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里的八百里加急是什么意思?古代驿站是怎么运作的?

电视剧里的八百里加急是什么意思?古代驿站是怎么运作的?,第1张

现如今,我们可能已经习惯了发达的物流带给我们的便利,但在古代可不是如此。现在我们从南方订购一箱荔枝,用航空运输24小时内就能送到我们手里,但杨贵妃当年想要吃荔枝,就需要快递员马不停蹄地从岭南地区运到长安,以杨贵妃的反应看,荔枝送到长安还是没有变质的,这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那么在古代,“快递时效”究竟是怎样的呢?

其实,中国古代也有自己庞大的货运系统,普通人家也可以利用驿站来送信,但成本高昂,不是一般人家可以负担起的,所以古代才有“家书抵万金”的说法。一般来说,中国古代的驿站系统只为官方部门服务,负责传递在全国各地发生的事情,将它们准确无误送到皇宫,提高朝廷的指挥能力。中国古代能够持续稳定的管理面积如此大的国土,驿站系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按照事情的紧急性,古代驿站分为不同里程的“加急”。比如三百里加急,意思就是每天的前行速度为300里,600里加急就是每天前进600里,而800里加急则是每天前进800里。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从岭南地区订购一箱荔枝,想要送到北京的话,距离1900公里,大概需要5天的时间。

5天时间,估计荔枝早就不能吃了吧?但古代也有自己的冰块保温措施,所以杨贵妃当年收到的荔枝才会是新鲜的。不要以为800里加急很容易,在古代这几乎完全需要依靠马力,只有千里马级别的良马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不过千里马哪有那么多呢?所以古代只能更多地建立中转站,以供更换马匹。

在盛唐时代,全国各地的驿站达到了1600多个,为驿站系统服务的人超过了2万,仅驿站内的驿兵,也就是古代快递员的数量就达到了1万人。基本上唐代的每一个县城都有驿站,驿站系统的发达,也为古代老百姓传递信件提供了便利。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多么优良的马匹,因为到驿站就能更换一匹新马,十分便利。

不仅如此,驿站的作用也得到了加强,不只是为了信件和公文传输,也成为了官员们进京述职或到地方上任时的中转站,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

八百里:指的是牛。

八百里见辛弃疾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句“八百里分麾下炙”。原意指牛。

出处:据《世说新语·汰侈》记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bó)”。“八百里”是状其善于奔驰。“驳”骏马之称。后用为“气概豪迈”的典实。

按照直观理解,我们通常会把“八百里”视为路程距离,与岳飞之“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艺术手法有相似之处,但其实不然,这里的“八百里”跟路程没一点关系,它真正的意思是牛,动物的那个牛。

1、八百里出自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指牛。

2、据《世说新语·汰侈》记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bó)”。“八百里”是状其善于奔驰。“驳”骏马之称。后用为“气概豪迈”的典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7383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