为抄袭他的代码。后来在2007年的时候才和解了。
后来的前段时间,思科被发现在服务器上使用了华为的密钥,虽然说是思科表示这是测试人员在测试的之后忘了删除。但是也从侧面印证了华为的实力。
华为在2012年的时候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通讯设备供应商。不过华为和思科的竞争也一直没停止,甚至还有专门一个本书来讲华为和思科的竞争,可以看到这两家企业对通讯行业影响之大。
虽然说思科真的没有以前强大了,但是思科现在依然还是很强的。
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思科公司位列212位。2018年12月1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思科排名第15位。
我们看看思科的市场份额:IDC的数据显示,企业在2018年第一季度在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基础设施产品上花费了惊人的129亿美元,其中思科的份额排名第三;
2017年第一季度思科路由器市场份额遥遥领先,达到了757%;
思科在企业网、交换机、核心路由器上依然是领先,占据很大的优势。在技术和产品上都极其牛逼,能提供数通领域的全套解决方案。
而且最近的思科还在考虑收购的事情:思科对外公布了其打算收购硅谷的一家光通讯领域的核心器件厂商—Acacia Communications,此家公司主要做光互联产品以每股高达70美金的现金收购。平均每股价钱为70美元若按AcaciaCommunications周一收盘价(48美元)计较,该邀约收购的溢价率到达46%。而且还是现金收购,只能说思科还是真的十分有钱
可以用“今非昔比”,甚至“刮目相看”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华为和思科这对老对手的关系变化。
最近有几个事情可以很形象地描绘华为与思科在行业里角色的变化。
早在03年,思科就曾指控华为“抄袭代码”,当时思科是交换机这个互联网和通信网核心设备的绝对市场霸主、龙头企业,当时华为刚刚崛起,也从交换机产品开始崭露头角。中国企业的后发崛起,少不了“借鉴”、“模仿”先进产品,英雄不问出处嘛。当时思科明显感到了华为会是一个厉害的对手,因此从各个方面提高了重视,甚至业界传言内部成立了所谓“打华办”。
这些都是往事了!但华为的迅速崛起似乎并没有因为思科等的狙击而放慢脚步,在思科最厉害的交换机行业,华为迅速实现了反超,这导致思科在行业的翘楚位置不保,尤其是在运营商路由器市场,思科很难和华为的价格战抗衡,现在基本退出了中国运营商的路由器市场。
不仅如此,最近思科却被爆出在自己的网络设备里发现含有华为的代码,这让思科尴尬至极。
7月4号,美国媒体报道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思科交换机出现了一个低级别的小“漏洞”,而这个“漏洞”就是在思科的交换机内部竟发现了华为的安全证书,事后,思科也对这件事情做出了回应,并表示是自己忘记删掉了。
思科和华为竞争的除了运营商市场,还有企业网市场。按理说,美国企业具有企业网市场的天然基因,思科也曾经是这个市场的行业标杆企业之一,但是,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的崛起,也改变了行业现状。
目前国内企业网络市场的整体情况是华为绝对领先,思科的一些行业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说,这十几年来,华为慢慢地占据了思科的市场。
从IDC报告来看,华为路由器和交换机在国内企业网络中占有近50%的份额,这非常可怕,所以思科交换机基本上是没有机会的。但是对于路由器,思科依然是有部分行业的份额。
其实现在的思科早就不是当年的思科了,由于曾经的股价和市值以及利润都很高,思科手握大量现金,于是走上了买买买的持续发展之路。
思科最近刚刚宣布了一个收购案,思科本周二对外宣布,计划以每股70美元的现金收购Acacia Communications。思科表示,此次收购将增强思科的光学系统产品组合。Acacia目前是思科的网络供应商,是硅谷的一家光通信领域的核心器件厂商,主要提供高速相干光互连产品,通过改进性能和容量以及降低相关成本,重塑云基础设施运营商、内容和通信服务提供商所依赖的通信网络。主要通过在基于硅的平台上实现光学互连技术。它为思科、中兴等光通信的主要企业供货。注意,这个企业没有给华为供货哦。
这是思科第三次并购硅光子公司,而且都是行业内领先的硅光子公司。思科在硅光领域的持续投入值得倾佩,也向业界展现出其在硅光领域的决心。硅光子技术自提出以来,以其低功耗、高速率、结构紧凑等突出优势,被认为将解决信息网络所面临的功耗、速率、体积等方面的瓶颈。
思科通过收购了三家硅光子公司,其中两家是该领域的头部企业,让市面上优质的硅光子企业越来越少,这样思科能够控制这个行业的上游产业链。这让思科这种老牌大厂商走上了一条拼技术拼不过,就垄断关键元器件资源的资源发展道路,这跟日本的几家大牌 科技 企业很像,比如松下、NEC、东芝等,他们基本上退出了曾经风光一时的消费电子产业,因为来自首先是韩国,后来是中国的品牌厂商的激烈竞争,于是他们只能退守上游,给中国企业提供消费电子产业的关键元器件。
所以,看得出来,华为的竞争力还是非常恐怖的,北美曾经有好多非常著名的通信工业品牌,什么北电、朗讯、摩托罗拉,他们都在华为的竞争下消失了。思科从互联网交换机路由器起家,慢慢地也让出了行业龙头位置给华为,现在思科还有资源买买买,这也算是研发和运营竞争难以跟上新时代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吧。
思科没落了,市场开拓方法比较落后,加上美国政府窃听门的影响,市场和消费端没了需求,目前欧洲市场也在萎缩。华为后来居上,除了华人人努力以外,得益于两点:一、华为物美价廉,技术先进。花一半钱可以满足运营商的需求,运营商也会考虑成本,所以,思科没有优势;二、服务优势,华为围绕服务已经做到了极致,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把非洲以及思科不做的市场做了,扩大了世界市场份额,又用时间积累做到了技术升级。后来通过服务和价格加上技术,慢慢抢占了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思科越来越没优势。可以预见要么被收购,要么倒闭。
思科已经改造啦!主要任务,一是满世界造华为的谣,二是推动美国政府制裁华为!
不太熟悉这一块,但就个人感觉而言,市场应该会缩小,而且思科好多协议都私有的,有点像当年索尼诺基亚的感觉,不知道会不会是下一个崩塌的帝国
↗√‘‘‘∵√
思科很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总体竞争也是不落下风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